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不可能引擎
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

Album
主播:
42号车库、大吉呀、马达Willa、莱因哈特烦恼、Ella-42号车库
出版方:
42号车库
订阅数:
1,992
集数:
10
最近更新:
2个月前
播客简介...
Aloha!这里是由 42 号车库出品的「无限不可能引擎」栏目。通往未知的探索常常有着极端的两面性,在无限和不可能的两极之间反复横跳。智能电动汽车当下的发展就处于这种状态之下,愿景无限美好,但越往前挑战越大。 那么,构成这一轮汽车变革的不可能引擎到底是什么?我们以料会友,将新能源变革的二三事分享给你!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 https://www.42how.com
无限不可能引擎的节目...

Vol.010 我竟然参加机器人格斗大赛还拿了冠军|无限闲谈

无限不可能引擎

我们节目的嘉宾主持陆三金不小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的操作员选手,还不小心凭运气(实力?)拿了冠军,于是促成了这期意料之外的闲聊节目,小小地开启一下「无限闲谈」小栏目。 世界机器人大赛之机甲格斗擂台赛直播截图,右一为陆三金 本期节目,除了陆三金以外,我还邀请了拿到了为数不多的现场围观的媒体名额的郑小康,以及观看了本次直播的机器人行业从业者-伯牙智能创始人刘欣,来一起聊聊这次宇树机器人格斗大赛台前幕后的八卦以及我们眼中的宇树这家公司。 「本期主持」 大吉(微博@42号车库-大吉,小红书@大吉),42号车库创始人。 「本期嘉宾」 陆三金(微博@i陆三金,小红书@陆三金),知名 AI 博主。 郑小康(微博@不是郑小康),类星频道创始人 刘欣,伯牙智能创始人兼 CEO,前阿里巴巴技术总监、斑马智行产品负责人,前蔚来汽车乐道数字产品负责人。 「时间戳」 Part 1|机器人格斗大赛独家幕后大曝光 00:04:13 比赛前一周突然接到邀约参赛电话 00:06:49 在杭州呆了一周,有效训练 2-3 小时 00:07:32 原来场上有 x 个小黑 00:10:57 为了防止腰部电机过热,所以每局比赛只能出腿___次 00:12:41 机器人遥控操作技法大公开 00:18:53 格斗大赛竟然也有领航员 Part 2|我们眼中的宇树 00:24:25 现场的欢呼与场外的质疑 00:33:03 宇树在行业里的真实水平 00:43:12 接触宇树的初印象 00:46:29 宇树的第一性原理 00:54:39 流量对于机器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01:02:39 两次拜访宇树之后 01:08:33 还有必要继续办比赛吗 「关于我们」 《无限不可能引擎》是一档以智能汽车为起点,延展至 AI 硬件与机器人时代的深度对话栏目。我们关注的不止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迁徙之下,那些不断转换身份的人。技术的创造者、产品的构建者,以及趋势的参与者,他们怎么思考新的世界,又怎么应对旧的问题。

84分钟
99+
2个月前

Vol.009 对话维他动力余轶南赵哲伦: 自动驾驶没搞定的事,机器人能做吗?

无限不可能引擎

2025 年刚过完第一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 50 亿,其中 4 月第一周就涌入了 20 亿。但另一个数字却显得格外冷静:2024 年全年,全球四足机器人也不过三四万台,而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只有数千台。一个出货量尚不足以形成消费习惯的行业,为何正在获得超预期的资本溢价?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两位真正 all in 这场赛跑的人:机器人明星产品团队维他动力的两位创始人余轶南和赵哲伦。一个是地平线的前智能驾驶副总裁,一个是理想汽车前智驾产品总监,他们曾站在自动驾驶行业的第一排,如今却转身押注机器人。 更特别的是,他们没有选择那条「长得像人」的路线,而是回到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机器人能不能真的在家里被用起来?他们绕开人形路线,选择了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没那么性感”的家庭机器人产品。今年,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就将上市。 今天我们聊的不是「机器人还能不能火」,而是:风口之外,那些真正落地的公司,怎么做判断?他们如何定义真正的产品?而这场机器人竞赛,起跑线真的在今天吗? 「本期主持」 大吉(微博@42号车库-大吉,小红书@大吉),42号车库创始人。 「本期嘉宾」 余轶南(微博@余轶南),维他动力创始人。 曾任地平线前智能驾驶总裁。他从 2015 年开始负责地平线智能驾驶的技术,领导了地平线征程系列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开发和落地。他所率领的团队曾获得了国际顶级会议 CVPR 2023 最佳论文奖,开启了智能驾驶端到端的时代。 赵哲伦(微博@哲伦班长),维他动力联合创始人。 曾任理想汽车智能驾驶产品总监,先后负责理想 ONE、理想 L 系列的智能驾驶产品的生命周期定义与交付。赵哲伦加入维他动力后,主要负责具身智能的产品化和市场。 「时间戳」 Part 1|从 AI 的冷板凳到热潮,一个机器人的创业者看到什么 00:04:38 维他动力三个月融资两亿,选择反共识路径做机器人 00:08:23 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成立前三个月:收购辛顿失败与文章复现成功 00:11:40 地平线怎么来的:14 年在百度观察到 Scaling Law 00:16:45 激光雷达价格下降1000倍,机器人产品化的机会来了 00:19:29 现在的技术架构做不到 L4,99.9% 容错率为何越往后越难? Part 2|从自动驾驶到机器人,技术、产业和商业的全面准备 00:20:52 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架构相似,而训练范式不同:开环训练 vs 闭环训练 00:22:43 机器人开车能比自动驾驶更快实现吗? 00:24:22 今天所有的技术都不够好 00:33:38 从汽车供应链到机器人供应链的能力溢出 00:36:34 机器人会出现做软件的大脑公司吗? Part 3|机器人行业中的人形与非人形,共识与非共识 00:41:45 特斯拉进入机器人前后,机器人是两个行业 00:42:25 从自动驾驶到 L2 级别能自主移动的户外机器人 00:47:32 家用机器人的产品定义考验 00:52:53 为什么人形机器人需要马拉松,还需要奥运会 01:04:57 我们对机器人的概念缺乏共识 Part 4|人与机器:走向亲密还是控制失衡 00:54:41 家用机器人设计悖论:人形重要还是情感温度重要? 01:01:09 消费者心理学:为什么我们为「好玩」而非「有用」买单? 01:16:00 人类让渡权利给机器:最后的产业革命会不会是潘多拉魔盒? 01:20:46 AI 产品设计伦理:如何避免机器人成为「夺权者」? 01:23:56 理想人机关系:提升生活质量而非制造新依赖 「关于我们」 《无限不可能引擎》是一档以智能汽车为起点,延展至 AI 硬件与机器人时代的深度对话栏目。我们关注的不止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迁徙之下,那些不断转换身份的人。技术的创造者、产品的构建者,以及趋势的参与者,他们怎么思考新的世界,又怎么应对旧的问题。 本期 shownotes 由「播记」生成。

87分钟
1k+
4个月前

Vol.008 独家对话宇树科技:机器人「扭秧歌」,如何成就破圈之作?

无限不可能引擎

「本期简介」 当 16 台穿着东北花袄的机器人扭着秧歌引爆春晚热搜,当撒贝宁搀扶机器人的画面意外出圈,全网热议的表演究竟是技术突破还是视觉魔术?本期节目,我们走进宇树科技办公室,对话宇树科技春晚项目的幕后人员,揭秘机器人从排练场到聚光灯下的进化之路。 * 宇树机器人跳舞为何越来越丝滑? * 机器人怎样应对舞台上的「豆子危机」? * 宇树那些出圈的视频是如何拍出来的? * 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场景如何? 当机器人从科研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我们既看到动捕技术与强化学习的突破性应用,也直面 AI 模型未收敛的困局与硬件迭代的必然阵痛。从能爬楼梯的机器狗到 1.3 米高性价比人形机器人,我们试图探寻:机器人进家庭的最后三公里到底卡在哪里? 「本期主持」 大吉(微博@42号车库-大吉,小红书@大吉),42号车库创始人。 「嘉宾主持」 陆三金(微博@i陆三金,小红书@陆三金),知名 AI 博主。 「时间戳」 00:00:57 春晚首秀为何让机器人扭秧歌 00:05:36 张艺谋钦定机器人登台的幕后推手 00:09:01 16 台机器零失误,demo 和工程化项目的真实差距 00:11:50 春晚幕后的特别充电间 00:15:47 汽车和机器人的激光雷达布置差异 00:17:31 当机器人踩到豆子后的自修正程序 00:24:54 为什么用机器人舞蹈吸引关注? 00:30:40 如何做到全行业最低的价格? 00:35:20 H1 人形机器人是怎么诞生的? 00:43:48 四足机器人成新春礼物的秘密 00:46:44 被马斯克点赞的视频是怎么拍出来的? 00:54:28 已经走向真实商业化场景的四足机器人 01:05:07 直面公众期待,团队坦言「惶恐多于兴奋」的真实心态 01:15:08 没有前台的机器人公司文化基因 「关于我们」 《无限不可能引擎》是一档以智能汽车为起点,延展至 AI 硬件与机器人时代的深度对话栏目。我们关注的不止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迁徙之下,那些不断转换身份的人。技术的创造者、产品的构建者,以及趋势的参与者,他们怎么思考新的世界,又怎么应对旧的问题。 本期 shownotes 由「播记」生成。

82分钟
99+
6个月前

Vol.007 对话伯牙智能刘欣:机器人创业者的现实主义,还差哪些难题?

无限不可能引擎

特斯拉的机器人会跳舞,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会跑酷,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炫酷的展示背后都有"秘密"。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一位从汽车圈跨界到机器人领域的创业者刘欣。作为伯牙智能的创始人,他正在挑战机器人最难的技术难关之一 - 灵巧手。 未来的机器人究竟会是什么样? * 特斯拉承诺 2-3 万美金就能买到的人形机器人,是画饼还是即将成真? * 机器人进工厂、进家庭最大的障碍到底是什么? * 一双能抓能放、灵活精准的机器人手有多难? * 人工智能突飞猛进,为什么机器人的发展却显得相对缓慢? * 从自动驾驶到机器人,这些技术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不仅会聊未来,更会剖析当下机器人领域最真实的技术现状。如果你好奇未来机器人是否真能像科幻电影里那样与人类和谐共处,这期节目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本期嘉宾」 刘欣,伯牙智能创始人兼 CEO,前阿里巴巴技术总监、斑马智行产品负责人,前蔚来汽车乐道数字产品负责人。主导了多个从零到一的创新产品,擅长软硬结合的复杂产品定义和研发管理。 「本期主持」 大吉(微博@42号车库-大吉),42号车库创始人。 「时间戳」 * 00:00:42 为啥一个汽车人要跨界做机器人? * 00:02:38 汽车和机器人的「亲戚关系」有多近? * 00:02:50 没有地图导航,机器人寸步难行 * 00:04:41 特斯拉机器人真的会跳舞吗?其实是远程操控 * 00:08:59 人形机器人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 00:10:40 家里养一堆机器人,需要一个「管家」来指挥 * 00:11:54 跟机器人聊天,真的需要用语音吗? * 00:18:09 未来会有「机器人主机厂」吗? * 00:26:00 2-3 万美金的机器人,特斯拉吹牛还是真有戏? * 00:28:21 从实验室到创业:伯牙智能的故事 * 00:30:48 黑科技:能记住形状的金属做机器人手 * 00:34:59 现在的机器人相当于自动驾驶 L2 阶段 * 00:38:33 机器人安全焦虑:万一它失控了怎么办? * 00:42:58 做个灵活的机器人手有多难? * 00:43:01 一双好手的秘密:传感器有多重要 * 00:44:03 机器人进工厂要等多久?大概三年 * 00:45:16 用统计学堆不出真正的 AGI * 00:46:44 灵巧手先卖给谁?创业路该怎么走 「关于我们」 《无限不可能引擎》是一档以智能汽车为起点,延展至 AI 硬件与机器人时代的深度对话栏目。我们关注的不止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迁徙之下,那些不断转换身份的人。技术的创造者、产品的构建者,以及趋势的参与者,他们怎么思考新的世界,又怎么应对旧的问题。

49分钟
99+
9个月前
无限不可能引擎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