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工作室
有关身心健康、好好生活

Album
主播:
Linmin2046、段艳苹
出版方:
Linmin2046
订阅数:
5429
集数:
50
最近更新:
2天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有关身心健康、好好生活。分享保持身心健康的信息、工具和练习。 我们是定居欧洲的两位女性,希望通过深入的谈话和丰富的实操练习,帮助大家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身心健康。 我们相信每个人本质上都富有创造力、存在无限可能性并且是完整的人,希望我们的播客能帮助大家充分认识自己、接纳自我,并活出真实自我。 ☀️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 法国里昂心理咨询工作室主理人,身体疗愈法受训背景 (深度放松疗法sophrologie 以及催眠疗法)。 高敏感人士,多年的身心灵领域探索和学习者,中医爱好者,瑜伽、太极、户外运动的实践者,致力成为一位有温度的疗愈者,陪伴与见证每一段活出自己的旅程。 🔆 Linmin 人生教练 Co-active Coaching受训背景,ICF认证共创式教练。荷兰跨文化研究专业硕士,Linmin Life Coach工作室主理人。 ENFP高敏感非标东亚人,用生命影响生命,与你一起探索人生目标,用“北极星”指引,助你活出自我实现、身心平衡和专注当下的人生。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和教练来访者,欢迎与我们链接! 欢迎关注订阅我们的频道,也欢迎给我们提意见和反馈!
身心健康工作室的创作者...
Linmin2046
段艳苹
身心健康工作室的音频...

49. 高光与低谷中,外耗与内耗里,如何养护自己的能量蓄水池?

在许多期节目中,我都反复提到,无论是希望内心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身心舒展,还是实现自己热爱的事,“能量充足”始终是一切的基础。 因此这一次,我再次请来了甘甘老师,专门聊聊关于“能量”的话题。 我们谈到了从高压工作到更年期的能量变化,从追逐掌声的高光时刻,到内心空虚的疲惫低谷;也分享了那些在恐惧中奋力前行、不断起伏的经历。 我们讨论了如何用可持续的方式做事,让能量的“蓄水池”不至于枯竭;如何真正放松身心,为高品质的能量腾出空间。 我们还探讨了如何处理最容易损耗能量的关系,建立滋养而非消耗的连接,以及如何避免自己耗干自己,不要永远处在不满和自责中。 我们并不是追求永远高能,而是学会利用低能量状态的契机,调整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加舒展喜悦。 希望这期节目能为你带来片刻的共鸣与启发,祝你收听愉快! | 本期主播 |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 本期嘉宾 | | 这一期,你将听到 | 00:00:49 为什么聊能量这个话题?能量高是什么样的一个体验? Part 1 我们能量高高低低的经历体验 00:05:17 疯狂的高压工作状态 00:09:56更年期= 能量低下吗? 00:16:05 高光不等于高能,所有的掌声中有没有自己的掌声? 00:25:27 为什么能量低下?磨损来自于哪里?高压工作、自我证明、人际关系、迷茫空虚? 00:34:37 一路跌跌撞撞:从用力做加法,到做减法,从因为不热爱内耗,到因为恐惧内耗 Part 2 如何让能量蓄水池不枯竭 00:39:18 如何让能量蓄水池源源不断的蓄水?控制和管理有什么不一样? 00:45:19 和客户、和项目、和同行建立合作的关系,而不是控制、对抗 00:54:10 松弛下来,让身体成为天地之间的管道,内在有空间 Part 3 如何从耗损能量的关系与自我损耗中走出来 01:04:07 从关系中松脱:尊重自己也尊重对方的内在感受和需求,和对方合作,而不是控制对方和关系 “允许生命中有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不强求只是甜的味道” 01:14:35 自己耗自己是最高级的耗!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自我批评是问题吗? “如果你真的期待那个理想的自己,就去行动吧!” 01:25:50 控制和自律 - 不被恐惧驱使着养生,而是发自内心的自律 01:30:19 不断的俯瞰和觉察自己 01:34:22 不是能量高就一定好,也不是能量低就很糟糕 - 能量低是生命带给我们的调整信号 --------------------------------------------------------------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个人播客 框外的世界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来访以及小团体工作坊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97分钟
99+
2天前

48. 不用向外求了,你的「自我」最懂你|用IFS解锁内在平静与自由

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内在家庭系统)也称为“部分心理学”,它的核心理念是:人的心理由多个“部分”(parts)组成,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观点、情绪和动机,而“自我”(Self)是内在的领导者,一个稳定、智慧的中心,通过理解和疗愈这些部分,可以实现更高的内在平衡与自由。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正在学习IFS的璐璐,一起向大家推荐IFS这个非常赋能、实操性很强的心理学流派,我们都在尝试着用IFS疗愈内在的「流放者」和「保护者」。在面临人生选择和挑战时,我们发现,在“自我”(Self)的领导下,我们有能力更好地让内在的部分紧密合作,成为全力支持自己的内在团队! 愿大家都能实现「自我当家」的状态:智慧 慈悲 接纳,爱自己的每个部分。当你链接到「自我」时,你会发现,无需向外求,所有的答案都在自己心里。 |本期嘉宾| 璐璐,现居香港,当过七年的小学老师,目前gap中,一名心灵探险家 |本期主播| 林敏,生命教练,荷兰Linmin Life Coach 一人公司owner,雨果和伊娜的妈妈 听友群/链接/预约教练对话:微信 Jaymina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2:50 IFS是什么? 7:50 生活情境:如何用IFS疗愈情绪化进食 13:40 你的所有内在部分都是为了保护你,需要和「部分」更新信息:有些保护方式已经不适用了 17:01 IFS:“流放者”是“保护者 ”保护的部分 18:35 多巴胺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绪 22:00 了解多巴胺跷跷板原理,健康多巴胺的来源有哪些 29:00 其他的内在部分:讨好者、照顾者、完美主义者、批评者、回避者、工作狂等 32:00 如何识别「智者」 :用身体感受「自我当家」的状态 35:10 IFS真我的8个c和5个p Compassion:慈悲 Creativity: 创造 Curiosity:好奇心 Connected:联结 Courage: 勇气Confidence: 自信 Clarity: 清晰 Calm: 冷静 Presence: 临在 Persistance: 坚持 Perspective: 视角 Playfulness: 玩耍 Patience: 耐心 43:00 掌握运用IFS后,你最终会呈现什么状态?你的内在形成了一个全力支持你的团队 45:00 要不要辞职? 46:50 IFS里接近真我的「假真我self」长什么样?如何区分真正的智者和假性自我?警惕「灵性正确」 53:00 有了IFS知识后,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会更加笃定和听从内心 56:00 璐璐,你要不要生孩子? 59:30 IFS系统里的爱自己:就是爱自己的每个部分 1:02:00 链接「智者」后,很多选择和决定都是自然发生的 1:05:20 教练对话其实就是教练的智者和被教练着的智者的连接和对话 1:08:00 问他人的人生建议之前:确定这个人是「自我当家」的状态 |本期相关推荐| Self-Therapy: A Step-by-Step Guide to Creating Wholeness Using IFS, A Cutting-Edge Psychotherapy, (美)Jay Earley en Karen Donnely 《部分心理学》作者: [美]理查德·C.施瓦茨(Richard C. Schwartz) / 玛莎·斯威齐(Martha Sweezy) 《头脑特工队》 Dopamine Nation: Finding Balance in the Age of Indulgence,Book by Anna Lembke 44 就连“想自杀”也是我们的保护者——IFS(部分心理学)介绍【咨询手记】

71分钟
99+
2周前

47. 社恐、讨好、害怕被评价?稳住内核,把注意力从“我”转向“TA”

前几周,我做了两场公益交流会,主题分别为:“如何真正的接纳自己”与“如果不被外界评价左右”。根据为分享会准备的笔记以及大家的提问,我在这期播客中,借着和嘉宾Sandi的聊天,从“注意力向内”和“注意力向外”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话题,并对当下的高频疗愈词汇进行了这个角度的诠释: 自恋型注意力向内:本期播客中聊的是这种注意力向内,起点是外(外界在怎么看我),终点也是外(我是否得到了外界的认可) 也叫“脆弱型自恋“ - 表现得内向、敏感、回避社交,内心非常在意他人评价,渴望被认可。 成长型注意力向内:起点是内(我的特质、感受和需求是什么,是什么塑造了我,我想把生命活成什么样子),终点也是内(我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是否实现了自己看重的价值)。 好奇型注意力向外 - 高情商 :本期播客中聊的是这种注意力向外,注意力可以自然在别人身上,真正的对别人好奇。 讨好型注意力向外 -讨好型人格:是注意力在外的表现形式,但是注意力最终回到自己身上。 内核稳定:稳在自己的中心,注意力向外打开。 接纳自己:接纳的本质不只是接受某个行为,更是接纳一个可以改变的情况。 成长型思维:外界反馈助内成长。 社恐:注意力不能从自己身上移开。 友谊:注意力可以在两人之间自由流动,互相得到滋养。 情绪价值:一个人的全部注意力始终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此外,我们还临时做了一个超简单的小练习,用身体来感受“注意力向内”和“注意力向外”的状态,大家也可以尝试下啊! 本期主播: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本期嘉宾: Sandi : 坐标美国,花花世界海海人生 主播,隔壁班 主播 这一期,你将听到: 00:00:13 关于注意力向内与注意力向外 Part 1怎么不再硬生生的表面的接纳自己? 00:05:28:真正的接纳1:看到每个特质都有不同的面向,没有绝对的优缺点 00:11:18: 内向与外向 00:14:15: 真正的接纳2:重新定义一个特质,看到每个特质的多元性:比如聪明或者敏感 00:19:50: 成长型思维:我们是在不断变化的。 00:23:10:真正的接纳3:接受的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可改变的现状 Part 2如何去和外界互动,面对外界的评价? 00:30:25: 把反馈视为“信息”而非“评判” ,带着好奇,微调自己 00:36:20: 我≠我的行为,不要把评价泛化 (也适用于亲密关系中的交流) 00:38:26 隐匿型自恋(或脆弱型自恋):表现得内向、敏感、回避社交,内心非常在意他人评价,渴望被认可。 00:41:20: “社恐”也可能是脆弱型自恋的一种表现?高情商的养成最重要的不是技巧? 00:45:02:如何区分注意力向外与讨好型人格? 真正的友谊是注意力在双方身上自由的有来有往的流动。 00:50:00: 注意力的流动:注意力在人际互动中是要流动平衡 情绪价值就是一个人的全部注意力始终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所以要“收钱”来平衡… 00:54:50: 你给自己出考卷,你是自己的考官 !对你来说,生命中的考题是什么? “满足不在于和别人比较的高分”。 “ 社会考题一直在变…” Part 3 恐惧让我们的注意力无法向外 01:01:23:建立起自己的支持系统,真正的内核稳定带来的对外界好奇,和外界深度链接 01:04:40:小练习提示!(建议在安静的环境中体验) :快乐与恐惧分别是什么样的状态? 01:06:00:注意力向内的底色是恐惧 01:12:40: 我可以回听自己的播客了!直面恐惧的功课 相关书籍、播客 « Unbound: A Woman's Guide to Power » , Kasia Urbaniak 从“内耗王者”到“让万物穿过自己“ --------------------------------------------------------------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个人播客 框外的世界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来访以及小团体工作坊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77分钟
1k+
4周前

46. 确诊ADHD后,我差点原谅了全世界

了解/确诊ADHD的最大意义,不是去吃药,不是“治疗”,而是你可以原谅自己了。 终于和绿色的姐姐Jing约上了时间,录了这期关于成人ADHD的节目。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我们表达了曾经因为不了解ADHD,而产生的自我怀疑,也总因为经常做不到其他人轻轻松松就能做到的事而感到的羞耻。 2024年10月,《经济学人》特刊发表了一篇评论——ADHD should not be treated as a disorder(《ADHD不应被视为一种疾病》),而是神经多样性的自然表现。主编说道: 神经多样性不是缺陷,是未被开发的资源,大部分ADHD症状在适配的环境中能缓解甚至消失。所以与其吃药‘矫正’,不如打造包容差异的社会系统。 目前整个精神科医学界对ADHD的研究还是处于早期阶段,而更包容差异的社会系统也还没建立起,这期节目是我们现有所知信息的分享,由于ADHD的信息真是太多太杂了,我们虽然聊到了: * 如何确诊ADHD? * ADHD有三型,及其不同的表现 * ADHDer和神经典型伴侣如何相处? * ADHDer如何与混乱battle? * ADHDer花式启动法,用好玩的组织计划形式代替自律 * ADHDer如何破解完美主义和拖延症? 但还没聊完............ 下次我们会继续聊:ADHD上班困难、ADHD的睡眠障碍和hyperfocus等,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声明:本期节目仅分享者的个人经历经验分享,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果觉得自己的症状构成ADHD,建议寻求专门医疗机构进行确诊。 |本期嘉宾| 绿色的姐姐Jing,心理咨询师,在美国加州工作的婚姻家庭治疗师。小红书:绿色的姐姐 主理的两档播客:绿色的姐姐和小梳子 和 S*x’n’theContinent |本期主播| 🔆 Linmin 生命教练/Life Coach 高敏感/ENFP/一个睡眠质量低于人类平均水平的母亲 预约教练对话/加听友群:微信 Jaymina (备注:教练对话/听友群) |本期金句| 「如果我们不用二元对立来看世界:不是说多数就是好,少数就是残疾,那ADHD的很多特点,比如爱幻想,就是极大的优势,可以把幻想创造成富有想象力的艺术作品。」 「可能是因为自己spirited的特质,给了我最强烈的原动力去挣脱底层的生活环境,让我成为现在的我,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ADHD的大脑是一个超强信息收集体,会快速吸收超级多的信息,如果不及时输出,就会经常卡住。」 「给所有ADHD的咒语: 对抗完美主义,progress over perfection(有进度比完美重要),减少焦虑和拖延。」 「给ADHDer的小tip:不要告诉脑子要干什么,先做一点,激情做完,且疯狂为自己做到的事而欢呼。」 「来自自己或他人的加油打气,对ADHDer来说,是很重要的!」 「ADHDer体验到的羞耻感,会成为我们行动的阻碍。从外界的视角,切换成内部主体视角———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视角。」 「ADHDer的觉醒:我没办法这样生活下去了,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全力支持自己。」 「按照自己的主体性需求重置生活后,一些小小的无序是不伤大雅的,你可以允许一些混乱,给自己一些空间。」 「你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个浩大的集体,一起来解开封印吧!」 本期内容,你将听到: * 2:29 Jing确诊ADHD的经历:时间概念?做一件事到底要多久啊? * 6:23 林敏的ADHD基本确诊经历:啊?不是所有高敏感都这样吗? * 10:00 高敏感和ADHD的关系:只有出生天生神经敏感的人才可以发展出ADHD * 11:45 神经多元三种类型的重合 * 13:30 ADHD服药感受:药物是怎么起作用的?你需要吃药吗? * 17:35 ADHD的“脑雾” vs 解离感 * 21:40 除了吃药外,还可以怎么调节? * 24:50 ADHDer与「整洁」的battle:这或许与童年混乱的家有关 * 32:00 听友问:和神经典型伴侣相处,如何协调平衡? * 37:10 震惊!主播竟然承认自己在录制中走神,因为是ADHD的节目,还决定不剪辑了:白日梦想家 * 42:00 ADHDer缺乏组织计划能力,如何实现心中愿景? * 54:00 神经非典型者不是一定会经历羞耻感,感到羞耻是你的特质没有被正确对待的结果 * 56:00 听友问: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像其他人一样)有秩序呢? * 01:00:00如果你真的想要达成某种秩序,也允许这可能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实现,「这是一个解开封印的过程。」 |提到的相关书影信息| Scattered Minds: The Origins and Healing of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 Book by Dr Gabor Mate The Wayseers a Vital Breakthrough for Free-spirits, Visionaries, Misfits, Rebels & Pioneers / Book by Garret John LoPorto Dirty Laundry: Why Adults with ADHD Are So Ashamed and What We Can Do to Help/ Book by Richard Pink and RØRY 白日梦想家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2013) 导演: 本·斯蒂勒 超体 Lucy (2014) 导演: 吕克·贝松 Mastering Your Adult ADHD 作者:Steven A. Safren 创伤应激、ADHD、女性主义,麦琳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再见爱人4 所有高敏感人都来重新被看见和养育:让敏感绽放 「本期音乐🎵」 Tom Tykwer - Cloud Atlas End Title

66分钟
1k+
1个月前
身心健康工作室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