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介绍: 本期,Heartly Lab邀请到了两位陪伴我们最久的大使,安排了她们的第一次见面。在这个播客里,我们谈论过去,展望未来,用正念串联起我们的点点滴滴。 Andy和Jess两位老师自己走过了从小白到老师的正念修习历程,两位一动一静,大有不同。在两人的分享里,你可以感受到正念为每个个人带来的魅力和全新的焕彩体验,也可以切实地获得正念从入门到精通的经验分享,还能和她们一起细致入微地感受人生。 嘉宾介绍: 本期精华: 正念老师千万不要活成去教正念,而是要正念地去教。 正念不再只是一个动词,它变成一个状态,一个形容词。 只要你能随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无论在任何的环境,任何的场景,你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的环境里,这就是正念。 老师并不是权威,而更像是在这个环境中的稳定剂,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让大家在这个空间感到安全。 瑜伽不会改变这个世界,它改变的是我们和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 内心的平静已经成了现代人的奢侈品,如果我们能在这个过程中带给这个浮躁的社会,给大家一份平静,这是一种贡献。 我觉得老师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把自己践行的东西从他的教学中传递出来,这是比语言或者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正念练习的第一步是要明确自己的练习目的和意图,摆正自己的心之后才会有练习的方向和动力。 时间轴: 引入 01:05 Vivienne: 介绍 Heartly Lab 及 Heartly Talk 01:37 Andy自我介绍及闲聊交谈 05:46 Jess自我介绍及闲聊交谈 07:24 Andy和Jess讲述对彼此的初印象 09:39 为什么Heartly Lab在早期就选择找寻品牌大使? 正念内外 11:42 Andy和Jess会怎样给入门者介绍正念概念? 12:18 Andy:做我自己就是最好的教学 15:36 Jess 是如何开始练习瑜伽的? 16:10 Jess:从瑜伽流动到正念,正念和瑜伽其实可以是一件事 19:48 Jess:更普适性的瑜伽教学——体验比概念更重要 24:17 Vivienne 回忆 Andy 老师带领的别样听雨体验 25:49 Andy:融入当下,在生命的每个当下玩耍 34:32 Jess老师在瑜伽和正念的修行路上经历了哪些阶段?最近是什么状态呢? 36:09 第一阶段:我花了三四年才真正地爱上冥想 38:55 第二阶段:将正念与瑜伽整合,渗透到教学与日常生活中 40:48 瑜伽不仅是身体层面的运动,它是与自我连结的工具 43:02 Vivienne:Heartly Lab作为“桥梁”,提供一种安心感 和 Heartly Lab 在一起 46:27 和 Heartly Lab 合作,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或有趣的事? 47:12 Andy:我们一同搭建都市人的避难所,用心和大众连结 51:21 Heartly Lab 和其他团队的与众不同——注重心的连结 54:32 Vivienne:我们用生活触动生活 59:20 Jess:纯粹的发心,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一起做伟大的事业 62:03 Vivienne:允许自己哭- 我的内在转化 尾声 64:20 对开始接触正念的伙伴有什么好的建议? 65:13 Andy:从专注开始,专心做每一件事 67:42 Jess:深挖自己练习正念的目的和意图很重要 72:00 Vivienne:很幸运,你们给了 Heartly Lab 做得更好的信心 73:56 Heartly Lab :欢迎更多小伙伴做我们的大使 75:35 Ending
本期介绍: 上周三,Heartly Lab 和 B Corps China(共益企业中国团队)一起举办了"正念生活,向善共创"主题月的第三期直播分享—— 商业创新,从向善⼼开始 。 我们邀请到了两位正念老师,与我们分享正念中爱与慈心的理念;同时,还有两位一心向善的企业家,他们专注于让社会中每个人的需求都能够被看见,开启了商业创新之路。 本期Heartly Talk,我们与你重温此次精彩的分享,希望这些关于「正念商业」的讨论能给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正念中的“爱与慈心”。 嘉宾介绍: 本期精华: 幸福其实是来自于一种内在的感悟,它来自意识的提升,来自接受当下,并接纳当下所有一切真实的样子。 不要只顾着低头走路,要学会停下来,因为停下来,才会看得清前后来路,才会给自己一个可以生出智慧的机会。 外界会不断地有很多的变化,但我们需要很清晰地知道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本身能提供的价值。我们会能接受它可能产生的一些变数,但是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是始终不变的。 老年人年纪到了七十岁以上,真的需要提前预防。其实有时候只需要做小小的一点改善,就能避免很多危险的发生。 不要把正念这个练习当作很拘谨的一个练习,要找到一种可以将它融入到你生活当中的方式。 时间轴: 引入 01:37 Vivienne: Heartly Lab 及合作介绍 03:19 Vivienne: 本次分享会的流程和嘉宾介绍 04:27 Sally: B Crop 共益企业介绍 牟⽊:禅⼼瑜伽—— 归零后,回归爱的本质 06:00 禅修正念20年,让内心更平静。 07:52 向内观照——我到底想要怎样的快乐? 09:54 你我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11:13 正念冥想让我们回归本心 12:38 事忙心不忙 16:24 履行生命的本善 18:24 止、观、平衡 21:28 每天的冥想练习 Karin Tan: 正念⼼⼒—— 给予,源于本⾃具⾜的丰盛 22:27 暂时性的快乐 26:30 选择真正的快乐 27:04 怎样做到掌控快乐? 29:03 幸福来自于内在的感悟 33:10 从内在找到细水长流的快乐 34:23 让正念慢慢改变自己。 37:13 Vivienne 为前两位嘉宾做总结 39:00 Sally 介绍奇途无障碍 纪寻:奇途⽆障碍——让残障⼈从受助者到⾏动者 40:00 为什么要做奇途⽆障碍? 43:17 奇途无障碍的业务内容 48:04 生命有不同的形状,但一样精彩 49:30 国际交流和无障碍数据库 51:19 奇途无障碍的slogan 51:24 Sally 介绍朗⼒养⽼ 刘英:朗⼒养⽼——关注养⽼只是为了⽗⺟吗? 51:56 刘英:多重身份,只为养⽼事业 52:40 为什么要做养老? 56:10 转折点:什么才是老年人的刚性需求? 60:34 适老化改造:不仅身体,更是心理。 64:55 适老化改造短片分享 67:53 朗⼒养⽼的新进步 70:25 Sally串场 提问时间: 71:07 适老化改造是否有政府补贴? 72:45 适老化改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74:43 对于不愿意接受帮助的老人,要怎么处理呢? 75:10 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事乱心不乱? 81:31 结尾语 正念生活方式内容,关注vx�:Heartly Lab 加入正念冥想社群vx:heartlylabadmin 更多冥想音频,移步xiao程序:Heartly Lab冥想
Ⅰ引入 01:37 Vivienne: Heartly Lab 的介绍和话题引入 02:52 本期分享会主题介绍、嘉宾介绍、流程介绍 04:24 Sally: B Corp 共益企业模式介绍——平衡企业使命和商业利润 Ⅱ Patagonia- 用商业拯救我们的地球家园 07:34 品牌价值观介绍 08:04 品牌故事及历史 08:54 和 B Crop 的故事 09:39 Patagonia 消费者的消费观 16:35 户外运动者做环保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Ⅲ Re而意:倡导骑行的生活方式 19:37 菅根史郎的自我介绍和品牌故事 22:45 骑行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5:11 骑行生活不止骑行 27:29 普及骑行生活 Ⅳ 如里:从刷爆卡购物狂到极简主义者,从快时尚内衣品牌到成立可持续内衣品牌 32:31 Emma和 Heartly Lab的相识 33:35 品牌故事 35:32 生命中经历的三个转折点 37:09 可持续及零浪费的消费习惯 39:28 曾经糟糕的状态和思考 Ⅴ 禾希有物:将可持续带入日常生活里 49:51 品牌故事 51:58 Living for good 55:52 值得关注的国内外可持续品牌 58:06 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洞察和思考 61:06 把好物传递给更多的人 Ⅵ 圆桌讨论 65:22 大家分享自己买过给自己生活带来积极改变的物品 73:57 如何面对当代生活中的消费诱惑? 83:22 如何判断正念?正念的度在哪里? 86:06 做这类可持续商业最大的挑战在哪里?如何应对呢? 92:21 可持续生活方式是不是一种特权? 94:49 结尾语
本期介绍 本期 Heartly Talk,我们 和 B Corp(共益企业)一起,邀请到了几位怀着「正念饮食」理念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们进行了一场圆桌讨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并推广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现代化饮食。其中,可信农场和 Teapigs 茶猪猪都是通过 B Corp 认证的共益企业。食品是如何被生产和加工的?我们该如何过上正念生活,量入为出,有意识地对待“吃”这件人生大事? 嘉宾介绍 任仁Sally 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共益企业 中国团队B Movement项目经理 Denny Liu 乐纯创始人 & CEO 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 共益企业中国团队B Movement项目经理 秦齐 乐平基金会农业事业部执行总监 可信农场负责人 李奕 前麦肯锡咨询师 FarmWorks Africa联合创始人 “李奕在哪儿”公众号主理人 Daniel O'Connor 深圳市喝九九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teapigs茶猪猪中国区总负责人 主持人介绍 Vivienne Heartly Lab 创始人 & CEO 一名喜爱设计,热衷禅修冥想的品牌人,互联网创业者 时间轴 一、引入 01:03 Heartly Lab 的介绍 01:30 本期分享会主题介绍 02:41 B Corp 共益企业模式介绍——秉持商业向善的核心价值 二、食物溯源——日新月异的农业生态 04:58 李奕:在非洲务农的经历 12:30 为何选择离开麦肯锡去非洲农场创业? 14:45 秦齐:可信农场农业数字化的背景 15:29 关于可信农场的介绍 1.协助中小农户提高效率 2.倡导生产者保护环境 3.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任关系 17:49 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三、企业供应链的透明化——可溯源的商业模式 21:29 Denny:乐纯的创业背景与奶牛的故事 28:28 Daniel:茶猪猪——“不空话,不做作,只甄选好茶” 四、圆桌讨论 Ⅰ 从农田到餐桌,企业如何考量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食品安全? 36:53 Denny:乐纯如何保证奶源品质? 1)酸奶的制作工艺本身对于奶源的严格要求 2)消费者容易产生的误解 40:28 秦齐:初级农产品推广中的市场教育 41:19 可信农场的安全体系 1)探查农田 2)监测与抽检 3)农户记录日常行为 43:36 与消费者沟通方式的优化 45:09 李奕:非洲农业“纯天然”的运输方式 Ⅱ 在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下,企业如何考虑食品生产与自然和环境的可持续? 47:28 秦齐:B Corp认证体系对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要求 50:51 非洲农业中的可溯源体系 Ⅲ 自然、可持续、有机的食品好像很贵,如何让更多人吃得起? 53: 45 Daniel:茶猪猪的高昂成本背后的长期考量 56:00 Denny:为什么乐纯这么贵? 1)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 2)包装的可持续性 62:17 李奕:非洲农场无法完全有机化的原因 1)有机对于土地的严格要求 2)非洲食品供给的匮乏 3)当地农业科技的发展不足 68:15 秦齐:从配料表开始“实话实说” 70:50 Vivienne:总结与感受 73:09 结尾语
本期介绍 我们终其一生所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活出自己的生命、实现生命力的完全绽放?在这期talk中,我们邀请了 Heartly Lab 第一位品牌大使——Mia,来跟你聊聊她的理解。 Mia是一位美国阿根廷的混血姑娘,从小在中国出生长大的她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有着非常独特的自我探索经历:在公共小学接受了最正宗的中国式基础教育,还当了6年班长,身为学霸,却连续两次主动辍学...... 最终,她在一次改变生命的旅程中找到了那个能赋予她最真实生命体验的使命——Nia舞蹈。 在本期播客中,Mia与大家分享了她一路以来探索的历程、关于教育核心的理解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索。 嘉宾介绍 Mia 美雅 Heartly Lab 品牌大使 中国唯一的全职Nia舞动老师 近5年Nia舞动教学经验 活力扎根之旅的创办者和推广者 本期精华 你不需要知道当下会发生什么,但如果你能在当下在骨头里感受到是对的,那这就是宇宙要带领你走的路。 竭尽全力享受和投入的当下,它是什么,用语言去定义都不重要了。 教育的本质是鼓舞别人,而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地活出自己时,ta就会启发别人,这就是生命在影响生命。 不要怕,完完全全地感受当下,因为这一刻的感受就是你下一刻的入口。 很多时候你把自己完全交出去了,更多的是全然接纳所有的事情,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变成已知了。 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外界公认的好学校,并不意味着它适合我自己的成长,适合我这个独一无二生命的发芽。 我要把我的舞台放在生命里。我欣赏的是真正地活出自己生命色彩的人。 Nia全部都是关于感受,关于真正的感受,它给我带来那种完全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真实感。它没有戏剧那种台上台下的抽离,而是大家一起共同的创造。 跳舞就是其实就是自由地做你自己,同时也允许你给自己惊喜。 跳舞的时候,我并不是在演别人或是做某个戏剧练习,我就是在做自己,我在玩我的身体。这让我打破了固定的身体模式,打破了关于“我”的理解。 在Nia舞蹈或冥想练习中,我们都能体会到相似的感受:一种每时每刻不断变化着的体验。 跳舞是对当下生命时刻的庆祝,是蛋糕上的樱桃,而真正决定了我们生命质量和体验的蛋糕恰恰是舞蹈以外每天的日常生活。 感受自己真实的需求,并为自己做选择是我们每一个时刻都要做的,这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我们带来生命的滋养。 在一个轻松的身体里,不可能活着一个消极的灵魂。只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真正为我们的灵魂提供能够滋养它的环境。 时间轴 Ⅰ 引入 01:30 嘉宾介绍 02:45 在中国出生成长的美国阿根廷混血 03:14 在公立学校念小学,当了六年班长 03:53 中国式基础教育奠定的文化基础和认真的态度 07:36 近期的生活状态 Ⅱ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自我探索的旅程 08:24 对中、英两大戏剧名校的两度放弃 10:14 与戏剧的结缘 15:30 转校英国后的不适 19:34 二次离开后,在迷茫与徘徊中坚定自我 23:57 真正的渴望——真理与意义 25:33 教育者的自我要求——以身作则 Ⅲ 改变生命的旅程 28:50 在旅行中与Nia舞蹈的初次邂逅 30:04 Nia舞蹈带来的神奇魔力和生命震撼 33:09 Nia与戏剧的对比:大家共同的创造 34:09 在旅行中进行关于“教育”的采访 Ⅳ Mia和她的Nia舞蹈 41:53 Nia舞蹈背后的深刻哲学 46:32 为什么选择扎根成都 51:32 对舞蹈之外活动的关注与探索 58:37 活力扎根之旅的真实意义 V 尾声 62:00 给听众的人生建议 63:00 结尾语
节目简介: 冥想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过程?我们该如何正确、明晰地认知冥想、学习冥想?在这期 Talk 中,Heartly Lab请到了心念冥想的创始人宅宇,他将自己的学科背景与冥想相联系,为大家介绍了科学化的冥想认知与科学冥想的作用,并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对于冥想教学、学习的理解。 嘉宾简介: 宅宇 心念冥想和一本册子创始人 创建了以神经科学为基础的冥想教学体系 毕业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 时间轴 一、引入:与冥想的旅程 01:45 嘉宾介绍 03:42 做冥想的背景 04:58 对成功的渴望与对焦虑的抵制 09:36 教冥想的渊源(创造一个"明白"的体系) 二、冥想的科学化 13:02 工科学科背景对冥想的影响 18:56 如何定义"悬" 24:12 体感与概念的联系 26:58 神经科学体系下的冥想是什么 28:45 冥想——解决注意力残留问题 33:03 冥想——抽离的机制 三、冥想教学与学习 39:51 有用无用之辨 42:27 冥想的教学者需要达成什么? 43:49 漫谈目前冥想学习这一领域的概况、冥想的万千法门 51:10 给冥想者的建议 58:20 怀抱开放的心态 60:41 用神经科学解读冥想 63:35 冥想与目标 目标感与冥想的理念相抵触吗? 我们如何把握冥想中的目标感? 通过冥想,我们到底应达成怎样的目标? 我们所追求的慈心(compassion) 74:12 结尾语 本期精华 1. 如果把我的成功归因到什么事情上的话,冥想是最大的一个因素。 2. 我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的感受也非常好,这种不断的自我发现其实会给人很多启发。 3. 当我们太过于用思维和智识来考虑的时候,就很难用心去感受,很难自己相信自己的主观感受。 4. 自我梳理可以让它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欲望和取舍,进行更好地取舍后会达到一种相对比较通透的状态。 5. 你需要用自己的感受找到那个点。 6. 你必须进入到实践和练习,它是一个自甄自验的过程,大部分的感受自己得到比讲一百个道理重要。 7. 它其实是把过程中你的这种觉察和“观”,观你的想法、你的念头,你这种来了又去了的无常还是带回你的生活中。 8. 慈心不是你给自己的一个人设,它反而是破除了这些人设,它就是说,你怎样去以你短暂的一生这样一个载体去包容自己的不完美,做一个普通人。
在现代社会中度过完全与世隔绝的十天,会是怎样的一种经历?在本期talk中,Denny与大家分享了他远离世俗的十日冥想经历,并由此与Vivienne一同聊到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以及在这个时代中「冥想」的意义。 嘉宾介绍 Denny Liu 一个喜欢创造和分享的人。 · 健康食品品牌乐纯的CEO · 正念小学生 · 不定期年更的博主 · 曾就职于全球最大私募集团黑石 · 最高荣誉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本期精华 你要做的就是去观察它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它成为的样子。 它是一个平等心的练习,对于有感受或是没感受、愉悦或是不愉悦的无分别心。 当你没有先入为主地带着惯性去判断它的时候,先给自己隔了一个时间和距离感,去如实地感受它到底是什么,那个“什么”其实是没有什么好和坏的区别的。它不是一个智力的愉悦。 Being 比thinking更加重要。 如果你有练习冥想或者是内观,它就不会是一个「either/or」的状态,你会带着一颗平等心来看待所有的存在,而不会被这个力量吸进去。 你听到或者遇见了一件事,然后你会对它做出反应,这当中会有零点五秒的间隙,你一辈子所接受的所有教育都凝聚在这 0.5秒里。 冥想不仅仅是一个坐在蒲团垫上的修行,它可能就是通过给你带来这样一些小的方法,帮你回归到你在做的事业的场景中去体验那个当下。 时间轴 Ⅰ 引入 02:38 嘉宾介绍 04:26 最早接触冥想的背景 「葡萄干冥想」(raisin meditation) 07:24 日常练习冥想习惯 Ⅱ远离世俗的十日 08:41 开始这段远离世俗经历的契机 12:13 之前对冥想的理解,对这段经历的期待 14:44 十日内观(上):想要逃离铁栅栏的前三日 21:24 十日内观(中):“观”的修行 26:53 两个印象深刻的时间点 30:22 十日内观(下):摆脱标签 32:21 十日内观的收获 35:55 内观经历之后:日常锻炼与两个里程碑事件 Ⅲ重返人间烟火 49:03 冥想内观在创立乐纯的故事中占据着怎样一种角色 大时代下的两种组织方式 60:23 冥想、正念的意义与力量 67:37 目标感与正念践行 Ⅳ建议 73:31 给同行者的建议
今天的 Talk 有关两个殊途同归的旧友。她们在大学时代相识,一起创办了“玛丽”和“珍”的“玛丽珍”奶茶,毕业后又各自走入互联网行业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中,而今又奇妙地重逢于心性文化行业。在这一期里,她们聊到了这些人生关键节点的交汇与相似,与大家分享了她们有关大学创业、创造力与生命力、宏大与精微的关系、三同书院以及整个心性文化行业的见解。 明然 三同书院创办人 麟角设计中心联合创始人 VIPKID创始团队成员 毕业于四川大学金融系,长江商学院校友 本期精华 「明然」是师父赐予的,它如同纹身一样,它蕴含着一种感通的力量,与你的人生轨迹和心性变化都冥冥相关。 我们当初的离开其实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力的舒展,想要去到更开阔的地方见到更多更多不一样的人,体验更多的事物和不同的人生视角,这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都是更开阔的一种选择。 永远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趋势和范围下去思考,再去定位,接着再去看与自己的优势、愿望、能力相匹配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在我身上得到验证的思考方式。 创业者需要有看本质的能力,也就是洞见力,正如我们中国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你能做好烹饪这一件事,那你做更大的事情都一样。 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每一件事最底层的出发点,其实都跟心性是离不开的。这就像智者所说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最底层是“修心”。我在创业的过程中也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最终都是一个提升自己生命状态的过程,它都是一种修行,都是可以提升你心性的工具和载体。做麟角设计中心和之前的那些项目其实对于我个人而言,都是不变的,它们都是磨砺心性的一个过程。 持续不断的创造力的根源在于永远不背包袱,永远都像一个新生儿一样。不论曾经经历过多少成功或失败,将每一件事都看作是全新的开始,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是专注、全然的状态。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状态,同时,我们也都可以通过对心性的磨炼而达到这种状态。 佛陀创造了八万四千个法门,它其实正对应了这样的观点:在这个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相应的、能接受到智慧的路径。 时间轴 Ⅰ 片段摘取 Ⅱ 引入 02:34 明然介绍与经历(玛丽珍、VIPKID、三同书院、麟角设计中心) 04:06 本期TALK结构一览 Ⅲ “玛丽珍”:青春、大学、伙伴以及开始创造 04:52 大学时期开始做“玛丽珍”创业的契机 06:54 创业“玛丽珍”的经历、想法 14:53 离开“玛丽珍”的考量和计划 Ⅳ 互联网:轰轰烈列的“宏大”叙事 16:48 明然的VIPKID创业经历 18:46 宽广与精微:生命力与心的修养 22:03 谈麟角设计中心: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追本溯源 25:33 谈创业与创造 Ⅴ 殊途同归:正念、修心、回归内部世界 27:56 三同书院的创立:帮助每个人找到心的潜能 34:15 「三同时」的古典方法论 37:58 三同书院的独特之处 39:37 心性文化行业品牌的价值与异同 46:49 给修行路上的大家一些建议 50:12 理解佛法
欢迎收听Heartly Talk第二期!本期Heartly Talk,我们请到卜婷和陈文聪两位在戏剧与身心灵疗愈领域有多年研究的伙伴,来跟我们一起聊聊「戏剧与疗愈」。他们是多年陪伴的挚友,是一起工作的伙伴,也是爱意满满的夫妻。 卜婷 Hedy Bok 身心学教育者 三联中读冥想专栏签约讲师 耶鲁神学院硕士 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学士 2018 Edwin Stanley Seder杰出跨学科研究奖得主 陈文聪 Michael Chen 身心疗愈师 导演 沉浸式体验设计师 Vivienne Heartly Lab创始人 时间轴 00:04 开场 00:55 嘉宾介绍 02:29 接触正念的契机 06:03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练习 09:21 正念在戏剧和疗愈中的运用 11:35 身体语言的象征意义 13:37 沉浸式戏剧的疗愈作用 16:09 生活中仪式感的重要性 19:51 文聪带领身体练习 23:30 身体练习背后的逻辑 26:39 卜婷分享疗愈的定义及疗愈四阶段 37:38 体验疗愈四阶段中的四个状态 50:40 卜婷带领一段身体冥想 59:15 文聪分享一段祝福 61:38 结语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