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这么多年可以不犯「大企业病」?

如果你作为一员,曾真的经历过一个团队从野路子到制度化的全过程,你一定会懂得我所说「不犯毛病」是一件有多难的事。绝大多数创业团队,在赚了一些钱、行进到一定阶段时,都会发现过去的草莽气质开始阻碍公司进一步扩张、已到了不变不行的边缘,而一旦稍微想确立一些制度,又立马会因为动了老人的蛋糕而遭遇阻力,甚至灰飞烟灭。 这还只是第一关。等好不容易刮骨疗毒确立了一套可行的制度、闯过了这一关,再过个几年,制度所带来的体系僵化与组织异化,又会被「大企业病」缠上,此刻家大业大的你,会发现这一关会比上一关更难过。 华为的不同在于,它三十多年的历史里,从上到下、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股初生牛犊、向死而生的气质,如果说几个人的创业团队保持这样的气概容易,从20年前就在死亡边缘研发尖端技术,到壮大了几十倍后的今日,依然在做着同样的事,几十万人依然保持着同样的气概。 而,真要说任正非的战略与思想发挥了什么作用,那就是它保证了华为始终都相信群众而非豪赌商机、相信团队的力量而非某个人的才华,扎实走自己的路而非狗熊掰棒子。 这便是华为常说的那句——以用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 ​

16分钟
99+
4个月前

从李娜到郑钦文,中国网球相比足球、篮球在过去20年里做对了什么

时隔多年,在后李娜时代,中国网球终于又等来了一位有望开创新时代的顶流巨星。 而更为人熟知的,则是李娜、郑钦文均为湖北籍运动员,培养出两代顶流的湖北网球由此更加受万众瞩目,这里有全国唯一的「网球特色城市」京山,有国内目前唯一的公办专业网球学校,「湖北省网球学校」,更在遥远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五六十年代,就走出了余丽桥、张九华、潘兵等一众优秀人才,没有他们日后投身网球青训,就没有今日的湖北网球。 网球,这项国际标榜的「贵族运动」,在湖北这个国内小资氛围并不浓厚、富豪并不扎堆的省份,已经成为了一张名片,推动着一些地区的发展。 更应被看到的是,这项堪称运动员个人商业化程度相当高的运动,在我们这个仿佛什么球类运动都要搞「举国体制」才能有搞头的体育大国里,「中国网球」已经开创出两个辉煌时代,从200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广州网球公开赛同时开办,到如今包含10余站赛事、在ATP(职业网球联合会)、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赛历中绝对绕不过的「中国赛季」,「中国网球」既有门面运动员,又有球迷基础,更有球市保障。 「中国网球」,绝对是有一些,让在接轨国际商业化中接近把自己玩死的「中国足球」、让后姚明时代依旧等不来下一个姚明的「中国篮球」,想学也学不来的奥妙所在的。 商业交流/合作:xinye2090

17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