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叙事

Album
主播:
肖小跑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1.1万
集数:
29
最近更新:
1天前
播客简介...
记录每天读的东西,收集零碎想法(简介以后再好好写。)
发现叙事的创作者...
发现叙事的节目...

最近关于AI的一些思考:"be first, be smarter, (or cheat)"

发现叙事

今天来迅速地总结一下最近关于AI的一些思考,因为这毕竟是前两个礼拜很火的叙事。但叙事最近明显已经迅速地转移到了A股,所以赶紧总结一下这个快过气的叙事。 几件事: * 作为一个现实世界行业从业者,每次新发布会看完,我的第一个想法都是:到底应该怎么用?说实话,还是跟的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科技发展太光速,但是很多实际工作中肉眼可见的障碍,依然没有办法破除。 * 如果你的步子迈得太快,大家跟不上,你的分析结果和结论也就没有可比性(AI倒是没说什么)——脑洞太大,反而没办法真正用到实际中。 * 而且技术自己也没那么争气,昨天大尺度让AI做了一件分析工作,结果感觉不太行,还是需要人;但又一想面对人,尤其“让新人返工”要付出的大量情绪劳动,又顿觉疲惫不堪。 * 但“大规模应用”这件事在中国可能是另外一种图景:领导决定AI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推手,AI就必须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推手。 * 至于会不会先引发“大批失业”的问题可能就来不及考虑了,先放一放。毕竟结构性、波段性摩擦是有的,但“广谱性失业”不具备宏观条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服务消费扩容、蓝领供给偏紧,AI的“人机互补”还有很多空间嘛。 * 这些都没错,虽然但是:真正的风险在“节奏错配”:如果企业还没重写流程与绩效机制,AI的效率收益会被组织摩擦吃掉,岗位却已裁撤;如果培训与转岗不到位,短期摩擦也会放大为“看得见的失业”。 * 这还没考虑到其他传统行业呢:我们从 future back to now,盘盘现在(AI之外)的经济— 被“为了实现AI无限潜能而做出的巨大投资”挤出了多少? * 但最最最敏感的还是市场:我们尽量不要让市场仔细想这些问题 结尾电影片段:《Margin call》: John Tuld: "There are three ways to make a living in this business: be first, be smarter, or cheat. Now, I don't cheat. And although I like to think we have some pretty smart people in this building, it sure is a hell of a lot easier to just be first" 播客中提到的图:

14分钟
99+
1天前
发现叙事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