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旅行的意义

这一期的话题,是从西塘开始的。两位主播分别在2007年和2019年感受了西塘古镇,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他们甚至怀疑去的不是一个地方。 旅行是很多人选择的放松身体的娱乐方式。或是为了远离工作的压力,或是为了感受不同的文化,或者为了看看那些没有见过的人和事,当然也有很多人是为了享受美食。 然而,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那些个热门旅游景点,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样子。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城隍庙、成都宽窄巷子、南京的夫子庙……丽江古城、西塘古镇、平遥古城、凤凰古镇、古北水镇…… 很多旅游景点商业化得很俗气、很急功近利。它们丢了原有的特点,丢掉了当地的风俗和文化。清一色的小吃店和小商品店,它们卖着毫无特色的食品和廉价地址的纪念品。 跟着拥挤的人流走在这样的景点街道上,看着这些毫无兴趣的商业,不禁会问自己,我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人的梦想或者是财务自由之后的打算,都是“环游世界”。还好还有很多的商业化不是这么严重,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去探索的地方。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旅行是我们感受世界、认识世界的最好的方式。这个世界有那么多新奇和那么多可能,我们都没有见过。所以要暂时远离朝九晚五的生活,放空自我,去寻找我们期待的那些可能。 在一个地方呆腻了,本来就应该去别人待腻的地方看一看的。

60分钟
95
5年前

140. 为何乡村教育是教育理念实践的优质土壤?

大家好,我是皂皂,一个播客重度依赖者,一个想做产品的程序员,却又机缘巧合进入了教育公益的行业。很意外地来芥末章鱼聊天,毕竟才认识黄主播 1 个小时。 这一期我们聊聊陌生的乡村教育。为什么说陌生,毕竟知识付费、1v1外教、兴趣班、学区房这些词汇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最近 20 年来,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拉大。乡村萎缩、留守儿童、师资紧缺、教育资源匮乏等等让乡村教育难上加难。芥末章鱼聊过寒门难出贵子的话题,大体现实就是这样吧。就拿师资来说,如何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就是难题,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 欣喜的是,由于国家和众多地公益组织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如今乡村学校的基础条件比想象的要好很多了,网络、电子白板都不成问题。而且从物资捐赠到长期支教,从阅读教育到社会化学习,教育公益组织从不同场景共享了很多力量。 于此同时,最让人意外的是,有很多校长和教师在困难的条件下,反而做出了很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管理创新。他们跳出应试,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格培养上。倘若寒门难出贵子,那就让孩子能够更真诚地与自己、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相处。项目制学习、家校共建、阅读教育、自然教育这些教育理念,被巧妙地与天然特色的乡土资源和文化结合在一起。关于这一观察,在罗振宇 2019 年的跨年演讲里也有提及。 从乡村教育展开,大家分享很多对小孩教育方面的故事及想法。如果你也有一些有趣的经历,欢迎留言分享。

59分钟
90
5年前

139.【懈怠歌单】从电影里爱上的歌

主题不够,歌单来凑。这是新一期的懈怠歌单,主题是从电影里爱上的歌。电影是一个立体的沉浸艺术。从影像,到故事,到对白、音效,以及音乐。有品位的音乐为电影加分无数。 这一期我们一共推荐了6首歌,来自6部不同的电影。他们分别是: The Wrestler (Bonus Track) - Bruce Springsteen 来自电影《摔角王》。译泽推荐,里面有他喜欢的女演员托梅的福利。 Les Amants - Les Rita Mitsouko 来自电影《新桥恋人》。娜娜推荐,里面有他喜欢的女演员比诺什的福利。 Miss Misery - Elliot Smith 来自电影《心灵捕手》。译泽推荐,里面有他最喜欢的角色Chuckie。译泽主播认为这是对男人之间友情理解得最为深刻的电影。 This Time Tomorrow - The Kinks 来自电影《穿越大吉岭》。娜娜推荐,充满着韦斯安德森美学和印度风情的一部电影。关于寻找、成长以及和解。 一生所爱 - 卢冠廷 来自电影《大话西游》。译泽推荐,但我放错了版本。译泽本来是要放卢冠廷《Beyond Imagination》那张专辑的最后一首,一个粗Demo的版本。大话西游是对译泽主播最重要的电影之一。同时我们都认为里面的朱茵是难以超越的美。 Just Like Honey/More Than This - Jesus & Mary Chain / Bryan Ferry 来自电影《迷失东京》。娜娜推荐,里面有我和译泽主播都爱的斯嘉丽约翰逊。比尔· 默瑞也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如同本·阿弗莱克扮演心灵捕手的Chuckie完美适合一样,默瑞简直就是哈里斯本人。

60分钟
62
5年前

138. 播客 — 仅剩的大众优质表达,以及我们需要表达空间

做了两年半130+期播客的黄主播最近开始喜欢上听播客,于是忍不住拉上译泽、老季用播客聊一聊播客。 播客似乎是web2.0概念中,仅存的还被掌握在普通人手里媒介形式。之所以还在普通人手里,大概是因为它不挣钱。不挣钱的事情,干的人就少。干的人少,在干的人心就真。真心做出来的东西,它自然有它的魅力。 我最近喜欢上的,大多是像芥末章鱼这样的独立电台。几个充满表达欲的,自认为有想法的人凑在一起,在一个随意且私密的空间里,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倒出来,互相碰撞和摩擦。然后记录再分享给有限的听众。听众就像坐在一旁但插不上话的好友,参与了一场十分真实的聊天。 这种形式充满魅力。这魅力来自两个要素。第一,这是来自普通大众的声音,第二,它来自和自己有相同生活体验的人。这样的认真思考后的声音,是这个时代被忽略、被低估、被打上无利可图标签的产出。大众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在合适的空间里会比刷屏的头部内容有更大的价值。 但我们活在一个用流量数据评价一切内容的时代,所有媒体都在走向推荐算法、流程化生产、围绕热点无视内涵的路上。于是那么多普通人的声音全被淹没,被大数据的洪流冲到了信息流最深的角落里。而播客却因为它的小众,成为我们最后一块去接触大众思考的优质表达空间。 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去构建更多播客这样的表达空间,去发掘与传播大众的思考? 我们创建的这张信息网络从匮乏,到极度爆炸、再到被过度筛选,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当所有人看到不是大号就是身边有限的朋友时,人们失去了走出这个茧房,去探索与发现的门。 我们在渴望一扇新门。推开它,将引领我们去到一个更多样与广阔的空间。我们能和更多的普通人相遇。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人们拥有的多样性。我们可以把思考尽情分享出来。我们可以不在乎数据,而是在乎是否引起了新的共鸣、思考与灵感。我们需要这样的大众表达空间。 为大众构造多样的空间,让大众进行多样的表达,让大众与大众相遇、交流与碰撞。当时代变化到今天,这个听起来有些年代感的使命似乎有了新的现实意义。

60分钟
46
5年前

137. 去非洲草原盘狮子

[这是我们又一期分享外国/外地见闻的节目,我们打算将它定义为一个子系列,但是没想好叫什么。对名字有想法的请留言。 -- 娜娜] 大家好,我是老季,很兴奋又到芥末章鱼聊天,今天跟三位主播和新朋友一起聊聊去年我在非洲的经历。 一提到非洲,可能大家印象里会是贫穷和疾病,事实也差不多,但并不都是。非洲占全球陆地面积20%,但确是世界经济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1%。 另外,节目里忘了聊疾病这个话题,事实上去非洲很多国家都需要办“小黄本”,就是记录各种疾病疫苗接种的本子,包括黄热,流脑,甲肝,还要口服霍乱疫苗。我有次从赞比亚回国前一天得知在赞的同事得了疟疾,自己也感觉有些症状,回国立刻验血检查有无疟原虫,还好只是感冒,但也是心有余悸。 除了这些,还得说说非洲好的地方,它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然风光十分壮丽,当地人民热情友好,总之,如果你是去非洲旅游,我相信将是个很不错的体验。 说到去非洲玩,本想拉个list方便大家参考。但发现值得去的地方真太多了,而且自己去过的也确实不多,大家就自做功课吧。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推荐两个地方: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七八月看动物迁徙)和赞比亚维多利亚瀑布(五月雨季左右最壮观)。 最后还是得说下非洲很大(分东南西北中非),我的见闻主要集中在东部非洲,要承认不一定适应其他地区。如果你有不一样的经历,欢迎留言跟我们分享。

60分钟
31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