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Talk

Album
主播:
九研所
出版方:
文刀三吉
订阅数:
4,127
集数:
43
最近更新:
3个月前
播客简介...
想到就说,说了再想…… 两位老师和学生们的日常想想与说说
Think&Talk的创作者...
Think&Talk的节目...

44.抽象点,怎么了?

Think&Talk

抽象文化是一种强调“感知”而非“解读”的文化语言,强调“引发思考”而非“提供答案”。近年来,“玩抽象”作为一种源自网络直播间的亚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荒诞、无厘头表现形迅速流行,并在各大社交平台中广泛传播。有社交媒体根据平台数据,将“抽象”列为2024年度热词,一些媒体也将“搞抽象”评为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本期纲要: 01:20 1、抽象文化的发展历程 03:582、青年“玩抽象”的具体表征 08:25 3、青年“玩抽象”的价值归序 小结: “玩抽象”以其特有的幽默感和反叛精神,在当代青年群体中深受欢迎。剖析“玩抽象”背后的行为动机,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与社会心理。情感共鸣和群体归属感的驱动、加速社会与不确定的社会环境影响、深度媒介化时代的青年自我意识与文化需求觉醒,共同构成了“玩抽象”现象的生成逻辑。对于这一现象,我们既要给予尊重和理解,也要引起足够的关注。通过动态研判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倾向、纾解其成长和发展压力、关切其价值和情感需求,才能实现“玩抽象”现象的价值归序,使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青年群体“玩抽象”现象的多维透视与审思[C].国家治理.2025.03.15. 【2】封振露.青年亚文化视角下抽象文化在短视频时代的扩容与转变【G】.新声代.202501.25. 【3】赵丽君.青年群体“玩抽象”热潮:情感表达、集体互动与身份构建【G】.科技传播.2024.12.10. 策划:九研所社会观察与设计策略工作室 OF ZSTU 审核:刀姐 编辑:壹月|小虎 配图:网络

13分钟
99+
3个月前

43.吃瓜就要用PDF才爽啊!

Think&Talk

每一篇PDF都是一份没有成本的大字报,大众的吃瓜欲会让它被疯狂传播。 观看PDF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理性的判断,即便这篇PDF是拙劣的谎话,也会有人相信。还会有人带着狂热的情绪去审判和制裁其中的“坏人”。每一份PDF都带着个人主观倾向,必然存在着对事实的扭曲,而那些扭曲无论如何澄清,都无法挽回对另一个人造成的伤害。一个不存在的人都会因她从未做过的事遭到羞辱,更何况真实存在的人呢? 本期纲要: 01:35 1、PDF成为“吃瓜”主流载体的原因 04:58 2、PDF小作文背后的传播逻辑 08:06 3、从传播心理学理论看PDF现象 12:10 4、理性反思:狂欢背后的伦理困境 小结: 未来,我们需要构建理性吃瓜的环境。公众应提升媒介素养,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维,不盲目传播未经证实的信主动通过多方渠道核实信息来源;社交媒体平台要承担主体责任,加强信息监管与审核,建立完善的谣言辟谣机制;相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在享受信息传播乐趣的同时,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与稳定,让信息传播回归理性和客观。 【参考资料】 [1]小红书:多涂风油精|如果完全编造一篇假的PDF呢?(满分激光枪) [2]小红书:小梵梵|吃|PDF小作文背后的传播逻辑 [3]百度百科:议程设置理论https://baike.baidu.com/item/ [4]小红书:伊丽莎不白|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之沉默的螺旋 [5]小红书:臭美妞|给大家一些吃瓜专用图 [6]小红书:旺财苟哥|东方集团暴雷,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 [7]小红书:坏猫阅读|你被剥夺了对自己的注意力 [8]小红书:MountainMoon|用理性思维重塑人生 策划:九研所社会观察与设计策略工作室 OF ZSTU 审核:刀姐 编辑:壹月|小虎 配图:网络

16分钟
99+
3个月前

42.遇事不决,先问玄学

Think&Talk

“今天吃什么?”——现代社畜日常最大的难题。 “等等,我抽张塔罗牌看看到底选麦当劳还是麻辣烫。” 你以为她是在开玩笑,但其实她已经认真翻开了塔罗牌 毕竟,遇事不决,先问玄学 本期纲要: 01:19 1、玄学为何流行?从“控制感”说起 02:56 2、玄学为何成为“精神创可贴”? 02:57 ①解释权争夺战 05:07 ②选择困难症的解药 06:26 3、玄学的数字化重生 06:27 ①电子木鱼 07:45 ②AI占卜 08:32 4、玄学的真相:在“信”与“不信”之间的模糊地带 08:53 ①玄学不是知识系统,而是情感机制 10:00 ②玄学让人“相信自己”,而不是“依赖系统” 11:00 ③数字时代的“伪信仰”与“新信仰” 11:57 5、如何正确看待玄学? 12:20 ①把玄学当作“语言工具”,而非“终极答案” 13:17 ②保持批判性思维,但不必全盘否定 14:12 ③玄学之外,更需要“行动的勇气” 小结: 更理性的玄学使用者,会在玄学的指引中找到“行动的理由”,而不是“逃避的借口”,真正关键的仍然是你是否愿意面对变化、接受挑战、承担结果。 而这,也许才是玄学在今天最值得保留的一面:它不是告诉你答案,而是为你点一盏灯,在你无法前行的时刻,给予你一点微弱却温暖的光,然后继续由你自己,走向未知的明天。 【参考资料】 [1] 张瑞.青年群体“求神”与“算命”行为的实践逻辑与理性纾解[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4,16(05):28-35+96-97. [2] 杜婉仪.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网络占卜迷群的“情感按摩”观照[D].华中科技大学,2021. [3] 公众号:这年头,还有不相信玄学的年轻人吗? [4] 公众号:为什么年轻人热衷于“玄学”?这个心理学答案真没想到 策划:九研所社会观察与设计策略工作室 OF ZSTU 审核:刀姐 编辑:壹月|小虎 配图:网络

15分钟
99+
4个月前

41.家庭群聊的数字囚笼

Think&Talk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断亲潮”成为一种显著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或被动与原生家庭疏远,传统的家庭联系模式正在被重塑。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本意是拉近亲情距离,但在现实中却呈现出异化趋势。本文以家庭微信群聊为切入点,探讨其如何演变为“算法化亲情监狱”,使年轻一代在数字监控与道德绑架中逐渐产生抗拒、疏离乃至断绝联系的倾向。 本期纲要: 00:49 1、断亲潮:年轻一代与原生家庭的疏离 ①主动断亲 vs 被动断亲 ②代际矛盾、价值观差异 ③权威式亲情的崩塌 13:44 2、家庭群聊中的典型数字囚笼现象 ①微信家庭群的基本特性 ②情感压迫:被动接收、不能自由回应 ③生活审判:无处不在的比较与询问 ④数字逃亡:沉默、潜水、退群 20:30 3、数字亲情囚笼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①亲情观念的变异:亲情去仪式化、去责任化 ②家庭关系的选择性维系:“不是断绝,是重构”,亲情作为选择性社交 ③代际沟通模式的重塑:需要从控制式亲情走向尊重式亲情 小结: 未来家庭沟通模式亟需数字化转型与心理转型的双重改革。以尊重、理解、包容为基础的亲情连接方式,才可能打破亲情囚笼,真正实现代际之间的情感流动与共生。同时,数字媒介设计也应更多考虑个体隐私权与情感需求,减少技术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塑造。 【参考资料】 [1] 李江敏,王青,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验价值体系、测量与检验[J].旅游学刊,2020(11):78-89. [2] 王炳成,孙玉馨.社交电商商业模式抗拒的形成路径与机理——基于扎根理论与fsQCA的混合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5,46(1):171-184. [3] 张振华,陈龙.新媒体视野下桂林豆腐乳电商营销模式创新[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11):I0007-I0008. [4] 钟涛.社交电商交互性、顾客契合与价值共创[J].商业经济研究,2023(22):88-91. [5] 陈莉.网络营销背景下直播带货的兴起对社交电商营销策略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5(4):72-74. 策划:九研所社会观察与设计策略工作室 OF ZSTU 审核:刀姐 编辑:壹月|小虎 配图:网络

25分钟
99+
4个月前
Think&Talk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