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中山公园,也说说里面的“来今雨轩”—— 它不是单纯的茶社,而是 “把文人精神落地到市民生活” 的地方:鲁迅在这里聊新文化运动,老舍在这里构思《四世同堂》,张恨水写出了《啼笑因缘》现在普通人在这里喝茶、聊天,本质上都是 “在公园的角落,找一个放松又能交流的空间”,这也是公园的核心价值。 公园,这个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公共空间,一个多世纪前却是全新的舶来品。北京的公园虽然风景情致是中式的,但内在精神却是极其现代的。它们的开放与民国时期培育公共文化空间和社会美育理念的息息相关。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4:27 中山公园与鲁迅:从禁烟话题到打卡文化的反思 鲁迅故居的背景墙面 08:02 中山公园的历史与文化体验 13:49 朱启钤与近代中国城市建设 中山公园的建立,要感谢朱启钤(下图),他当时任内务部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有这份权力,当然,还得有这样的眼光和公心。1914年,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将这个已经破败的皇家园林,初步改建成人民的公园。 朱启钤先生很懂建筑,中国营造学社就是他创建的,来今雨轩这个名字,也是他取的。正是他的努力,一年之后,即1915年,中山公园里有了来今雨轩这样一处漂亮的新风景。 16:33 民国时期中山公园的历史与票价变迁 公园是十九世纪中期西方为因应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创造的产物,它是现代都市之心,是城市规划中始终挥之不去的乌托邦理想。在中国,“公园”一词古已有之,指称的却是官家园林,与西方public park的概念完全不同。 20:08 来今雨轩的历史与文化氛围 来今雨轩其意取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秋述》小序:“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中央公园茶座——“来今雨轩”,它主要承担《大公报》副刊聚会场所的功能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时在来今雨轩茶社前合影 27:54 红楼宴的历史变迁与来今雨轩的兴衰 1949年,该餐馆进一步发展为音乐餐厅,增添了独特的餐饮体验。 1952年,来今雨轩饭庄交由公园管理处直接经营,管理更加规范。 1958年,饭庄主营方向调整为中餐,并特色化为川贵风味菜肴,吸引了众多食客。 1981年,饭庄进一步创新,开始对红楼菜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独特的餐饮风格。 孙大力,一位在红楼菜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师。他曾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饭庄担任总厨和总经理,不仅担任过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饭庄的总厨及总经理,更在红楼菜的研发与推广上付出了长达30余年的辛勤努力。孙大力通过与红学家合作,将红楼宴推向世界舞台,其贡献不仅在于个人的烹饪技艺,更在于对红楼菜传承与发展的推动。 1993年,孙大力大师主编的《中国来今雨轩红楼宴》一书正式出版 31:19 旧址改造与文化传承的争议 ▶️“来今雨轩”始建于1915年,由当时中央公园董事会发起成立,匾额最初由民国画坛声誉颇高的徐世昌书。 ▶️1971年重新装修油饰后,据说是受周恩来总理之托,有“中国第一书法家”之称的郭风惠题写了“来今雨轩”四字。 [郭风惠] ▶️现匾是1985年赵朴初所题。 38:00 中山公园茶馆文化与包子故事 鲁迅对饮食是极其挑剔的,他曾经说“这里的包子,可以吃”。他眼中的“可以吃”,换成白话文可以算“很值得一吃”。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采用腌制三年以上的四川南充冬菜,以传统炒馅工艺制成,入口微甜,酱香浓郁。 ▼来今雨轩旧影 ▼摘自《肖复兴:回忆来今雨轩,不只冬菜包子》 有大约一年多的光景,我工作的办公室在中山公园,在五色土西南侧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里,离来今雨轩很近。午饭时分,常到那里吃包子,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在北京十分出名,可以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相媲美。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包子馅里包着来今雨轩建立以来悠久而绵长的历史,冬菜包子几乎成了来今雨轩的代名词。 那时候,来今雨轩已经变为茶座和小卖部,不再卖炒菜和西点,中午只卖冬菜包子。有朋友来找我,中午到了饭点儿,我都是带他们到这里来吃冬菜包子,不仅物美价廉,还可以坐在亭台上看看风景。 43:46 张恨水作品《啼笑姻缘》及其影视改编 46:13 中山音乐堂的历史与现状探讨 ▼1953年“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参加文艺演出,庆祝自己的节日。 音乐堂始建于 1942 年,最初是露天演出场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历经多次改造。从最初砖围土填的平台、露天的观众席,到后来加顶、扩建,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及 1997 - 1998 年的大规模改建,逐渐成为占地 4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 11800 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专业音乐演出场所。如今,其音频与混响效果堪称国内一流,能容纳 1400 人的演奏大厅十分富丽堂皇,还设有 5 个欧式豪华贵宾包厢 。 ▼1983年3月24日,《北京日报》1版 自 1994 年起,北京推出面向青少年音乐普及的 “打开音乐之门” 暑期系列音乐会,中山公园音乐堂便是重要演出地。后来,该活动更名为 “打开艺术之门”,演出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京剧、昆曲、评剧、芭蕾、现代舞、杂技、木偶剧、儿童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生活中一个标志性文化品牌 。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山公园音乐堂。(摄影:吕坚) ▼2000年8月29日,《北京日报》5版 ▼2011年7月9日,《北京日报》8版 51:19 从第一座公园开始,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公共场所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探索 北京在1910至1920年代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30年代迁都之后是“文化城”,大量高校、出版社、期刊、社团荟萃于此,尤其伴随现代教育体系和出版产业的逐步完善,一批新式文化精英开始生成,有别于依附乡土和血缘的传统士绅阶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而公园是民国北京最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文化人多在此休闲、社交、论学、议政,开展各式文化活动。 ▼《北海之春》(Spring in Peihai),刊于1954年由外文出版社印行的纪念新中国建立五周年的英文图册《北京》( Peking)。 ▼奥地利籍漫画家手绘北京地图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盛开的季节似乎过去了,可街头售卖荷花与莲蓬一直是街头一景儿~ 什刹海西岸,从清末就有记载的荷花市场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但能守着荷花盛开还有街头售卖的热闹场景~ 虽然岁月不能回头,可好日子总该有个盼头儿,这期让我们聊聊跟荷花有关的故事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0:00 冰酥酪与莲子心的夏日美食探索 一份醪糟+三份牛奶 蒸十分钟,放凉静置凉透后,可冰箱放2小时,吃的时候可以放上桂花 03:10 城市中的流动花卉摊与怀旧景象 06:12 城市中的流动小贩与文化记忆 对话回顾了10至15年前城市中流动小贩的多样景象,包括卖花、小金鱼、书籍和画报的三轮车,以及荷花市场售卖莲蓬莲子的场景。 1956年,北京老照片,胡同里卖金鱼的商贩 09:13 北京莲花池与莲花仙子和藕郎的传说 文图来自丨二指禅掌门 “莲花虽多,北京西站旁边莲花池公园的莲花,还是美出了自己的特色” 16:43 莲花池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提示信息:莲花池公园不收门票,坐地铁7号线或9号线到北京西站,出南广场方向,右边就是公园东门。 1993年,北京西客站工程开工,莲花池给予较好的留存,仔细观察西客站主楼东翼楼较长,有26个开间,而西翼楼较短,只有20个开间,这就是保护莲花池改变设计的结果。 莲花池,金代前后是水源地,明清是游览胜地,清乾隆曾下令疏通莲花池,清代震钧所著《天咫偶闻》载:“南河泊,俗呼莲花池,在广宁门外石路南。有王姓者,于此植树,起轩亭。有大池广十亩许,红白莲满之,可以泛舟,长夏游人竞集。” 21:22 金代北京水系与北海历史变迁 "从金代白莲潭的漕运枢纽到元代积水潭的运河终点,北京六海水系历经千年演变,见证着城市水利智慧与繁华变迁。郭守敬曾拓展积水潭为‘南北文化交融窗口’,而明代德胜桥的建造更奠定了什刹三海今日格局。" ▼北海公园 太液池里的荷花 金代将北京升格为金中都的历史背景,以及北海地区从自然水系演变为皇家园林的过程。金代时,北海区域名为太液池,是皇帝的后花园,种植莲花,水质土壤经过专门培育。元代后,北京水系改造,北海与什刹海分离,玉泉山水供皇室使用,而昌平白福泉的水则供百姓使用,反映了古代北京水系管理的变迁。 24:22 荷花市场变迁与文化意义 对话围绕荷花市场的历史变迁展开,提及从古代寺庙与水系结合形成的娱乐场所,到清末民初成为热闹的市场,再到建国后及80年代的恢复,最后讨论了现代荷花市场的现状与文化价值的转变,强调了其从传统庙会文化向现代休闲娱乐转型的过程。 ▼1913年,荷花市场上的小摊位。阿尔伯特·卡恩摄 ▼荷花市场上,卖豆汁儿的小摊。 ▼2024年 夜幕下的北京荷花市场 29:14 北京荷花市场的变迁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游客在荷花市场纳凉,一旁有八宝莲子粥的招幌。林迈可摄 32:09 荷花全身皆宝:从食用到药用的多面价值 ▼薏仁莲子红枣银耳羹 35:04 莲子清火功效与食用方法 这莲子煮的时候,一定注意用小火,煮至莲子刚开花而未开花,汤还是清的,就会有酥糯清香的最佳状态。 36:35 夏日荷花与莲子:从鲜吃到干品的体验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老北京【三百六十行】有个行当:卖冰。 卖冰的手里握着一把凿子、一把锤子,根据买冰人出钱的多少来开凿冰块的大小。如同割金断银一样,锱铢计较。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在早年间算个奢侈品的冰,到现在自家冰箱就能有的制冰自由,这水冻成的【冰】都经历了些什么?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0:00 拥有制冰自由的冰箱 03:30 制冰自由与复古记忆:冰箱升级与北冰洋的夏天 07:40 古代制冰技术与冰品的享受 12:00冰盏的清脆声能代替吆喝么? ► 冰盏儿介绍 冰盏儿是一种由生黄铜制成的响器,又称冰碗儿,是由生黄铜精心制成的碟形碗,其外壁经过细致磨光。在卖冷食冷饮的商贩手中,它们被巧妙地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小指则稳稳托住碗底。通过不断挑动和敲击下面的碗,冰盏儿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嘀嘀、嗒嗒”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成为那个时代卖冷饮的独特标志。在炎炎夏日,老北京的街头巷尾常响起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声响,那是冰盏儿发出的美妙音乐。 14:40 北京冰窑的历史与变迁 从皇家御用到后来成为工厂或公用储存,部分冰窖如雪池冰窖至今仍存,成为历史文物。这些冰窖的使用与储存技术相对简单,主要依靠密封性和半地下结构保持冰块。冰窖文化在北京地名中也有所体现,如冰窖口胡同和冰窖胡同。 ►1934年10月,北平市社会局颁发给合兴冰窖的营业执照 ►柏木冰箱 故宫博物院藏 19:26 北京古建筑与冰块文化探秘 对话围绕北京的古建筑,如禄米仓胡同及其文创园展开,讲述了古代官员俸禄中的糯米以及粮仓建筑的保存情况。进一步讨论了古代皇宫中冰块的使用,其根据妃嫔地位高低分配不同,体现了社会等级差异。冰块不仅用于降温,皇家还用其制作饮品,与普通百姓的用水系统截然不同,凸显了元代以来北京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 22:07 玉泉山水系与皇家冰藏的历史与现状 ►故宫冰窑餐厅 28:21 北京皇家冰窖的历史变迁与转型 冰块采自寒冬季节,据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腊八日御河起冰贮窖,通河运冰贮内窖,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窖,开门运之。各门护城河打冰,于河边修土窖贮之,夏日出易甚便。” 老北京时冰窖分为两种,一为官办冰窖,一为民办冰窖。二者加起来,得有数十座。官办冰窖多为砖石砌筑的拱形地下冰窖,民办冰窖则皆为挖掘土坑,窖穴贮冰。官办冰窖,又分两类,一类是直接为皇宫服务的御用冰窖,一类是为官衙或王府服务的吏用冰窖。 ►人们从城墙旁边的护城河切割冰块存储至夏季用于生活 ►凿冰工具 ►采冰并用绳索牵引冰块 30:37 制冰行业与水井控制的相似性探讨 对比北京过去的水井控制和现代制冰行业的运营模式,揭示了两者在资源控制、成本投入及行业垄断上的共通之处。制冰行业需在冬季获取冰源,涉及上游放水、冰库储存等复杂流程,且需维护良好的卫生条件。北平制冰厂作为行业代表,展现了制冰业的专业化和科技感。 34:17 北冰洋汽水的历史与品牌复兴 北冰洋前身为始建于1936年的北平制冰厂 1949年收归国有 1951年开始生产汽水,正式注册了由雪山和白熊组成的“北冰洋”商标 1969年重新改制,成立了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 北平制冰厂 43:43 油炸冰淇淋与台湾绵绵冰的美食探索 台湾绵绵冰真的是古偶台剧的常驻甜品 47:37 刨冰文化与夏日美食分享 在浪姐舞台上的阿雅 曾经的《锉冰进行曲》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番茄鸡蛋汤和西红柿鸡蛋汤不是一个味儿,也不是一个价儿。 今天我们就把西红柿捣碎了揉成酱,跟大家抹匀了跟大家聊聊,这番茄酱的前世今生~ 💚上一期的【岭南高州荔枝】 没吃够的赶紧来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4:20 西红柿酱与番茄沙司的区别 直接沾着吃&料理的调味 番茄酱,起源于亚洲,最初并非由番茄制成,而是使用鱼露、蘑菇等原料。直到18世纪末,英国殖民者将其带入美洲,番茄才逐渐成为主要成分。番茄酱是一种经过长时间熬制、调味并加糖的浓稠酱汁,通常呈现深红色,口感酸甜适中。 番茄沙司,则是一种较为基础的调料,主要用于烹饪过程中的调味增色。它通常由新鲜番茄、橄榄油、大蒜、洋葱和香草等原料煮制而成,味道更加原始,酸度较高,颜色从鲜红到深红不等,取决于所用番茄的种类和成熟度。 【温馨提示】 尽管番茄酱和番茄沙司,都是源自番茄的调味品,但它们在制作工艺、口感、用途及健康影响上存在明显差异。番茄酱更适合用于快餐、小吃的调味。 而番茄沙司则是烹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基底。了解并区分它们的特点,有助于你在烹饪时,做出更加合适的选择,让每一道菜品都能呈现出,最佳的味道和营养。 09:30 番茄酱的使用习惯和包装变化 14:20 什么❓什么❓麦当劳番茄酱有编号 ❤️节目内容为讨论形式,请大家听个乐儿,不作为餐饮参考依据 19:10 番茄酱的历史及其对西方饮食的影响 25:10 大航海时代的香料探索与番茄酱起源 28:20 亨氏公司的历史和与麦当劳的合作 到现代包装形式,还是会出现57种变化的标识 亨氏公司成立于1869年,初期因遇到金融危机而差点破产,后在亨利约翰亨氏及其堂兄的帮助下,通过开发番茄酱产品重新崛起。1875到1876年间推出的番茄酱成为其支柱产品。亨氏公司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从亨氏家族逐渐转移到外姓人手中,最终由约翰克里的妻子特雷莎继承运营。1995年,特雷莎嫁给美国参议员约翰克里,使公司与政界产生联系。由于公司可能被用作克里参选的小金库,曾引发共和党支持者抵制其产品。此外,亨氏公司与麦当劳的合作始于1950年代,通过提供标准化的番茄酱产品,支持麦当劳成为全球快餐巨头。虽然麦当劳番茄酱上没有明显亨氏标识,但亨氏一直为其供应产品。 34:42 麦当劳与亨氏终止合作背后的故事 麦当劳与亨氏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合作关系如何在2013年终止。 终止合作的原因在于巴菲特旗下公司收购了亨氏,并任命了前汉堡王CEO作为亨氏的新CEO,这引发了麦当劳对于商业机密泄露的担忧。因此,麦当劳决定终止与亨氏的合作,开始自研并生产番茄酱。此外,亨氏在失去麦当劳这一大客户后,如何转向其他快餐品牌如汉堡王、赛百味和温迪宝寻找新的合作机会。这一系列事件展现了快餐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商业策略的变化。 汉堡王的番茄酱 39:00讨论番茄酱口味变化及品牌选择 蒜蓉番茄酱 44:10 疫情期间囤货,番茄罐头还是有营养的一种选择 来自田螺姑娘的菜谱 西红柿炒鸡蛋 46:40 番茄酱的清洁用途,你试过么?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标题没有错,确实这一期咱就聊的是岭南茂名高州的荔枝, 也邀请来了在高州当地有一家上百年荔枝园的园主,来跟我聊聊她家四代人与荔枝的缘分~ 【本期嘉宾】倩啦啦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3:50 从“荔枝道”看唐代荔枝运输与气候变化 从巴蜀的荔枝产地涪州到长安,当时有一条国家级驿道——“荔枝道”。 枝道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叫子午道,里程较远。唐朝时,国力强大,子午道得到整修,利用率也就高了起来。 可以用来传送公文,或把巴蜀的物产运往长安。杨贵妃想吃家乡的荔枝,朝廷便走这条道把涪州的荔枝运往长安。 “荔枝道”因为送荔枝而出名,但并非为了专送荔枝而修建,算不上劳民伤财。 08:30 岭南荔枝的传承与保鲜技术 《长安的荔枝》双层翁 10:50 高州荔枝园主,来亲自讲述家里的荔枝 倩倩家里的荔枝园就在: 广东茂名·金塘镇五联村(省级荔枝核心产区),种植荔枝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3300多亩 家里茂盛的荔枝树 13:10 从传统种植到品牌电商:一个家庭荔枝园的转型之路 枝园起源于太爷爷时期,最初仅供应本地市场,后经几代人的努力,引进优质品种,扩大果园规模,并尝试嫁接技术和新品种。近年来,随着父母年纪渐长,年轻一代开始利用互联网经验,将荔枝园品牌化和电商化,推出“事事顺荔”品牌,实现24小时内从枝头到餐桌的快速配送。同时,他们还计划缩短新鲜荔枝的时效,开发荔枝深加工产品,如荔枝干和荔枝果酒,并探索生态旅游路线,让顾客亲身体验荔枝的生长过程和采摘乐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丰收喜悦(来自倩倩家人的照片) 17:20 高州古树荔枝树的品种与栽培技术探讨 22:30 高州荔枝的种植环境与文化发展 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包括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利于花芽分化、春季温暖少雨利于花期稳定、夏季高温高湿促进果实糖分积累, 【土壤特点】 高州市位于广东省,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非常适合荔枝生长。 其土壤以红壤、赤红壤和沙壤土为主,这类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特别适合荔枝根系的发育和果实糖分积累。 27:10 北方人知道的妃子笑在当地是什么样的存在? 鲁西西拍摄的桂味荔枝 29:20 荔枝品种口味,原来跟蜜蜂有关系~ 一棵树的荔枝,果核的大小会因为授粉的原因,有差别 31:40 荔枝品种的层次与种植难度 【桂味荔枝】因其成熟期不易把握且需要特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被比喻为游戏中的SSR卡,极其珍贵且难以获得。 去年气候不佳时,倩倩家的果园,只得了七棵桂味,凸显了荔枝种植的不确定性,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 今年的荔枝看一看 34:50 荔枝核,能没有么? 理论上,基因编辑可以实现荔枝核的完全去除,但这样做会带来风味、落果率和抗病性下降等问题。完全去除核可能影响其繁衍和抵御害虫的能力。 36:50荔枝成熟度与口感的选择 40:30 荔枝选购、保鲜及运输全攻略 49:30 果园私域定制化服务,让客户体验提升 52:50 茂名高州荔枝采摘与吃法的分享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大米在中国文化中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吃馒头、吃面食的大有人在,而大米长期以来的核心地位依然不能撼动。 今天我们节目的嘉宾,江湖上都称呼麒导,这不是随便叫的,因为确实是真导演。 本期节目,就从一部拍了六年多关于大米的纪录片展开聊聊,到底去哪吃好大米呢? 【本期嘉宾】《正在发声》麒羽 【本期主播】鲁西西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4:20 探寻水稻起源及米饭文化的重要性 08:50 一锅好米饭真的是好餐厅的刚需产品 打包也要带回去的大米饭 11:30 日本米的特性和文化意义 15:10 日本稻米文化与世界米王【越光大米】的特点 因“越光”稻种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很高,出米率较低,以辽宁丹东东港地区种植的“越光”品质最为优质(因与日本原产地新泻县处于同一纬度加之鸭绿江、大洋河灌溉而生)。日本原产的“越光”口感偏糯,而国产的“越光”米口感更有韧劲。 17:30 水稻育种与生物多样性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22:50 杂交水稻与传统大米的用途和营养价值 28:20 米制品的多用途 汉中米皮儿 32:50 朝鲜族的形成与东北大米的种植历史 延边大米生长在长白山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北纬40-45°的黄金水稻带上。适宜水稻生长,属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朝鲜牛肉汤饭 37:00 五常大米的崛起与水稻种植技术 40:40 农业专家的挑战与伟大 01:05:44 如何选择和储存新大米 鲁西西家里用的米桶 01:13:36 探讨日本电饭锅的烹饪技术与米饭的口感 近几年,日本和韩国的米越来越贵 01:20:38 大米饭再好吃,也吃吃杂粮饭~ 适合放栗子在杂粮饭里 01:25:06 对米饭的热爱让我也好好做饭 日本86岁的煮饭仙人 日式米汉堡 饭团模具来帮忙 麒导推荐大米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北京有家百年老字号的【砂锅居】,天津有道街头隐藏款著名美食【砂锅】,这同样都叫砂锅,这锅里区别是啥? 那今天咱就趁热打铁,再让会摄影的杨明老师返个场,聊一段天津砂锅的事儿,为什么说它是隐藏款著名美食呢?且听节目详细分解 【本期嘉宾】杨明 ▶︎小红书号:端枪战斗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4:40 天津砂锅与夜生活文化 10:30 物美价廉的醋椒豆腐,您到了以后可得尝一尝 17:10 选择障碍不要紧,一般人到了砂锅店都会多点几个,比如:番茄牛腩 19:40 给您指路:老姑砂锅 📮 老姑砂锅(大沽南路店) 🚇 地铁1号线下瓦房站216米 💰 60-80元 吃到撑 其实醋椒豆腐,看上去真的平平无奇乌里乌涂,可吃起来的酸爽真的过瘾 [https://qcloud.dpfile.com/pc/CZm_5Qv8JSKm_tyTDCIqxZ2r2k5gPgOJO2V67XT0XAgukIFHCv9-6A40mCB2EeOeY0q73sB2DyQcgmKUxZFQtw.jpg] 23:10 番茄鸡蛋汤与西红柿鸡蛋汤的区别 天津的番茄鸡蛋汤和西红柿鸡蛋汤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番茄鸡蛋汤通常用番茄酱制作,而西红柿鸡蛋汤则使用新鲜的西红柿。在天津,这两种汤不仅在食材上有区别,而且在口感和做法上也各有特色。当身体不适时,天津人更倾向于煮番茄面作为舒缓食物。此外,天津的夜宵中,番茄面也是常见的选择。在餐饮业中,番茄酱的使用也颇具特色,有的甚至采用单独品牌的番茄酱,并以方便的小包装形式销售。这种区分体现了天津在饮食文化上的独特之处 天津利民的番茄酱,一次用一罐做一锅香喷喷的番茄鸡蛋汤~ 26:30 天津家常菜里是如何用虾的 33:50 回忆一下知名烧烤店的特色美食 36:50 烧烤店里配的凉菜也是有讲究 拍黄瓜直接甩点芝麻酱 凉拌海蜇皮 山楂梨丝,真的和烧烤很配 51:00 比较一下天津砂锅和北京砂锅的区别 砂锅白肉 还是值得尝一尝的 独特的经营方式 砂锅居自开业至民国年间,一直维持着半日的营业时间,中午12点后便停止接待。这种独特的经营模式在京城饭庄中堪称一绝,因而诞生了“砂锅居买卖——过午不候”的歇后语。 其实,砂锅居之所以“过午不候”,是因为其独特的“货”源制作工艺。店家售卖的白肉选用的是头天晚上宰杀的百十斤重“京东鞭猪”,经过一夜的精心煮制,次日早晨恰好熟透。由于每日仅能制作一头猪的份量,砂锅居只能遵循“过午不候”的规矩。砂锅居每日只能制作少量白肉,故而采取“过午不候”的特定营业时间,这不仅建立了独特的品牌名声,也使得其在京城中独树一帜。这种别具一格的经营方式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广告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砂锅居”的名声逐渐盖过了“和顺居”,老板欣然接受了这一变化,并将店名正式更改为“砂锅居”。 01:02:20 北京传统小吃经营方式的演变 丰俭由人的新疆的手抓饭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麻烦给我的听众们来一杯Mojito,我喜欢收听节目的大家放松的眼神~ 夏天、夏天大踏步的来了,各位的冰箱里有没有准备上心爱的气泡水? 就像喜欢跳跳糖在嘴里跳跃翻腾的甜味,气泡水给口腔里带来幸福的跳跃,也让这个夏日分外缤纷~ 不过这苏打水、弱碱水、气泡水都算是一家人么?这事儿我们今天拆开了说说它们的来历。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1:30 上期回顾,曾经的ofo才是小黄车,今天的美团是橙色的摩拜 08:50 气泡水和苏打水对健康的影响 11:09 弱碱性水与酸碱体质理论的误区 15:10 啥是正确的饮水习惯?碳酸饮料与健康的关系 18:40 这碳酸水的历史,还真是日子蛮久了 21:30 汽水个工业的起源和发展 27:00 流言终结者揭秘:曼妥思与可乐的喷发效应 可乐加曼妥思激发喷泉,这个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在一起所发生的物理反应来完成的。 简而言之,曼妥思的加入促使可乐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迅速释放,产生喷发甚至小型爆炸的效果。 32:10 从屈臣氏苏打水到汽水品牌的发展与体验 34:50 巴黎水和圣培露,这淡淡的高级感是怎么来的? 艺术跨界:与安迪·沃霍尔、村上隆等艺术家合作推出限量瓶身设计,将品牌与波普艺术深度融合。 38:00 巴黎水其实不是巴黎的,圣培露确实是来自意大利 45:00 物美价廉的泰国气泡水,胖胖惹人爱 51:20 元气森林确实是走向国际的一道气泡风景线 55:50 来吧,让我们混搭一下这丰富的气泡口味吧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首先㊗️各位今天都有好心情,有个好身体才能吃好喝好,想要吃上好东西就得腿脚勤快。 前段时间主播鲁西西购置了人生第一辆电动自行车,忍不住感慨万千,那借着520这天,我们再次试着追忆一下曾经伴随我们成长的自行车。 让我们聊聊我们长大的过程里都是如何开始骑行生活,第一次骑行的经历和拥有第一辆自行车的心情。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2:10 从自行车到电动车的变迁 05:10 回忆学骑自行车的经历 11:40 除了艺高人胆大以外,还可以借助辅助轮 15:00 童年回忆:自行车后座的危险与温情 19:30 回忆骑自行车的技能和趣事 22:40 城市骑行体验和挑战 成都一家面馆的外送骑行员 艺高人胆大 日本送便当的骑行高手 28:50 知道么,自行车也是要上税的 32:44 自行车,你是那个牌的? 永久 【凤凰】 【飞鸽】 43:50 那些电影里的自行车总是代表着自由 48:20 从宋霭龄和溥仪的自行车看中国历史变迁 据记载,第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中国人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他在宋霭龄十岁生日那天送了一辆自行车给她,宋霭龄就成了中国第一个拥有自行车的女性。 那辆自行车宋嘉树专门托人从国外运来的。从那时起,宋霭龄常常和父亲一起在田间小道上,尽情享受骑车的新奇和快乐。 50:20 从公共自行车到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 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是有带座椅规格的 56:00 关键时刻掉链子的骑行经历 59:00 城市中的去记性体验与安全问题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买张车票去天津吃早点,不算不会过~ 在天津吃早点的仪式感和选择的丰富性,只有真的赶个大早,坐在天津的早点铺那里吃上那口,才能感受到那热火朝天的烟火气。 今天这位嘉宾,除了是《西四五条》的主播,还是一位天津籍的摄影师,更是对天津早点和美食充满了感情。 在一顿欢声笑语的早点过后,我们开始了这次愉快节目录制 ▼以下照片来自杨明老师摄影作品 【本期嘉宾】杨明 ▶︎小红书号:端枪战斗 ▼以下照片来自杨明老师摄影作品 【獅子林橋的殷郊 老鐮刀🙌】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3:20 天津与北京早餐文化的对比 ▼以下照片来自杨明老师摄影作品 不分切是煎饼摊的最后坚持 记住这个价目表对比 二嫂子家的早点从来不糊弄 11:30 天津的包子到底好在哪儿?(肯定不在褶儿上 25:50 敲黑板!天津包子的吃饭和注意事项~ 27:20 醋在饮食中的多样化应用和习惯 独流老醋是中国三大传统名醋之一,与山西陈醋、镇江米醋齐名。 因产于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所以得名。独流老醋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的酿造历史,明嘉靖年间编撰的《河间府志》中有关于“春分酿酒拌醋”的习俗和“鱼酢”的记载。据《天津大辞典》记载:“独流老醋曾为宫廷贡品,与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醋”。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月,乾隆东巡沿南运河行至独流时,被飘来的阵阵醋香所陶醉,便命地方官员送来品尝,果然品味绝佳。独流老醋由此成为贡品,名声鹊起。 29:40 天津出于各地醋的口感比较 39:20 推荐天津包子铺和特色小吃 56:40 嘎巴菜+饽饽的魅力,需要点年纪才能体会到 关于嘎巴菜,建议看看《早餐中国》第二季 第30集 嘎巴菜是一种谜一样的味道 01:02:50 天津与北京早餐的差异 天津卷圈 [https://qcloud.dpfile.com/pc/gxnb8cGhIb1MRLehDEHoFZiZkfSZ4gE7XAUX14gFhLOSEcKM0Fvsa1QwRe-dsiSLY0q73sB2DyQcgmKUxZFQtw.jpg] [https://qcloud.dpfile.com/pc/KAEWJXe8HzywqIThg_B3YNi4AkyF_A9AMlylzNQ4SbF0GFRtTlauCjjf2R9vVO1fY0q73sB2DyQcgmKUxZFQtw.jpg] 01:08:09 豆腐脑和煎饼果子的口味及制作差异 天津款豆腐脑是有芝麻酱的,辣椒您也可以少许来点儿 01:24:32 天津美食一日游的建议 来自听友群里的天津美食探路 刨冰和咖啡馆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上期不好嚼的板筋大家都吃的咋样?今天得换个好嚼的东西,不但好嚼还好咽,一吃还能吃一大口的棉花糖。 这棉花糖虽然有着很多人童年的快乐回忆,现在的棉花软糖的花样其实也不少,不过更意外的是棉花糖的发明者竟然是个牙医。 好吧,这千头万绪的棉花絮就让我们展开聊聊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1:30 西北板筋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德令哈老严烤羊肉总店的烤板筋 [https://qcloud.dpfile.com/pc/L9lRHEAMmaRD5ZnKyjGJ7HeWX9w8D5JJNN1dOHuwqyUVJxl9_3y-lsdYPSYPVgdvY0q73sB2DyQcgmKUxZFQtw.jpg] 来自郑捕头微博图片 《我爱我家》贾志国检验手镯的镜头 05:50 来一波棉花糖的童年回忆 08:40 棉花糖的发明和进程,充满着时代记忆 龙须酥 龙须糖 经常用来搭配茶点的龙须糖 14:20 棉花糖机的诞生记首次亮相圣路易斯世博会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馆的盛况 20:00 随着马戏团发展起来的棉花糖事业 1910 年代,玲玲马戏团日常 27:40 棉花糖历史也是有点过于悠久~ 33:00 棉花糖的观赏性的飞跃发展,已经大大高于了食用性 38:40 控糖时代的开始,让我们更关注该怎么吃糖这件事 烧烤店的特色棉花糖 46:10 家庭雪糕也可以用棉花糖来凑 以下图片来自【下厨房】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人类的基因里是不是暗藏着一种动力,喜欢吃那些嚼起来费劲、吃起来带劲的小吃? 那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板筋王,绝对是代表人物。当然论难嚼这件事,何止是板筋会给人增加咬合肌的动力,太多筋头巴脑的零食都让人又爱又恨的。 那今天我们就说说那些让人腮帮子嚼的直摇晃的小吃们吧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0:05 逐渐关注美食类书籍的主播们 02:10 老许帮您拆解下山东糊粥费制作方法和窍门 05:39 回忆中的耐嚼零食:板筋~ 烧烤界不能没有的存在 10:00 板筋到底是哪里? 以下图片和文字来自知乎 板筋是禽畜动物背脊部位从头部到尾部的两条起到协调运动的强韧的组织,是连接全身运动肌肉的主大筋,以牛板筋最为常见,也叫牛大筋、牛大板。 20:40 关于筋头巴脑 【白记四益轩】的煨牛肉 鸡脚筋 辣炒鸡脚筋 烤鸡脚筋 22:00 风干牛肉干的特殊风干技术 28:20 四川特色名小吃:灯影牛肉 31:00 灯影牛肉的传说 38:00 宣汉黄牛 宣汉牛肉,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宣汉县黄牛列入世界优良牛种名录,肉质优良,宣汉依托大巴山良好的自然生态,草丰水美,牛羊肥壮,宣汉黄牛素有“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之誉,以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闻名。 39:50 童年的劲道零食:皮筋糖 47:30 大大泡泡糖的历史及其流行文化 54:00 运动场上经常见到的那种辣条糖,原来是有甘草味的 湖人战胜鹈鹕的比赛中,终场前还剩下46.2秒,詹姆斯被换下场,此时坐在场边的詹姆斯拿起场边的红色软糖,詹姆斯随即咀嚼起来,就是这个画面,詹姆斯已经成为美国媒体热议人物。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