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Special丨“沙东酒局”桌游实录,油腻Z带领朋友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声明:本期节目没有收到陈高远狠活工作室的赞助,但也欢迎前来洽谈商务事宜! 去年,一款名为“沙东酒局”的桌游横空出世。它是通过戏谑的方式,模仿了北方的酒桌文化。将一些地方求人办事必上酒桌的方式通过桌游表演的方式狠狠讽刺了一番。 我在机核网上看到了这个桌游的相关视频,当时就很喜欢。作为一个祖籍山东,深受鲁文化熏陶的人,还是按捺不住,购入了一套。 端午佳节,我与朋友骑行100公里,结束后至朋友家小酌,并一起玩了这个桌游。因为处于微醺状态,大家关系又融洽,所以游戏氛围很好,就把全程录音分享出来。 酒桌文化并非山东独有,但确实北方更盛。与工作室一样,我们只是戏谑这种糟粕,而并不针对某一地区的居民。(事实上玩得最嗨的几位都是山东人) 此外声明,过程中种种油腻言论均为节目效果,并不代表各位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游戏过程主打一个教育意义,并不代表参与人员认同游戏过程的权力关系! 参与人员: 陪方角色: 副陪:Sherry,又名小钱,想要参加文艺演出的表演艺术家,求主宾办事 主陪:Jonathan,上海滩鼎鼎有名的艺术家,面子大,被Sherry请来镇场子 三陪:木子,Sherry的秘书,美丽端庄,处事灵巧。 宾方角色: 主宾:大头,头科长,某知名企业高管。具有决定某文艺演出人选的权力! 副宾:Z,头科长下属某办公室主任 三宾:Wayne,Z主任的私人秘书 场外关系:大头与木子为情侣,所以本局游戏格外有喜剧张力!

105分钟
99+
1年前

瓦砾谈vol.03丨如何鉴赏和评价一座建筑?

“建筑碎片谈”系列更名为“瓦砾谈”。 本期为“公共性三部曲”的最终章。第一期我们从城市的尺度了解了当下特大城市面临的中心瓦解问题;第二期我们从城市文化空间切入,探讨了文化传统如何塑造空间,以及空间的瓦解与传统的瓦解有着怎样的练习。这一期,我们来到一个更微观的尺度,谈一谈“怎样鉴赏和评价一座建筑”。 这个话题虽然是由听众朋友提出的,但完美地接入了城市余数的问题意识。也就是“何为好的建筑”。能够分辨好的建筑,是大家参与城市和建筑空间塑造的基础,也会给大家更多信心。今天,我就斗胆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这一期中你可以听到: * 评价建筑的客观标准,以及建筑师被教育如何去评价一个建筑 * 除了这些客观标准之外,还有什么更微观、更个人的视角吗?这些视角重要吗? * “客观评价”为何是一种审美暴力,又为何是不可能的 * 作为“闲谈”的建筑评论和“置身事内”的建筑评论 * 认知和评价过程高度依赖媒介的问题:感受的消失和视角的单一 * 浪漫化感受的重要性又会带来问题:偏见和虚无主义 * 一个例子:梦想改造家的红砖房翻车事件简述 * “客观地”讲一讲这座建筑的优劣 * 建筑作为一种公共品,“属于我的建筑”能完全排除外界的评价吗? * 浪漫主义的危险:一个令人尊敬的老人的所有愿望都应该得到满足吗? * 现代建筑体系下,建筑师和使用者之间也是通过媒介(行政和资本力量)传递信息,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 工匠和传统建筑:一种基于感受和共识的建造传统 * 建筑师不配称自己为“工匠”,现代社会的建筑师更像是技术官僚的工具化延申 * 建筑师为何痛苦?主体性和权力的丧失。工匠是被小共同体通过类似“立法”的方式授权的,而建筑师只是行政和资本力量的工具 * 因而良好的空间塑造不能指望建筑师,如果希望有好的建筑和空间,我们每个人应当有一种创造者的自觉和勇气 * 从自己的家、自己的社区和社群空间开始,塑造自己的空间 * know how的知识仍然重要,它是克服浪漫主义的必要之物 * 像评价一个人一样评价一个建筑:讲建筑放入到更广阔的公共空间之中 * 问答环节

153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