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稳定第54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为什么有人在春天“发情”,有人在春天“发疯”# 今日春分。和大家聊一聊春天的身心变化很应景儿。 我们的文化里自古就有“春困”——说是困,或许是为了好去梦里思春。 我心中春梦第一人,必须是杜丽娘。“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春困若要翻译成英文,对应的可能是Spring fever?春天里发烧,春风里狂热。 这样一看,发情和发疯,的确应属同宗同源。 无论“发”什么,希望大家享受这万物生发的季节,多晒太阳,多吃葱姜蒜,有花堪折直须折吧。 #章节速览 00:00 久违的彩蛋 00:50 春季既是高“发情”季,也是高“发疯”季,为什么 02:14 为什么春天一来,就想谈个恋爱 03:33 春回大地,有许多生物、生理因素在影响我们 07:03 春天还脱发的人是怎么了 12:38 激素水平变动的时候,情绪也容易出现适应不良 15:17 秋冬如果没有好好休养生息,春天就high不起来 19:32 身心也像四季一样,顺应它的规律会更自在舒服 24:28 到了温习依恋系列的季节了,你准备好了吗?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53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女性表达:“先说说看”还是“想清楚了再说”# 谈女性发声、表达自己的主张,这里面有一点我感触最深:就是,女孩们担心自己的声音不重要,担心自己没想清楚,说得不清楚,没有逻辑,没有正确有力的观点输入…… 背后的感受很复杂,但归根到底,我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分配在了“听众的打分”上。被评价的焦虑是很难避免了,只是,练习表达其实很需要一个温和、包容、相对中性的环境,这个环境,在成长之初,是由养育者、教育者们来提供的。 成年以后,我们自己也可以参与这个环境的共创。 所以,今天这一期有点像个实验:不精致不完美的表达,是用来参与和玩耍的原材料,欢迎来“先说说看”。 我们确实在聊完这一期以后想清楚了更多一点。下期见。 #章节速览 00:12 随便聊聊,随意表达 02:27 说出来不容易,听下去同样不容易 10:00 听见和包容“不一样”太难了 13:56 小女孩是怎么一步步“消灭了”“我”的叙事 19:01 什么是“男孩文化”下的女孩叙事 25:49 是“先说说看”还是“想好了再说”? 36:51 表达的好处 39:00 “海因兹偷药”的困境带来的启发和联想 #提到的书 1、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1936年11月28日—)是美国女权主义者、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2、Deep Secrets: Boys’ Friendships and the Crisis of Connection 作者:Niobe Way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52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快乐的妇女都有自己的一套# 趁着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春风,主播们大清老早爬起来赶“聊了”一期。说是赶,也是我们日常积累下来的体验和思考。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快乐又有力量的劳动妇女,在这些快乐的妇女身上,总是能看见、听见、感受到她们的丰富和复杂。她们有相似的地方,又有着各自奇奇怪怪的小癖好、小特点。 最令人心悦的,是她们既坚持维护自己的一套,也温柔倾听包容她人的那一套。 春光洒下,真的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美。 祝愿姐妹们妇女节快乐,快乐做妇女,祝愿我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打了这么多“一套”,此刻想念煎饼果子。。 #章节速览 00:51 女孩们长大的过程中上了哪些道理的当 03:30 “事业心太强的女人难嫁”和“事业再好也不如相夫教子” 05:27 太多的善意、太正确的道理,都会让我们上老当 14:23 时间也是围绕着女性成长挥之不去的警铃 17:06 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讲自己的道理 19:27 爱情和婚姻这门学科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 23:32 关于生育的一些联想 27:00 听自己的话最有满足感 30:17 防止上当的最好办法是接受复杂性 46:25 你可以有自己的一套 #提到的书 1、《如何抑制女性写作》作者乔安娜·拉斯 (超爱她的科幻)她还写了《像女人那样写作》,《在天堂野餐》你们一定要读一读! 2、《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也有同名电视剧可以看哦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51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吃苦学:吃我爱吃的苦,别人爱吃的苦留给别人# 关于“吃苦”跟上一期的内疚感有挺多内在关联的。 即使不去谈精神分析理论的东西,过多的内疚感会让人生病这件事情并不难理解。日常生活当中有挺多这样的小故事。总是生病,就会慢慢减损人的生命力和活力。(当然,这里排除掉基因或其他原因先天身体不好致病的哈。) 经年累月照顾一个病秧子,照顾的那个人心里也会有些不好受,有些情况下,照顾者也会生发出过多的内疚,比如:“我尽心尽力照顾这么久,你怎么还不能好起来呢?” 旁观者可能就会觉得这个故事里的两个人都在“吃苦”。 可能也未必这么简单。 如果“吃苦”是主观体验的话,亲身“吃”的人才有发言权。 本期我们聊吃苦,不是要评判吃苦这件事,也不是说苦多苦少的问题,而是回到自我了解这个话题上,谈谈吃苦也有主体性和自主权。 #章节速览 00:14 聊聊“吃苦”那些事儿 06:07 “吃苦”是一种感觉还是有某种客观标准 19:31 尊重一个人“吃苦”的权利某种意义上也是尊重主体性 22:16 保持“吃苦”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忠诚,也是对生存技能的保护 26:14 食物里藏着最早期的“爱的配方” 36:02 老人与海、小美人鱼的故事——他们吃的是哪门子苦 46:09 你们的“苦”蛋糕是什么味道和配方呢?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50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适度内疚做好人,过度内疚做老好人# 内疚是一种常见的,但又不总是有积极意义的情绪,取决于量大量小。太多或者太少,恐怕都有问题。 太少甚至没有内疚感,俗称“没有良心”,这个不在今天讨论的范畴里头; 我们比较容易遇到的,是内疚感过剩形成的“陷阱”,这个陷阱看上去催人上进,实际上却总是严重妨碍我们的发展和繁荣。 过度内疚当然有许多复杂的成因,也有各种呈现方式,“千万别给人添麻烦”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类。 欢迎好人、老好人们都来听听看,期待你们的留言。 #章节速览 01:17 开心的时候总有隐隐的“内疚感” 04:15 内疚感跟善良、道德感常常挂钩 07:17 千万不要给人添麻烦 11:20 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 16:45 内疚感产生的“两步走”过程 20:11 全能自恋感是骂人的词儿吗? 24:32 自恋发展过程是酱紫的啊 38:15 每个人都有超级英雄梦 42:45 越是受过伤,越爱在危险的地方待着 50:25 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对方 53:08 怎么自我检查有没有过度内疚 56:51 允许别人给我撑伞,给关系找点儿麻烦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49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青春虽然留不住,姐妹们的友谊万岁# 关于女性友谊的讨论非常多,有好些声音会跳出来说,女性友谊总是很戏剧化,充满着嫉妒、小鸡肚肠和诸如此类的负面情绪。 我们完全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很多,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是其一,其二是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源,是父权制社会结构的产物。(此处省略几万字) 那些走出了“获得男性认可”的古早叙事、具有自我意识、了解社会运作方式的女性,那些能够自我反思、审视自己嫉妒情绪的触发点并努力成长的女性,她们所建立的友谊始终是滋养人心的。与这样的女性建立的友谊,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总会以某种方式激励和提升你。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得要抛弃那些尚未如此觉醒的女性。我们的身边,远一点的那边,有许许多多通过自身行动向其她女性甚至男性传播自我意识、赋予他人力量的女性。 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里,祝愿我们和大家都努力成为这样的“爱人”。 #章节速览 01:33 女孩儿们的友情 04:47 “陪我上厕所”的闺蜜情 10:00 还记得帮我们传纸条的仗义同学们吗? 20:02 青春期的友情可能会走远,情谊却不会褪色 25:13 朦胧的同性爱 30:18 身份认同探索的打底期 35:04 微妙、隐晦的竞争感 44:48 一生很长,姐妹们的友谊万岁 #提到的参考 1、《女孩儿们的地下战争》Odd Girl Out: The Hidden Culture of Aggression in Girls 非常值得一读的关于女孩们的友情和隐秘的竞争议题要怎么看待和处理。(无利益关联推荐:大家可以去严艺家老师的🍠主页里头购买哦❤️)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48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清迈特辑:祝“我的”咨询师过年好# 一向以来双城录制的病情稳定主播们,欢天喜地,在一周岁后迎来了第三次现场录播。从成都-上海-清迈,一直在适当发疯和病情稳定之间,丝滑转换。 这次我们特意从在做心理咨询的听友们那里征集了,大家对自己的咨询师想说又不容易说出口的话,作为新春佳节“祝福”大礼包,倾情放送给——正在忘情忘爱休大假的咨询师们: 您们 2024 年辛苦了,祝您们欢欢喜喜过大年,平平安安回家来!(顶锅盖逃跑💨) #章节速览 00:37 作为来访者,你们有什么话想对自己的咨询师说呢 06:33 听友内部梗:往对方衣柜里挂自己的衣服🤣 07:27 “诉衷肠”类:爱你在心口难开 12:54 “我讲了自己这么多,对你却不了解,好不公平” 15:45 当我对自己有了好奇善意的目光,是否就不需要你了呢? 24:16 “见面怂”类型:想说“恨你”那不是容易的事 31:04 我们希望咨询师既有人味儿,又不会脆弱 36:32 “欲语泪先流”的咨询体验 41:11 “不明白”和“不懂”可以存在的关系更有弹性 45:21 管它呢,玩儿起来,就对了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47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喜见升卿,病情稳定# 主播们望眼欲穿要休假了,猜想听友们也同此心情,索性就回归主题闲扯片儿,聊了下2024年时间去哪儿了之吃喝玩乐总结,展望一下升卿年,顺便再给大家推荐一些春节小妙招、小剧集等老少咸宜的休假好物。 我们随便聊的,您们路上随便听着~ 喜见升卿,大吉大利! #章节速览 00:13 今天是唠闲磕儿 02:22 时间都去哪儿了? 09:47 时间花在哪里了是看得见的 15:36 过去的2024年,你有什么特别满意的事儿吗? 18:49 对身体的投资永远不亏 22:51 情感肌肉和认知骨骼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情志协调 26:36 呼吸、呼吸、还是呼吸 32:40 我们还没填完的“依恋”大戏 36:47 新手妈妈怎么照顾自己和宝宝 46:13 踏上假期的你们,有些什么苦恼和开心? 54:51 玄学来了 1:01:35 和病情稳定作伴,大吉大利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46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那些年前任的事儿,该总结还是了结?# Zeigarnik Effect是一位同名女性心理学家在记忆中断实验中发现的,是说,相比起已经完成了的任务,人们更容易记得那些被打断而未完成的任务。我们的记忆会在这个区域保持活跃。 这样说起来,没能说出口的表白,没法谈下去的恋爱,跟没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以及没有抢到的演唱会票子,其实也差不太多,都是unfinished business嘛——未完成的任务。 不过,体验还是大不同。有的未完成,放在心里一放数十年,念念不完,但已经不可能有回响,只剩回避和回绝。 有的未完成,行动上仍然大有可为,只是失败的恐惧让人踟蹰不前,举棋不定,这种也许属于“宁可一思进”类型。 中国年要到了,总结还是了结?来盘一盘大家的中国结。 #章节速览 00:14 年底来谈谈总结和了结 00:59 就从放不下的前任。。开始吧 02:29 心理学上怎么理解“unfinished business”(未竟之事) 05:10 “夜深了你还不想睡,你还在想着哪个前任呐” 10:56 是未竟之事,还是待办事项,怎么区分? 15:20 听故事 18:42 空椅子又出场了,未完成的哀悼之路 22:29 神经科学怎么解释我们总想找到someone like you? 31:42 “分手后我就成了你” 36:56 和养育者如何分开影响了失恋体验大不同哦 40:20 哎呀,算求了 45:55 空洞和饱满各长一边 51:19 失去之后的升华是自由自在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45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依恋第六谈:学会读懂伴侣“投射”来的话语而不认同,是亲密关系必经之路# 上次谈到亲密关系里的投射性认同像无限循环的老剧本,如果,不能通过理解去打破这个循环的话,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简直是迟早的事儿。 当我们向伴侣投去爱慕、欣赏的钟情目光,伴侣通常也欣然接纳这一份自恋“补药”。理想化投射认同起来毫不费力,越多越好。 随着相处的时间边长,空间距离缩短,伴侣褪去神秘、完美光环之后的真实状态一点点完整,理想化投射就也难免沦为另一个极端:嫌弃、厌烦和贬低,伴随着间歇性至永久性失望感。 有意思的是,伴侣对我们的不认可不欣赏,我们也很认同,只不过这种认同,往往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藏在心灵深处、早已被遗忘的痛苦,最清楚的人通常是我们以为的“爱人”。想想看,吵架的时候,我们彼此都心知肚明,讲什么话能让对方一秒崩溃,气到吐血。 这就是亲密,或者说,这就是亲密的背面。亲密意味着一种传染力。 学会读懂伴侣向我们扔过来的“投射”,听听看ta在说什么,ta想要被理解的是什么,这个前提就是接受被伴侣“传染”,同时还能保持免疫力在线。在那个昏天黑地、危险与亲密共存的地方待着,陪伴对方,陪伴我们的关系,需要耐心、边界感、时间,和对人性的悲悯与相信。 真正是一条修行之路。 #章节速览 02:09 投射认同总是先发生、后觉察 07:07 依赖型投射认同 08:37 权力型投射认同 14:23 色情性投射认同 21:04 牺牲型投射认同 25:18 关系里的模式是怎么发生变化的呢? 38:05 长久的疑惑得到理解的那个时刻是具有疗愈性的 41:49 A先生vsA太太的小剧场演绎 49:47 “投射不认同”不意味着放弃交流 57:23 理解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 1:02:06 投射认同的双方可以轮流坐庄 1:12:08 “TA是没有办法,不是故意要伤害我” 1:20:20 不需要为了留下而留下 1:28:31 搭“砖瓦房”的过程就是自我养育 #小知识 1 《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作者: Jill Savege Scharff 2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作者:Eric Berne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44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依恋第五谈:你投射我认同,爱(hèn)你到世界尽头# 从事伴侣咨询的心理咨询师一定会发现,我们通常和我们内心世界的“未竟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结了婚。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精神分析的理论会认为,我们在婴儿期和童年时期与父母相处时的经历,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残留着挫败感、伤害和未实现的渴望,这些“未竟之事”会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我们与伴侣的关系中。当我们对一个人心动时,我们通常不会意识到,我们正在不自觉地选择一个人,而这个人日后会唤起我们与父母相处时同样的挫败感。这一切发生的底层逻辑之一,是今天我们要聊的“投射认同”。 简单来讲,一个人将自我中“我不喜欢的部分”,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通常是一个亲密的人,从而可以迅速摆脱(和保持)与被拒绝的东西的联系。举个栗子,一个不允许自己躺平的人,大概率会选择一个有“躺平潜力”(比如随遇而安)的人,暗搓搓“鼓励”对方躺平,接着嫌弃对方躺平,并且长久都不会留意到自己有躺平的强烈渴望。 这简直就是人际关系里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 本期节目很耐听,因为,有点儿烧脑,值得一听再听,会为你打开人际关系的新世界。 #章节速览 00:00 彩蛋总是走最前头 01:45 投射认同为什么在人际关系里头这么重要 06:56 投射认同的一点点学术知识 12:34 从母婴关系观察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小剧场演绎 26:30 投射认同是人际关系里无意识交流的最重要方式 36:19 投射出去的是愿望,认同的是我想要满足你的愿望 40:00 谈谈人间游戏的模式和不同自我“态”之间的组合 49:21 “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之间的投射认同:“为你好” 1:02:15 收回“投射”放到自己身上可以收获成长的力量 1:09:09 日常自我觉察小练习 1:13:10 下一期奉上投射认同“解套”秘籍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病情稳定第43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你小时候总是被教导要说对不起,但你从来没有真正学会如何道歉# 人人都知道,是人总会犯错,犯错了需要道歉,但为什么我们这么不擅长道歉呢? 有的人“sorry不好意思对不起”不离口,但你可能会感觉这是个“死不认错”的人。为什么? 如果说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就总会有伤害的弹片。那些夹杂在爱与被爱里头的伤口,由谁来指认,由谁来负责,由谁来弥合? 你在等谁的道歉?你欠了谁的道歉? 一个人说了“对不起”,另一个人是否就欠了ta一句“没关系”? 关于道歉的心理学,送给总会犯错的你我她。ღ( ´・ᴗ・` ) #章节速览 01:34 说“对不起”为什么会很难? 07:27 真诚地“道歉”意味着什么? 12:53 有时候一句“对不起”是为了堵住你的嘴 17:26 真诚地道歉需要承受和承担 24:37 你在等谁的“对不起”? 30:01 真正的对不起来自于“看见”伤口 36:34 谁来负责看见伤口? 39:00 遇到“死不认错”的人怎么办? 46:28 回到“我要什么”上来,比打赢口水仗更有价值 50:00 允许“犯错”,就不会害怕认错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