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带血的钱到底要不要赚?

红黄蓝事件爆发后,人们不仅对幼儿教育市场深入讨论,也对资本市场展开热议。 在红黄蓝涉嫌“虐童”事件爆发以前,截至11月22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为26.71美元,较发行价涨幅超过44%。事件爆发后,因为感恩节休市躲过一天后,股价直接腰斩,跌幅一度超过40%。可是,在经过下跌后,这家公司的股票居然在美东时间11月28日以超过23%的涨幅收盘。 这让关注“虐童”事件的公众内心痛苦,而且北京黄红蓝涉嫌“虐童”事件尚未平息,河北沧州一家红黄兰幼儿园又爆出涉嫌“虐童”。在关注者看来,如果一系列事件属实而影响又如此重大,这家公司的股价值得往跌跌不休的道路上狂奔而去,一些公众甚至希望有机构可以去“做空”它。然而在大幅下跌后,红黄蓝的股价如坐了过山车,大幅反弹,并没有按照公众情绪的导向走向“跌跌不休”。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舆论环境里,仍然有大量的资本以及散户看好红黄蓝及时补仓。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是犹豫的,虽痛恨虐童行为,但也知道红黄蓝教学资质并未被取缔,此时进入可以赚一笔。那这样的钱到底该不该赚呢?赚这样的钱是不是不道德呢?因此有了这一期的话题。 事实上,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它是不具备道德属性的,然而,因为金钱发生相关行为是具有道德属性的。 最近在看纪录片《美国商业大亨传奇》,在只言片语里可以感受到商业竞争的无所不用其极,也可以感受到金钱至上、人性沦丧,这样的事件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不然也不会有贩卖黑奴,带血的钻石。虽然我们不太有这样考验内心的选择,也可能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但我们仍然可以设想下违背道德程度多少的钱我们是可以“勉强”去赚的呢? 经过讨论,我只知道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判断结果,却没能找到一个标准或者一个计算公式,来判断什么样的钱我会去赚以及什么样的不会。也发现了译泽主播和娜娜主播是更有道德感的人,至少他们对于是否做一件事的衡量指标并不是money,具体是什么,就请好好听听这期吧。 补充一下红黄蓝最新的股价,让有道德感的人稍微安慰了下,然而,事件更深层次更长远的影响,等待时间会告诉我们结果。

59分钟
25
5年前

29.去希腊买个岛

Hello,大家好,这一期顾主播终于回归,但是娜娜主播却远在有钱任性的迪拜有钱任性着。 我是顾主播的。。。咳咳。。。 上两期顾主播缺席,是因为我们一起去考察了最近火热的海外置业,但是我们不去美国不去日本,我们要去希腊,买个岛!!! 一说起希腊,会想到打翻了蓝色颜料、充满爱情的浪漫气息,会想到古欧洲文明的发源地的厚重历史感,会想到现代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也会想到圣斗士星矢中的雅典娜小姐。 怀揣着这些想象,来到这个弥漫着咱祖上曾经阔过气息的国家,由于有希腊国宝级厨师瓦西里的招待,我们对希腊有了一个相对深度的体验。 虽然第一大支柱产业海运被中国人买走,有可能就是张主播他爸,但这里的人们依然过着懒散、舒适的生活,周六日不上班,周一、周三提早下班,请问你们是找了个假工作吗? 不适合农耕,牧业成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腊人餐桌常客羊肉、奶酪(特别是菲达芝士)和酸奶文明世界,海鲜、葡萄酒也自有其独特风味,但是合不合中国人的口味呢?呵呵。 虽然祖上有过私生活极其混乱的奥林匹亚神,但也被基督、穆斯林轮番洗劫过,在帕特农神庙里能看到浓缩的欧洲宗教斗争史,但最后还是万能上帝占了上风,不过有些奇特的宗教习惯还是让顾主播瞪大了他的小眼睛。 更多惊喜和槽点,请好好听这一期的电台节目吧。 至于我们有没有买成岛呢,如果不是廉价航空坑了顾主播的一大笔钱,没准周六一回国的房地产新政对内心的冲击没有这么大呢。

60分钟
33
5年前

149.为周杰伦打榜:大数据时代的行为艺术

为周杰伦打榜事件已过去半周,为周杰伦超话贡献了36积分的娜娜带领着我们又来蹭热度了。 我们认为这里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这是一场群体参与的行为艺术,是对以数据衡量一切的“大数据时代”一次醍醐灌顶般的嘲讽。 数据收集、计算、分析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习惯用数据来作为评判标准。数据成为了评价“好坏”的尺度后,人们就需要出让自己对某个事物评价的权利:你只可以说你“个人”不喜欢蔡徐坤,你不能说蔡徐坤是差的。因为所有的数据榜单都在告诉你:他的热度是第一。这个热度第一,又可以被翻译为:他是现在娱乐业明星中的王者。 直到上个周末,一场集体行为戳破了这个幻象。一群超话的新群众,只用一个周末就击溃式地夺取了ikun群体依赖长时间经营才获得的“王者地位”。进而向整个社会宣告:那些被珍视的数据指标,荒唐可笑。 曾经的我常常想不明白,热度如此之高的那些明星,为何我问变身边的所有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却很少见到议论他们的人。现在明白了。 但,评判事物的权利,会因为这场集体行为,而重新转移到群众手里吗?做了十年数据相关工作的顾哥和译泽都表示悲观。数据作为对人类语言和感性部分缺陷的补充,是必然的演进方向。进入信息时代后,无数难以获取和计算的数据第一次在应用中成为可能,巨大地提升了社会效率。人们无一不承认数据所带来的优势。这是时代的滚滚洪流,不可阻挡。人类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会毫不犹豫地出让自对好坏评价的权力。就像人们为了便利对隐私权所做的一样。 这次群体行动,会被历史记录为一次出色的行为艺术。它利用“参与”,去表达一种“反抗”,拆解了这个时代的核心要义。但它又仅仅是一次提醒:时代彻底变了。评价权力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转移。这个时代的所有好坏,都将由那些制定数据指标的人来解释。

60分钟
23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