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57分钟
播放:
2,993
发布:
6天前
简介...
今天聊中山公园,也说说里面的“来今雨轩”—— 它不是单纯的茶社,而是 “把文人精神落地到市民生活” 的地方:鲁迅在这里聊新文化运动,老舍在这里构思《四世同堂》,张恨水写出了《啼笑因缘》现在普通人在这里喝茶、聊天,本质上都是 “在公园的角落,找一个放松又能交流的空间”,这也是公园的核心价值。
公园,这个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公共空间,一个多世纪前却是全新的舶来品。北京的公园虽然风景情致是中式的,但内在精神却是极其现代的。它们的开放与民国时期培育公共文化空间和社会美育理念的息息相关。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4:27 中山公园与鲁迅:从禁烟话题到打卡文化的反思
鲁迅故居的背景墙面
08:02 中山公园的历史与文化体验
13:49 朱启钤与近代中国城市建设
中山公园的建立,要感谢朱启钤(下图),他当时任内务部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有这份权力,当然,还得有这样的眼光和公心。1914年,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将这个已经破败的皇家园林,初步改建成人民的公园。
朱启钤先生很懂建筑,中国营造学社就是他创建的,来今雨轩这个名字,也是他取的。正是他的努力,一年之后,即1915年,中山公园里有了来今雨轩这样一处漂亮的新风景。
16:33 民国时期中山公园的历史与票价变迁
公园是十九世纪中期西方为因应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创造的产物,它是现代都市之心,是城市规划中始终挥之不去的乌托邦理想。在中国,“公园”一词古已有之,指称的却是官家园林,与西方public park的概念完全不同。
20:08 来今雨轩的历史与文化氛围
来今雨轩其意取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秋述》小序:“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中央公园茶座——“来今雨轩”,它主要承担《大公报》副刊聚会场所的功能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时在来今雨轩茶社前合影
27:54 红楼宴的历史变迁与来今雨轩的兴衰
1949年,该餐馆进一步发展为音乐餐厅,增添了独特的餐饮体验。
1952年,来今雨轩饭庄交由公园管理处直接经营,管理更加规范。
1958年,饭庄主营方向调整为中餐,并特色化为川贵风味菜肴,吸引了众多食客。
1981年,饭庄进一步创新,开始对红楼菜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独特的餐饮风格。
孙大力,一位在红楼菜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师。他曾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饭庄担任总厨和总经理,不仅担任过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饭庄的总厨及总经理,更在红楼菜的研发与推广上付出了长达30余年的辛勤努力。孙大力通过与红学家合作,将红楼宴推向世界舞台,其贡献不仅在于个人的烹饪技艺,更在于对红楼菜传承与发展的推动。
1993年,孙大力大师主编的《中国来今雨轩红楼宴》一书正式出版
31:19 旧址改造与文化传承的争议
▶️“来今雨轩”始建于1915年,由当时中央公园董事会发起成立,匾额最初由民国画坛声誉颇高的徐世昌书。
▶️1971年重新装修油饰后,据说是受周恩来总理之托,有“中国第一书法家”之称的郭风惠题写了“来今雨轩”四字。
[郭风惠]
▶️现匾是1985年赵朴初所题。
38:00 中山公园茶馆文化与包子故事
鲁迅对饮食是极其挑剔的,他曾经说“这里的包子,可以吃”。他眼中的“可以吃”,换成白话文可以算“很值得一吃”。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采用腌制三年以上的四川南充冬菜,以传统炒馅工艺制成,入口微甜,酱香浓郁。
▼来今雨轩旧影
▼摘自《肖复兴:回忆来今雨轩,不只冬菜包子》
有大约一年多的光景,我工作的办公室在中山公园,在五色土西南侧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里,离来今雨轩很近。午饭时分,常到那里吃包子,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在北京十分出名,可以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相媲美。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包子馅里包着来今雨轩建立以来悠久而绵长的历史,冬菜包子几乎成了来今雨轩的代名词。
那时候,来今雨轩已经变为茶座和小卖部,不再卖炒菜和西点,中午只卖冬菜包子。有朋友来找我,中午到了饭点儿,我都是带他们到这里来吃冬菜包子,不仅物美价廉,还可以坐在亭台上看看风景。
43:46 张恨水作品《啼笑姻缘》及其影视改编
46:13 中山音乐堂的历史与现状探讨
▼1953年“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参加文艺演出,庆祝自己的节日。
音乐堂始建于 1942 年,最初是露天演出场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历经多次改造。从最初砖围土填的平台、露天的观众席,到后来加顶、扩建,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及 1997 - 1998 年的大规模改建,逐渐成为占地 4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 11800 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专业音乐演出场所。如今,其音频与混响效果堪称国内一流,能容纳 1400 人的演奏大厅十分富丽堂皇,还设有 5 个欧式豪华贵宾包厢 。
▼1983年3月24日,《北京日报》1版
自 1994 年起,北京推出面向青少年音乐普及的 “打开音乐之门” 暑期系列音乐会,中山公园音乐堂便是重要演出地。后来,该活动更名为 “打开艺术之门”,演出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京剧、昆曲、评剧、芭蕾、现代舞、杂技、木偶剧、儿童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生活中一个标志性文化品牌 。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山公园音乐堂。(摄影:吕坚)
▼2000年8月29日,《北京日报》5版
▼2011年7月9日,《北京日报》8版
51:19 从第一座公园开始,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公共场所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探索
北京在1910至1920年代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30年代迁都之后是“文化城”,大量高校、出版社、期刊、社团荟萃于此,尤其伴随现代教育体系和出版产业的逐步完善,一批新式文化精英开始生成,有别于依附乡土和血缘的传统士绅阶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而公园是民国北京最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文化人多在此休闲、社交、论学、议政,开展各式文化活动。
▼《北海之春》(Spring in Peihai),刊于1954年由外文出版社印行的纪念新中国建立五周年的英文图册《北京》( Peking)。
▼奥地利籍漫画家手绘北京地图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园,这个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公共空间,一个多世纪前却是全新的舶来品。北京的公园虽然风景情致是中式的,但内在精神却是极其现代的。它们的开放与民国时期培育公共文化空间和社会美育理念的息息相关。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4:27 中山公园与鲁迅:从禁烟话题到打卡文化的反思
鲁迅故居的背景墙面
08:02 中山公园的历史与文化体验
13:49 朱启钤与近代中国城市建设
中山公园的建立,要感谢朱启钤(下图),他当时任内务部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有这份权力,当然,还得有这样的眼光和公心。1914年,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将这个已经破败的皇家园林,初步改建成人民的公园。
朱启钤先生很懂建筑,中国营造学社就是他创建的,来今雨轩这个名字,也是他取的。正是他的努力,一年之后,即1915年,中山公园里有了来今雨轩这样一处漂亮的新风景。
16:33 民国时期中山公园的历史与票价变迁
公园是十九世纪中期西方为因应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创造的产物,它是现代都市之心,是城市规划中始终挥之不去的乌托邦理想。在中国,“公园”一词古已有之,指称的却是官家园林,与西方public park的概念完全不同。
20:08 来今雨轩的历史与文化氛围
来今雨轩其意取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秋述》小序:“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中央公园茶座——“来今雨轩”,它主要承担《大公报》副刊聚会场所的功能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时在来今雨轩茶社前合影
27:54 红楼宴的历史变迁与来今雨轩的兴衰
1949年,该餐馆进一步发展为音乐餐厅,增添了独特的餐饮体验。
1952年,来今雨轩饭庄交由公园管理处直接经营,管理更加规范。
1958年,饭庄主营方向调整为中餐,并特色化为川贵风味菜肴,吸引了众多食客。
1981年,饭庄进一步创新,开始对红楼菜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独特的餐饮风格。
孙大力,一位在红楼菜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师。他曾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饭庄担任总厨和总经理,不仅担任过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饭庄的总厨及总经理,更在红楼菜的研发与推广上付出了长达30余年的辛勤努力。孙大力通过与红学家合作,将红楼宴推向世界舞台,其贡献不仅在于个人的烹饪技艺,更在于对红楼菜传承与发展的推动。
1993年,孙大力大师主编的《中国来今雨轩红楼宴》一书正式出版
31:19 旧址改造与文化传承的争议
▶️“来今雨轩”始建于1915年,由当时中央公园董事会发起成立,匾额最初由民国画坛声誉颇高的徐世昌书。
▶️1971年重新装修油饰后,据说是受周恩来总理之托,有“中国第一书法家”之称的郭风惠题写了“来今雨轩”四字。
[郭风惠]
▶️现匾是1985年赵朴初所题。
38:00 中山公园茶馆文化与包子故事
鲁迅对饮食是极其挑剔的,他曾经说“这里的包子,可以吃”。他眼中的“可以吃”,换成白话文可以算“很值得一吃”。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采用腌制三年以上的四川南充冬菜,以传统炒馅工艺制成,入口微甜,酱香浓郁。
▼来今雨轩旧影
▼摘自《肖复兴:回忆来今雨轩,不只冬菜包子》
有大约一年多的光景,我工作的办公室在中山公园,在五色土西南侧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里,离来今雨轩很近。午饭时分,常到那里吃包子,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在北京十分出名,可以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相媲美。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包子馅里包着来今雨轩建立以来悠久而绵长的历史,冬菜包子几乎成了来今雨轩的代名词。
那时候,来今雨轩已经变为茶座和小卖部,不再卖炒菜和西点,中午只卖冬菜包子。有朋友来找我,中午到了饭点儿,我都是带他们到这里来吃冬菜包子,不仅物美价廉,还可以坐在亭台上看看风景。
43:46 张恨水作品《啼笑姻缘》及其影视改编
46:13 中山音乐堂的历史与现状探讨
▼1953年“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参加文艺演出,庆祝自己的节日。
音乐堂始建于 1942 年,最初是露天演出场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历经多次改造。从最初砖围土填的平台、露天的观众席,到后来加顶、扩建,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及 1997 - 1998 年的大规模改建,逐渐成为占地 4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 11800 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专业音乐演出场所。如今,其音频与混响效果堪称国内一流,能容纳 1400 人的演奏大厅十分富丽堂皇,还设有 5 个欧式豪华贵宾包厢 。
▼1983年3月24日,《北京日报》1版
自 1994 年起,北京推出面向青少年音乐普及的 “打开音乐之门” 暑期系列音乐会,中山公园音乐堂便是重要演出地。后来,该活动更名为 “打开艺术之门”,演出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京剧、昆曲、评剧、芭蕾、现代舞、杂技、木偶剧、儿童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生活中一个标志性文化品牌 。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山公园音乐堂。(摄影:吕坚)
▼2000年8月29日,《北京日报》5版
▼2011年7月9日,《北京日报》8版
51:19 从第一座公园开始,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公共场所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探索
北京在1910至1920年代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30年代迁都之后是“文化城”,大量高校、出版社、期刊、社团荟萃于此,尤其伴随现代教育体系和出版产业的逐步完善,一批新式文化精英开始生成,有别于依附乡土和血缘的传统士绅阶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而公园是民国北京最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文化人多在此休闲、社交、论学、议政,开展各式文化活动。
▼《北海之春》(Spring in Peihai),刊于1954年由外文出版社印行的纪念新中国建立五周年的英文图册《北京》( Peking)。
▼奥地利籍漫画家手绘北京地图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徐个个
6天前
江苏
7
07:36 对,我觉得这个事情本质还不只是禁烟的问题,是把历史人物庸俗化符号化的一种不良风气,说不好听就是,一些人不能理解鲁迅,可能小时候背的课文也忘的差不多了,除了能跟“早”字打卡,他们还能找个什么由头打卡呢,那就抽烟吧。再推而广之一点,还是咱们文化旅游产品在丰富性和内涵方面做得不够,让这种网红打卡行为大行其道。
徐个个
6天前
江苏
5
沙发

二唯
5天前
法国
3
北京天津就是两重天,您那有音乐会有船有餐厅,天津中山公园是相声快板撂地演出的基本场所之一,我小时还看见过杨少华呢。 天津中山公园门口倒是一条街有好几家餐厅,我经常给我爸爸买啤酒,拿着塑料杯打一杯扎啤回家。
付胜昔
6天前
河北
3
01:47 西大街,直隶总督属,对面古莲花池挨着呢😂,雄安的白洋淀也有莲花呦🪷
保卫列宁格勒
6天前
北京
3
抽烟这个事儿不太同意许菲老师观点,最主要的应该不是钱的问题,公共场合抽烟的却不文明,但鲁迅手夹烟卷的经典形象在那个时代是为了倡导大家抽烟嘛?!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举报的人也太上纲上线了,她怕影响孩子,难道大人就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吗,带着孩子去鲁迅纪念馆就是为了让孩子看鲁迅抽烟??这类人太可怕了
暖儿
2天前
河北
2
保定的古莲花池历经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缮扩建,,是中国十大名园之一,也是雍正年间直隶省的莲池书院所在地,历经私家园林、官府园林、书院园林、皇家园林和公众园林的历史变迁,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老盛
5天前
北京
2
才知道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有那么多故事,来历。看来得故地重游一下子,补一下包子。我对中山公园的最深印象就是每年5月的郁金香展,刚到北京时连着去过几年,红的,黄的,白的,粉的衬着我还年轻的婴儿肥。06-07年每周去太庙听课,回家的路通常是朋友带着穿过中山公园,走长安街,一路往北。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听到更添几分亲切。顺便说,当年还很喜欢张恨水的啼笑姻缘,觉得才华横溢,现在也不记得写了啥😂。还有,这期片尾曲也很好听~

多棱镜
6天前
山东
2
03:07 保定的古莲花池真挺好,值得去一趟。肯定不是来都来了系列。属于“嚯,还有这个呢”系列。

星期三下午两点
6天前
江苏
2
飞速进入,购得吊票一张
LU一
6天前
辽宁
2
✌️
徐个个
6天前
江苏
2
今天这集好,我是鲁迅铁粉
四海一雍
2天前
北京
1
應該處處擺放林則徐啊
Fencha
1天前
北京
1
烟禁了怎么修航母啊
A呀I了
1天前
北京
1
49:22 现在去中山公园太不方便了,主要是周边管制范围很大,打车或者骑车都挺难,你要么得在南长街南口排长队过安检,要么得绕到北长街北口过安检,共享单车也不让进南长街。上次我带我母亲去,打车软件根本不给定位到公园西门,只能到北长街角楼那个位置,我用轮椅推着老人一直走到公园。不过母亲虽然八十岁了,对中山公园里的位置都挺清楚,因为她小时候的学校活动基本都是在中山公园里,她说还在中山堂里听陈毅讲过革命故事。可能去公园最方便省心的,还得是坐5路公交车。
YY_TWng
2天前
北京
1
10:55

姜小白已经被注册了
2天前
上海
1
求本期片尾曲,好听!
A呀I了
1天前
北京
1
可惜小宇宙的评论不能贴图,今年郁金香花开的时候去中山公园,在来金雨轩后边儿的紫藤花架下吃包子喝黄酒奶茶,紫色的花瓣扑簌簌地跌落在石桌上,还挺美的。冬菜包子挺大一个,不算难吃(在北京也很难吃到好吃的包子),挺素的,有点像梅干菜,又略甜,再叠加上它的文艺buff,还是值得去打个卡的。
昕昕仔
2天前
北京
1
17:12 3块 两个园中园 单收费

飞船落在陈塘关
6天前
河北
1
07:14 为打卡抽烟 分不清上班、玩😂

飞船落在陈塘关
6天前
河北
1
10:56 左祖右社

飞船落在陈塘关
5天前
河北
1
39:14 三代茶社

飞船落在陈塘关
5天前
河北
1
45:40 流行文学😂

飞船落在陈塘关
5天前
河北
1
54:50 双秀公园 两毛😂

璐小希Lucia
6天前
北京
1
下回咱们带老许去。
一本锦鲤书
6天前
河北
1
周二的深夜电台,(。>∀<。)……开森
付胜昔
6天前
河北
1
54:56 我们这里的丛台公园里有秦始皇出生地纪念馆😁
饭桌骑士
6天前
北京
1
紧追时事
付胜昔
6天前
河北
1
板凳🪑
黑花肥
6天前
北京
1
差点儿又忘了今天是周二
泰山骑手
6天前
山东
1
05:20 据小道消息:举报之人实际上是卖烟草替代品的
张一北
6天前
四川
1
今天的沙发抢的异常艰辛 啊!沙发的含金量陡增十倍!
老盛
6天前
北京
1
七仙女
付胜昔
6天前
河北
1
胡同市井皆学问,茶社杯中藏乾坤🍵
RemnantLee
6天前
北京
0
没有,就没有新公园。
徐个个
6天前
江苏
0
54:05 南京没有中山公园,但是有中山码头、中山北路、中山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逸仙桥、中山门、中山陵、中山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