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2018你在想什么

这是芥末章鱼2018年录制的最后一期节目,也是2019年发布的第一期节目,作为这个时间点的节目,内容当然是留给最大的节日:总结(纯是为了响应节目里的梗)。我发现从2016年9月开播以来,年度总结的节目已经成为了芥末章鱼隐含着的系列节目,16年跨17年的是《2016结束了,2017你们爱听不听》,17跨18年的是《2017你在想什么》,既然已经成为一个系列了,索性这期的名字就延续下来叫做“2018你在想什么”。 为了写这期的推送内容,我又重听了一遍一年前的那期节目,收获了极大的快乐,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2017年你在想什么》里充满的是疑惑和纠结。顾主播疑惑在结不结婚、生不生娃,纠结于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黄主播疑惑在爱的定义,纠结于感受自己与最亲密的家人之间关系的实质和变化;我则沉浸在虚无主义带来的对于所有概念的疑惑里。对比于一年前的疑惑和纠结,这期的内容变化很大。顾主播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了宽阔,也似乎随着生活中一些内容确定下来加上磨合而不再纠结于那些问题;黄主播关注的问题好像也从偏重感性和情绪方面,转向了去感受角色转变过程中的视角变化;我也没再提主义,既然复杂也就尝试去享受复杂带来的实际挑战以及从更大的尺度去看待复杂的体验。 从疑惑和纠结,到感受和体会。我不知道这是过了而立之年的成长,还是拗不过的妥协,或者只是录节目那一会儿的状态或者切入的问题不同,这大概是几个方面一起影响产生的结果。其实我们也难以分清成长和妥协的区别,或者说,所谓的成长和妥协其实是一回事,指向的都是更清楚的认识到现实。而这里的现实,不是人类社会的现象,而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由复杂的人复杂的关系构成的、充满不知所谓的利益没有任何天生合法性的。我们不得不每天更加接近它,被它的种种现象迷惑,又几乎必须通过感受和体验假装享受其中。 去年的节目最后祝愿大家的是幸福,那今年祝大家享受吧。(写的太丧不想写了……) 新年快乐! ps.强烈建议大家翻出去年那期节目也听一遍,对比着听可有意思了。

60分钟
23
5年前

117.真香

如果要评选2018年最牛网络新词,我必然会投“真香”一票。 在讨论这期话题的时候我费劲力气去描述,试图让娜娜主播听懂。“有没有哪些事情你说过之后做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意想不到的?”“有没有什么主观定论之后的打脸行为”…… 最后还是通过举例子才让一脸懵逼的娜娜主播理解,并给我讲述“真香”定律。听过之后简直是,幡然开朗,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惊为天语啊! "真香"原本来自《变形记》,其中城市主人公王境泽来到农村,嫌弃条件很差,非常生气的说:“我王境泽就是饿死,死外边,从这里跳下去,也不会吃你们一点东西”。然而,几小时之后饿了的他只能吃农家饭,并很傲娇的说“真香” 这个喜感的情节,被网友深深的记住并走红,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很难用言语表达。有热心网友们认真的做了粗浅的定义: 他断言当人拒绝某件事,并宣言即便未摄入营养物质导致机体死亡,或者从一定高度坠落导致物理性死亡,也绝对不做这件事时,他一定会因为某种因果论的原因发出以下声音“真香”。——由中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王境泽提出。 其实我们总会对很多未知的事情莫名的抗拒或有偏见,因此产生错误的认知;也会因为担心改变现状,不愿去尝试新鲜事物,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拒绝未知;还有很多是因为的确的无知,有些是因为个人经历的变化,这些都会导致“真香”事件的出现。 “这个男生好low啊,又丑,喜欢他的人绝对是瞎了”→→→“我瞎了,都是因为他害的” “养你一个废物就够了,你要是弄个狗回家,我把你和狗都扔出去”→→→“哎呀,小宝贝(狗)你怎么这么可爱啊,今天再给你加个餐吧” “XX,我要是再跟你玩儿,我姓就倒着写”→→→“XX,快出来玩儿呀,我姓王,没事儿” 有很多国内外历史名人,当红明星,企业家等等的,都有各种有趣的真香事件,大家可以搜一下。 据说,没有人能逃离真香定律

40分钟
22
5年前

115.人造人8号

如果事件本身是真的,那么2018年11月26日对于人类历史来说绝对是具有标志性的日子。在那天中国科学家、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双胞胎女孩近日在中国健康诞生。再次强调,如果是真的,那么这是世界首例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出生,我想最近没有比这更热闹的事了。 消息一经公布引起巨大震动,所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两位共同发明人(UC Berkeley化学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詹妮弗·杜德娜和华人生物学家、MIT教授张锋)分别发表声明表示反对。国内方面,最初报道的媒体(疑似人民网)撤稿,120多位科学家通过《知识分子》杂志官方微博发布联合声明,对其“成果”进行强烈谴责,国家卫生委健康委员会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调查核实,同时知名私人电台芥末章鱼也特别录制了本期节目。 虽然节目的最后部分因为顾主播对于道德标准的疑问有所偏题,但大部分还是分享了每个人看待这个事件的角度以及观点,对于我们根本不懂的所谓“科学伦理”和可能带来的后果也展开了一些讨论。 在发节目的今天,事件又有了很多新的进展。贺建奎出席基因组编辑世界峰会,并发表演讲公布其基因编辑婴儿的研究思路、过程和成果。在卫生健康委员会表态之后,科技部也给出了“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定性结论,并表示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虽然我不知道是哪些法律和条例)。 人类大概就是这样,所谓潘多拉的盒子只要存在就一定会被打开,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这个人就是那个人。对于我来说,真正恐惧的是这么个事情就这么发生了,没有预告——如果它是真的。这让我不得不怀疑,既然这项技术已经发展了近60年,也许这个事件早就发生了而我们并不知道,也许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或者就在人群中,就有着一个露露或者娜娜。 说不定我们的娜娜主播就是呢!

60分钟
18
5年前

112.【懈怠歌单】金庸

金庸先生去世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录一期节目怀念他。 实际上我们录了一期半的节目,不是因为聊的内容太多,而是居然我们的顾、黄二位主播没怎么看过金庸的小说,实在是个惊奇的发现。于是我们转变了一个录法,改为随着播放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的主题曲,来聊金庸。在这个放歌和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即便是没怎么看过原著,即便是黄主播认为自己从小对于武侠题材没什么兴趣,还是有很多张口就来的人物、桥段、台词和感受,足见金庸先生作品之影响。 坦白说我也算不上一个合格的金庸迷,没看过全部小说作品,看过的几本也并没有太深的研究。但于我来说,生长在市井味浓厚的天津,不管是小说、电影、电视剧、游戏,还是评书、古曲等戏曲曲艺形式的作品都接触了不少,可以算是热爱武侠题材。热爱武侠题材的人,很难不对金庸和他的作品有一些感情。 很多人研究和讨论金庸,最近这些日子更是集中涌现了大量内容。我不知道把侠文化树立为这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是否有理和有效,也不知道把侠客精神类比欧洲的骑士精神是否恰当,但我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很清楚的感受到,江湖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所在的这个社会的影响。当你去观察这个社会上的人们时,在他们的概念中大概很难发现什么样的神话体系、宗教体系,对于其中的一部分人来说甚至很难有成型的历史体系,但大多能理解什么是江湖。当你再去深究到底什么是江湖时,却很难得到明确的回答,慢慢的你会发现,好像它就隐藏在这个社会里。 所以录完节目我发现,去缅怀金庸,可能真的不必在意是否看过所有作品,不必把那些赫赫有名的侠客和威震武林的招式如数家珍,不必因哪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感动落泪,更不必去争论杨过和令狐冲谁的剑法高明。我于金庸,最感激的大概就是他带着我们去想象和构建的那个江湖概念,那个有人有事、有名有利、有正有邪,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却又贯穿这个社会的道德追求和反思。 金庸先生去世了,我们录了一期节目(放了一期歌)怀念他。

60分钟
32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