是的,我们决定聊聊男人:第一届“完犊子了”杯性张力男星大赛正式开赛! 性张力这事,神秘莫测,我们选出来的有肌肉体育生,也有邪气大叔和小哭包。各花入各眼,总能找到两位主播想“有福同享”的闺蜜严选,也有一些男星令人大呼:“姐妹,吃点好的吧!” 这期完全没有干货,但希望能让你听完快乐一些。因为在准备和录制这期选题期间,蟹和柳整整快乐了半个月。妇女朋友们,永远不要审判自己的感受,让我们解放天性,打开感官,尽情口嗨吧! 07:35 说他是地表最帅应该没有任何争议 11:20 是病娇疯批,也是禁欲教士 14:58 单手反拍潇洒帅气的360度完美男人 18:02 异域风情火辣恋人,亦正亦邪啥都能演 21:55 不止速度还有技术,一秒五触球制霸全场 25:57 好莱坞新晋Daddy专业户,全世界只有柳不喜欢? 29:40 体力很好的冲刺手,官方纪录片很会抓重点 32:21 这个星球上最会吻的男明星之一 34:00 全票通过,毫无争议,五十岁还在持续散发魅力 37:18 土狗男孩,县城美学,只有县城感也不行啊喂! 40:45 全世界最适合西装革履的男人,但他真的不应该结婚! 43:54 台湾省必吃榜No.1 46:41 能干活、身材好、话很少、很上头! 49:40 征服了“地球球花”的男人,能差吗? 52:25 啊?“日本版冯巩”?还是个小哭包? 55:29 他在那个广告里面,天神下凡一样的帅 57:36 敏感又脆弱,易燃易爆炸 59:50 接下来向我们走来的是国产大叔方阵 1:02:02 他整个人有一种in-between的感觉 1:03:08 超级低音炮的制服诱惑 1:05:14 他跃出水面,满身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07:25 沉默寡言但能把事情办得明明白白的硬汉 1:14:24 男听友请务必点进来:如何瞬间提升性张力 1:16:22《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女性如何接纳自己的身体和欲望 本期上榜男星有: 柳战队:吴彦祖,罗杰·费德勒,基利安·姆巴佩,沃特·范阿尔特,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孙锡久,高桥一生,爱德华·诺顿,达利尔·麦克科马克,泰勒·佩雷斯 蟹战队:安德鲁·斯科特,哈维尔·巴登,奥斯卡·伊萨克,孔刘,章宇,许光汉,文森特·卡塞尔,杰瑞米·艾伦·怀特,姜文,加内特·赫德兰,汤姆·哈迪
亚里士多德说“闲暇是全部人生的唯一本原”,然而在持续不断的工作、内卷和忧思之中,我们逐渐失去了闲暇。 本期蟹和柳聊一聊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保卫闲暇,或者说如何重拾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闲暇。生活太苦,拉磨太累,让我们从汪曾祺“好玩”的散文和约翰·威尔逊无厘头的纪录片中找找答案。 3:18 年假和公休如此稀缺,休息反而有虚度的愧疚感 04:16 如何度过闲暇是一个决定亲密关系与生活质量的问题 07:14 想做的事情现在就去做,不为功利与他人眼光 08:52 闲暇不是犯懒,生活的艺术才是一切人类智慧的终点 12:08 梁实秋也觉得“没有班味儿的人”才最像一个人 15:13 中国人永远不gap:我们为什么会害怕“空白”? 17:08 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时间,却开始干一些牛马的事情 20:10 贪婪的多巴胺让你手机上瘾,却越刷越累 24:55 哪些活动能帮你平衡”欲望因子“与”当下因子“ 28:53 晚上十点半因为工作吵架,”血清素爱好“五分钟将我治愈 📚本期推荐的书籍是: 《生活,是很好玩的》作者:汪曾祺 32:58 有味、草木、春秋,桩桩件件都好玩 34:10 邻居大妈在汪曾祺笔下,和沈从文、老舍一样生动 35:17 闲暇生活不外是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 36:06 物质贫瘠时代的稀缺与珍重 40:00 汪曾祺创造了一道小红书和下厨房名菜,菜谱如下 42:10 反对宏大叙事,捕捉平凡生活的闪光时刻 44:31 汪曾祺如果活在今天,会是小红书网红博主吗? 🎬本期推荐的影视是: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How to with John Wilson)导演:约翰·威尔逊 48:22 气质像伍迪阿伦的小伙,靠自制vlog与HBO签约 49:47 伪“生活指南”,每次都离题万里却乐趣无穷 51:09 如何随性行事?跟着约翰·威尔逊绝对得不到答案 56:04 对当下生活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不带偏见的观察
临近世界读书日,我们从杨素秋老师的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和弗里德里克·怀斯曼的纪录片《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聊起,谈谈我们理想中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的? 图书馆作为民主实践的空间,如何协调精英性和公众性?图书馆员的工作都有啥,是边读书边清闲喝茶吗?以及——这个分崩离析的世界,会因为图书馆的存在变得好一点点吗?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作者:杨素秋,上海译文出版社 01:52 一个文学教授如何建立起一座没有烂书的图书馆 04:40 以天真的勇敢、白描式幽默展现公务员的工作日常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Ex Libri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导演:弗里德里克·怀斯曼 06:10 时年94岁的纪录片导演,“墙上的苍蝇”拍摄法鼻祖 08:27 复杂多元的纽约市与庞大的公共图书馆系统 那么,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呢? 观点1:不止读书 14:10 电子书随手可得,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图书馆啊? 16:50 一个电话召唤“万事通”馆员帮你查资料 18:46 讲座放映、职业培训、儿童教育、wifi租借……图书馆还有什么隐藏技能待发掘 观点2:公共属性 25:00 想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就去那里的图书馆 26:23 包容体现在方方面面:少数族裔,身体残障,经济弱势 32:33 图书馆承担了我们消除不平等的理想 36:41 信息壁垒请再少一点,让服务触及真正有需要的人 39:16 图书馆如何结合精英属性和公众属性? 43:39 从公共资源的角度,“网红图书馆”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观点3:资源配置 51:12 “政治是一件缓慢而用力穿透硬木板的工作”,世界需要理想主义精神的实干家 56:15 五百万不少,一亿美金不多:中美公共服务的预算逻辑 1:06:24 钱很重要,怎么花钱也很重要 尾声 1:08:38 教育和对信息的可获取是解决不平等的长期根本方案 1:10:21 图书馆是天堂的诗意想象,也是税金搭建的公共服务 你身边的图书馆有什么小众福利?你在图书馆曾经有哪些奇遇?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其貌不扬”的成都市图 外来务工人员图书专架
选择8平米的居住空间。选择11块一碗的双椒面。选择与邻居打还是不打招呼。选择每天散步两次并记下小区流浪猫的名字。选择坐半个小时地铁去借一本书。选择生活。选择“附近”。 本期蟹和柳聊一聊围绕着“附近”的生活观察和人生选择。把眼光投向身边,如何让我们找到久违的、脚踏实地的意义感。 00:00:43 对位置的选择,可以让我们重新看见身边的具体性 00:02:17 为什么买房选择“反向升级” 00:05:46 我的奇葩邻居之半夜跑路的健身房 00:09:46 大城市的邻里关系:和小区的动物比邻居都熟 00:15:30 好消息:成都一环边买了房。坏消息:宵禁、嬢嬢派系斗争和蟑螂 00:22:04 邻里冲突最激烈的一次,我报警了 00:28:00 每天都会见到的他们,是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00:31:13 如何与邻居保持恰当的距离,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00:32:19 家附近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喝 00:40:30 去链家和社区养老助餐食堂薅羊毛 00:48:07 住在一环的幸福感:大半夜在武侯祠听白鹭吵架 📚本期推荐的书籍是: 《东京八平米》作者 [日] 吉井忍 00:51:35 没有冰箱、洗衣机的“反小红书博主”居住风格 00:55:40 拥有的少一点,世界才会大一点 00:56:42 “滚石不生苔”、自由无根的生活方式 01:02:09 一期一会的人际交往记录,逐渐积累人生意义感 🎬本期推荐的电影是: 《五香宫的猫》纪录片 2024 导演 [日] 想田和弘 01:02:50 Soda导演是柏林电影节常客 01:05:12 在步行一分钟就能到达的范围内拍摄一部纪录片 01:07:50 围绕着五香宫神社的猫咪社群及人类社群观察 01:13:27 想田和弘导演的拍片“十诫” 01:14:48 牺牲大预算、漂亮画面,在小空间获得完全的掌控 01:20:05 用最小最简单的拍摄手法,尽量捕捉附近生活中的偶然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击这里,了解/支持想田和弘导演!
《可怜的东西》(Poor Things)在第9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放光芒,拿下四个奖项,“石头姐”艾玛·斯通也凭此片二度斩获奥斯卡影后。然而本片也遭到了大量主题和内容方面的批评。这部影片的女性主义争议、冒犯观众的剧情以及大尺度场景,让我们燃起了重读纳博科夫的经典名著《洛丽塔》的冲动。 由此,本期播客我们想聊一个很“困难”的话题:在今天,身为女性的我们怎样看待《洛丽塔》与《可怜的东西》这两部文艺作品——如何看待它们的闪光点与争议?我们尝试对这两部作品加深理解,去做一些复杂的、非二元的探讨。 本期涉及大量剧透与性侵相关的讨论,请诸君酌情收听。 📚《洛丽塔》(Lolita);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02:58《洛丽塔》的表故事和里故事 * 表故事:亨伯特的第一人称犯罪回忆 * 里故事:不可靠的叙述者,“文学的巧言令色” * 女性视角看这个故事,不寒而栗的真相 * 谁是奎尔蒂? 11:24《洛丽塔》的阅读体验如何? * 所谓“情色小说”,其实描写相当隐晦 * 一面恶心一面读,让我看看巧言令色的老男人真面目! * 另一方面,看最好的小说家炫技简直心醉神迷… 17:38《洛丽塔》的写作到底高明在何处? * “猎杀者”视角和“猎人”的隐喻 * 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 戏剧高潮在延宕中到来 * 当真相穿透“浪漫”的伪饰 * 语言杂糅的阅读障碍 37:07《洛丽塔》的出版背景及道德争议 39:09 纳博科夫怎么看《洛丽塔》与其中的人物 * 以审美价值取代道德争议 * “亨伯特是一个虚荣残忍的坏蛋” * 非线性、非母语写作 47:20 女性主义者如何读洛丽塔 * 📚《洛丽塔重生》 *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以阅读来记忆》 1. 🎬《可怜的东西》(Poor Things, 2023); 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 56:32 影片基本信息和剧情,“女版弗兰肯斯坦” 58:57 由性开启的探索之旅,影片的“解读二象性” 1:02:13 形式和表达的创新之处,致敬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传统 1:05:12 小众审美进入公众视野,也需接受女性主义视角评判 1:08:14 还是男性创作者更懂男人 01:11:14 从女性角度看没有说服力的情节点 01:15:25 性爱场面是否过度?是否剥削演员? 01:19:35 影片剧情是否隐藏了性侵的事实? 01:23:18 除争议外,《可怜的东西》有哪些价值? 01:25:15 女性需要什么样的电影或文艺作品? 01:27:52 更多女性导演的作品,我们推荐《坠落的审判》《奥兰多》
本期【完犊子了】,自称语言“恐怖分子”的柳和“叶公好龙”的语言爱好者蟹,一起聊一聊学习外语的爱与痛、得与失。 本期充斥着蹩脚外语、方言和黑话,糟糕的发音和不负责任的小建议。我们分享的经验包括束手束脚、徘徊不前,也有纵身一跃,扣响新世界的大门。通过讲述在语言之湖中游泳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和乐趣,希望能让你的外语学习之路也能更加轻松和愉悦。 01:06 和英语缠斗多年,我们真的驯服这门语言了吗? * 学语言,最重要的是认真老实劲儿。 * 让我们一起说:谢谢复读机! * 英语写作秘籍:与其宏大浮夸,不如精准细微。 * (不是厨师学校、也不是带货达人的那个)新东方,带我进阶。 * 把你扔到海里,说什么也得学会游泳。 16:11开发第二外语,缘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 我学过四门外语,水平全都异常拉胯。 * 多邻国真的没有卵用!(但依然坚持打卡1524天) * 成年人学二外真的有很多坑,但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 实用(no),有趣(yes),新的语言解锁新的人格。 37:19 当两个没有方言母语的北京人试着说方言: * Enter,抿甜!好吃得……很! * 虾饺三十文一笼——到香港可真不敢开口。 * 您今天是来个grande还是来个tall儿啊?您请好吧! * Etisga(一天世界):发现吴语的世界。 53:50 本期推荐的书籍是: 📚《罗马日记》作者:[美]裘帕·拉希莉 * 孟加拉血统的美国二代移民,用成年后学习的意大利语书写的随笔集; * 通过母语学习二外就像沿着湖岸游泳,而直接去罗马则相当于深入湖中心; * 移民身份的撕扯,使用英语是背叛过去,孟加拉语是父母意志,意大利语是自发地对自我的寻找; * 从自然而然地写下意大利语,到用意大利语写作,剥去修辞外衣,赤裸、本真; * 学习外语,没有捷径可走,“我拥有的只是强烈的意愿,以及盲目而诚挚的信念——被人理解,并理解我自己。” 01:06:44 本期推荐的电影是: 🎬《降临》 (2016)导演:[加] 丹尼斯·维伦纽瓦 * “一种新语言几乎就是一种新生活”; * “会意象形文字系统”,外星人的文字怎么那么像中文? * 时间是一个圆环,语言联通过去和未来; * 萨丕尔-沃夫假说:语言决定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 人类的语言也是多维的。
本期【完犊子了】,蟹和柳,两个长期睡眠障碍患者,一起聊聊科学睡眠的经验和理论指南。 形形色色的睡眠小技巧,哪些靠谱,哪些离谱?“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这种说法是怎么加重了我们的睡眠焦虑?为什么说睡眠是抗击资本主义的最小抵抗单元?文艺作品中的睡眠障碍,有多浪漫?Let's find out: 那些年,我们形形色色的睡眠困扰 * 老失眠症患者,病史长达二十年; * 前半夜入睡困难,后半夜又醒得太早,越要早起,越睡不着; * 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我和别人仿佛有时差。 这些睡眠小妙招,我们替你避雷了 * 法语电影和足球播客,直直戳中我的睡点; * 针灸、瑜伽、翻白眼儿,那些莫名其妙的入睡方式; * 达芬奇睡眠法、自然光台灯、褪黑素、真丝眼罩、睡眠喷雾,其中最有用的是…… * 早餐限定美食,竟是维持生活正常运转的动力。 那么,抗击睡眠焦虑的核心是? * 熬夜的心理机制:身体需要睡眠,但白天无法获得快乐和充实; * 越控制,越焦虑,量化的世界仿佛逆练福柯; * 健康生活、规律作息,是被建构的理想生活想象吗? * 大多数睡眠建议属于治标不治本。 本期推荐的书籍是: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作者: [英] 马修·沃克 * 晨型人和夜型人 * 昼夜节律和睡眠压力 📚《24/7 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作者:[美] 乔纳森·克拉里 * 24/7式的资本主义:无休止的工作/消费/营销,无休止的欲望,让你永不餍足; * “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 睡眠天然反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唯一无法消灭的“自然条件”; * “在睡眠这个日常生活中最平凡无奇的地方,可以一再上演更重要的开端和新篇章。” 📚《猎梦人》作者:[法] 塞尔日·布鲁梭罗 * 诡秘华丽的梦境描写,既梦幻又写实; * 灰暗现实vs超脱境界,何去何从的经典困境。 本期推荐的电影是: 🎬《科学睡眠》(2006)导演:[法] 米歇尔·贡德里 * 奇幻美妙又神经质的爱情故事,二十年后这种电影变得稀缺; * 谁说白日梦不是抵抗狗屁工作的最好武器呢?
本期蟹和柳来聊一聊界限感的话题。 “发疯”是两位i人主播的人生愿景,而守住自我界限可谓是“发疯”的第一步。为什么设定界限这么难?如何设定界限?本期不仅给大家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也进一步探讨在守住界限的同时是否也失去了一些集体和超越的可能性。 3·8妇女节将至,一部挑战传统、消除界限的女性纪录片《桑拿房的女性私语》推荐给所有姐妹。大家节日快乐! 吐槽一下生活中的越界行为: * 违心的“我都行”,不被重视的需求; * 说是“为你好”,其实“为我好”; * “周一再说”与“不关我事”; * 守不住界限,是因为在权力关系中处于下位吗? 本期介绍的书籍: 📚《界限》作者:【美】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从业十四年的人际关系治疗师 系统性地分析界限问题: * 界限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 * 设定界限,才能维持长期可持续的人际关系。 * 情感和惯性,让设定界限变得很难。 * 霸总追妻火葬场,文艺作品里的“浪漫”和界限感是死敌吗? 设定界限失败有什么后果? * 隐忍再三,人际关系还是崩盘了; * 表达不坚定,和撒娇没两样。 那么,如何设定界限呢? * 温柔坚定,简单沟通; * 坚守原则,接受切割。 当代人已经失去当面好好沟通的能力了吗?没事,这里还有些妙招: * “速战速决”,在沟通方式上体现掌控感。 * 学习00后整顿职场,就是这么直接且震撼。 * 如何不侵犯他人的界限?多倾听,不评判,不搞情感绑架,记日记。 * 最重要:界限感的核心是“爱自己”。 引申思考,欢迎大家的讨论: * 守护界限的同时,是否丧失了传统的社群、亲缘结构? * 仅守护自身的界限,是否让我们失去了意义感及获得超越的可能性? 本期推荐的电影: 《桑拿房的女性私语》 (2023,Savvusanna sõsarad)导演【爱沙尼亚】安娜·亨兹Anna Hints * 传统烟熏桑拿房,坦诚相见的女性身体与私密话题; * 充分知情权与匿名性,摄影机前守护界限; * 净化仪式与交感巫术,纪录电影遇上人类学视角; * 说出伤痛,清洗伤痛,“痛苦和恐惧随着汗水流走”。 * 开个脑洞:国企大院的搓澡文化,不也是模糊界限感的体验? * 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的。解放万岁!
书接上回,柏林新鲜落地的蟹和柳分享了刚刚闭幕的柏林电影节的一些资讯,一些观察,以及一些感受,超多干货! 核心议题:本届是否为最拉胯的一届柏林电影节?电影节这种形式出了什么问题?或者说,电影作为一种体裁是否已经完犊子了? Let's find out: 一些资讯:主竞赛单元获奖名单 * 主竞赛单元获奖全名单,亮点及意外; * 五部拿奖,华语片虽然没进主竞赛但依然收获颇丰; * 今年金熊奖得主《达荷美》是个什么片子,怎么就拿奖了? 一些感受:艺术割裂与政治表达 * 两位柏林掌舵人的最后一届,标新立异还是放手一搏? * 电影的创新手法已经穷尽了吗? * 观众看得开心不等于评审认可,愈发两极化的评价标准; * 纪录片就是比剧情片更好看,不服来辩! * 连续两届摘得金狮,纪录片支棱起来了吗?为啥? * 柏林电影节在公众性议题上出了什么大幺蛾子? 一些观察:“三大之一”也是草台班子? * 开闭幕式鸡尾酒会,请您品尝:葱花碱水大面包; * 嘉宾连个帆布包都没有,经费削减成啥样了? * 这都能入选?还主竞赛? * 火葬场改放映厅,刺激不刺激; * 柏林特色,随时随地蹦个迪; * 走到东柏林,梦回长安街。 本期推荐的书籍📚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作者:张靓蓓 * 李安:唯一一位拿了两座金熊奖(《喜宴》《理智与感情》)的亚洲导演; * 1990-2001,囊括李安前七部作品的详尽制作记录; * 不仅言之有物,竟还有总结陈词(take home messages),推荐电影爱好者人手一本:李安是一个非常追求技术的人,希望每部电影都有新技术方面的尝试; 新手导演多年没有正经工作,拍第一部电影找到纽约“低成本制片之王”; 胼手胝足拍《推手》《喜宴》,把自己家搬空当片场道具。 引申话题:美国与欧洲独立制片之异同。 * 李安也有很“老中”的一面:在台湾重视理工教育的严苛环境中长大; 在父亲的期待与自己想法之间挣扎,电影是净化与救赎; 代际关系和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与撕扯,一直是贯穿他前期的作品主题; 老中人那种追求表面和气的“各退一步”的隐忍。 * 和柏林有关的fun facts:主要任务不止出风头,还要谈发行和合作; 电影节对李安来说不算啥; 得奖是现场公布吗? 老婆对他获奖的第一反应,“哦”。 “小安,等你拍到五十岁,应该可以得奥斯卡,到时候就退休去教书吧!” * 也有一些他现在绝对说不出口的话,很real:“我对同性恋不感兴趣”。 “对女人的琐碎我其实很不耐烦,但为了做好工作,只好耐着性子弄。”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本期提到的其它电影🎬和书📚: 柏林主竞赛单元获奖影片: 《达荷美》《旅行者的需求》《帝国》 《佩佩》《与众不同的男人》《像这样的小事》《死亡乐章》《恶魔之浴》 华语获奖影片: 《空房间的女人》《从今以后》《开始的枪》《热天午后》《夏日句点》 其它影片: 《美人与流血事件》(《所有的美丽与血泪》) 李安传记所涉及的李安导演作品: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感性)《冰风暴》《与魔鬼共骑》《卧虎藏龙》 其它书籍: 《希望为电影》
作为纪录片制片人的蟹PD,首次参加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电影节,为大家带来了不少第一视角的八卦、奇遇和吐槽。 开幕式上请来了哪位意想不到的嘉宾?竞赛单元哪部影片最精彩,哪部又惨遭吐槽?德国24小时夜店究竟high不high? 柏林电影节基本信息 * 柏林电影节101:时间、单元、参展华语片 * 与其他两大电影节相比,柏林有什么特色? * 奇奇怪怪的竞赛单元(奇遇、论坛、新生代)都是什么意思? * 评委会看完每部参选影片吗? 锐评参展电影 * 寄予厚望的电影,竟因语言问题让人昏昏欲睡? * 法国乡村版星球大战,是什么土嗨的组合? * 墨西哥导演的《厨房》是(目前为止)蟹心目中的最佳! 场内场外八卦 * 开幕式上请来的跨界嘉宾——退役足球明星拉姆! * 基里安·墨菲的社恐竟然不是装的? * 极致豪华的柏林影院,爱憎分明的德国影迷 * “宇宙第一夜店”和“宇宙第二夜店”历险记 下期我们会更深入地聊一聊此次柏林电影节的经历和感悟,敬请期待! 本期提到电影: 🎬《像这样的小事》Small Things Like These;导演:蒂姆·米兰特斯 🎬《帝国》L'Empire;导演:布鲁诺·杜蒙 🎬《厨房》 La Cocina;导演:阿隆索·帕拉西奥斯
新的一年,祝大家饺子饺子饺饺子!🥟 新春伊始,蟹和柳立下了新的flag(一些新年愿景),并在这个过程中给自己做了一次心灵大扫除。这其中有和你今年的flag类似的吗?每一年的flag,你能实现多少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总的来说,今年我一定要……! 柳:今年我一定要把播客做下去。 蟹:今年我一定要走出舒适区,盘活信息流,多多表达。 总的来说,今年我再也不……了! 柳:今年我再也不点外卖了(麦当劳Wagas达美乐除外)。 蟹:今年我再也不熬夜了(一定要一点以前睡觉)。 工作方面,今年我一定要……! 柳:从工作中尽量榨取剩余价值,而不是让工作榨取我的剩余价值。 蟹:充分利用上午的时间。 工作方面,今年我再也不……了! 柳:事情该做还是做,但是不要受情绪的影响。 蟹:不做有任何red flag的项目,不做单纯为了满足外在标准的事情。 其它方面,今年我一定要……! 柳:今年一定要带对象出国旅游一次。 蟹:今年一定要允许自己有整块的时间无所事事。 其它方面,今年再也不……了! 柳:p人要支棱起来,再也不把规划行程的事情交给别人了。 蟹:今年不想和别人比较了,善用随喜赞叹。
蟹与柳在大河家的餐厅继续美食话题。 本期你将听到关于食物、味觉与记忆的深入探讨,一口魂穿二十年的古早往事大爆料,更多的烹饪实用小技巧,以及我们都很喜欢的烹饪书籍与美食电影分享。 做饭的乐趣在哪里?来自厨艺小白的抛砖引玉: * 每一位合格的库存管理员都应该有一份炖肉书单; * 中国的卤水何尝不是一种咖喱(?); * 抛开手机,享受难得的沉浸瞬间。 美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 做饭后才发现,人工味精的味道原来那么突出; * 一口尝出摩洛哥和法国的历史关联; * 河大厨人生第一次做饭,成果竟然是****! * 怀念北大西门的老蜀人; * 喜欢他,就带他吃意大利大饼; * 为心爱之人创造美食回忆,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本期分享的书和影是: 🎬《朱莉与茱莉亚》(Julie & Julia, 2009)导演:诺拉·艾芙隆 * 朱莉的博客,时代的眼泪; * 四十岁才找到人生志向也没关系; * “我在法国蓝带切洋葱”; 📚《掌握法国菜的烹饪艺术》(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作者: [美] 朱莉亚·查尔德 / [法] 路易丝塔·波索尔 / [法] 熙梦·贝克 * 这本书好像真的想要教会你做饭! * 随手翻一页:芦笋皮应该逆着削; * 你学的不是一道菜,是一个体系。 当大厨的神仙眷侣也不容易啊。 * 小炸毛的闪光时刻:开发了一个做饭挑战小程序; * 美食的性别政治:身为妻子,做饭只是乐趣,不是责任; * 管他权威怎么看呢: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祝柳PD生日快乐! 本期提到的其它书籍、美食及烹饪术语: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追忆似水年华》 意大利番茄肉酱面,玛莎拉咖喱,港式咖喱,泰式咖喱,口水鸡,必胜客的披萨,安慰食物,玛德琳小蛋糕,贵州辣椒,勃艮第红酒炖牛肉,八宝鸭,横须贺海军咖喱,黑椒牛仔骨,榛子蓝莓酱巧克力海绵蛋糕……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