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聪慧:跟着「吉利」成长,携着「领克」狂飙,带着「极氪」逐梦新世界

创业牛人:安聪慧 牛人介绍: 有那么一些车企,他的创始人简直低调得不像话。 比如,安聪慧,现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极氪智能科技CEO。 外界将他和李书福、杨健、刘金良并称作「吉利四君子」。 作为绝对的“老臣”,1996年毕业即加入吉利的安聪慧亲历了吉利汽车从无到有再到如今几乎所有大事件,并且时至今日,依旧在一线亲自打理着今年吉利阵营中最出彩的那个、吉利几番尝试下终于冲高成功的那个、2024年5月10日纽交所成功上市的那个、含着吉利爸爸「金钥匙」的那个——「极氪」。 安聪慧作为一个体系内的连续创业者,是一个特别好的此类人物的样本,也有机会让我们能通过他,窥探一下我们在《李书福:若非当真一无所有,谁又会天天玩搏命》故事里没有讲完的,吉利汽车自「沃尔沃收购案」阶段,下半场故事。 内容省流版: 01 从豪情、到CVVT、到帝豪 02 从CEVT、到CMA、到领克 03 从蓝色吉利、到SEA浩瀚、到极氪 主播介绍:我是「古爷商业分析」主笔我在努力发掘各种「牛人牛事」去试着为同样努力的你提供一个「照照镜子、找找弱点」的机会。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链接主播:商业交流,xinye2090,备注小宇宙

16分钟
99+
8个月前

曾毓群:还原「宁德时代」的成功细节,和一个真正的时代天才

创业牛人:曾毓群 牛人介绍: 多数人都很喜欢把曾毓群描绘成一个赌徒。 之于“赌徒”名号比较有力的印证,是他挂在办公室的“赌性坚强”字。被美团王兴透露的、据说是曾毓群亲口说出的“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名言一加持,那种“精明的福建人敢打敢拼、豪赌成为全球富豪”的画面感就这么出现了。——够博眼球,够励志,够让普通人拿来安慰自己躺平。毕竟“这个世界只有赌徒才能当富豪”。 真的是这样吗? 在外界都快把曾毓群描绘成一个“纯赌徒”的时候,却鲜有人看到被其挂在办公桌背后的“溥博渊泉”,他的十余篇专业期刊、两项国家级发明技术二等奖、享国务院特殊津贴、香港引进科技专才;他那破世界动力电池保有纪录、破续航纪录、破上市速度纪录、破募资纪录、破创业板市值纪录等诸多前无古人的战绩;还有初出茅庐时就动手解决了20多家专业机构与公司没有解决的“电池鼓包”难题;甚至他作为“门外汉”,“闲来无事”还顺手解决的氟利昂清洗剂问题。——这是一个赌徒吗?分明是一个“天才发明家”。 即便曾毓群真的是一个赌徒,那他也真的够得上世界上最厉害的赌徒。因为,他这一生到目前为止,做出了无数个选择,且,没有一个关键选择,是做错了的。 这篇文章里,你将不会看到:曾毓群的宁德时代有多赚钱;曾毓群与王传福的竞争;曾毓群与车厂们的相爱相杀。……这些常规内容,会误导我们了解真正的曾毓群。 这篇文章里,你将会看到:曾毓群隐藏在他赌徒表象下的、能给普通人人生以启发的一些片段,以及曾毓群究竟是如何做对那些人生关键选择的。 内容省流版: 人生初期 ATL(新能源科技)时期 CATL(宁德时代)时期 主播介绍:我是「古爷商业分析」主笔我在努力发掘各种「牛人牛事」去试着为同样努力的你提供一个「照照镜子、找找弱点」的机会。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链接主播:商业交流,xinye2090,备注小宇宙

17分钟
99+
8个月前

何小鹏:我是小鹏汽车最底层的那个问题

🔵创业牛人:何小鹏 🚙牛人介绍: “蔚小理”三家虽然都被外界看作是互联网造车,当中也是有差别的: 蔚来李斌是易车网的创始人,理想李想是汽车之家的创始人,唯有“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入局前没有与车打过什么交道。 甚至在2014年决定入局时,他还在身在阿里,只是小鹏汽车的“投资人”之一。——汽车名字一开始就叫“小鹏”,纯是无心插柳。 那时小鹏汽车的创始人,是夏珩、何涛、杨春雷。 杨春雷早于2017年离开,也是在那一年,何小鹏正式任小鹏董事长。从那时开始,夏珩当了小鹏汽车6年的“二把手”,一直到2023年,何小鹏一口气卸掉12位高管中的10位,换上新总裁王凤英,全权“主内”。——伤筋动骨般的管理大动,小鹏冒了相当高的风险。 而一切的归因,则还是何小鹏这个“局外人”,一直在寻找那个在造车这件事上,能够补齐自己的“主心骨”。 这当中有一个鲜明的转折点,2022年,“小鹏G9”发布。 🥏内容省流版: 01比亚迪是怎么靠低价席卷全球电池的? 02高技术护城河是怎么保寸土不失的? 03低价+高技术:源自于王传福的专注 🔷主播介绍: 我是「古爷商业分析」主笔 我在努力发掘各种「牛人牛事」 去试着为同样努力的你 提供一个「照照镜子、找找弱点」的机会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链接主播:商业交流,xinye2090,备注小宇宙

14分钟
99+
8个月前

王传福的比亚迪究竟牛在哪儿?

🔵创业牛人:王传福 🚙牛人介绍: 2024年刚刚过半,但已经可以提前宣布“中国新能源车站上了世界之巅”。 靠一个“卷”字。 无论国企还是私企,无论老牌还是互联网,中国的车企们疯狂地升配置、降价格,内卷自己,外卷对手,卷翻行业,并且眼看着就快卷死了还没反应过来的一众合资老品牌。——价格腰斩的宝马i3、不再加价的丰田塞纳,也让全世界感受了一把什么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西方一众车企也都陆续放弃了本来由他们发起的“纯电计划”——趁着还有老百姓尊重/信仰他们的燃油技术,“先保命要紧”; 甚至就连现在行业内也有人呼吁休战。某国内车企大老板在论坛上公开诅咒式喊话:“谁降得多,谁先死。” 这话内涵的具体都有谁不清楚,但是肯定跑不了王传福的比亚迪。 因为比亚迪实在卷得太狠了。 2月份的秦PLUS荣耀版刚刚以“7.98万元”的售价引发一阵热议,5月28日,定位B级车的秦L以“9.98万元”的起售价把B级车也拉入个位数售价时代了。一向喜欢展示销量的新能源领军企业比亚迪,这次甚至“不太敢”公布秦L的具体预订量,理由是“怕引起行业震动”。 卖十几万的日系合资、德系合资B级车门集体怕是要集体抑郁了。 从国内一些车企老板们的发声来看,这个价格也把他们吓得不轻:知道你比亚迪三电(电池、电机、电控)都是自产,你核心技术(刀片电池、DM、云辇)独步天下,你现在风头正盛(王朝、海洋、仰望),但是不能这么不给同行活路吧? 况且,低价所引发的行业恶性竞争,是否会引发大规模“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又是否会导致全行业崩溃? 你很难说这是杞人忧天,但可以明确讲:王传福要的就是这个局面。 倘若他们有认真研究过比亚迪与王传福的成长史,比亚迪在降价这条路上,历来是算准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这与大名鼎鼎的“比亚迪制造模式”分不开,也即两个关键词:低价格水平,高技术门槛。 在比亚迪眼里,低价只会卷死没成本优势、没技术护城河的同行,而非牢牢掌握领域内核心技术的自己。 🥏内容省流版: 01比亚迪是怎么靠低价席卷全球电池的? 02高技术护城河是怎么保寸土不失的? 03低价+高技术:源自于王传福的专注 🔷主播介绍: 我是「古爷商业分析」主笔 我在努力发掘各种「牛人牛事」 去试着为同样努力的你 提供一个「照照镜子、找找弱点」的机会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链接主播:商业交流,xinye2090,备注小宇宙

15分钟
99+
8个月前

李斌:蔚来汽车的未来,可能藏在他曾经的那次“绝食”抗议中……

🚙创业牛人:李斌 6月6日,蔚来发布了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营收99.1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04.3亿元。毛利率4.9%,同比高于2023年一季度的1.5%,但是环比低于四季度的7.5%——绝对算不上好看。于是财报发布当天蔚来股价大跌6%。 另一则数据也不乐观:蔚来一季度的总交付量:30053台。同比下降3.2%,且大幅度落后于问界、李想、零跑、极氪。——截止2023年亏损就已达977.11亿元的蔚来,期待的“未来”似乎还没来。 但是,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李斌的态度:哪怕是这样了,也依旧不愿意透露刚发布的第二品牌“乐道”首款车型L60的订单量——外界预测这一数据应该很乐观——李斌给出的理由是:“可以退款的订单,不值得吹嘘。” 主打一个“老实巴交”。 从这个侧面你能窥得蔚来这家企业的精髓:总喜欢做一些看起来是绕远的、不讨巧的、争议的、但绝对拥有长期价值的事情。——比如坚持死磕换电技术,比如为了用车体验造手机,比如外人不清楚、但用过都说好的“蔚来服务”。 主打一个不谙世事。 面对诸多可宣传的、可提振士气的,李斌往往都选择了回避,而他则带着蔚来一如既往地在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上,一直坚持着,且扛得住一切质疑的声音。 李斌的性格是怎么养成的?他这一路走来,究竟遭受了多大的质疑呢? 🥏内容省流版: 01 少年李斌:一念中专,一念北大 02 从易车到蔚来,李斌什么时候瞄准了造车? 03 展望蔚来:一切真如李斌眼中那么美好吗? 🔵播客介绍: 我是「古爷商业分析」主笔在努力发掘各种「牛人牛事」去试着为同样努力的你提供一个「照照镜子、找找弱点」的机会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如果你想交流创业牛人故事、心法,欢迎交友,xinye2090,回复:小宇宙

14分钟
99+
8个月前

李想:高中辍学,凭什么能带领理想汽车、汽车之家走向成功?

🚙创业牛人:李想 2021年,李想在参加第七季《奇葩说》担任老板团成员时,一句话把台下的人都逗笑了:“我是一个老板,我从来没给别人打过工。” 在中国,1981年左右出生,能够有底气喊出这句话的人,意味着你至少得是大学时、或者刚毕业就自己开始创业。——压力可能来自于家长的阻挠、社会异样眼光。 李想则更“绝”:他高中辍学,连高考都没有参加。 这一方面要感谢他那极开明的、毕业于中戏的爸妈,一方面也要感谢自己17岁时便拥有月入2万的赚钱能力。 于如今更多人眼中的李想而言, 40岁前搞出汽车之家、理想汽车两家美股上市公司、蔚小理中被嘲“技术落后”却唯一盈利的那一个、重新定义汽车“三大件”、爆火的李想L系列、未达预期的纯电MEGA…… 就拿MEGA来说吧: 应当讲,李想的创业之路,犯过不少错,甚至有些故事的开始就是个错误,但,一个高中(辍学)生能够创下如此一番伟业,只能说明:他做对的事更多、对得更关键。 无论对错,他们也一点儿都不妨碍李想一直以来的、特立独行的另类进步方式。 🥏内容省流版: 01 泡泡网及之前:被对手骂“神经病”的鲜衣怒马少年郎 02 汽车之家时期:大战外资、老友“谋Fan”,跌跌撞撞终上市 03 理想汽车时期:做错很多,那就去做对更多 🔵播客介绍: 我是「古爷商业分析」主笔 在努力发掘各种「牛人牛事」 去试着为同样努力的你 提供一个「照照镜子、找找弱点」的机会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如果你想交流创业牛人故事、心法,欢迎交友,xinye2090,回复:小宇宙

15分钟
1k+
8个月前

曹德旺:靠精打细算管理企业,靠求神拜佛指导人生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一开始引发我对曹德旺好奇的,是他那令人惊叹的预见能力: * 2007年1月1日,曹德旺在员工大会上讲“冬天要来了,我们要自救”,结果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第二年全球金融危机应声来到,无数企业没扛过来,福耀却利润逆势上涨; * 2017年,又是一片繁荣之势,在香港经济研讨会上、众专家学者欣欣向荣时,会上唯有曹德旺:“盛宴即将结束,未来两年,冬天要来了”,未雨绸缪的福耀在2019、2020年的寒风里,依旧岿然不动。 相当神奇。 曹德旺有两个头衔特别响亮:中国首善,佛商。他有统计的个人捐款已在2020年就经来到了160亿元,他自己也逢人必言“敬天爱人”、“功德”。——不知道,这些有没有在助他“一叶知秋”? 我们可以清楚知道的是:曹德旺,用六十年的时间,头三十年是一个破落地主家的穷小子、后三十年成为了中国响当当的玻璃大王。他不畏强权、纵横中美,能对上、对下、对身边人都坦坦荡荡、来去明白,也总能顺势而为、却依旧心有敬畏…… 借用何加盐《看不透的曹德旺》当中的评价:“他管理公司极端讲究数字化,管理自己的人生却总是通过求签算卦;笃信佛教,却戒不了贪嗔痴。你很难用某一个标签去定义他。贴在他身上的任何一个标签,都是错的。” 省流版 01 曹德旺是如何成为曹德旺的? 02 用佛学管人生,用会计学管企业 03 新能源时代,曹德旺在拼命亡羊补牢

14分钟
99+
8个月前

任正非:在属于他的战场上,像个战士一样去战斗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很难被定义为一个传统意义的商人、企业家。 因为他的思维很明显一直处在一个更宏大的视角上。 有媒体的评价是:“中国从来就不缺企业家,但从来都缺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任正非应该算是一个。”我认为很贴切。 这位43岁才下海创业的退伍军人,在53岁时让产品走向了世界,在63岁时带领企业完成转型,在73岁时制定国际行业标准。 他这一路也不是那么顺风顺水: * 87年选择下海是被逼无奈,刚刚被国企开除、负债、离婚,起步资金只有2万元; * 93年研发不顺,绝望之际喊出“如果这次研发不成,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 00年遭遇爱将背叛挖墙脚,03年被国际巨头思科提起专利诉讼,母亲溘然辞世,自己也罹患癌症、抑郁症; * 还有2019年被美国起诉封禁,被顶在了两国贸易战的最前线,甚至自己的女儿也被扣在了“敌国”手里…… 于华为而言,在这几年一直被视作“民族骄傲”,这场胜利看上去是那么荡气回肠,那么来之不易;而于任正非而言,他则始终一副“老兵不死”的模样,这不过又是一场普通的胜利,而他的眼光,又早早地瞄在了下一次战斗将要打响的地方。 任正非是一个真正视“商场如战场”的斗士。在自己应当守卫的战场上,或单打独斗,或调兵遣将,或排兵布阵,或不动如山,或刺刀见红,去拼下那一场又一场胜利。 举个不太恰当,但最能表达“我心目中的任正非”的例子:倘若让中国所有的企业家各自带一支军队上战场,我更愿加入任正非所统帅的那支队伍。 因为:1、他带出的队伍一定是一支铁军;2、他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统帅;3、他不会让每个人白白牺牲、每颗子弹白白浪费。 省流版: 01 华为的铁军基因源自哪里? 02 “手刃”李一男、赴美战思科:战争早已预演过。

15分钟
99+
8个月前

马化腾&腾讯的三场“网界大战”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从早期艰难时刻复制出QQ前身OICQ开始,贴在马化腾与腾讯身上的一个标签就是“模仿”。 腾讯TM与MSN,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QQ旋风与迅雷,QQ电脑管家与360安全卫士,还有游戏领域的泡泡堂、CF、QQ飞车……多少都能看到原型的影子。凡是互联网公司涉足的领域,马化腾带领着腾讯总能依靠着它的用户、它的快速、它对产品优缺点的把握这“三板斧”,完成观察、模仿、消化、超越、直至垄断达成,往往是逼得真身也要“退避三舍”,鲜有失手。 但也有“马失前蹄”,引得对手正面对抗、甚至动了杀心的例子—— * 2010年与奇虎360的“3Q大战”; * 2015年与阿里互相封杀的“阿Q大战”; * 2019年多闪、马桶MT、聊天宝“三英战微信”。 还有其他领域也相当频繁的对抗,这些对抗成就了腾讯法务“南山必胜客”的江湖雅号。 而我把视角聚焦在了、这差不多每五年一次的、三场名动江湖的大战,恰恰是它们很明显地呈现出了腾讯在跨PC、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己越打反越壮大、对手越打胜算越渺茫的现实。 * 3Q大战时,腾讯赢得相当惊心动魄、甚至周鸿祎还被迫远遁香港; * 阿里互杀时,两强碰撞但格局已定、移动支付就此深入人心; * “三英战微信”时,大家兴冲冲前来,又如一阵风般散去; …… 一直到今日,我们都已习惯了、离不开的腾讯。 年少时与马化腾在深圳街头畅饮啤酒、被腾讯搞得颇为狼狈的丁磊有言:“微信一家独大,已经它的闭环特性,对其他互联网那个服务商来说,是件特别恐慌的事情。” 除了害怕,当真没有解法了吗? 这家1998年才成立的公司,与他那年轻的70后创始人,被人害怕的内核是什么? 省流版: 01 “3Q大战”的惊魂险胜&周鸿祎“出逃香港”始末 02 “阿Q大战”的激情碰撞&令人怀念的2015“红包雨” 03 “三英战微信”的轻松一刻&屠龙者是否已成恶龙?

17分钟
99+
8个月前

王兴:美团的成功,源自一次次的耐心等待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2018年,美团成功香港上市之时,我很喜欢的一位作者,得到的梁宁老师,提出了她眼中的“美团基因”:后发先至。 她的原话里有一句特别好:“太多人沉浸在自己手头的事里、眼前人的承诺里,而不懂得看天,遇到危险的信号还抱有幻想,但美团总是重新思考看起来已经既定的市场。” 我亦认为,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讲,美团的成功很大概率是源自那一次又一次的“想清楚了之后再瞄准”、“瞄准了之后再打”。——这两点是属于典型的说起来特别容易,做起来相当难。 因为在你忍耐的过程中会不断有人告诉你“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时代风口转瞬即逝”、“不能等了,账上快没钱了”……想要屏蔽这样的一些言论,坚定地“守得云开”,这定力需要不一般的强。 所以在我眼中,王兴,这位美团的创始人、连续四年连续四次创业失败直到第五次成功、清华学霸、福建富二代,是一位相当有定力的战略家。 尤其是在一路走来时,那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抉择时刻。 省流版: 01 早期失败时期:想赢,就不能怕输 02 千团大战时期:听得出谁在说真话,谁在说谎 03 决战饿了么时期:给所有人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

18分钟
99+
8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