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工作室
有关身心健康、好好生活

Album
主播:
Linmin2046、段艳苹
出版方:
Linmin2046
订阅数:
5,810
集数:
57
最近更新:
3周前
播客简介...
有关身心健康、好好生活。分享保持身心健康的信息、工具和练习。 我们是定居欧洲的两位女性,希望通过深入的谈话和丰富的实操练习,帮助大家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身心健康。 我们相信每个人本质上都富有创造力、存在无限可能性并且是完整的人,希望我们的播客能帮助大家充分认识自己、接纳自我,并活出真实自我。 ☀️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 法国里昂心理咨询工作室主理人,身体疗愈法受训背景 (深度放松疗法sophrologie 以及催眠疗法)。 高敏感人士,多年的身心灵领域探索和学习者,中医爱好者,瑜伽、太极、户外运动的实践者,致力成为一位有温度的疗愈者,陪伴与见证每一段活出自己的旅程。 🔆 Linmin 人生教练 Co-active Coaching受训背景,ICF认证共创式教练。荷兰跨文化研究专业硕士,Linmin Life Coach工作室主理人。 ENFP高敏感非标东亚人,用生命影响生命,与你一起探索人生目标,用“北极星”指引,助你活出自我实现、身心平衡和专注当下的人生。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和教练来访者,欢迎与我们链接! 欢迎关注订阅我们的频道,也欢迎给我们提意见和反馈!
身心健康工作室的创作者...
身心健康工作室的节目...

56. 高敏、身弱、低精力?停止“扮演”高能量——有多大劲就冲多大的浪!

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却累得像打了一场仗?不是心力不足,只是“过敏源”太多了——对高敏感人来说,这些暗戳戳影响你状态的「过敏源」都与身体强相关。 当我允许自己「低耗运行」,才停止了“扮演”高能量的人。 有多少劲就冲多大的浪,才是高敏感人的生存智慧。 我们也各自分享应对之道: * 扫描身体找到不舒服的细节,用冲浪式工作法匹配能量与任务,累了就冲小浪; * 用放手疗愈法找个舒服姿势充电,接纳 “低能量老鼠人” 的躺平时刻。 * 低能量带娃法,‘妈妈脸臭与你无关’——不再代际传递讨好型人格。 看似容易被小事击垮的我们,实则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足够扛住大风浪。 -- 🔴本期你会听到: 01:00 为什么感觉到累?高敏人切换精准关怀模式支持他人 04:28 高敏人的过敏源可能仅仅是“我肚子饿了”,都和身体是强相关的。 11:13 跟身体失联很多年时,我们还能这样做... 15:12 有多少力气就冲多大的浪,停止自责,省出做事的能量 18:56 接受我是“低能量的初始设定”,把体力和精力放在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上 22:18 "妈妈今天脸臭是因为累,和你无关"——这是高敏感孩子想听的话 25:44 放手疗愈法——当你不舒服的时候,去找你身体舒服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31:07 高敏人的睡眠小tips:不给自己设定马上睡着的KPI 35:45 为什么非要给自己贴低能量标签,才敢允许休息? 40:10 被喜欢的东西围绕,在中医里也是一种滋补 46:50 高敏感人容易被小事情打倒,但都能再站起来,可以多去荣耀自己细腻的情感和丰盈的精神世界! - 本期主播 🔴 关于播客- 身心之境 The Embodied Space (原名:身心健康工作室) 专为感受深、思绪多的你,准备的身心之境,在身与心之间,与你共感同行。 一个让身体和心灵都能稍作停留的声音空间。 我们在这里聊身体的感受、内在的风景, 有时候是科学和方法,有时候是直觉和共鸣。 希望你在这里找到一点疗愈,一点陪伴, 也许,还有属于你自己的“之境”。 - 本期串台主播 🔴关于《身体由我》: 这是一档走向身心自由的播客,由体重开始,探索关于“我”的一切。 2位主播多年减肥反复反弹,在怪圈里很多年,不断与自我周旋,摸索打破松绑和解,最终拥抱体重自由,身心同调。 体重不仅仅是体重,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更关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回应世界。 希望和你一起,重建饮食关系,也重建自我关系。借由减肥,把自己重新养一遍,获得更大的自由。 -

57分钟
99+
3周前

55. 你 ≠ 你的情绪:当你开始听懂身体的声音

很多时候,我们把身体当作一个工具——用来完成任务、达成目标、维持运转。但其实,身体不仅仅是用来“用”的。它储存着我们的记忆,也悄悄承载着我们的情绪。但是,我们并不等于我们的情绪。 我们可以利用身体发出的信号更好的做出选择、调节情绪、理解自己、更有效的学习等等,尤其对体感丰富的高敏感人群而言。我们也在节目中做了两次小小的角色互换,彼此扮演来访者,现场演示了体感在情绪调节中的实际运用。 欢迎你一起跟着感受、练习,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 本期主播 |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 添加微信duanyanping-zixun | 本期嘉宾 | 鸣鸣:戏剧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目前在加拿大执业。大家可以在公众号【即刻登场】找到她的中文内容,IG:minghealingspace 找到她的英文分享,也欢迎关注鸣鸣关于戏剧治疗的播客:初路-How We Begin? | 这一期,你将听到 | 00:04:00|体感是什么?外感、内感、直觉 直觉一定准确吗? 00:11:42|现场体验:从身体感受出发,去体会一份情绪或一件事 00:17:00|我≠ 我的情绪 身体要足够好,才更容易做到;也需要为丰富的体感信息找到出口 00:23:25|利用不同类型运动带来的身体感受,反向调节情绪 00:29:57|不要再存储了,要学会释放:运动、流泪、化解心结 00:35:08|体感疗法现场演示:“我不想学法语!” 从事件回到身体感受,找到情绪卡点,联结到自己的资源 00:44:50|从身体感受中找到学习动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00:54:42|通过运动建立默契与信任,微妙的内在运动同样重要 00:57:05|日常可做练习:觉察身体感受、了解身体敏感点、自由书写、按摩 -------------------------------------------------------------- 本期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个人播客 框外的世界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个案来访以及小团体「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64分钟
99+
4周前

54. ADHD怎么考上大学的?在更大的世界里找到自己

🎧本期你将听到: 1. 02:13 西子的高考回忆:《实习医生格蕾》起了个巨大作用 2. 6:30 四种不同类型的父母: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你的父母是怎样的? 3. 13:36 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对ADHD和高敏感大脑来说,高考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4. 27:43 出了高中的学校,在大学的自由空气里,我们怎么学会「抬起头来生活」? 5. 33:37 看到更大的世界,看到更多不同活法的样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6. 36:33 学习到底是怎么学的? 所有的信息通通是通过我们的身体的感官进入大脑的。学习是通过身体来学习的,然后才能到达高级中枢,被处理成知识和信息储存起来。 如果只是大脑学会就可以了,那你完全是在跨越一个很大的一个信息处理站,也就是所谓的「死记硬背」。 38:47 林敏对曾经的三本学历去羞耻:“考不好”后的人生,不是结束,是勇敢探索的开始 43:04 大学分一二三本,有必要吗?资源不均与地域歧视:我们为何曾想逃离“来处” 48:33 从逃离到认领来处:寻找我的身份认同 52:19 身份的认同之路:无力、冲撞、翻滚,直到找到自己是谁 55:44 海外华人如何认领自己的身份认同课题? 1:02:00 社会价值靠什么体现? 《狗屁工作》(英语:Bullshit Jobs: A Theory)是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于2018年出版的一本书籍,该书提到社会上存在无意义的工作并分析它们的社会危害。 1:08:55 我是谁? -- 一个探索小练习 又到了一年夏天,又是一年高考,我看过一段话说,很多人在多年后回忆高考,甚至去分析、反复咀嚼,恰恰说明已经不再处于当时的“生存模式”中了,有了某种程度的“安全感”和“心理距离”,也拥有了一些心理资源来处理和整合这段经历。 不仅仅是高考,所有的创伤都是,能回忆和叙述,反而说明已经走了很远一段路了。(出处:微博@诨名唤作巴布尔) 和我回望高考这场集体创伤的是base在英国的西子jo,她是复旦医学院的医学生,本科毕业后又花了三年在英国读了两个硕士,考了一堆证儿,自嘲过去二十几年光在做「有用的事」了,这几年开始从事幸福和健康教练工作(好奇的朋友看这里 这工作是干啥的?),是优秀的高材生,也是一枚自由而有趣的灵魂。 在我们聊高考的时候,她蹦出了一个想法:如果我可以回到2013年的自己身边,给当时的自己支持和陪伴,我可以省掉多少痛苦和困惑? 于是,她想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捐出自己的10个小时,和10位即将开始或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朋友进行1v1深度对话,如果你对高考-大学这个gap的过渡和衔接有困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选出十位朋友,邀请你来对话(公益免费)。 西子的公众号:Jo.X 教练对话,微信:jox_coaching |本期主播和制作| 🔆 Linmin 生命教练 Life coach / Base荷兰,一人公司 大学背包穷游中国,毕业后Gap 4 年,26岁荷兰自费留学,30岁前「我命由我不由天」,30岁后「活着,无悔」。擅长帮高敏感/ADHD/海外华人活出真我,「向下扎根,自由绽放」。链接1v1教练对话:jaymina(微信) 提到的内容 不焦虑的养育,少创伤的童年 《实习医生格蕾》 ——高强度的医疗剧讲述了梅瑞狄斯格蕾和格蕾斯隆纪念医院的医生团队每天都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决定。 《黑白大厨:料理阶级大战》——韩国美食料理综艺节目。 蜜獾——鼬科动物,特点: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78分钟
99+
1个月前

53. 不婚不孕保平安的时代,选择爱情和婚姻是在选择什么?

浪漫、激情、责任、沟通……当中法文化相遇,我们如何理解爱情的模样? 在这期节目中,我邀请了法国好友米莲娜,从她的视角出发,聊聊中法两国对于爱情与婚姻的看法。 为什么我们总说法国人浪漫?浪漫到底体现在哪? 法国人怎么看待婚姻的物质基础? 法国人会因为什么分手、离婚? 出轨在中国是不是比法国还普遍?法国人真的更忠诚吗? 他们怎么看待“爱情变亲情”? 中国男人更会照顾伴侣?法国男人更善于提供情绪价值? 远程夫妻在法国存在吗? “真正美好的关系,是从‘肚子里的小蝴蝶’发展到‘像养植物一样用心呵护’。 这些问题我们都进行了探讨,如果你正在思考爱情的意义,希望这期节目能带给你新的视角。 | 本期主播|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 添加微信duanyanping-zixun | 本期嘉宾| 米莲娜 :法国文化博主,定居上海,老公是北京人。常年活跃于小红书、抖音、微信视频号(账号名:小蹦蹦吃法餐),分享法式甜品、法国香颂与中法文化差异,常与传统和官方媒体拍摄。 | 这一期,你将听到| 00:01:45 — 法式浪漫到底是什么?中国人真的比法国人更浪漫吗? “激情不等于爱情。” “爱情是肚子里的小蝴蝶。” 00:05:30 — 爱情与爱情关系是两回事。 “选择爱情还是选择安全?选择爱情需要勇气,因为那是敞开全部的自己。” “‘我’、‘你’、‘我们’是三个不同的存在。” “像呵护植物一样经营爱情关系。” 00:11:00 — 法国没有爱情就可以分手?中国婚姻真的更现实更有责任感? “中国的婚外恋现象普遍吗?” “法国男性更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更善于沟通。” 00:18:00 — 既要物质安全,又要精神安全,中国的婚恋市场是不是选择更少? “法国也没有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中国男人陪老婆逛街、背东西,法国男人真的不会照顾女人?” 00:29:50 — 爱的五种语言:语言、时间、礼物金钱、服务行为、肢体接触。中法情侣各自的偏好是什么? “中国男人的优点:更绅士?女性可以示弱?” “法国男人也有大男子主义?” “法国人不只是更自由,而是更多样化;中国人的问题相对更统一。” 00:43:00 — 沟通需要适度,需求要清晰表达。 “当两个人都状态不佳时,该怎么办?” 00:51:00 — 远程婚恋:“见不到面的爱情才更美好?” 00:54:10 — 如何看待出轨与婚外情? 01:01:50 — 给“恋爱脑”朋友的真心话 -------------------------------------------------------------- 本期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个人播客 框外的世界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个案来访以及小团体「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71分钟
99+
1个月前
身心健康工作室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