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过往赞助过的体育运动很多,比如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时,vivo是世界杯唯一的手机官方赞助商,根据Global Data公布的数据,vivo在那届世界杯的赞助规模达到了4.5亿美元,仅次于最大赞助商万达集团。 而卡塔尔世界杯也已经是vivo第二次赞助世界杯了,早在2017年它和FIFA就签订了为期六年的世界杯全球赞助合作,2020年它又拿下了两届欧洲杯的全球合作伙伴。 更早的,还有2016年与NBA中国签订的市场合作伙伴,2015年全程赞助的苏迪曼杯羽毛球锦标赛,还有重点市场的印度,很早开始vivo就已经是印度板球超级联赛(IPL)的冠名赞助商。 可以说,vivo在赞助全球体育运动与比赛方面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原因自不必说,搞赞助当然是为了能够配合vivo的出海战略,帮助其在各个比赛触达市场站稳脚跟。那么,效果如何? 省流版: 01 体育营销,收益究竟如何 02 为什么欧洲杯也没砸开欧洲市场?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牛事。 商业交流/合作:xinye2090
有意思的是,一直都是被小米印度压一头的vivo印度,在2023年就全年排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二位,且在2024年第一季度短暂来到市占率第一(19%),十年苦心孤诣眼看就要加冕为王,但在刚过去的第二季度,小米则又回到了第一,vivo排在了第二。 省流版: 01 什么是「More Local,More Global」? 02 印度为什么敢明目张胆这么做? 03 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商业交流/合作:xinye2090
以前都是国内摸着国外的石头过河,如今国外想抄国内都极有难度,是tiktok为我们带来的新视角。 据说TikTok今年定下的GMV目标是500亿美元。 抖音在国内早已跨过了兴趣电商的概念进化为了全品类电商,但是在国外,依旧要从兴趣电商的玩法一步步做起。 省流版: 01 在东南亚:「这里的人有点像15年前的国内」 02 在欧美:「这里的人连什么是「321上链接」都还听不懂」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商业交流/合作:xinye2090
刚刚过去的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以18.9%的出货量份额重回印度市场第一,同比增长了23%,其后的是VIVO、三星、realme、OPPO。 这里面的故事绝对有得扒。 省流版: 01 小米之前在印度混得有多好 02 印度对小米做了什么 03 如今的处境还有盼头吗?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商业交流/合作:xinye2090
从2020年被特朗普下台前有了「出售&封禁二选一」的法令开始,到2024年拜登下台前众议院又通过了「出售&封禁二选一」的法案, TikTok这五年在美国的日子过得相当闹心。 历经共和党、民主党两任政府,五年时间,美国政府不仅在这个问题上依旧没有靴子完全落地,甚至问题也又如五年前一般,再度被现任政府踢皮球给了下届政府去解决了。 本来很多人都把TikTok被封当做了一个信号,准备以此观望一下美国到底与我们打贸易战的决心有多强—— 可你说它决心不强吧,它已经坚持了五年了啊; 你说它决心强吧,可已经拖了五年了啊! 甚至五年前特朗普法令给到字节跳动的考虑时间只有45天,这次众议院法案给到字节跳动的考虑时间是165天——还长了不少! 这很反常。 而更反常的是,TikTok好像丝毫不受这件事关生死存亡的事情影响,俨然一副「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状态,不仅2023年稳步上线TikTok Shop布局电商领域,更是把2024年的GMV定在了500亿美元,对美国市场,好像比往年更有信心了。 果真是「置之死地而后勃勃生机」了哈? 省流版: 01 这两年TikTok都遭受了哪些制裁? 02 为什么美国的态度是制而不裁?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商业交流合作:xinye2090
2022年,Temu在广州设立办公室,位置选在了出海前辈SHEIN的「隔壁」——地铁两站路,步行八分钟。 从那个时候这两家在番禺做邻居的公司,在国际市场就开始了持续不断的「相爱相杀」。 2022年12月,SHEIN向芝加哥联邦法院起诉Temu「煽动诋毁SHEIN」;2023年7月,Temu向波士顿联邦法院起诉SHEIN「滥用市场支配力」;2023年12月,Temu旗下29个商铺涉嫌侵权被美国发现发布临时限制令「TRO」,而就限制令发出的数天前,Temu向美国法院提交了一份100多页的诉讼文件,指控「SHEIN采用非法手段恶性竞争、扰乱市场」,SHEIN则反唇相讥Temu「颠倒黑白,贼喊捉贼」……两大中国电商出海的排头兵,在海那边杀的是昏天暗地。 而这双方的激战正酣,丝毫看不到他们对彼此造成了什么肉眼可见的伤害,反倒是吓得美国电商「地头蛇」亚马逊有点坐不住了。 比如2023年6月就将Temu移出了自家平台的比价系统,还开始学着Temu搞「全托管模式」,推出自己的「低价商店」。 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中资背景的Temu与SHEIN也同样引发了美国官方的审查与压制。 2023年4月14日,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发布由经贸政策分析师尼古拉斯·考夫曼(Nicholas Kaufman)撰写的《SHEIN, Temu和中国电子商务:数据风险、采购违规和贸易漏洞》报告书,指控两家企业存在剥削劳工、威胁人体健康、破坏环境、侵犯知识产权、逃避关税等多个问题。 又是彼此激烈对抗,又是对手严阵以待,又是官方不断加压,要换一般公司恐怕连其中一项都扛不住,可是Temu和SHEIN不仅扛住了「三座大山」,还在各自的统计维度里,继续扩大战果,眼看着是越打越壮实。 这次,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国企业卷起来有多不要命。 但,全世界真的就你一家会卷吗? 省流版: 01 如何理解Temu和SHEIN的对抗关系? 02 如何理解亚马逊的一些应对措施?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商业交流合作:xinye2090
从2022年9月1日在美国上线开始,「Temu」迅速让身处水深火热的海外父老感受到了中国百姓日常那简单又纯粹的、「买买买」的快乐。 如今的「Temu」,已经陆续覆盖了包括美国在内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用户规模突破1.2亿人。而和「SHEIN」久战欧美、鲜来亚太不同的是,「Temu」自打2023年7月登陆日韩以来,也是同样的火爆,以至于海外电商专业人士都在感叹,这是「有史以来扩张速度最快的电商平台」。 收益不会说谎:「Temu」一开始为2024年定下GMV目标是300亿美元,据说今年一季度后就调整成了600亿美元。而即便是300亿美元,也已经要撵上2023年GMV(古爷对比多处信源,认为这个数字大概率在180亿美元左右,当然也有其他说法)的2倍了。 而,就在上周,有消息指出,2024年上半年「Temu」的GMV已经来到了200亿美金,确定、肯定、一定已经正式超越了去年全年GMV。 照这么看,600亿美元也不是说说而已。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ddy Wang认为,「Temu」在2030年的GMV将去到1300亿美元。 同为「出海四小龙」的老牌,速卖通、SHEIN花十多年才到的位置,「Temu」2年就到了。 就靠卖点品质生活精英们、西方滤镜下的「小资代」们压根看不上的、零七碎八的、便宜货? 照这么看,所谓发达国家、富庶地区的大洋彼岸老百姓,购买力也不输我国三四线城市哈? 生意是绝对有的搞,只是又苦了国内的商家,怕是得继续咬牙往肚里咽……吗? 省流版: 01 「Temu」这次又做对了什么? 02 当「Temu」的供应商,难不难?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商业交流合作:xinye2090
「SHEIN」在谋求赴伦敦证券交易所(LSE)上市这件事,在上个月备受关注。 按照外界估计,「SHEIN」的市值大约在640亿美元左右,倘若IPO成功,「SHEIN」将有望成为英国有史以来的第二大(第一是2011年的嘉能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IPO之一。 这就让人很迷惑了。 一家生产基地主要在中国广州番禺、客群主要在美国、公司总部设立在新加坡的跨国企业,又不是中国、美国、新加坡没有证交所,怎么会选择在一个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的、正米字旗老伦敦地界儿上市? 更让人疑惑的是,这轮爆出来的估值是500亿英镑、约合634亿美金(为方便咱之后就都按美元计了),可是在2022年的时候,「SHEIN」的估值可是1000亿美元啊,不是说2023年营收(325亿)比2022年营收(227亿)又增长了40%多吗?这样的优秀表现为什么没有反映在估值里? 而最大的迷惑则是,原本「SHEIN」很早就在准备在美国纽交所的上市了,却因为各种原因一波三折、一推再推,「SHEIN」这次尝试登陆伦敦,有着相当强偷偷摸摸的意味。 这个市,真就到了非上不可的地步了吗? 全球的资本大佬们,眼看着这样一家全球前几的独角兽过自家门而不准入,他们究竟在担心什么? 中国的出海企业们,有朝一日是否会遇到和如今「SHEIN」相似的问题? 省流版: 01 为什么是伦敦? 02 为什么这么难? 03 为什么必须上市?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商业交流合作:xinye2090
出海纪·序 什么是出海?谁在做出海?谁的海出得好?为什么他能出海?我可不可以出海? 出海,于更多人可能还是个概念;于很多人,早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本期播客内容: 「SHEIN」,这家2008年诞生于中国南京、产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番禺城中村、销路主要集中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跨境快时尚品牌,在2023年营收来到了325亿美元,坐拥8880万活跃用户,应用程序「SHEIN」下载量高达23.8亿次,稳坐2023年度时尚应用下载量榜首。2022年F轮融资的时候,「SHEIN」的估值一度来到了1000亿美元,是当时「H&M」和「ZARA」母公司「Inditex」的总和,哪怕是之后回落到了600亿附近,也依然是国内未上市独角兽中,仅次于字节和蚂蚁的存在。 省流版: 01 神秘的「许仰天」究竟何许人? 02 「SHEIN」的成功路径是什么? 03 哪些人在对「SHEIN」形成挑战?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商业交流合作:xinye2090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播客简介: 尹同跃是奇瑞汽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现在奇瑞汽车的掌门人。 他有段比较经典的发言是这么说的:“中国人喜欢往下卷,不喜欢往上冲。……所以我们一直说‘不与弱者分食,只与强者争锋’。我们要做与强者争锋的企业,与强者争锋自己就是强者,与弱者分食,你只能是弱者。” 这话听着特别对。但,稍微对二十年前的奇瑞有点了解的人,当你听到这是从奇瑞老板嘴里说出来的,总会觉得有些怪怪的。 毕竟曾经的奇瑞,把汽车价格打入到“2字头”的是它,让桑塔纳、捷达、富康头疼的是它,让普通家庭中国老百姓第一次意识到自己靠工资也能拥有一辆小汽车的是它,很早就已经当过自主品牌老大的还是它。——这样一位沉浸在中低端市场多年的老资格,说自己一直都不太喜欢卷。 而如果对近几年的奇瑞有点了解的人,则又丝毫不会对尹同跃的这番发言感到意外,毕竟也是行业老玩家了,还是曾经的头部玩家,毕竟现在的奇瑞有个星辰大海的梦想。 而我发现的、一个奇瑞有意思的点是:不同于同时代那些、一路曲线基本都在向上的长城、吉利、比亚迪们,以及如今风华正茂的新势力们,奇瑞是少有的体验过「高峰、低谷、再出发」这样的完整震荡周期的——跨过山河大海,也见过人山人海,也曾所拥有的一切转眼飘散如烟。但人家依然坐在牌桌上,依然在喘气,依旧在出牌。 难道,你们就不好奇,倘若有一天「楼真的塌了」,究竟怎样做才能挺过来吗? 省流版: 01 跨越山和大海,才见人山人海 02 所有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03 直到看见,那唯一的答案 商业合作:xinye2090,备注:小宇宙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播客简介: 一提到“朱江明”三个字立马能知道这是谁的,大概率要么是资深股市,要么是资深车市。 这位有些低调的大佬,已经有两家上市企业了,一家叫大华股份,是全球“安防巨头”;另一家叫零跑汽车。 零跑汽车在一众造车新能源势力里面,也算是有些「另类」的存在,它的形象很特别: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没有什么特点,没有明显的长处,也没有明显的短板。有的仅仅是对比过各家之后,深入客户心里的性价比。——别家有的配置,零跑都有,并且给到的是一个别家基本不会有的价格。 所以零跑流传很广的一句口号叫“不是理想买不起,而是零跑更有性价比”。 甚至新车C10发布,官方也在喊“更理想的家”。一个新能源,颇有嫌疑地在蹭另一个新能源,有些别扭。 但零跑销量则是实打实的,2023年全年14.5万,同比增长近三成,累计交付超三十万,2024年前五个月的交付量也能稳压蔚来一头。原本跟在“蔚小理”后面显得没什么名气,现在已经不声不响快摸到决赛圈了,甚至大名鼎鼎的Stellantis集团,也看好零跑——所有人都不敢小瞧这位闷声干大事的选手。 说回创始人朱江明,知名度则相比零跑可能又要降一些,当然只要对安防领域稍有了解,“朱江明”必然也是如雷贯耳。不得不承认,创始人性格对一家企业的赋能真的是全方位的。 遍览中国汽车制造业新能源赛道,前身有造车的,做网站的,开发浏览器的,做电池的,也有过开发房地产的……那就看看安防出身的朱江明与零跑,有哪些与众不同吧。 省流版: 01 要做“汽车界的优衣库” 02 零跑的性价比来源于哪里 03 是学不会高调,还是刻意在低调 商业合作:xinye2090,备注:小宇宙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个创业牛人牛事。 播客简介: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位创始人,也是汽车圈里「基因」最纯粹的创始人(之一),保定漂移车神,“汽车圈掌管命名的神”,长城汽车,魏建军。 之前介绍过的,那些在新能源赛道耳熟能详的造车新势力们,他们的基因往往都来自其他各行各业,比如蔚小理来自互联网,零跑和比亚迪来自制造业,小米问界来自手机厂商。还有哪吒汽车,原本算是比较纯粹的一群汽车人再创业的新势力,但现在在CEO张勇、投资人周鸿祎的带领下,也正在激活体内的一些其他基因。 剩下的,深蓝,魏牌,哈弗,欧拉,极氪,领克,智己,埃安,极狐,阿维塔……要么属于传统自主品牌自己孕育的新能源品牌,要么属于“老家伙们”与新势力合作的产物。 这当中,民营自主品牌中的代表,长城汽车也有不少贡献。「魏牌」,「欧拉」,「坦克」,「哈弗」,「长城炮」,主要系列近30款产品中,有超过15款是智能新能源产品。 周鸿祎曾经说哪吒汽车的命名“自嗨”,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认真研究过长城的命名方式—— * 魏牌从开始时的“VV”系列,到现在成了“咖啡店”,蓝山,摩卡,拿铁,玛奇朵…… * 哈弗从销冠时期的“H”系列,现在则成了“封神榜”,大狗,枭龙…… * 欧拉则是一开始就为“爱宠姐妹”而来,好猫,芭蕾猫,闪电猫…… * 坦克是相比别的看上去最容易理解的了,300,400,500,现在一直到700。 当你考虑想买一辆SUV时,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长城大概率是你绕不过去的选择。他的SUV基因、甚至说造车底蕴都是相当纯粹的(年头足够长),有好几款车从一经推出甚至被冠以“神车”称谓,也是曾经的销冠、现在把SUV与越野、皮卡等越野车各个价位、细分领域琢磨与整合得最明白的企业之一(这个“之一”纯粹是为了避免一下G告法的嫌疑)。可他的命名体系又一定会绕晕不少人。 质量过硬,技术深厚,本来应该给人感觉绝对很扎实感觉的企业,又总在散发着一丝迷惑、不稳定的味道。 这个时候,你再配上魏建军示人的形象:80年代就在玩车,保定的车神、河北的皮耶希,世界的JACK WAY,最近还又开始捣鼓“灵魂承载器”(灵魂,长城新发布的一款八缸摩托车,又一个相当有辨识度的名字……)……妥妥比长城还有看点。 当然,在外界与魏建军本人的眼中,长城依然伴随着许多问题。从去年开始,长城的销量、归母净利润又一直伴随着止不住的颓势,外界纷纷对这家车企的命运有了一丝担忧…… 又是一个有意思的人,捣腾出了一家有意思的企业。 省流版: 01 长城的底蕴从何而来? 02 长城是怎么从皮卡到SUV的? 03 长城的命名体系一直是这么乱吗? 商业合作:xinye2090,备注:小宇宙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