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是“城市的缝隙”短歌赛中的“爱人组”特辑 我和我的朋友小万在一个假日的午后一起在郊野漫步,找一个地方停下来,一边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边聊“爱人”这个神奇的话题。 在这种放松的心境下,产生了很多之前意想不到的有趣谈话。 所以虽然录音效果并非很好,但还是分享给大家! 同时这一期为短歌赛“爱人组”的特别节目。希望大家踊跃参赛!为自己的爱人写一首短歌。 获奖选手有希望获得由九久读书人赞助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本。
城市余数举办短歌赛啦! 奖品丰厚,活动多多。 点击链接可以直接进入报名细则界面,写一首简单的短歌,来记录城市里的缝隙。
这是Z前往DEMO TALK串台的一次节目。这一次,我们的话题主要围绕菜市场~ 时长:2小时39分钟。 06:00 菜市场为什么总能提供新鲜、便宜的食物? 10:20 “附近”概念突然变得被需要,但我们讲的”附近“到底是什么? 16:00 菜市场作为一种想象中的“附近” 22:00 疫情之后,认识菜市场中具体的人 30:00 楼下的菜市场是不是真的附近? 37:00 和人的联结,而不是关于真相 44:00 建筑与人的关系,理解建筑与系统之间的关系 51:00 了解了所有的建筑结构、食物知识就可以了吗? 56:00 建筑如何联系起所有参与其中的人? 01:02:46 菜市场的重新社区化 01:10:30 菜市场改造吸引年轻人值得赞赏吗? 01:26:30 菜市场的士绅化,以及它真的是士绅化吗? 01:30:33 菜市场拆掉后,民间自发的补偿机制 01:43:30 菜市场会消失吗? 01:49:00 菜市场如何reclaim 公共空间的所有权 02:04:52 “附近”是一个兜底保护我们的东西吗? 02:18:00 “附近”的生命力,启发了我将来要如何去生活 02:21:00 “附近”的伦理关注 02:24:00 关心和关注是很大的力量,“附近”提供了一个词 02:33:00 小摊不需要设计,他们只需要主体性 02:35:54 对当下社会来说,人类学家的意义,设计师的意义
这是去好朋友刘利的“红楼慢炖”串台的一次节目!我们一起谈了红楼梦里的建筑~ 说到建筑,先提一个常见的误解:黛玉第一次进荣国府进的是角门。这是不是说明荣国府不重视甚至怠慢她呢?且听Z给你掰扯一下中国建筑的门。 我们这次把目光对准大观园的建筑,贾府其他建筑暂且靠后。第一,大观园建筑是为了元妃省亲新修或者改建的,着墨较多;第二,这些建筑被分给了大观园少男少女住,让他们成为了自己居所的主人。有了自己的家,就有了自由意志,除了可以自己装饰屋子,还能请人来做客呢。所以建筑人格化了,而人也和建筑融为一体。 原来潇湘馆的“馆”,本来就是客房的意思,适合黛玉的客居身份;怡红院的“院”这个名词无甚特别,可是蘅芜苑的“苑”就值得说道说道;暖香坞为什么只能给惜春住?为什么迎春住的是唯一的重屋“缀锦楼”?探春一个人占了“斋”和“堂”这两个有丰富文化含义的建筑,有什么讲究?轩、榭、亭、舫、洲……这些都是什么样式? 贾母为什么要给黛玉换个银红的软烟罗窗纱?又为什么觉得蘅芜苑太素净“不像”?贾母给宝钗的几样体己体现了她怎样的品味?当然了,老太太的话里,除了审美,还有人情世故呢! Z表示他最喜爱的史湘云的“枕霞阁”没有描述,是一大遗憾。不过也无妨,史大妹妹不是住在潇湘馆,就是住在蘅芜苑,要么就是拉上黛玉一起去妙玉的栊翠庵通个宵。 关于大观园的建筑我们就聊这些,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其他建筑我们只能改日再聊了!
聊完猎魔人之后,Yoko&Tao&Z开始聊西部世界! 很随意的朋友聊天是也! 预警:本期内容涉及对《西部世界》前四季的严重剧透。 预警:本期内容均为个人观点,大量暴言! 非预警:结尾处有彩蛋!
建筑大王的Yoko与Tao都很喜欢西部世界系列,恰好我也非常喜欢。于是我们约定好等到《西部世界》第四季结束了,一定要一起聊一聊。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追西部世界的过程中,Tao和Yoko无意吃下了我安利的The witcher系列,并且对美剧大为赞赏。这让我非常意外且惊喜,于是我们就计划聊完西部世界后再聊聊猎魔人。 结果还没开始聊西部世界,我们就忍不住先开始聊猎魔人,并且完全停不下来。甚至想要单方面宣布猎魔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作品。 预警:本期内容涉及对猎魔人系列剧集、小说和游戏的严重剧透。 预警:Z狂爆粗口🤬,形象坍塌。 很随意的朋友聊天,就是这样!
这一部分是一个彩蛋环节。 游旭东曾写过一篇关于安藤忠雄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我的共鸣。 安藤忠雄是每一个读建筑学的学生都绕不开的一个建筑师,他被称为传奇的建筑斗士,也开创过盛行的风格。他在中国也有着非常多的建设,深受中国业主的喜爱。 但随着这些建设一个一个落地,我们也见证了他跌落神坛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留给我们的叹息。 拓展: 安藤忠雄的建筑:一种文化装饰符号
在这一部分里,我与游旭东就公共建筑展开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从大同美术馆到苏州博物馆的西馆,再到上海与深圳不同的城市建设策略,我们的探讨不断指向一个问题:我们为何要兴建公共建筑?我们所需要的是公共建筑所盛放的公共生活,还是公共建筑本身? 带着这个思考,我们似乎有了一个看待大型公共建筑和城市生活的新的视角。 拓展: 云水无边 苏州博物馆西馆,为何难堪苏博之名 上海向右,深圳向左丨从浦东美术馆观察到的
这次对谈我请到了好友独立建筑媒体撰稿人游旭东,他长期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公共建筑建设,并坚持在这一领域做独立的研究和内容输出。他刚刚经历了山西的游历,看到了精美的中国古建筑,而在他结束游历之际,建筑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四座形态各不相同但又有着某种相似性的“国家版本馆”横空出世。 中国大规模修建大型公共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但纵观历史,最密集的建设却是在近20年。世纪之初,经济腾飞申奥成功的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地标开始称为市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2012年,王澍被颁予建筑界的极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似乎标志着中国建筑师开始走向国际视野。 二十年的探索,兜兜转转,为何却还未走出“大屋顶”的阴影?注重形式训练的建筑学教育延续了几十年,建筑师们还在迷茫求索,既得不到主流叙事的认可,也不被普通民众所理解。但排除建筑师,主流叙事和民众却似乎找到了某种共识。 在这个建筑界哀鸿遍野的季节,与游哥畅谈暴言! 拓展: 中华现代帝国式建筑:一种范式 何镜堂、王澍、陆文宇、张锦秋分别设计国家版本馆三座分馆 城市邮差
拔完牙的我给二水木鱼打电话,被自己的口音爆笑到,于是决定把刚拔完牙的自己的声音录下来。 我们聊了什么: 00:02:58Demo第六期上市了!点击这里可以买到! 00:07:40第四届短歌赛即将开始!点击这里可以了解过去的短歌赛~ 00:09:00二水木鱼神奇的面试经历。 00:13:50Z跟拔牙有关的记忆和经历。 00:16:20感慨了一下医院设计还停留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层面。 00:18:51去医院检查身体时候内心的忐忑!距离重疾最近的一次! 00:21:00银行职员和建筑师的常见病! 00:24:00爱护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牙齿!
2019年夏天我参加了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基金会组织的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在平遥县木瓜村参与了屯堡寨门的重建工作。那次工作营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忘的记忆,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并且学习到了非常多的遗产保护知识。最重要的是,那是我第一次亲手砌砖、砌拱、夯土。 离开图纸和书本,亲手参与建造,这对我的改变是非常大的。当时担任营长的是阮一家,他比我年长几岁,但已经有了很多的遗产保护经验。我们当时有非常多交流,结下了深厚友谊。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我已离开学校成为了一个设计师,而他却远渡重洋前往法国巴黎继续深造。前段日子,他告诉我工作营时隔两年重新开始招募。惊喜之余,我们也交流了近况,发现这三年来我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一拍即合,决定围绕“建历保”这个独特的专业好好聊一聊。 同时,也为基金会重启的志愿者、艺术家招募做一下宣传。 感谢大家的收听! 主持人:Z 嘉宾:阮一家 内容索引: 00:00:40 什么是“建历保”,建历保都学一些什么 00:06:01 如何定义“建筑遗产” 00:14:21 一家为何学习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在巴黎学习这个专业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00:30:30 在法国和国内学这个专业所感受到的差异 00:34:30 建筑遗产保护的原则,以及原则下丰富的细节 00:44:10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巨大差别 00:54:00 法国建筑遗产保护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也是国内外在面对遗产时的一个很大差别 01:03:58 一家通过学习建筑遗产保护,对柯布西耶和钢混建筑有了新的视角,而这个视角恰恰是国内教育中缺乏的 01:16:30 法国人将一部分高层建筑列为保护对象,这体现了什么样的观念和视角? 01:22:20 巴黎城市规划的新趋势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01:29:43 国内的一些建筑遗产保护案例所带来的警醒和启示 01:37:46 建筑遗产保护视角的巴黎旅游地点推荐 01:51:05 介绍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以及这个工作营的活动! 02:05:32 超值的工作营,以及营地里丰富的活动 02:10:11 近几年极端气候对古建筑带来的损害,以及基金会的行动 你可以关注公众号 :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 或 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 了解志愿者和艺术家招募和古建筑募捐等资讯
黄油老虎饼的朋友,来自多重建筑的靳远老师的新作在年初发布。这是一个位于广东佛山市的市集,老虎饼非常喜欢,于是推送给我。我乍一看觉得这座建筑稍稍有些夸张,但仔细观察后,却发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于是约了老虎饼展开一次聊天。 老虎饼对这座建筑的观察围绕她作为一个建筑学教师的关注,诸如形式和空间的建构、材料的选用、与场地的关系等等。而我对这座建筑的观察视角则来自于我对乡村和民居的长时间关注。而这一视角的碰撞,却带来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