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关注古爷商业分析,分享100位创业牛人】
从早期艰难时刻复制出QQ前身OICQ开始,贴在马化腾与腾讯身上的一个标签就是“模仿”。
腾讯TM与MSN,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QQ旋风与迅雷,QQ电脑管家与360安全卫士,还有游戏领域的泡泡堂、CF、QQ飞车……多少都能看到原型的影子。凡是互联网公司涉足的领域,马化腾带领着腾讯总能依靠着它的用户、它的快速、它对产品优缺点的把握这“三板斧”,完成观察、模仿、消化、超越、直至垄断达成,往往是逼得真身也要“退避三舍”,鲜有失手。
但也有“马失前蹄”,引得对手正面对抗、甚至动了杀心的例子——
- 2010年与奇虎360的“3Q大战”;
- 2015年与阿里互相封杀的“阿Q大战”;
- 2019年多闪、马桶MT、聊天宝“三英战微信”。
还有其他领域也相当频繁的对抗,这些对抗成就了腾讯法务“南山必胜客”的江湖雅号。
而我把视角聚焦在了、这差不多每五年一次的、三场名动江湖的大战,恰恰是它们很明显地呈现出了腾讯在跨PC、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己越打反越壮大、对手越打胜算越渺茫的现实。
- 3Q大战时,腾讯赢得相当惊心动魄、甚至周鸿祎还被迫远遁香港;
- 阿里互杀时,两强碰撞但格局已定、移动支付就此深入人心;
- “三英战微信”时,大家兴冲冲前来,又如一阵风般散去;
……
一直到今日,我们都已习惯了、离不开的腾讯。
年少时与马化腾在深圳街头畅饮啤酒、被腾讯搞得颇为狼狈的丁磊有言:“微信一家独大,已经它的闭环特性,对其他互联网那个服务商来说,是件特别恐慌的事情。”
除了害怕,当真没有解法了吗?
这家1998年才成立的公司,与他那年轻的70后创始人,被人害怕的内核是什么?
省流版:
01 “3Q大战”的惊魂险胜&周鸿祎“出逃香港”始末
02 “阿Q大战”的激情碰撞&令人怀念的2015“红包雨”
03 “三英战微信”的轻松一刻&屠龙者是否已成恶龙?
主播...

古爷商业分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