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所谓死亡的尊严

这期我们聊了一下安乐死,也很肤浅的涉及到了死亡,那毕竟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 前段时间有一段我国台湾体育主播傅达仁先生在瑞士执行安乐死过程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很多网友在评论中表示对其可以有尊严的死去感到感动和羡慕,也有很多网友在呼吁安乐死这种形式能尽快的合法化。但现实是除了荷兰(大荷兰威武霸气)、瑞士等少数国家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原则上还不支持安乐死,我们聊到不光是法律界定上的一些难点,更还有整个社会的认知以及对于“自杀”行为的导向问题。 可见建立在诸多假设和所谓共识之上的人类社会是多么脆弱,在死亡这种命题面前,不堪一击。 像《自杀的责任认定》那期聊到的一样,对于人有没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力这个问题,似乎是永远没有答案的。现在我更好奇的是死亡之后到底是什么,引发这个好奇是因为前些日子听到一期电台节目,请了一位做“临终关怀”的宗教人士(加引号是因为那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更像是仪式性的宗教行为),分享了很多经历和站在一个宗教人士立场上的理解。听他描述那些即将面临甚至已经步入死亡状态的人的“表现”,让我产生了一些对“意识”的幻想,尽管我是坚决认为不存在所谓意识的。 这又扯出来节目里聊到的另外一个话题,关于临床死亡认定,心死亡还是脑死亡的理解和选择好像也不光是医学上的问题。 就像前边说的,我们聊得很肤浅,但我深深的感到了那种不堪一击。

60分钟
22
5年前

130. 2.5个代沟到底有多大

芥末章鱼的“两百万”听众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特(调)邀(查)嘉(对)宾(象),小宋,顾哥的95后同事,对,你没看错,很荣幸成为芥末章鱼有史以来第一个95后录制者。同时这也是我们今天节目标题的由来,我们想一起探讨一下,从87到95,8年差不多2.5个代沟到底有多大。 本期节目内容跨度较大,从动画片到性成熟,从娱乐项目到消费方式,从80后的“传奇”回忆到各自对社交的看法,我们从方方面面来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到了一些共通之处,但更多的是我一脸懵逼的听他们讲述他们的经历。在进行众多的生活环境及方式的窥探之后,我们开始考虑一些深刻的时代区别。 90后到底是不是垮掉的一代? 90后有没有变得更加自私? 对待生活,对待工作,90后是否趋向享乐主义? 良久讨论,其实也没有很具体的答案。但大概可以归结到社会潮流的改变及民众生活水平的上升甚至包括科技的进步,这些都导致95后个性化的提升,导致一些思想的不同,而这些思想的不同便是时代区别的来源。 由于录制时间问题,更为深刻讨论并没能录制在节目中,但是没关系,希望你在收听后告诉我们你的想法,说说你眼中的90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欢迎在后台给我们留言。 那么调查结束…嘘….其实我也在调查他们……

60分钟
17
5年前

129.顾主播与通信原理

一次成功通信的标志是各方均认同结束对话,而非超时 —— 克劳德·胡兰谢德·香农 虽然北京邮电大学如今的重要标签是盛产物美价廉的互联网民工,但曾几何时,北邮那也是国内通信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制高点。芥末章鱼的三位主播,作为优秀的北邮毕业生,终于在电台第129期节目聊到了这个主题。 起因是我们的顾主播。 在约定年前录制最后一期节目的时间和地点时(以及当天),我和黄主播遭遇了神奇的经历,将我们对于和顾主播通信这件事情的疑惑指数和郁闷指数推到了顶点,于是我们决定等顾主播能说话了一定要录一期节目聊一下这个话题。在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节目前半段之后,我们发现,这背后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 如今,为了满足各种场景而出现在各种设备上的各种形式通信工具,围绕这些工具和场景,人们养成了自己身上的习惯,也养成了对于别人的预期。每个人的习惯是有区别的,对于别人的预期是有可能得不到满足的,这中间有妥协,也一定有冲突。像尤瓦尔·赫拉利说的那样,我们使用工具,工具驯化我们。 感谢顾主播引发的复习和讨论,但是并不体量其行为!因为毕竟通信是有目的的,因为毕竟我跟黄主播为了新建对话和在通信过程中的解码上耗费了太多的心力。

60分钟
99+
5年前

124.关于过年的习俗

我真不知道这期节目轮到我写推送,否则我绝对不聊这个话题,因为聊起来挺开心的,真是没什么可写的。 芥末章鱼的三位主播虽然最终都成为了天津人,但毕竟家乡是三个不同的地方,春节将至,我们聊了一下各自家乡关于过年的习俗。那些习俗,我们从民谣里听到一些,亲身经历过一些,也眼看着消失了一些。往大了说这是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缩影(真tm能编),往小了说这是我们其实并不共同的共同回忆。 对于很多习俗或者类习俗的东西来说,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从很小的时候的新鲜,到叛逆时期的厌弃,再到开始聊它们开始怀念它们中的一些这样的过程。特别是叛逆时期的厌弃最有意思,我们在那个时候不理解它的含义,认为没有意义,觉得它古板、老土并且让人觉得束缚。在那段时间里,也许还伴随着跟长辈的一些观念冲突,再也许还挨过揍。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历史的教训》里的一段,说年轻人以奇思妙想和破坏欲驱动的挑战,与长辈冲突,大多被打压或者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变得可理解,其中的小部分带来了改变,这是人类社会平衡自身稳定和发展的绝妙设计——这是让我在听这期节目时感觉有趣的地方。 聊很多具体细节和感受的节目很愉悦,聊关于习俗的节目顾主播说话很少。

60分钟
20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