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小马宋:环环拆解!跟着小马宋学习营销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章节导向 1. 定义营销的边界:从广告到价值创造(00:00 - 07:49) 内容描述:对营销的传统认知与新解读,探讨营销不仅是广告与推广,更是从价值创造到客户连接的全流程体系。 2. 营销的核心:让产品说话(07:50 - 14:33) 内容描述:强调营销从产品价值出发的重要性,剖析如何让优秀的产品自身成为传播利器。 3. 品牌资产:顾客认知的集体记忆(14:34 - 23:58) 内容描述:解析品牌资产的构成,从视觉符号到核心价值,品牌如何通过关键词塑造顾客认知。 4. 消费升级的背后:营销的权衡与取舍(23:59 - 31:48) 内容描述:通过实际案例,如“遇见小面”,探讨如何在消费者需求中找到独特定位,平衡个性与大众传播之间的矛盾。 5. 不止一句广告语:品牌语言的灵魂(31:49 - 38:23) 内容描述:深入话语体系的构建,解读广告语背后的品牌人格,展示如何通过语言为品牌注入鲜明性格。 6. 持续改善:营销环节的效率优化(38:24 - 47:36) 内容描述:聚焦营销链条中的每个细节,从产品设计到消费体验,通过小调整带来巨大成效。 7. 反常规的创意:沙漠中的广告牌(47:37 - 54:27) 内容描述:通过“沙漠广告牌”等案例,展示反差与创意如何成为品牌营销的关键杠杆。 8. 平衡与突破:品牌定位的灵活艺术(54:28 - 01:01:21) 内容描述:探讨如何在品牌定位中灵活平衡消费者需求与品牌调性,为长期主义奠定基础。 9. 价值的再创造:从虾滑到虾排(01:01:22 - 01:10:45) 内容描述:以虾滑品牌的转型为例,展示通过产品创新与团队构建实现价值再创造的实践。 10. 理性看待营销:企业成功的核心逻辑(01:10:46 - 01:20:55)

166分钟
3k+
7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 | 罗振宇:这10年,有太多话想说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1. 信念的分量:一场差点取消的演讲(00:00 - 01:12) 内容描述:罗振宇回忆跨年演讲的起步与阻碍,讲述即使在困难和不确定中,也要坚守承诺的信念与价值。 2. 刺痛记忆中的微光(01:13 - 02:22) 内容描述:通过擦手纸事件和跨年演讲的坚持,展现责任感如何在微小的选择中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 3. 压力之下,成长才有重量(02:23 - 03:32) 内容描述:探讨极端压力对身心的影响,并揭示长期主义的践行需要忍受不被理解的代价。 4. 长期主义,是对简单的偏执(03:33 - 04:31) 内容描述:通过莫高窟和微信60秒的案例,阐述长期主义的本质是以极简的框架实现持续累积的奇迹。 5. 文明的未来,从日抄千字开始(04:32 - 05:26) 内容描述:以个人学习文明史的经历为切入,解读长期主义如何帮助个人和文明完成更深层次的积淀。 6. 吃苦,是表达者的必修课(05:27 - 06:52) 内容描述:从表达能力的突破谈起,分享罗振宇如何在极限环境中提升能力,将痛苦转化为成长的基石。 7. 德不配位的修行(06:53 - 08:50) 内容描述:回应批评与误解,揭示名望背后的道德与自我修炼,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秩序中保持内心的平衡。 8. 输出秩序,是时间的战斗(08:51 - 09:34) 内容描述:通过天一阁的案例,探讨长期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向世界输出秩序,并通过坚持实现价值的延续。 9. 被时间铭记的朋友(09:35 - 10:15) 内容描述:总结跨年演讲十年的意义,强调坚持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时间将成为最值得信任的伙伴。 10. 长期主义,通往未来的算法(10:16 - 11:32) 内容描述:以第十年为起点,展望未来长期主义的旅程,揭示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和潜在的巨大可能性。

11分钟
1k+
7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梁宁:“真需求”,是商业世界的万能钥匙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梁宁:探索真需求与商业逻辑• 1.“从硅谷归来,身份多重,作家为最”(00:00-06:30):梁宁分享了自己从硅谷归来后的身份转变,以及如何将多重身份归纳为作家这一角色。• 2.“长期主义,七年磨一剑”(06:31-15:30):梁宁讲述了自己从准备到完成书籍的过程,强调了长期主义在她个人成长和成功中的核心作用。• 3.“真需求,修真之路”(15:31-25:00):梁宁将长期主义定义为修真之路,强调了在个人成长和成功中的核心作用。• 4.“个人品牌,新媒体敲门砖”(25:01-33:00):梁宁讨论了如何通过长期主义建立个人品牌,成为新媒体领域的重要声音。• 5.“承诺如玫瑰,绽放于坚持”(33:01-49:00):梁宁通过自己的“真需求”理念,展示了承诺的力量和实现长期目标的重要性。• 6.“长期主义与生活平衡”(49:01-1:02:00):梁宁分享如何将长期主义融入日常生活,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7.“挑战与批评,成长的双翼”(1:02:01-1:15:00):梁宁讨论如何将公众批评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坚持自己的道路。• 8.“学习与创新,未来的双桨”(1:15:01-1:30:00):梁宁强调不断学习新工具和知识的重要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9.“知识服务,未来灯塔”(1:30:01-2:15:00):梁宁预测知识服务行业的未来,强调创新和适应变化的必要性。• 10.“直播感悟,未来期待”(2:15:01-2:37:17):梁宁总结直播经验,分享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观众的感谢。 ---梁宁的金句与观点:•“从硅谷归来,身份多重,作家为最。”•“长期主义,七年磨一剑。”•“真需求,修真之路。”•“个人品牌,新媒体敲门砖。”•“承诺如玫瑰,绽放于坚持。”•“长期主义与生活平衡。”•“挑战与批评,成长的双翼。”•“学习与创新,未来的双桨。”•“知识服务,未来灯塔。”•“直播感悟,未来期待。”---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或有其他特定要求,请随时告知。

196分钟
9k+
8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罗振宇:长期主义,干成就是完成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罗振宇:新媒体时代的探索与启示• 1.“直播是孤独的舞台,激情是唯一的观众”(00:00-06:30):罗振宇分享直播的挑战,如何在没有现场观众的情况下保持演讲的热情。• 2.“变化是常态,适应是生存的本能”(06:31-15:30):罗振宇讲述自己从央视到新媒体的转型,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中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3.“长期主义不是信仰,是日复一日的坚持”(15:31-25:00):罗振宇将长期主义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强调其在个人成长和成功中的核心作用。• 4.“个人品牌是新媒体时代的敲门砖”(25:01-33:00):罗振宇讨论如何通过长期主义建立个人品牌,成为新媒体领域的重要声音。• 5.“承诺是时间的玫瑰,绽放在坚持的土壤”(33:01-49:00):罗振宇通过“罗胖60秒”和跨年演讲,展示了承诺的力量和实现长期目标的重要性。• 6. “长期主义是生活的艺术,平衡是它的画笔”(49:01-1:02:00):罗振宇分享如何将长期主义融入日常生活,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7.“挑战是成长的催化剂,批评是进步的阶梯”(1:02:01-1:15:00):罗振宇讨论如何将公众批评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坚持自己的道路。• 8.“学习是未来的钥匙,创新是时代的船票”(1:15:01-1:30:00):罗振宇强调不断学习新工具和知识的重要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9.“知识服务是未来的灯塔,照亮前行的方向”(1:30:01-2:15:00):罗振宇预测知识服务行业的未来,强调创新和适应变化的必要性。• 10.“直播的感悟,是对未来的期待”(2:15:01-2:37:17):罗振宇总结直播经验,分享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观众的感谢。 ---罗振宇的金句与观点:• “直播是孤独的舞台,激情是唯一的观众。”• “变化是常态,适应是生存的本能。”• “长期主义不是信仰,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个人品牌是新媒体时代的敲门砖。”• “承诺是时间的玫瑰,绽放在坚持的土壤。”• “长期主义是生活的艺术,平衡是它的画笔。”• “挑战是成长的催化剂,批评是进步的阶梯。”• “学习是未来的钥匙,创新是时代的船票。”• “知识服务是未来的灯塔,照亮前行的方向。”---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或有其他特定要求,请随时告知。

200分钟
6k+
8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烤匠创始人冷艳君丨十年正增长,这家餐饮穿越经济周期逆势火爆的秘密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1. 开场与品牌背景(00:00 - 01:54) 刘润介绍冷艳君及其创立的“烤匠”,讨论其作为麻辣烤鱼餐饮品牌的成功之道。提到烤匠2013年成立,总部位于成都,现有71家门店,覆盖成都、重庆及周边城市。 2. 品类选择与品牌定位(01:55 - 06:43) 冷艳君阐述品牌核心: * 聚焦麻辣烤鱼品类,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成都除火锅外的美食名片。 * 强调顾客需求及复购率的重要性。 * 选择麻辣烤鱼的原因:川渝地域优势、麻辣口味的广泛接受度、年轻人喜爱的烹饪方式。 3. 川渝市场深耕与扩展(06:44 - 10:56) 冷艳君提到2016年起专注深耕川渝市场,通过探索不同城市和县城,挖掘麻辣烤鱼的传统口味,并将其差异化优势融入产品研发。 * 麻辣烤鱼成为成都重庆地区大众点评热门榜第一名,成功进入北京市场。 4. 产品创新与顾客体验(10:57 - 28:17) 深入探讨烤鱼工艺: * 专用烤鱼炉设计实现“外焦内嫩”。 * 持续优化烹饪细节,例如13分钟高温短时烤制、5分钟内挂汁上桌。 * 强调顾客体验,推出豆花作为麻辣烤鱼的经典搭配,使用东北黑豆现磨,确保口感和质量。 5. 品牌发展策略与核心理念(28:18 - 34:08) 烤匠提出品牌使命:“不吃火锅就吃烤匠”。 * 以用户心理认知为基础,通过提炼场景需求(如社交聚餐、家庭聚会)强化品牌定位。 * 聚焦川渝市场,注重精细化运营,避免盲目扩张。 6. 聚焦用户需求与复购率(34:09 - 51:32) 冷艳君强调: * 产品开发以顾客反馈为导向。 * 聚焦复购率,通过用户场景需求洞察(如生日聚会)优化服务与产品设计。 * 烤匠复购率为15.75%,高于中餐与火锅行业平均水平。 7. 差异化创新与非遗认证(51:33 - 57:36) 通过创新口味(如三种辣椒与花椒配比)和餐具设计(圆形烤鱼盘),重塑麻辣烤鱼产品。烤匠的黑豆花麻辣烤鱼入选成都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 方法论与创业心得(57:37 - 1:28:25) 冷艳君总结餐饮创业的核心: * 注重用户真实反馈而非数据驱动,避免盲目跟风。 * 强调产品质量为基石,将用户需求与口感创新结合。 * 坚持长期主义,追求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88分钟
1k+
8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侯小强:如何让中国IP,更值钱。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1. 嘉宾介绍与职业生涯回顾(00:00 - 06:30) 侯小强回顾了从新浪到盛大文学的职业经历,特别提到早期在新浪负责博客项目,并推动其成为行业标杆的过程。 2. 新浪博客的创新与挑战(06:31 - 20:00) 侯小强讲述在新浪博客的运营策略,包括如何通过“名人效应”邀请明星和作家加入,以及通过数据和算法提升用户粘性。 * 强调“被看见”对个人和作品的重要性。 * 提到与作家和公众人物的合作,例如余华、韩寒等。 3. 离开新浪的契机(20:01 - 33:36) 2008年,侯小强因对网络小说与IP的未来前景产生兴趣,接受盛大文学创始人陈天桥的邀请,担任首席执行官。 * 描述新浪与盛大的文化差异,以及离职时的感激与感慨。 * 分享新浪时代对他世界观的影响,如新闻的多样性和用户判断的重要性。 4. 盛大文学的组建与扩展(33:37 - 50:00) 侯小强分享在盛大文学初创阶段的关键任务: 1. 并购整合:将网络文学平台如起点中文网等资源整合。 2. 商业化探索:通过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阅读基地等模式,首年营收即破亿。 3. 推动IP开发:将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如《鬼吹灯》、《庆余年》等。 4. 网络文学主流化:组织中国作协与网络作家的联动活动,推动网络文学进入主流文化圈。 5. 网络小说的崛起与未来(50:01 - 1:10:00) 侯小强分析网络小说的特点和商业模式,包括: * 即时反馈机制对作者创作的影响。 * 商业化路径从按章节付费到IP授权的全面扩展。 * 网络小说的题材创新以及对影视、游戏的渗透。 6. 从文学到IP全产业链(1:10:01 - 2:00:00) 深入探讨IP的全链条开发策略,包括: * 授权模型: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跨媒体合作。 * 商业价值:如《明朝那些事儿》的长期稳定收益模式。 * 对网络小说“被驯化”的反思与应对。 7. 创业心路与价值观(2:00:01 - 2:30:00) 侯小强分享创业以来的心得: * “被看见”的哲学对个人成长与团队管理的重要性。 * 创业者的孤独与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8. 访谈总结与未来展望(2:30:01 - 2:55:22) 侯小强总结其职业生涯中的三大价值观: 1. 尊重多样性与开放性。 2. 坚持好奇心与想象力。 3. 怀有感恩心态,帮助他人实现潜能。

175分钟
1k+
8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王志纲:战略,就是找魂。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2024年11月21日,刘润对王志刚的访谈,总时长2小时37分钟。以下为访谈的时间顺序总结: 1. 嘉宾介绍与自我描述(00:00 - 06:30) 王志刚将自己定义为“不明飞行物”,因为其职业生涯跨越多个行业,难以用单一标签概括。他特别提到从战略咨询行业起步,并形容自己经历了中国近40年的商业变革。 2. 青少年成长与冒险经历(06:31 - 15:30) 回忆其少年时期的上山下乡、建筑工地工作经历,以及险些丧命的事故。他感慨改革开放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认为高考恢复是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3. 高考与大学求学(15:31 - 25:00) 讲述1978年高考的经历,以及全家兄妹四人都考上大学的奇迹。他强调方法论对学习和人生的关键作用,并感恩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机会。 4. 大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25:01 - 33:00) 1982年从兰州大学经济系毕业后,选择进入甘肃省社科院工作,尽管条件艰苦,但他凭借学术成果和编辑经验脱颖而出。 5. 从学术到新华社的转型(33:01 - 49:00) 1984年加入新华社,报道聚焦经济改革与社会热点。他通过一篇关于广东改革开放的内参文章声名鹊起,影响了国家政策。 6. 新华社广东十年(49:01 - 1:02:00) 描述在广东的驻站经历,发表多篇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报道。他将自己的新闻工作视为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深刻观察,并提到其后来的战略咨询事业根植于这一阶段的积累。 7. 从记者到战略咨询师的跨界(1:02:01 - 1:15:00) 1994年离开新华社,决定探索市场经济规律。他将这一转型视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的必经之路,用十年积累成为国内战略咨询领域的代表人物。 8. 对人性与社会规律的思考(1:15:01 - 1:30:00) 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双面性(如贪婪、侥幸、虚荣)与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强调政策设计应尊重常识、敬畏规律、顺应人性。 9. 战略咨询的意义与方法论(1:30:01 - 2:15:00) 王志刚分享其咨询理论,强调从宏观经济到企业战略的全局视野,同时提到在为客户设计战略方案时对方法论的灵活运用。 10. 访谈总结与个人寄语(2:15:01 - 2:37:17) 王志刚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呼吁年轻人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寄语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机遇。

157分钟
1k+
9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王煜全:人工智能,有哪些颠覆我们生活的可能?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2024年11月20日刘润与王煜全的直播访谈,总时长为3小时27分钟,涵盖了从创业到投资的经历,以及人工智能和科技产业的思考。以下是访谈的时间顺序总结: 1. 嘉宾介绍与职业标签(00:00 - 01:30) 王煜全介绍自己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职业历程,强调始终关注从产业角度推动社会发展。 2. 中美科技产业差异(01:31 - 04:30) 探讨中美在硬科技领域的优势互补,王煜全分享其在美国科技投资的经验,特别提到东岸高校对机器人研究的影响。 3. 早期创业经历与互联网元年(07:30 - 17:00) 回忆1993年大学毕业前的创业,创建中国医药市场的英文网站,通过互联网抓住早期信息差的机会,与英国合作主办医药大会。 4. 咨询公司的发展历程(18:00 - 28:00) 王煜全分享从医药咨询开始的创业过程,与美国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合作,以及拓展到电信和工业领域的经历。 5. 从咨询到投资的转型(28:01 - 34:00) 介绍咨询业务逐步成熟后的转型动机,分析投资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启动天使投资基金。 6. 无线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黄金时代(35:00 - 45:00) 讲述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增值业务的过程,包括移动阅读、彩铃等业务对产业的深远影响。 7. 进军天使投资与项目选择(46:00 - 54:00) 从2008年开始天使投资,专注移动互联网、手游等领域,提及掌趣科技等成功案例。 8. 海外科技投资的布局(55:00 - 1:05:00) 从2013年开始进军美国科技投资市场,凭借早期布局建立优势,注重高校技术转化为创业项目的机会。 9. 科技创业的生态与未来展望(1:05:01 - 1:27:00) 阐述美国科技创业者从高校研发到孵化创新的模式,强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未来社会的深远影响。 10. 总结与个人感悟(1:27:01 - 3:27:36) 王煜全分享其从创业到投资的感悟,强调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以及持续关注科技领域的坚定信念。

207分钟
2k+
9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傅盛:受好奇心驱动的“另类”创业者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一场刘润与傅盛的访谈,时长1小时53分钟。以下为访谈的主要内容和时间节点: 1. 好奇心与成长动力(00:00 - 04:00) 傅盛谈到自己从小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以及成长过程中对未知的渴望。他认为自己由好奇和压力驱动,热衷于不断开拓新领域。 2. 创业初期的压力(04:01 - 07:00) 分享自己早期的北漂经历和经济压力,这段艰难的日子塑造了他的抗压力和不轻言放弃的性格。 3. 信息专业背景的影响(07:05 - 09:00) 谈到大学学习信息专业对他未来技术敏感度的培养,以及后来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契机。 4. 与周鸿祎共事的经历(09:00 - 15:00) 描述在3721公司与周鸿祎共事时面对的挑战和成长,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管理项目和团队。 5. 用户至上的产品观(15:20 - 19:30) 强调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用户反馈的重视,认为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6. 360安全卫士的成功(19:30 - 23:00) 谈到自己作为产品经理推出360安全卫士,并通过口碑营销实现了产品的快速增长。 7. 猎豹移动的成立与成长(23:10 - 30:00) 分享猎豹移动从清理大师起步到在全球市场取得的成功,并在2014年成功上市。 8. 个人财富与事业反思(30:00 - 40:00) 谈到上市后的空虚和对人生意义的重新审视,意识到财富无法填补生活的其他需求。 9. 进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45:00 - 53:00) 阐述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看法,以及决定进入机器人行业的动机,希望打造智能家庭助手。 10. 未来的机器人发展展望(55:00 - 1:00:00) 傅盛预测未来机器人在家庭中的形态,认为无需人形,只需具备智能和实用性即可满足日常需求。

113分钟
1k+
9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黄宏生:从彩电大王到新能源先锋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总时长为3小时18分钟,主要围绕其创业经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以及创维和新能源车的发展思路展开。以下是访谈的核心内容和时间节点总结: 1. 开场与嘉宾介绍(00:00 - 02:00) 刘润与黄宏生闲聊,介绍黄宏生为创维的创始人,同时提及创维在家电领域的成就。 2. 成长经历与时代背景(02:01 - 10:00) 黄宏生讲述自己在1950年代出生、经历自然灾害、上山下乡的背景,以及在改革开放中抓住机遇,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故事。 3. 创维创立过程(10:01 - 20:00) 黄宏生回顾创立创维的动机,介绍品牌初期在电视机市场的竞争,并通过创新和成本控制打开市场。 4. 中国家电行业的竞争与发展(20:01 - 30:00) 讨论创维与其他国内家电品牌(如TCL、海信、康佳)的竞争,分析了国内家电行业四十年的发展变迁。 5. 新事业与电动汽车产业(30:01 - 50:00) 黄宏生介绍创维在智能家居和电动汽车领域的拓展,表达了对新能源车的前景和智能家居市场潜力的信心。 6. 工作理念与人生观(50:01 - 1:10:00) 分享其坚持到2049年退休的计划,强调对工作的热爱、贡献社会的成就感,以及从苦难中磨练出的毅力。 7.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1:10:01 - 1:30:00) 讲述计划经济下的大学毕业分配经历,以及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体会,随后谈到市场经济改革如何激励个人创业。 8. 商业文明与国际化视野(1:30:01 - 2:00:00) 黄宏生分享了如何通过外贸和国际视野带领创维走向全球,介绍了创维在全球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9. 年轻一代的建议(2:00:01 - 2:30:00) 鼓励年轻人不要害怕困难,要抓住时代机遇,不断学习、适应全球化趋势和技术变革。 10. 总结与未来展望(2:30:01 - 3:18:00) 黄宏生总结自己作为企业家的经历,展望未来创维在智能家电和新能源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98分钟
99+
9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吴世春:用脱口秀,聊聊未来投资机会在哪里

刘润商学的个人播客

这场直播中,吴世春老师和刘润老师就创业、投资以及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以下是直播内容的概要: 1. 直播介绍:刘润老师介绍了“进化者直播”的意义,强调了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性。 吴世春老师作为嘉宾,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历,包括在华为、百度的工作经历,以及创业和投资的历程。 2. 投资哲学:吴世春老师提到了他的投资哲学,包括在非共识的无人区独行,寻找被市场忽视的机会。 3. 投资案例分享:吴老师分享了他在梅花创投的投资案例,包括在移动互联网、物流、机器人、新能源、芯片、军工等领域的投资。 4. 市场机遇:讨论了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机遇,包括细分市场、下沉市场、出海以及AI赋能的传统行业。 5. 创业者特质:吴老师提到了他看好的创业者特质——PSD(Poor, Smart, Desire),即贫穷、聪明、有野心。 6. 融资环境:讨论了当前融资环境的挑战,包括美元基金的减少和人民币基金的国资背景,以及这对创业者的影响。 7. 退出策略:吴老师建议创业者考虑被并购作为退出策略,而不是单纯追求IPO。 8. 行业趋势:讨论了科技行业的快速变化,以及如何适应这些变化。 9. 段子分享:吴老师分享了一些幽默的段子,以轻松的方式结束了直播。 10. 总结寄语:吴老师和刘老师都鼓励创业者保持耐心,坚持在牌桌上,相信总会等到花开的时候。 直播最后,吴世春老师推荐了他的两本书《心力》和《自适力》,强调了在当前环境下,创业者需要心理强度和适应能力。刘润老师也鼓励大家保持积极态度,相信困难总会过去。

188分钟
99+
1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