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1756位朋友👭你们好呀! 终于结束了一周的出差,重回正常生活节奏了!终于有一间独立的属于自己的房间来录制播客了~~~❤️ ⚡️如果你想要更小阻力更轻松地生活,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少内耗和情绪消耗,欢迎你收听本期不剪辑不写稿的单口播客! 🎧你会听到: 1. 方法1: 课题分离!请先判断,这真的是你的问题吗?还是他人或是社会集体无意识的问题?🤓如果不是,请坚定说:这不是我的问题,我不需要处理! 2. 方法2: 焦虑的原因是想要跳过过程,克服焦虑的方法就是定位和享受过程。 3. 方法3: 去伪存真!这是真问题吗?还是假问题在混淆视听? 4. 方法4: 只关注当下的问题!你是不是在对过去的情绪和创伤起应激反应?📖如何判断自己在经历创伤闪回:症状1️⃣: 侵入性症状症状2️⃣: 回避性行为症状3️⃣:认知和情绪的负性改变症状4️⃣:应激系统反应过度 以上,重新捡起播客录制⏺️的一天,保持always day one的心态,才能越走越长远呀~ 大家周一加油,而我明天调休哈哈哈哈😬
Hi,可颂的朋友们你们好呀! 想不到吧!这是一期制作精良的串台节目,再次感谢我们的友台“听听看吧”朋友们的热情邀请和后期努力!(欢迎订阅听听看吧) 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00:03 启程 生命如麦粒,不经死亡,何以重生。—— 蕾蕾 00:27自我探索的契机 可颂:当世界按下暂停键,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03:03痛苦与成长 文晨:"痛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我探索。" 05:30身份的转变 可颂:"成为妈妈,让我重新定义了自己的生活。" "身份的转变是自我探索的起点,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和价值。" 07:27接纳生命 蕾蕾:"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是自我成长的开始。" "生活不总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才能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份成长。" 08:05心理探索 蕾蕾:"在冥想与咨询中,我学会了与自己和解。" 10:17 痛苦与改变 蕾蕾:"痛苦是改变的催化剂,它推动我们向前。" 10:43时间的艺术家 可颂:"在时间的缝隙中,我学会了与自己共舞。" 12:39自我养育 可颂:"在养育中,我弥补了过去的自己。" "养育不仅是对孩子的付出,更是对自我的重塑。" 15:21觉察的力量 蕾蕾:"觉察,是自我探索的第一步。" "觉察是自我探索的钥匙,它打开了通往内心深处的门。" 16:14行动的勇气 蕾蕾:"行动,是自我探索的难点,也是成长的起点。" "行动是自我探索的桥梁,连接了想法与现实的两岸。" 17:06觉察的三重境界 蕾蕾:"从思考到观察,再到体验,觉察让我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19:06高敏感人格 蕾蕾和可颂:"高敏感的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世界。" "高敏感是天赋,也是挑战,它让我们的自我探索更加深刻。" 19:52与他人连接 蕾蕾:"在与他人的连接中,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他人是自我探索的镜子,让我们看到不同的自己。" 20:34内在觉察 文晨:"在对话中,我学会了觉察自己。" "对话是自我探索的催化剂,让我们在交流中发现自我。" 21:12自我批判与调整 可颂:"当我批判自己时,我学会了回到当下。" "自我批判是自我探索的阴影,穿越它,我们才能拥抱光明。" 23:23隧道比喻 可颂:"自我探索如同在隧道中行走,光明在前方。" 24:14情感支持 蕾蕾:"在探索的路上,有人支持,让孤独变得温暖。" "在自我探索的旅程中,情感的支持是温暖的灯塔。" 25:32洋葱比喻 文晨:"自我探索如同剥洋葱,最后发现内心是空的。" "自我探索如同剥洋葱,每一层都是成长的见证。” 26:28核桃比喻 文晨:"自我探索像是核桃,外面坚硬,里面是好的果实。" "自我探索如同核桃,坚硬的外表下隐藏着智慧的果实。" 26:59手电筒比喻 可颂:"自我探索像是拿着手电筒在隧道中行走,只能看到有限的前方。" 28:08嫉妒与自我发现 可颂:"通过嫉妒他人,我发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嫉妒是自我探索的镜子,反射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29:55关系的转变 可颂:"自我探索中,旧的关系和模式会脱落。" "自我探索的路上,旧的关系如落叶,新的关系如新芽。" 31:34行动中的冥想 蕾蕾和可颂:"运动如游泳和骑行,是一种行动中的冥想,让人更活在当下。" 33:38笔记与自我探索 可颂:"通过规律记笔记,帮助自我探索和觉察。" "笔记是自我探索的地图,记录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34:34人生模块化 可颂:"将人生分成不同模块,如身心维稳、认知提升等,增加人生的支点”
1663位朋友你们好呀,又有两天没见了。 如果你这个标题戳中了你,那么请继续往下听。 00:00开场 - 欢迎来到心灵漫游记,今日议题:童年情感忽视。 00:04书籍介绍 - 探索《走出童年的情感忽视》 00:42情感忽视的定义 - 情感忽视:无形的伤害,深远的影响。 01:19情感忽视的影响 - 被忽视的孩子,成年后的关系困扰。 02:51情感忽视的识别 - 幸运者不知所云,受害者心有戚戚。 04:02情感忽视与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映照内心深处的忽视之镜。 05:51情感忽视的症状 - 困惑、自责、愤怒——情感忽视的无声呐喊。 08:57情感忽视与付出 - 过度的付出,忽视的情感需求。 12:26情感健康父母的行为 - 情感健康的父母:孩子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 14:59设立边界的重要性 - 设立边界:自我保护的盾牌。 17:15物理边界与外部边界** - 保持距离,过滤伤害。 21:06情感忽视与自我主张** - 捍卫权利:情感忽视中的自我策略。 以上,大家晚安。 接下来要频繁出差了,更新频率被迫降低。我会保持思考和觉察,希望回归正常生活节奏之后继续分享和输出~大家都要加油!
1608位朋友👭,你们好呀! (因为最近干眼还没有完全康复,show notes就尽量精简哦!) 你会听到👂🏻: 1. 身弱心强之人如何自我悦纳? 2. 不主动参与竞争,不邀请他人进入到自己生命的坐标系中。 3. 只有你看见自己,他人才有可能看见你。 4. 小小人物,拥有小小意志,就做小小尝试。浅尝辄止也未尝不可。 5. 快速决策的秘诀:大事件靠直觉,纵身一跃;小事件选A选B都一样,不要过度思考 6. “高能量的人,我被你们灼伤了!”—对自己保持善意,对他人保持距离。 7. 身心都低能量的时候,内在反而会有充盈空间升起,那是改变发生的地方。 以上,大家晚安。
1549位👭,晚上好呀~ 姑且称今天的节目是睡前哄睡系列吧💤🎧 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于一套我很珍爱的杂志《呼吸》🌳中的“ 珍惜吧,日常的光”这一本。 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叫做“这样就很好”。 接下来,请给我10分钟的时间,放下手机,静下来,倾听关于“你本来就很好,这样就很好”的一个故事。 🎁📚另外,为了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收听,我将选择一位听友赠送这本书。 感兴趣的听友请添加微信:mindwandering2024,加入播客听友群。下周三,我将送出这本书哦! Disclaimer: 不是广告🪧 以上,大家晚安。
1521位👭好呀,今天是一次流淌的冥想体验分享,愿听到的朋友都能过上“轻松和幸福”的生活。 1. 一个信念:我们本就圆满。幸福就是没有缺憾。 2. 停不下来忙忙碌碌的人,给自己5分钟的白噪音时间吧。 3. 走出强迫性重复熟悉但痛苦的旧模式,不破不立。 4. 如果创造问题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也可以选择主动放下。 提到的白噪音:空山鸟语,静心疗愈 大家晚安⭐️
Hi,1502个姐妹👭你们好呀! 完成了一个小里程碑,感谢各位听友们的关注!我会持续更新哒~ 今天是周一,不是只有我有“周一综合症”吧!(一定不是🤔 最近刚读完邓亚萍的《心力》这本书,迫不及待要在牛马训练场(不是,工作日)这个场景下实践一下,来跟我一起用世界冠军的高能量心法,高能量打工吧! ‼️‼️一共会有7个方法论的讲解和实操分析,对应工作日的7个时间点(很贴心了!! ⏰上午11:50 😭痛点:工作日除了做牛马,我也要学习!一直拖延没时间怎么办? 📖方法论1:每当到了XXX场景,我就去做XX事情。将场景和要做的事情绑定。 💡“执行意图”:因为大脑不喜欢你给他问题,大脑喜欢你给他答案。 💃我的实践:中午不吃饭直接去散步,散步20分钟=学英语20分钟,提高习惯并行度,每天花20%的时间不用于生产,只用于自我投资。 ⏰下午13:30 😭痛点:吃太饱了我晕碳啊,醒不来怎么办? 📖方法论2:思维阻断,找到一件短暂分心并且全身心可以投入做的事情。 💡“大脑对“禁止” 的反应速度慢于“命令”——让自己不要做什么,反而会一直想这件事。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去做新的事情。给大脑下做一件事情的命令” 💃我的实践:先花20分钟完成读书笔记,让自己迅速进入到心流状态。 ⏰下午14:00 😭痛点:和客户开会,我好像没有力气做主动推动项目的那个人(虽然我是项目经理呵呵 📖方法论3:给自己找一个人设,不断向这个人设靠近。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人的自信,有时候来自于“你是谁”的设定,你要帮自己找到一个好角色,找到这样的角色定位,并将其转化为一趟英雄之旅。” 💃我的实践:嗯,没错,我就是一个积极主动不拖延不畏难的PM。那么我就是要做这个人设对应的事情。 ⏰下午15:00 😭痛点:我好困,打不起精神怎么办? 📖方法论4:好状态是自信的循环。给自己列一个挑战清单,完成后增加自信,好状态就来了! 📖方法论5: 主动让自己去分心,先做挑战清单上的事情 💡 “不是说做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容易分心,反而是做一件很简单同时很机械的事情会很容易分心——大炮打蚊子,不是你的大炮不够格,而是你的任务不够格” 💃我的实践:直接爬楼去,爬楼10层,回到工位马上进入状态! ⏰下午16-17:00 😭痛点:怀疑人生:我的工作真的有意义吗?陷入不必要的内耗中 📖方法论6: 詹森理论,不要用输赢评判自己,把注意力永远放在下一场比赛上。 📖方法论7: 双重系统理论,快系统产生的想法不是事实,用真正的事实来唤醒慢系统。 💡“双重系统理论:快与慢。人有两种思维系统,快系统和慢系统。快系统反映感受,速度快但是不真实,慢系统权衡事实,速度慢但是可靠。” 💃我的实践:慢系统告诉我:我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其他有的没的我不想了。保存体力下班后开启新一天~~ 好了,今天内容超标。希望会对各位牛马(bushi 👭有帮助哦! 我要去洗澡、拉伸、睡觉啦~😴 (show note写的我眼睛好痛哈哈哈🤣
Hi 1441位朋友👭你们好呀~ 今天又是一期完全取材于生活的播客,这种情况下呢咱们是不需要shownote的哈☺️ 如果你觉得你很容易与他人比较,而比较会给你带来“渺小感”和“无助感”,那就听吧~😌 绝对有收获!!👌 - 开头扯了一点“心外无物”和“相由心生”哈哈,每次游泳总能给我带来冥想般的体验,我好喜欢这种感受,所以也分享给大家哦! 以上,晚安⭐️
1414位朋友👭你们好呀! 今天是可颂尝试的一个新栏目,我将其称为重要❗️“心理工具箱”❗️,当你需要情绪降温、心理充电、动力激活,可以尝试来这里“开箱即用”! 今天分享的工具:容器方法 🎧你会听到: 🧡什么是容器方法?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心理技术,用来帮助我们将难以承受的情绪“存放”在一个虚构的安全空间——即“容器”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它们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适用场景: 1. 创伤情绪闪回(此处请注意最好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 2. 日常情绪困扰,如焦虑、内耗严重、拖延、自责、羞耻等 🧡具体怎么做? 步骤一:识别情绪。✍️ 首先要认识到哪些情绪或记忆或体验是我们需要处理的。给它们命名,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感受。 步骤二:创造容器。🫙 通过想象来创建一个能够承载这些情绪的容器。它可以是一个盒子、一个抽屉,甚至是一间房子,关键是要让它在你的心中感觉安全和实在。 步骤三:将情绪放入容器。🔒 将那些重、难以承受的情绪逐一放入这个容器中。想象你是在将它们锁起来,这样你就可以在不受它们影响的情况下继续你的生活。 步骤四:管理容器。🫂 这个容器虽然是虚构的,但我们要学会如何打开和关闭它。我们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间,比如在咨询师的陪伴下,重新审视这些情绪。 以上,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分享,请别忘了给我留言,告诉我你的容器会是什么呢?我好期待知道大家的答案🤍
Hi,1392位👭你们好呀! “困惑是清晰前的美妙感受~”,这句话给了我录制这期播客的灵感。 今天这期很适合这两类朋友: 1️⃣有主业,但是不热爱,找不到价值感 2️⃣已经在做自由职业,但是依然很迷茫, 🎧你会听到: 1. 最近我会用“丰富而破碎”来形容我自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 “困惑是清晰前的美妙状态,那么迷茫是在鞭策你挖掘自我潜力” 3. 就算是零散的一片片叶子,而不是一颗大树,我也要先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4. 焦虑时刻拆解:为什么我不懂别人所说的“放大优势”呢? 5. 我的问题(自我剖析) 🔻 不缺行动力,但是边做边怀疑,怎么办? 💡每一次做决策,如果你都在怀疑自我,那么你就在锻炼自己犹豫不决的能力。 但是如果你每次都果断执行,那么就在锻炼你果断执行的能力,你想要哪一个? 🔻老是横向和别人对比,更焦虑了怎么办? 💡横向对比去找寻意义是假意义。 💡一件事,做起来如果很轻松,很简单,很安心,那么就适合你; 如果不是,那说明你只是被这件事的名利给吸引了,但是潜意识知道这不适合你。 🔻想不到后续未来要怎么做,怎么办? 💡就先把这一步做好,先把今天过好。 💡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用钢笔书写目标,用铅笔书写道路。 💡想象完成这件事后,你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结果和他人的反馈。 💡遇到问题,太着急去解决,这里面有一个阻挡的力量。 这个力量是不太允许这个困难出现在你的生命里,想要这个困难迅速消失。但是这个阻力反而给这个困难增加更多的复杂性。 💡在解决问题之前,增加一步:先让自己平静下来。 💡我刚试验过的呼吸方法———咒语腹式呼吸法,一呼一吸之间,想象能量在流动 - 以上,“困惑是清晰前的美妙感受,迷茫是在鞭策你挖掘自我潜力”,希望对迷茫、焦虑的朋友有一点点的帮助! 没关系的,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你的感受我都在经历。 晚安⭐️
Hi 1321位朋友👭你们好! 我好高产哇(夸夸自己!)👍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5小时前我亲身实践的单点攻克拖延症的偏方:只行动,不思考! 你会听到: 1.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做某一件事情拖延症特别厉害,做其他事情行动力都是100分?这就是我们需要单点攻破拖延症的原因! 2. Call back 🎧Vol 48: 提高心理能量,系统思维解决拖延症(没听的朋友可以去听~ 3. 大家都很熟悉的行动选择:2分钟原则、倒推和量化目标原则。可是一听就会,一做就废,应该怎么办? 4. ‼️‼️最近顿悟‼️:不思考,只行动,脑子是行动的天敌。 5. 灵感来源~自习室播客最新一期对邓亚萍的采访: 世界冠军训练方法居然是每天到场直接挥杆500下😐👍 6. 继续拆解:如何迅速开始行动?1️⃣Step 1: 找到自己的最小难度action,对我来说是打字2️⃣Step 2: 任务结合,打字的同时去做一件自己喜欢不排斥的事情,对我来说是打字构思播客大纲3️⃣Step 3 脑子成功被行动带动✅不要浪费这个动能,直接去做你拖延的事情4️⃣Step 4完成本身就是完美,不要挑剔不要自我批判,要有“下班打卡”心态 7. 以上方法论的难点:🤍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最小难度action🤍真正理解“脑子是行动的天敌”(我也没有完全理解,已经买了邓亚萍的书了,看起来)🤍实践实践实践!下一次你遇到单点拖延的时候,别忘了拿出来试试! 8. 最后的心态转变: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过去一路你付出的努力才让你抵达今天,你就是你自己的巨人。所以,感恩、珍惜以及行动。以上,希望对你有一点点帮助,那我就非常开心啦~ 欢迎订阅播客小红书:可颂_心灵漫游记
Hi,1291位朋友👭,你们好呀!我又回来了耶👏 大家假期过的怎么样,希望都是非常充电、治愈和快乐的! 那么问题来了,假期过后的戒断反应太强烈,回归到乏味甚至有点痛苦的日常生活太困难,怎么办呢?🥲 这期就是我这两天的实践分享~另外也附赠一些我的假期思考 💡你会听到: 1. 假期戒断反应真的只是因为多巴胺水平回落吗?部分原因是!但是更多是“输入-输出”新陈代谢被打破了! 2. 假期就是一个大型的输入现场,那么你“输出”了吗?(我没有🙂↔️ 3. 接地气方法来提高你的“内容释放比率”,从生理、心理、精神3个层面展开: 💪生理:运动,拉伸,按照自己的身体需要调整作息(马上去游泳 ❤️心理: -视觉化重温你的生活目标 -规划24小时和未来1周的生活,增加1-2件新的事,作为喂养多巴胺的小零食 🧠精神: -尝试最小范围的创作和输出:对我来说,这期播客就是! -写一篇旅游快乐日记 -认真整理假期中的照片,分享给身边的重要他人 -做旅游的红黑总结,增援未来的自己 🌊🌊更多想要分享的: 1. 我突然发现面对朋友圈的晒图,我真的一点都不羡慕嫉妒了!我为大家而开心,可能我真的放下了分别心,看到了人类共同体的喜悦。 2. 我们生来就有不内耗的能力,2岁孩子带给我的启发和顿悟! 3. 零内耗决策大法高纬版:老天爷都替你做决定了,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做就完事了~ 以上,谢谢大家的收听👂🏻!明天见🙋♀ 欢迎订阅播客小红书:可颂_心灵漫游记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