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叙事

Album
主播:
肖小跑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1.07万
集数:
26
最近更新:
2周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记录每天读的东西,收集零碎想法(简介以后再好好写。)
发现叙事的创作者...
肖小跑
发现叙事的音频...

蓝眼村村民消失灵异事件:Pax Americana共识游戏

今天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村民消失灵异事件》 从前有个蓝眼村。村规规定,一旦有人发现自己是红眼(就是眼睛是红色的),就必须在当天午夜离开村庄。但村里有两个独特规定:第一条,没有镜子,也不允许,所以大家无法看到自己的眼睛;第2条,禁止讨论眼睛颜色,所以红眼人永远听不到别人的提醒。 这是个完美的规则,保证了红眼人能永远留在村里——毕竟他们永远不会发现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不对劲儿的的"异常"。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和尚,对着全体村民说:贵村里至少有一个红眼儿。 紧接着,灵异事件就开始发生了:如果村里中有一个红眼儿,那他便在和尚出现那天晚上消失了;如果有两个,就在第二天晚上消失了;以此类推,如果有N个红眼人,他们会在第N天晚上全部消失。 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如果红眼人只有一个,他见过全村人的眼睛,知道都是蓝的,但和尚又说村里有红眼,马上顿悟自己就是红眼儿,于是连夜消失。 如果有两个红眼儿,彼此都知道对方是红眼儿,听到和尚的话,都会觉得对方今晚会消失;第二天一看,他怎么还在?于是同时顿悟,自己也是红眼儿,结果同时在第二天消失。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自始至终,没有人拿枪逼红眼人离开,仅仅是因为一个和尚,带来了一个全村本来就知道的信息。 但改变一切真的是这个和尚吗? 并不是。而是和尚说出这句话的方式:面对全村人。 和尚出现前,大家知道村里有红眼,但一切仍保持原样。而和尚当着全村人说出了这个事实,这下全村人都知道“全村人都知道”了——新共识有了。“当面宣布”就像一个药引子,只要没人说破,这个事实就只是大家心里心照不宣的秘密,一旦被说破,就变成了公开事实。就再也不能假装不知道。后面化学反应自动发生——结果就是红眼人根据别人的反应,顿悟了。 无需武力,无需威胁,仅仅是一个新共识的建立,就彻底改变了村庄的现实。 这是我在《羊群的共识》里写过的一个博弈论经典小故事。今天为啥又要讲一遍呢? 因为懂王就像这个和尚。 片尾BGM:Razorlight - America 播客中的电影片段: 1. LOTR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 A Long-expected Party 2. Documentary:Pax Americana

13分钟
1k+
2个月前

比较优势这个叙事死了

大家好,欢迎收听发现叙事。 现在是个比较敏感的时候,大家写文章时大都做好了随时消失的准备。所以我会尽量把自己公众号的危险系数比较高的文章同时录个播客;如果消失了,大家可以来听播客版。 今天这一期算是我过去一个多月来的工作总结,在巨大地缘变动中的一些想法,也算是记录我过去这十几年来受到的传统经济学和自由贸易理论叙事的一个冲击,嗯,相当大的冲击。今天的内容其实也写成文章发在公众号里了,算是最近两篇的一个综合,但也不完全是原文。原文大家感兴趣可以读一下。 上个礼拜,我随着一批东南亚的企业家到西部考察。这批企业家中有做新能源的,有做食品工业的,有金融集团,物流集团,还有医疗行业。整整五天,从风电到油田,从输电装备到棉花,行程满满,收获多多。 倒数第二天,当车队驶过达坂城绵延数百公里的风电矩阵时,有人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还有什么东西中国没有吗?还有什么是中国不能造吗? 这个问题大家都想问。我能感觉到这一路上,所有人都在拼命与自己国家做对比,寻找自己的贸易优势和竞争边际。但好像非常少。这似乎是商业精英对比较优势理论集体祛魅的一个礼拜。 这次行程可以总结的东西非常多。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我觉得应该是:"比较优势死了”。在“比较优势已死”的年代,“共生共荣”该怎么推演下去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2000多年后的《过秦论》该怎么写呢? 公众号原文: 1. “比较优势已死”的年代如何和盟友正确共生? 2. 硬刚背后的东南亚会做何选择? 播客中插入的电影片段: 1. Spider-Man_ Homecoming (2017) - They Don't Care About Us Scene (810) Movieclips 2. Trump says China-Vietnam talks part of plans to screw US 3. 音乐:Chinese Uyghur Ethnicity Folk Song - Along the Roadside 维吾尔族民歌 伊犁的大路边

23分钟
5k+
2个月前

当历史记忆变为武器:特朗普为何迷恋古老的关税政策?

(本期稍后会写成文章。欢迎大家移步《肖小跑》公众号阅读) 做这个播客的起因是想和大家一起发现哪些,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或者是那些自我实现的预言,背后的叙事;斗胆尝试用上帝视角,找到那些看不见的、扯住自己四肢的木偶线。 但是最近一年,情况发生了让人五味杂陈的改变——我根本找不到一个主流叙事。大家都知道宏观研究有一个美林时钟,那个衡量周期变化的框架,变成了美林电风扇;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也是一个叙事电风扇。 这种感觉很不好,在很混乱的叙事中,我们抓住那个错的叙事的风险极高。 比如在当下这种极其混乱的地缘政治中,根本找不到一个能指引方向的叙事。 比如前一阵子,直到和大卫老师辩论“东升西落”时,我依然觉得科特金的叙事占主导:也就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陷入任何实质性危机。 但自从前天懂王引爆关税核弹,摇身变成慈禧老佛爷,向全世界开炮之后,这个叙事现在好像有点站不住脚了。这一顿操作猛如虎,美股已经蒸发2万亿;懂王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六亲不认,向火星人方向努力了;不知道科特金老师现在怎么想。 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目前的贸易战就像冷战和世界大战一样,不会对任何国家有好处。美国一定会感觉到痛,但其他所有国家都会感觉到痛,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大家只是比谁输的更少,谁能扛到底,但最后所有人都会元气大伤。 关于关税这件事,我后面会和Johnny以及郑朗各录一期讨论。 但在此之前,我想先从叙事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在这种谁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谁都只能后视镜来验证自己是否正确的年头,我们可能必须要翻一翻历史,看看历史上那些宏大叙事是怎么演变的。或者叙事是怎么影响历史,变成现实的。 音频中的电影片段: 1. 《老娘与海》(Young Woman and the Sea) 2. 片尾电影片段:“Ferris Bueller's Day Off”中老师讲Smoot Hawley Tariff的片段。

14分钟
6k+
3个月前
发现叙事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