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众echoing
一档以诗歌为主的文学播客

Album
主播:
雅众
出版方:
雅众
订阅数:
4,151
集数:
27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打破回音壁,文化轻发现。这里是「雅众echoing」——一档有关阅读与出版的文化沙龙类播客,由上海雅众文化出品。邀请作家、诗人、译者、编辑,以及不同领域的朋友,以多元视角分享阅读妙趣、聆听出版故事、畅游文艺生活。
雅众echoing的创作者...
雅众echoing的音频...

Vol.27 良宵与佳片苦短:那些发疯看电影的日子

🎬电影,黑暗中一点光,也是日常里的一种暂停。它讲故事,也制造沉默;它以光影捕捉现实,又总在虚构中逼近真实。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杭州苇草电影书店的主理人大五老师,一起从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聊起,恰好也是我们播客的第27期。巧合之中,我们聊上影节看过的电影,也聊看电影这件事本身——它如何在我们的日常中扎根,如何成为思考与情感的容器。 影院里放大的不仅是影像,也是一种情绪的质感;而电影类图书,不只是幕后的资料和谈话录,更像一次延迟放映——延续我们与电影之间尚未结束的关系。 这个夏天,我们各自带来了想推荐的电影和值得展开的电影书。希望这一期,能陪你在盛夏里找到片刻的安静,也找到一部让你愿意重看、重读的作品。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对本期的感受,也可以留言你想在雅众echoing听到什么样的内容,评论区抽一位听众送「雅众·电影」系列书一本~ 【时间轴】 02:10: 上影节看了哪些电影 05:24: 高于预期的《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 15:06: “在大银幕上看电影”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19:10: 电影院才有的观影情绪 21:16: 编校安东尼奥尼的书 25:00: 看电影与工作如何平衡 28:26: 为什么做电影主题的书店? 32:12: 电影类书是小众中的小众 37:22: 爱电影和爱书的不是同一类群体 39:24: 电影类书和观影之间的联结 42:02: 各自推荐电影类书和电影 【节目中提到的电影】 《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洪尚秀,2025) 《双峰:与火同行》(大卫·林奇,1992) 《夜》(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61) 《新的景色》(団塚唯我,2025) 《鸟》(安德里亚·阿诺德,2024) 《在水中》(洪尚秀,2023) 《女人Taxi女人》(王君正,1991) 《地球之夜》(吉姆·贾木许,1991) 《霸王别姬》(陈凯歌,1993) 《橡皮头》(大卫·林奇,1977) 《放大》(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66) 《凶线》(布莱恩·德·帕尔玛,1981) 《小武》(贾樟柯,1998) 《太阳雨》(张泽鸣,1987) 《千禧曼波》(侯孝贤,2001) 《南国,再见南国》(侯孝贤,1996) 《在街上》(今泉力哉,2019) 《蓝色大门》(易智言,2002) 《恐怖分子》(杨德昌,1986) 【节目中提到的书】 《埋葬一条金鱼:洪尚秀的电影》[韩]许文暎,顾冰珂译 《幻想大象:李沧东的电影》[韩]金泳辰,顾冰珂译 《悲剧救赎:朴赞郁的电影》[韩]金泳辰,史晓雪译 《地下迷宫:奉俊昊的电影》[韩]郑智渊,左安浦译 《蓝丝绒:大卫·林奇谈电影》[美]大卫·林奇、 [英]克里斯·罗德雷,冯涛译 《我生命的流转之光:安东尼奥尼谈电影》[意]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卢玲译 《雕刻时光》[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张晓东译 《贾想I: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贾樟柯 《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贾樟柯 《刀与星辰》徐皓峰 《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 《围绕电影的X》[日]西川美和,吕灵芝译 《恋恋风尘:侯孝贤谈电影》侯孝贤 《夏日终曲》[美]安德烈·艾席蒙,吴妍蓉译 出品人/方雨辰 本期策划/星月 后期制作/星月

56分钟
99+
2周前

Vol.26 巴黎,你为何忧郁?陈杰谈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的诗,总像是从暮色中缓缓走来,带着玫瑰、颅骨、爱神与尘土。他写城市,也写梦;写沉沦中的狂欢,也写腐朽中的光亮。在《恶之花》与《巴黎的忧郁》之间,他为19世纪的现代性写下最敏感、最矛盾,也最深刻的注脚。 本期节目,我们从波德莱尔的两部经典作品——《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出发,借由复旦大学法文系副教授陈杰老师的讲述,重新走近这位19世纪的“都市游荡者”。他的诗中既有城市的污秽与病灶,也有惊鸿一瞥的美与昙花一现的幻象。 今年五月,雅众出品的钱春绮先生译本《巴黎的忧郁》特装典藏版,作为《恶之花》的延续,重磅呈现。这一次,我们希望通过陈杰老师的悉心讲解,以及对《恶之花》诗篇 《风景》(Paysage)的朗诵,让波德莱尔的诗意,在声音中重新抵达各位的内心。 希望本期节目为你在日常中打开一个视角,看见那个被迷雾、香水与灰烬共同笼罩的现代巴黎,也看见诗如何在今天发生。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对本期的感受,也可留言你想在雅众echoing听到什么样的内容,评论区抽一位听众送诗歌笔记本一册~ 【时间轴】 01:50: 波德莱尔将《恶之花》献给唯美主义开创者之一泰奥菲勒·戈蒂耶 07:37: 一切真正美的东西都是无用的,“为艺术而艺术”(L'Art pour l'art) 10:00: 从恶中提炼美,从恶中开出花 12:52: 诗不应当服务于道德教化 14:27: 如何看待波德莱尔的革新和反叛? 17:00: 怪诞和阴郁并不是从波德莱尔开始的 22:00: 夜间之诗?孤独漫步者?巴黎游荡者? 29:04: 1855年这个时代,诗歌离死亡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34:20: 作为艺术批评家的波德莱尔 39:52: 现代性的巴黎究竟拥有什么特质? 52:32: 波德莱尔资产阶级的生活与其创作内容的不对称性 55:12: 韵文诗(vers)与散文诗(poème en prose)之间的区别 62:35: 陈老师朗读《恶之花》的诗篇 《风景》(Paysage) 66:44: 如何看待作家翻译作家,以及“译者的任务”?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夏尔·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钱春绮 译 夏尔·波德莱尔《恶之花》钱春绮 译 夏尔·波德莱尔《美玩珍学》(包括艺术评论《1855年万国博览会》)、《现代生活的画家》 泰奥菲勒·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1821-1871)《莫班小姐》 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启迪》(《译者的任务》) 1855年关于“现代性之争”的讨论: 勒孔特·德·利尔(Leconte de Lisle,1818-1894),高蹈派诗人,《诗》(Poèmes et poésies)(1855) 马克西姆·杜刚(Maxime Du Camp,1822-1894),作家、摄影师,《现代之歌》(Chants modernes)(1855) 爱德华·马奈《杜乐丽花园的音乐会》(1862) 阿蒂尔·兰波《地狱一季》(《词语炼金术》)、《灵光集》 阿洛伊修斯·贝尔特朗(Aloysius Bertrand,1807-1841),《夜之加斯帕尔》(Gaspard de la nuit) 【节目中提到的人物】 沙仑的玫瑰:由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包慧怡、法文系副教授陈杰、德文系副教授姜林静三位老师组成的文学组合,在校内外广泛讲授英、法、德文学。 左拉、马拉美、魏尔伦 贡斯当丹·居伊(Constantin Guys,1802-1892),记者、报纸插图画家 透纳、莫奈 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巴黎奥斯曼改造(1850年代-1870年代) 爱伦·坡、普鲁斯特 出品人/方雨辰 本期策划/立玲 后期制作/星月

73分钟
99+
1个月前

Vol.25 与阿甘本和本雅明一起游荡:Talk with 王凡柯、赵天舒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阿甘本的书好读吗?一本轻哲学小书竟能聊成一期播客?!还是与他的思想导师本雅明一同登场。 雅众出品的阿甘本晚年箴言录《我看见,我倾听,我思索》,这部充满诗性与智性闪光片段式的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以艰深晦涩、旁征博引写作著称的阿甘本,为何在八十岁高龄写下如此感性、诗意的日常沉思片段?这是对本雅明思想和风格的延续与致敬吗? 本期特别荣幸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凡柯老师与北京大学的赵天舒老师,与我们一起聊聊这本小书,聊聊阿甘本与本雅明之间思想的关联,以及他们对于记忆、意象的片段式书写。 阿甘本看待事物独特的方式,也启发我们对日常生活有一些小小的反思。在这个过度分心的时代,如何不受影响地保持感官的开启,继续去看见、倾听和思索,成为了值得我们每个人关心的话题。两位老师都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爱好及近来的生活顿悟。在这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我们跟随阿甘本、本雅明两位哲学家、思想家,一同闲散地游荡。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对本期的感受,也可留言你想在雅众echoing听到什么样的内容,评论区抽一位听众送诗歌笔记本一册~ 【时间轴】 02:04 阿甘本晚年诗性与智性的回忆碎片 06:19 塞巴尔德对于巴黎的记忆书写 11:35 记忆的书写一定要诉诸碎片式写作吗? 18:40 阿甘本蒙太奇式的拼贴记忆、普鲁斯特的非意愿记忆 22:20 阿甘本与本雅明为何都迷恋意象? 25:20 历史会在某个时刻,爆破出不一样的力量 28:16 作为“游荡者”(flâneur)的本雅明和阿甘本 32:50 回忆在巴黎拱廊街游荡的一个下午 35:59 德国人更爱在自然中漫步 39:06 我们处于一个注意力被剥夺的分心时代 44:11 “呼吁所有青椒都好好运动,保护好身体,明天可有意思了” 47:26 阿甘本论语言的潜能 52:50 要打破语言和外在的自然同构的神话 55:41 海德格尔:诗的语言是一种“道说” 59:47 两位老师在最近的生活中看见、倾听、思索了什么?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 吉奥乔·阿甘本《我看见,我倾听,我思索……》 吉奥乔·阿甘本《语言与死亡 : 否定之地》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奥斯特利茨》 希拉·赫蒂(Sheila Heti)Alphabetical Diaries 西蒙·斯特朗格(Simon Stranger)《光明与黑暗的辞典》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瓦尔特·本雅明《单行道》 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电台》,王凡柯译 【节目中提及的人物】 英格博格·巴赫曼,20世纪奥地利诗人 阿比·瓦尔堡,德国艺术史家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浪漫主义画家,《雾海之上的漫游者》(1818) 路德维希·蒂克,德国浪漫派早期代表人物 出品人/方雨辰 本期策划/立玲 后期制作/星月

66分钟
99+
2个月前

Vol.24 在难与更难之间,What can an editor do?编辑聊天局03

三月将尽,春天的书页已经翻过四分之一。对于编辑部的我们来说,这三个月像是一次长跑,起步时满怀期待,中途气喘吁吁,但仍然坚持步步向前推进。做书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每本书的诞生都伴随着反复推敲、漫长等待、市场博弈,以及各种不确定的较量。 一本有价值但市场前景不明的书,我们该如何抉择? 诗歌、社科、肃穆文学,为什么越来越难卖?直播卖书如何突围?面对市场的变化,我们如何在热爱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有些书,我们笃定它的价值,却无法预见它的市场前景;有些推广,我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却未必能换来理想的数据。 本期编辑聊天局,我们聊聊过去三个月的忙碌、困惑与坚持,聊聊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瞬间,也聊聊,在难与更难之间,我们为何仍然愿意坚持下去。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对本期的感受,也可留言你想在雅众echoing听到什么样的内容,评论区抽一位听众送诗歌笔记本一册~ 【时间轴】 01:27:编辑们最近的工作日常 04:37:在雅众读书会收获感动 09:18:诗歌有多难营销推广? 12:24:从《巴黎的忧郁》看到图书市场现状 15:40:经典文学为什么越来越难卖? 20:11:社会热点选题vs.出版滞后性 22:17:社科书为什么比文学书好卖? 25:13:“美国作家书号”困扰 29:07:“删减问题”困扰 34:15:直播卖书是解法吗? 44:00: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深度思考的媒介 45:43:中文系毕业除了当编辑还能做什么?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 《巴黎的忧郁》[法] 夏尔 - 皮埃尔·波德莱尔 钱春绮 译 特装典藏本 ➡️ 摩点众筹链接🔗 《恶之花》[法] 夏尔 - 皮埃尔·波德莱尔 钱春绮 译 特装典藏本 ➡️ 点击购买 📚 《开放水域》[英] 凯莱布·阿祖马·纳尔逊 洪世民 译 《我的艾米莉·狄金森》[美] 苏珊·豪 王柏华 译 《词语磁场:多多五十年诗歌自选集》多多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范晔 译 《呼啸山庄》[英] 艾米莉·勃朗特 杨苡 译 《基督山伯爵》[法]大仲马 周克希 译 出品人|方雨辰 本期策划|简雅 后期制作|星月

52分钟
99+
3个月前
雅众echoing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