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呱唧
讨论古代艺术经典与文化生活

Album
主播:
谷卿、徐怡恒、蔡丹君老师
出版方:
谷卿
订阅数:
6399
集数:
6
最近更新:
1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艺术呱唧」是一档有料、有趣的非典型文化沙龙播客节目,固定成员为古典文学教授蔡丹君、艺术史学者谷卿、媒体人徐怡恒。「艺术呱唧」以三人聊天和对话的形式,讨论古代艺术经典与文化生活,和它们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让我们一起为优秀的古人「呱唧呱唧」,也为棒棒的自己「呱唧呱唧」。
艺术呱唧的创作者...
谷卿
徐怡恒
蔡丹君老师
艺术呱唧的音频...

Vol.6 在“苦雨”中绝望地捱着日子,《寒食帖》记录了一个并不豁达洒脱的苏轼

从云端忽然坠落尘埃,初到黄州之后的苏轼经历了太多的困顿、苦恼和痛楚,他一面努力适应着完全陌生的生活,一面执着地找寻着生活的意义。留存至今的《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它不仅是一卷珍贵的书法墨迹,更是记录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生活和情感的档案,我们由此也看到这位“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另一面。 丨时间轴丨 02:08 你心目当中的苏轼,是什么样子? 03:31 “乌台诗案”是苏轼政治生命和艺术生命的转折点 05:00 南方的春雨,给人的感觉或“苦”或“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06:48 《黄州寒食诗》的最绝望之处在于,苏轼从此知道自己与“忠”“孝”无缘 11:40 处在一片冰冷的世界之中,苏轼是在以写绝命诗的写法来写《黄州寒食诗》 16:20 苏轼生命中的“苦雨”停止在他发现“东坡”之后——土地救赎了苏轼 23:15 苏轼从张怀民的遭遇中发现现实世界没有变 25:30 《黄州寒食诗帖》墨迹中的一处“折钗股”,最能代表苏轼书写时的心情与感受 26:47 《黄州寒食诗帖》集合了苏、黄两位天才的手迹,黄庭坚的题跋本身也是一件“试使复为之未必及此”的经典之作 32:03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发的一条“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信息 35:10 《黄州寒食诗帖》的传奇经历,让人感叹“世间宝物,所在必有神物护持” 37:36 《黄州寒食诗帖》和它的作者一样,坎坷而不凡、平凡而伟大,他们的际遇共同诠释了生命的一些重要命题 ▲东坡赤壁,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 ▲苏轼像,湖北黄州东坡赤壁 ▲苏轼像,赵孟頫绘于《行书赤壁二赋册》首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附黄庭坚跋),34.2×199.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苏轼《定恵院海棠诗》拓本(册页选一),44.5×268厘米,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传)宋·苏轼《潇湘竹石图》,28×105.6厘米,中国美术馆藏 ▲(传)宋·李嵩《赤壁图》,24.8×26厘米,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金·武元直《赤壁图》,51×1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孔贞一《东坡朝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东坡朝云图》,89.2×12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丨涉及的诗文丨 《黄州寒食诗二首·其一》 宋·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黄州寒食诗二首·其二》 宋·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 宋·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自题金山画像》 宋·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游沙湖》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丨song list丨 李健《临江仙•夜归临皋》 丨联络方式丨 微信公众号:艺术呱唧clappingformyart/禅机yakozen/蔡丹君 微博:@艺术呱唧 小红书:小徐絮叨 微信视频号:小徐絮叨 B站:蔡丹君老师 加微信进听友群:xbmtrxyh/xiaguan2020

39分钟
3k+
1年前

Vol.5 堪称“国民神话”的《封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怎么还这么尬?

《封神演义》以商周易代为背景,描绘了神魔大战的壮阔场景,无数神仙异士、法宝坐骑让人目不暇接、过眼难忘,作为集体创作、层累而成的名著,《封神演义》堪称“国民神话”,由它改编而成的小说、戏曲、影视、游戏层出不穷。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学史上,《封神演义》未曾获得像《西游记》那样的崇高地位,但这并不妨碍它一直有着极高的人气,封神故事的各种衍生作品和“周边”不断影响甚至塑造着我们对历史与文化的理解,也反映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丨时间轴丨 02:43 上世纪九十年代播出的电视剧《封神榜》,已经成为共有的文化记忆 05:35 很多改编《封神演义》的影视作品,大多夸大了妲己的重要性 07:17 《封神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远不如《西游记》,但并不妨碍它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神话” 10:27 《封神演义》的作者面目模糊,其实也属于集体创作的成果 10:55 《封神演义》制造了一份神仙谱系,迎合了民间的口味,因此也具有生命力和转化潜力 12:18 将现实中的武王伐纣和想象中的神魔斗法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是《封神演义》的“流量密码”,它有着满满的科技感和想象力 15:10 《封神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人物形象变化过程值得注意 22:46 古典文化中的“大IP”如何改编、如何“现代化”? 27:04 不同版本中的“文王食子” 31:41 殷郊与纣王的父子关系,在不同的“封神故事”中有不同的演绎,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改变者的观念差异 35:27 中国最早的人物画是楚地的帛画,反映人神关系 38:08 神仙大抵一定要乘着各种神兽,《封神演义》中的各种坐骑就非常吸引人 42:48 神话让我们永远葆有童心和想象力,同时也激励、引导、规劝着俗世的人们 44:10 历史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的事实,或许正以另一种方式藏在神话故事之中,期待我们去发现和解读 ▲殷墟,商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 ▲姜太公像,出自《圣君贤臣全身像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姜太公像,出自《历代名臣像解》,清乾隆年间绘 ▲商玉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嵌绿松石象牙杯,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商晚期崇阳铜鼓,湖北省博物馆藏 ▲宋·马麟《周武王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圣母宫壁画之“纣王进香题淫词”,清宣统元年绘 ▲哪吒庙,澳门圣安多尼堂区大三巴斜巷6号,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 ▲清人《封神真形图》之杨戬像,台湾“国立图书馆”藏 ▲雷震子京剧脸谱 ▲元始天尊像,明代瓷塑,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藏 ▲比干摘心处,河南淇县灵山 ▲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拓本,170×95厘米,原碑存河南卫辉比干庙 ▲伯邑考墓(吐儿冢),河南汤阴县羑里城 ▲《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插图之“文王囚羑里城“,元至治间建安虞氏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藏 ▲战国·人物龙凤帛画,31.2×23.2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战国·人物御龙帛画,37.5×28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唐·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27.5×489.7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清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像》(闻仲),123.5×75厘米,北京白云观藏 ▲盛有人头骨的铜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考古发现 ▲狩野元信《太公望文王图》(四屏之一),175.3×92.8厘米,日本室町时代,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丨song list丨 谭咏麟《神的传说》 毛阿敏《神的传说》 丨联络方式丨 微信公众号:艺术呱唧clappingformyart/禅机yakozen/蔡丹君 微博:@艺术呱唧 小红书:小徐絮叨 微信视频号:小徐絮叨 B站:蔡丹君老师 加微信进听友群:xbmtrxyh/xiaguan2020

49分钟
3k+
1年前

Vol.4 杜甫记录了大唐艺术天团的耀眼光彩,也见证了盛极而衰的时代

被尊为“诗圣”的杜甫在人们眼中似乎总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貌,他笔下的大唐,久久处于“国破山河在”的落寞和感伤之中。事实上,杜甫也有欢脱可爱、青春洋溢、激昂热烈、酣畅淋漓的一面,他敏锐地感知着各类艺术,欣慰地沉浸其中,他有幸见到一大批当时最顶级的艺术大师,他深深为他们的成就所兴奋和沉醉。杜甫不吝笔墨写下的一首首艺术评论之作,本身也成为不朽的经典,后世更有许许多多艺术家通过画笔再现杜甫的诗章。“诗史”的构成并不单调,那里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生,以及沧桑的时代。 丨时间轴丨 01:59 杜甫小时候是个“一日上树能千回”的皮孩子 03:10 盛唐是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天才成群地来”,杜甫在其中还担任着艺术评论家的角色 05:59 杜甫写曹霸画马的诗,成为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记忆 08:38 杜甫的题画诗开创了一种艺术范式,诗中充满着可以感知的时代性。所谓“诗史”,不仅可见帝王将相与宏大叙事,更记录了一段段鲜活的艺术人生 11:57 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对周围人的关注和强烈的感知力、悲悯心 16:23 为何唐代艺术名家都热衷于画马、写马、论马 18:14 杜甫评论过许许多多的艺术家,他的诗在其身后也被许许多多的艺术家作为创作的对象和主题 22:00 从《佳人》理解杜甫对女性命运的关怀 26:13 诗歌评论的传播效果取决于社会的传播环境,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特质 31:28 杜甫延续了同时代艺术家的璀璨生命 33:11 学习古人的题画诗可以激发小朋友们的艺术思维和文学情感 39:01 杜甫终其一生对艺术抱持着热情,他从艺术中获得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童年杜甫 ▲(传)宋·牧溪《杜子美骑驴图》,22.7×49.5厘米,现藏日本 ▲(传)元·赵孟頫《杜甫像》,143×5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蒋兆和《杜甫》,132x91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话剧《杜甫》中冯远征饰演的杜甫 ▲唐·韩幹《照夜白图》,30.8×34厘米(本幅),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唐·韩幹《牧马图》,27.5×34.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46.2×429.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宋·张即之《双松图歌》(局部),33.8×119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宋·赵葵《杜甫诗意图》,24.7×212.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宋人《天寒翠袖图》,24.5×21.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赵佶《摹虢国夫人游春图》,52.1×147.7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古典舞《丽人行》剧照 丨涉及的诗文丨 《百忧集行》 唐·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丹青引赠曹将军》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唐·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唐·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唐·杜甫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唐·杜甫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佳人》 唐·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存殁口号二首》 唐·杜甫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丨song list丨 SXEMIN《宽窄巷子》 周云蓬《杜甫三章》 丨联络方式丨 微信公众号:艺术呱唧clappingformyart/禅机yakozen/蔡丹君 微博:@艺术呱唧 小红书:小徐絮叨 微信视频号:小徐絮叨 B站:蔡丹君老师 加微信进听友群:xbmtrxyh/xiaguan2020

41分钟
22k+
1年前

Vol.3 长安千里之外的高山上,李白看见了清丽又壮美的大唐

长安也许是成就李白的福地,但更可能是束缚这位天才的金丝笼。游历山川、行遍天下而不改质朴天真的心性,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李白。李白传世的唯一一件墨迹,现在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它写作于距离长安千里之外的高山上。即使一直以来它的真伪还在被争议,但并不影响人们通过它来想象李白、想象大唐,《上阳台帖》的诗句和笔墨中自信昂扬的气度,深符诗仙与盛世的模样。盛世不朽,正是因为诗仙不朽。 丨时间轴丨 04:09 李白名字的由来 05:14 李白只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吗 06:30 为何“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08:16 “老笔”中的“老”不是衰老的老,而是老成、老练、老辣,体现出李白的自信 09:15 李白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另一些技能 12:49 “清”和“壮”在李白身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15:03 艺术史如何书写,主要来自大师的意见 19:26 《上阳台帖》代表了自信的大唐盛世的气象。李白虽然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但他一直生活在盛唐,没有走出来 23:09 李白的家世和信仰,决定了他的人生 25:59 从“游”来看李白身上的两个特点 26:56 李白形象的当代呈现与还原 30:17 李白和杜甫是不同生命状态的典型,我们可以他们的人生中看到自己 31:58 李白是艺术史上的绝唱,是我们希望的寄托,我们应该珍惜这颗闪耀的明星 ▲李白像 ▲唐·李白《上阳台帖》,本幅28.5×38.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唐人写本《惜罇空》(P2567),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宋·苏轼《李白仙诗卷》,34.5×106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宋·梁楷《李白吟行图》,80.9×30.5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清·苏六朋《太白醉酒图》,204.8×93.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明·唐翰林供奉李公墓碑(拓本),196×92厘米,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 ▲《李太白文集》,清康熙五十六年双泉草堂仿宋元丰三年临川晏氏刊本 ▲郭沫若的最后一部著作《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出版 ▲话剧《李白》中濮存昕饰演的李白 ▲电影《妖猫传》中辛柏青饰演的李白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 丨涉及的文本丨 《上阳台》 唐·李白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 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寻李白》 当代·余光中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丨song list丨 周云蓬《关山月》 丨联络方式丨 微信公众号:艺术呱唧clappingformyart/禅机yakozen/蔡丹君 微博:@艺术呱唧 小红书:小徐絮叨 微信视频号:小徐絮叨 B站:蔡丹君老师 加微信进听友群:xbmtrxyh/xiaguan2020

34分钟
6k+
1年前
艺术呱唧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