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英国
多元视角下的英国

Album
主播:
LindaJiang、轶楠YZ
出版方:
Linda Jiang
订阅数:
4,622
集数:
29
最近更新:
2个月前
播客简介...
什锦英国是一档在伦敦录制的关于英国话题的访谈节目, 由混迹伦敦多年的科技圈从业者 Linda, 轶楠,Ken打造。 节目话题包括行业观察 、创业/工作经历、生活体验。 我们会在在节目里邀请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朋友一起聊聊他们在英国的故事以及他们的观点。 正如节目名称,什锦英国的内容会五彩纷呈,包罗万象,带给听众朋友多元视角下的英国。
什锦英国的创作者...
什锦英国的节目...

S2 EP2:挑战英国5°冰冷深渊:水下100米深潜4小时,我在黑暗中获取平静

嘉宾: Eason 南安普顿大学 海洋考古系 硕士学生 主播:Linda, Karen 在这一期《什锦英国》,我们请到了深潜多年的嘉宾 Eason。他拥有技术潜水TDI100米深浅和TDI全洞穴潜水等多项高级证书,目前正在南安普顿大学攻读海洋考古硕士学位。 从泰国涛岛因抑郁放松开始的第一潜,到如今在水温不到10度,能见度很底的英国海湖、矿坑与洞穴中挑战极限。 Eason 和我们不仅聊了潜水带来的自由,宁静,疗愈和风险,也聊了中国潜水装备如何“下潜”到全球市场的机会和挑战。 本期亮点: 在7℃的伦敦湖泊首次下水是种什么体验? 技术潜水与休闲潜水的本质差别是什么? 中国制造的潜水装备为何在全球悄然流行? 一块防水手机壳、一个国产电池,如何击败GoPro和欧美大牌? 潜水如何成为走出抑郁、找到自我力量的方式? 时间线(Timeline) 01:07 高一去涛岛减压的一个假期, 开始的潜水之路 03:20 在英国如何继续潜水?装备运输与冷水挑战 06:00 英国冷水潜水初体验,干衣 vs 湿衣科普 08:47 技术潜水是啥?减压区、洞穴潜水解析 11:30 洞穴里看什么?化石、盲鱼与史前遗迹 12:57 减压原理详解:为什么不能直接上浮? 14:22 最长一次潜水经历:4小时水下体验 15:30 什么是循环呼吸器?技术装备小知识 16:20 独潜 vs Buddy潜水:摄影师的选择自由 18:25 减压小游戏:水下下棋、潜水电脑里的贪吃蛇 19:11 英国有哪些值得一潜的潜点?苏格兰最推荐 21:48 英国潜水的“后勤挑战”有多大? 23:32 冷水应对指南:如何层层保暖还坚持1小时? 25:15 英国的华人潜水圈有多小?不到50人潜过英水 26:14 为什么坚持水下摄影和记录?600潜日志的意义 27:00 国产潜水装备如何突围 32:10 设备售后与国产工厂品牌化的挑战 33:47 潜水带来的“宁静感”:像是回到母体 35:39 潜水带来的人生改变 38:52 真实挑战与父母担忧:如何坚持热爱 39:58 潜水的疗愈功能, 帮助心理康复 41:08 英国潜水安全标准与设备检查机制 42:11 潜水梦清单 & 最离谱潜伴的奇葩操作 44:26 对潜水电脑表的期待:未来能否实时监测人体状态? 46:02 国产 vs Apple Watch?潜水电脑表选购建议 47:11 为什么要来英国潜水?极端环境中的极致体验 48:20 坚持热爱的力量

49分钟
99+
2个月前

S2 EP1:从伦敦看世界, 英国是美国关税大战的“避风港”吗?

嘉宾:Roger,Herald Investment Management, Portfolio Manager 主播:Linda 最近,美国宣布了新一轮针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加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市场的震动。这一期,我们从伦敦出发,聊聊这波加税潮对全球格局、企业出海,乃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投资决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的嘉宾是Roger,一位在伦敦拥有20年金融科技投资经验的资深投资人。 我们从加关税聊到企业出海,从美英关系聊到中英合作,从股市动荡聊到普通人的焦虑,尝试用一种轻松的方式,一起理解这个复杂而快速变化的世界局势。 本期内容时间轴|Timestamps 1:15|这次美国加关税的新闻,在伦敦热不热?你是在哪儿第一时间刷到的? 3:40|贸易逆差清零,会不会把美股也清零? 8:10|美国对英国只加10%,英国媒体怎么解读? 9:20|网友调侃“川普用AI算关税”,你怎么看? 11:40|贸易逆差和关税,应该怎么正确理解? 14:09|这次不仅是中美,是美国对全球打响的贸易战? 17:04|川普大学时经济学是不是没学好? 19:00|英国和美国的关系,未来可能怎么发展? 22:04|中英“黄金十年”还有可能再现吗? 25:24|美国加关税,会不会反而逼着中国企业更积极出海欧洲? 28:00|普通英国人怎么看“英国制造” vs. “中国制造”? 33:34|出海英国,中国公司可以抓住哪些机会? 35:30|快问快答:如果我是一个中国创业者,来英国前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37分钟
12k+
3个月前

英国的美食和美酒:除了炸鱼和薯条、威士忌, 你还知道什么?

嘉宾:Celine Tang, 学习人类学的美食博主 (公众号: 一酿一饮) 主播: Linda 提到英国的饮食, 最出名的就是 “炸鱼和薯条“, 很多人也因此而误解英国是美食的沙漠。但除了 ”炸鱼和薯条“ , 英国还有很多独特的美食。 这期节目里我们和Celine 从人类学角度聊了聊英国美食的特点,为什么英国人喜欢吃炸鱼和薯条, 以及英国最流行的国民酒精饮料: 威士忌,金酒和Pimm’s。 时间线: 3:01 人类学是研究什么的, 饮食和人类学的关联 4:41 为什么英国饮食会被误解为没有什么特色 7:30 英国独特的用奶代替水来酿造伏特加 9:17 从人类学角度看,为什么 ”炸鱼和薯条“ (Fish and Chips) 成为英国的国民菜 14:22 英国饮食文化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感恩节的火鸡大餐, 起源于英国 17:48 在英国吃牛排要吃哪里的牛肉, 要怎么吃 22:02 Sunday Roast, 周日烤肉大餐的缘由 25:35 为什么吃 炸鱼和薯条“ (Fish and Chips) 要放醋 27:26 从饮食了解英国历史和文化 30:41 历史上看, 英国人也是吃内脏的 34:54 英国最新流行的三种国民酒精饮料: 威士忌, 金酒 (Gin), 啤酒 35:45 单一麦芽和混合麦芽区别: 威士忌酿造的原料和方法 39:41 品鉴威士忌要加矿泉水喝 42:00 金酒(Gin) 为什么叫杜松子酒 48:10 Pimm’s, 出了英国就找不到的酒 52:00 英国葡萄酒以香槟为目标生产 53:42 从人类学角度看, 为什么英国人爱喝酒 55:33 酒和咖啡的对比: 咖啡代表的一天工作时间的开始, 酒代表一天娱乐时间的开始 欢迎大家留言对英国饮食和酒的看法! 音乐: Duck Soup by Purple Planet Music

59分钟
2k+
3年前

如何让全球为你疯狂?18岁英国华裔网球新星艾玛·拉杜卡努

年仅18岁的英国华人网球新星 Emma Raducanu(艾玛·拉杜卡努)在刚刚结束的美国网球公开赛上, 从资格赛赛打起,以连赢10场未失一盘的卓越战绩夺得女子单打冠军。Emma在美网的惊人表现创造了多项网坛新纪录。 她是英国自1977年 首个大满贯女单冠军;首位在大满贯以资格赛选手身份获得冠军的选手。英国女王、英国首相、伦敦市长都在她获胜后发出了祝贺。Emma 在美网3周内的表现, 堪称为纽约童话。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网球运动的爱好者, Sophie和 Lucia 来做客。 Sophie 在伦敦,是Roger Federer (罗杰·费德勒)的忠实球迷,Lucia 在剑桥,每周坚持打两次网球。 我们在节目里一起聊了聊Emma和她打球的风格,我们看她比赛的体验, 她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以及网球在英国的发展。 聊到最后我们三个人都承认,我们已经是Emma 的粉丝啦。明年温网要提前订票, 去看Emma 的比赛。 嘉宾:Sophie, Lucia 主播:Linda 收听亮点: Emma 在今年温布登网球锦标赛上成为英国媒体的焦点 不光球打得的好, Emma 也是学霸 Emma 打球的风格, 很像 Roger Federer (罗杰·费德勒) Emma的心理素质为什么这么好 如何能在超级聚光灯下继续走她的网球之路 美网公开赛女单决赛看太紧张、揪心了 Emma 在决赛中受伤对比赛的影响 在伦敦看温网和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 今年美网女单决赛为什么在英国受到这么强的关注 网球在英国是平民运动还是精英运动 网球教练怎么教打球 中国式信念 预测Emma在下一个大满贯赛事的表现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地名: Roger Federer 罗杰·费德勒 Andy Murray 安迪·穆雷 The O2 Arena: O2 体育馆 Rafael Nada 拉菲尔·纳达尔 Maria Sharapova:玛利亚·莎拉波娃 Leylah Fernandez: 美网公开赛女单决赛亚军 (Emma 决赛的对手) Michael Chang: 张德培 Novak Djokovic: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The O2 Arena: O2 体育馆 欢迎留言你对Emma 的看法。

52分钟
99+
3年前
什锦英国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