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世界读书日,我们从杨素秋老师的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和弗里德里克·怀斯曼的纪录片《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聊起,谈谈我们理想中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的?
图书馆作为民主实践的空间,如何协调精英性和公众性?图书馆员的工作都有啥,是边读书边清闲喝茶吗?以及——这个分崩离析的世界,会因为图书馆的存在变得好一点点吗?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作者:杨素秋,上海译文出版社
01:52 一个文学教授如何建立起一座没有烂书的图书馆
04:40 以天真的勇敢、白描式幽默展现公务员的工作日常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Ex Libri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导演:弗里德里克·怀斯曼
06:10 时年94岁的纪录片导演,“墙上的苍蝇”拍摄法鼻祖
08:27 复杂多元的纽约市与庞大的公共图书馆系统
那么,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呢?
观点1:不止读书
14:10 电子书随手可得,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图书馆啊?
16:50 一个电话召唤“万事通”馆员帮你查资料
18:46 讲座放映、职业培训、儿童教育、wifi租借……图书馆还有什么隐藏技能待发掘
观点2:公共属性
25:00 想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就去那里的图书馆
26:23 包容体现在方方面面:少数族裔,身体残障,经济弱势
32:33 图书馆承担了我们消除不平等的理想
36:41 信息壁垒请再少一点,让服务触及真正有需要的人
39:16 图书馆如何结合精英属性和公众属性?
43:39 从公共资源的角度,“网红图书馆”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观点3:资源配置
51:12 “政治是一件缓慢而用力穿透硬木板的工作”,世界需要理想主义精神的实干家
56:15 五百万不少,一亿美金不多:中美公共服务的预算逻辑
1:06:24 钱很重要,怎么花钱也很重要
尾声
1:08:38 教育和对信息的可获取是解决不平等的长期根本方案
1:10:21 图书馆是天堂的诗意想象,也是税金搭建的公共服务
你身边的图书馆有什么小众福利?你在图书馆曾经有哪些奇遇?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其貌不扬”的成都市图

外来务工人员图书专架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