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国人的乡愁。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中国茶友而言,买茶、喝茶以及谈论茶都会遭遇诸多困难。这期播客我们邀请了两位听友,和我们一起聊一聊,作为一个爱茶人,在国外喝茶,特别是喝好茶到底有多难。 第一段录音是线上录制,嘉宾是我们的资深听友尼可拉斯,他目前在美国费城读博,已经快4年没回国。虽然他只有一年的茶龄,但因为乐于求知和探(gou)索(mai),他对茶的认知已经很深了。尼可拉斯也是一位香水爱好者,他在玩香水这件事上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自从爱上喝茶之后,他找到了香气的另一种体验:“我在普洱生茶中闻到了竹林的香气,很自然,和香水相比,茶的香气是传统中国诗意的表达。”对他而言,茶是每天的必需品,有提神的功效,也带来了味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 第二段录音是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镇的郑家酒楼顶楼完成的,嘉宾是我们的好朋友/听友雏菊,她在西班牙学习了半年的语言,三月底刚刚回国。作为一位从业近10年的资深茶人,她对茶有着很深的热爱,也不放弃任何一次和外国朋友分享中国茶的机会。在西班牙留学期间,她曾自驾深入中欧腹地,游走于当地人最热爱的小酒馆和咖啡馆间,关于如何让欧洲人接受中国茶,她也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主播|安然 静茜 小马 嘉宾|尼可拉斯 雏菊 进听友群加微信:cyber-jx 公众号:长虫山茶水事务所 01-35分钟,与尼可拉斯对谈的主要内容如下: 1、到了美国才开始喝茶,原因是学业/科研太繁忙,需要茶叶提神 2、作为一名资深香水爱好者,在茶里发现了充满东方诗意的香气体验 3、在网络上购买乌龙茶、普洱茶,甚至还从一家中欧的网店买到了稀奇的普洱老茶 4、以美国的物价来看,中国茶并不贵,但是清饮在当地并不流行 5、在国外喝茶也需要很讲究,茶具开销居然占据了喝茶总开销的三分之一 6、作为一个没有太多社交的“科研狗”,尝试给周围的朋友分享茶,从白茶开始 35-75分钟,与雏菊对谈的主要内容如下: 1、作为一个年轻的老茶人去西班牙留学,带了普洱茶、红茶、白茶出海 2、与俄罗斯同学交换茶叶,得到了一种很奇怪的俄罗斯“茶叶” 3、差点因为水太难喝戒了茶瘾,最后只能斥巨资买泡茶水 4、他乡遇知音,在巴塞罗那找到了一家中国人开的茶店 5、让欧洲人喝茶,除了改变饮食习惯,还需要提高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真敢说) 6、给西班牙网球教练送了滇红茶,喜欢喝咖啡的教练竟然转手就把茶送人了 片尾曲:GoGo Penguin Hopopono 雏菊动身去西班牙前准备的茶,半年不到就喝完了,中途转运了一次 雏菊用保温壶泡茶招待同学们 雏菊在播客中提到的福建人林姐在巴塞罗那开的茶店,nterior de Té(入心茶),Carrer de Milton, 1, 08012 Barcelona巴塞街头的茶叶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际在于茶!这个时候,不管爱不爱喝茶似乎总想从茶里感受一点春意。对于制茶人来说,春天又有点不一样。做茶这件事可能没有大家想得那么浪漫,要和老天抢时间,还要和人做博弈,期间有兴奋、有挑战、有疲惫、有成就,也少不了自然的治愈和大酒。本期我们和身在西双版纳易武茶山的马总远程连线,聊聊制茶人春天都在山里玩什么。(但两个茶学生后面有点跑题,没有日常逗趣捧哏,中途专研制茶工艺去了,所以你也可以把这期当作生茶工艺讲解来听) 主播:安然 小马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今年茶山情况如何,茶叶发芽情况如何?是普洱茶的大年么 2、这段时间去茶山,你可能会碰到的人:经销商、毛料商、游客 3、一个制茶人在山里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4、普洱生茶工艺流程:从茶园到茶杯 5、马总早年间做茶踩过哪些坑? 6、纯爱好者如何上茶山 欢迎添加微信:cyber-jx 加入我们的听友群 分享与茶有关的一切 森林中的茶园 “就订这棵!” 白花开的时候,茶叶也发芽了 不喝茶山茅台,炒茶炒不香
普洱茶山头众多,易武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座。长虫山茶话会开启的普洱茶山头系列,最先想到的就是易武。易武在哪里?易武为什么重要的?你不妨先来看看茶界对易武的一些评价: “班章为王,易武为后” “一座易武山,半部普洱史” “普洱茶是喝茶人的终点站,易武茶是普洱茶的终点站” [图片]易武牌坊,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描述乍听上去或许有些油腻,但当我们将易武的历史细细展开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么说也不为过。 主播:安然 静茜 小马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了解易武的历史地理关键词:江内六大茶山,改土归流,贡茶与茶马古道 2、易武的石屏人及汉文化 3、从行政区域划分-山脉看易武茶 ·易武-曼撒-曼腊 ·从易比方向-三合社-铜箐河-百花潭,从山脉看铜箐河-百花潭-刮风寨的茶坪 ·从麻黑方向-荒田(郑家梁子)-三丘田曼秀落水洞(死去的茶王树)-麻黑(石门坎)-刮风寨 ·易武牌坊方向-大漆树-丁家寨(弯弓白茶园)-曼撒铁矿(多依树)-曼腊(一扇磨)-马叭天门山-裸德 4、易武只有古茶树吗?从茶叶价值划分看易武茶 易武的茶胶混种台地、生态、放养台地;小乔木(其实不准确,小乔应该是6-10m);砍头古树;古树;单株;高杆等 5、普洱茶在历史上曾一度消失,其再发现也从易武开始 6、我们该如何描述易武茶的风格,只有香扬水柔么? 7、几款有代表性易武茶:96真淳雅、99易昌号、99绿大树等 易武乡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北部,北纬21°51′—22°05′,东经101°21′—101°37′,东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达100多公里。易武、倚邦、莽枝、蛮砖、革登、攸乐这六座位于澜沧江以东的茶山,被统称为江内六大茶山。 易武是历史悠久的茶区,从唐代开始,这片区域经历过南诏银生节度使、车里宣慰司的管辖。这里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远,在汉人大规模进入茶山之前,就已经有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在这里种茶,饮茶。1729年改土归流以来,易武划归普洱府,大量汉人进入茶区,在茶叶兴盛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1735年,曹当斋出任六大茶山的最高长官,贡茶的采办,每年由倚邦土千总负责采办,易武土把总协助。今天的易武,还看得到很多贡茶时代留下的遗迹。 [图片]位于易武老街的易武茶文化博物馆 1845年,普洱府用官银修了一条宽六尺、长240公里的茶马古道,从易武经倚邦通往普洱。这里的茶路,通向北方的宫廷,也去向南洋的国度,这一时期的易武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图片]易武公家大园的马帮塑像 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清代至民初,易武诞生了20多家闻名遐迩的茶号,其中不乏有香港、泰国、越南等海外建有商号。同兴号、宋聘号、福元昌号……这些易武老茶号,用滋味和时间诠释了普洱茶的“越陈越香”。 1994年,港台茶人来到原产地寻茶,易武便是其中重要一站,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从这片土地上再次发出微光,这束微光,成为了点亮今天普洱茶复兴的珍贵火种。普洱茶在当代的复兴,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图片]1994年,台湾茶人在易武,翻拍自王美霞、陈怀远、卢敏华《易武茶录》 [图片]1994年的易武街景,翻拍自王美霞、陈怀远、卢敏华《易武茶录》 当下,那些深藏在易武深山密林里的古茶树,那些有着奇怪名字的小微产区,正在讲述着时代大浪潮之下,茶人与茶山的另一种故事。 [图片]易武茶区的古茶树就藏在莽莽密林之下 [图片]易武小微产区的高杆古茶树 猫主播凛凛亦全程参与此期录制 他用呼噜声表示对节目十分满意 [图片]
这是一期普洱茶(生茶)不完全入门指南。 普洱生茶,大概是众多茶类中门槛最高、水最深的一类茶。本期我们从产区、季节、原料、管理方式、树龄、新老茶多个维度介绍普洱茶。 普洱茶的品鉴,有时候像是一场审美训练。面对很多人喝什么茶似乎都一样的问题,我们也简单从味觉、嗅觉、触觉三个维度带领大家去感受。 普洱茶随时间越陈越香,自己的品鉴能力也逐渐变化,当你越懂普洱茶就越能体验到ta的妙处,这不就是一场双向奔赴? 主播:安然 静茜 小马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1、在六大茶类体系下,什么是普洱生茶? 2、从产区看:爱好者眼中的普洱茶四大产区和产区下的名山头 3、从季节看:普洱茶的春、夏、秋茶 4、从原料等级看:普洱茶的嫩度等级与绿茶差异,黄片?老帕卡? 5、从树龄看:古树茶、小树茶 6、从茶树管理方式看:茶园茶、古茶园茶、荒山茶、国有林 7、从陈化时间看:新茶、陈茶、老茶 8、普洱茶要怎么喝才最能感受到魅力:从味觉、触觉、嗅觉入手 9、普洱茶的冲泡建议 10、哪些普洱生茶可以作为入门尝试,怎么去玩茶
主播:安然 静茜 小马 1762年,瑞典植物分类学的创始人,林奈,将世界上的茶分为两类:一种是绿茶树,一种是红茶树。1857年,一名叫做罗伯特福琼的英国植物猎人发现,原来世界上并没有绿茶树和红茶树的区别,茶来自同一种茶树,茶叶颜色之所以有区别,是工艺不同造成的。 2021年,微博话题 #并没有专门的绿茶树红茶树 曾引发过超过一亿次的阅读量。大众对茶的认识,和300年前的林奈差不多。 随着奶茶和新式茶馆逐渐进入年轻人的生活,我们接触到的茶叶逐渐从简单的绿茶、红茶丰富到了铁观音、大红袍、鸭屎香、君山银针、太平猴魁、安吉白茶、老白茶、老树红茶、六堡茶、普洱山头茶、普洱年份茶.....这些茶叶命名,有的以外形来区分,有的以采摘时间来区分,种类繁多,名称混乱,大爆炸式的信息量难免令人晕头转向,为进一步了解茶设置了重重门槛。 六大茶类是我们打开茶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1979年,茶学大家陈椽先生正式提出将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类。既表明品质的系统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茶叶制法的系统性。 本期节目我们将全面聊一聊中国六大茶类,讲讲六大茶类为什么这样命名?六大茶类各自特征,红茶“发酵”不等于黑茶“发酵”以及为什么这个分类系统应该是喝茶的入门必备知识。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1、绿茶体系下的蒸青、炒青、烘青、晒青 2、近来颇受欢迎的白茶,也是工艺最为简单的一种茶 3、小众茶类:黄茶 4、工艺最为繁复、滋味最丰富的茶类:青茶(乌龙茶) 5、全世界都爱喝的红茶,香甜口感因“氧化”而来 6、黑茶才是真正的“发酵”茶,品味体系与其他茶类截然不同 7、陈椽提出六大茶类,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8、六大茶类是中国茶叶话语权的回归 9、普洱茶可以划分为第七大茶类吗? 10、理清概念:“氧化”与“发酵” [图片]六大茶类工艺(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tea'stone的茶叶台
绝大多数语境下,茶马古道的叙事是宏大的,这期节目我们换一个角度讲述茶马古道,我们从茶马古道上的巫术和禁忌切入,聊一聊赶马人的生活。大家可以仔细听一听节目开始前的《赶马调》,这条古道上流淌着很多人的情感,以及他们的爱与恨,无奈与敬畏。茶马古道,用它的方式书写着云南这片土地的历史,我们今天的生活也依然和这条伟大的道路联系在一起。 主播:安然 静茜 小马 嘉宾|曾佳佳 曾佳佳:云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博物馆馆员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1、作为国保单位的茶马古道,以及茶马古道的命名、内涵等 2、茶马古道上的怪力乱神:巫术、巫蛊以及两性关系 3、为什么说“没有石屏人,就没有普洱茶的今天” 4、跨越了时代的云南唯一状元袁嘉谷以及袁家的普洱茶贸易 5、通海马家大院的建筑风格 6、主播推荐茶马古道上值得一看的古镇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片头曲:巍山彝族民歌《赶马调》 片尾曲:山人乐队《左脚调》 三十晚上讨媳妇,大年初一要出门。 你要出门莫讨妹,若要讨妹莫出门。 讨你差下连根债,不进夷方还不清。 砍柴莫砍葡萄藤,嫁人莫嫁赶马人。 头把骡子要翻山,二把骡子要出门。 十匹骡子赶出门,罩上鞍子你起身。 差钱差帐还得唠,我俩情意哪日还。 驮得茶叶夷方卖,换得大米驮回家。 三十晚上回来呢,八月十五莫望我。 割心割肝你割去,哪日回来算哪日 ——《赶马调》(巍山彝族民歌) 茶马古道是一条伟大的文化线路,是欧亚大陆上以茶叶为纽带的一个交通网络,这是一条茶叶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之路。茶马古道是重要的文化遗产,2013年列入第七批国保单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认定的时间范围是唐代至清代,空间范围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西藏、青海和甘肃等省,包含了近200个文物点。 沙溪古戏台 曾佳佳供图 在很多专家看来,茶马古道并非一个历史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因为历史上并不存在一条以“茶马古道”为名的道路。“茶马古道”命名的提出,至今只有三十多年,1990年,云南的一批年轻学者考察了“滇藏川”区域之后才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一概念。三十年的时间,“茶马古道”从学术概念到云南的文化符号,再发展到了今天的国保单位。 沙溪古镇上演奏洞经音乐的白族老人 曾佳佳供图 在大多数人看来,茶马古道的叙事是宏大的,而佳佳老师将给我们讲述不一样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的巫术,马帮的禁忌,和这些怪力乱神背后赶马人的生活。就像节目开始前大家所听到的《赶马调》中所唱的,这条古道上流淌着很多人的情感,他们的爱与恨,无奈与敬畏。 茶马古道,用它的方式书写着云南这片土地的历史,我们今天的生活也依然和这条伟大的道路联系在一起。我们品饮着百年前那些种茶人种下的茶,向往着那些“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当我们向历史深处走去,那些悠远的古镇、沉默的石窟、静止的岩画,都在讲述着这条古道上过往的生命与传奇。 本期节目的一些参考资料: 邓启耀:《中国巫蛊考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王明达 / 张锡禄:《马帮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木霁弘 陈保亚 李旭 徐涌涛 王晓松 李林:《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最近,云南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一个“吃出来”的考古遗址,这个吃出来的遗址,说的是云南晋宁古城村遗址,该遗址成为了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这个位于滇池东南岸的遗址几乎全是螺蛳壳,面积约4.2万平方米,螺蛳壳堆积最厚的地方足足有6米多,这些螺蛳壳都是古滇人吃出来的。本期嘉宾曾佳佳老师参与过该遗址的挖掘,也专门研究过古滇人的饮食。她不仅对古滇国的饮食文化有研究,对茶马古道上的怪力乱神也颇有见解。录制分两期推送,本期为上集,我们一边嗦螺蛳,一边盘一盘古滇人吃螺蛳的冷知识,下周五将更新茶马古道上的怪力乱神,敬请期待。 主播:安然 静茜 小马 嘉宾|曾佳佳 曾佳佳:云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博物馆馆员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1、古滇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嗦螺蛳?他们吃的螺蛳和我们今天吃的一样吗? 2、古滇人是怎么烹饪螺蛳的?没辣椒没盐,能好吃么? 3、贝丘遗址是怎么形成的? 4、官渡古镇的金刚塔镇得住螺蛳精么? 5、关于古滇国的传说中,有哪些真真假假。贮贝器和滇王之印背后有什么故事? [图片]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古城村遗址现场进行分类工作(2022年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图片]通海的贝丘遗址,附近村民用螺蛳壳充当建筑材料,拍摄于2016年。曾佳佳供图 佳佳老师介绍说:在八九十年代,当地人还会把螺蛳壳碾成粉末,做鸡、猪饲料。几乎每个螺蛳壳都有先民食用后留下的痕迹——尖端打碎。这些螺蛳的品种有多个,但现今滇池、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中都难觅身影,当中的光肋螺蛳甚至被列为濒危物种。 [图片]重口味录制现场 [图片]位于昆明市官渡古镇的金刚塔,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由云南总兵沐琮倡导,镇守云南太监罗桂出资建造。1996年国务院公布该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全部用砂石砌成的宝塔。该塔建筑材料中也有螺蛳壳,有传说塔下面压着螺蛳精 。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滇王之印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滇王拱手降汉,封滇王国国王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滇王之印用纯金铸成,金印重90克,印面边长2.4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蛇纽,蛇首昂起,蛇身盘血,背有鳞纹。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云南晋宁石寨山叠鼓形狩猎纹铜贮贝器 图片来源|云南省博物馆
主播:安然 静茜 小马 本期我们也蹭蹭热点,和ChatGPT聊聊茶。 在信息极度碎片化的茶领域,ChatGPT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我们问了TA许多问题,比如作为一种玄妙的喝茶体验,ChatGPT感受得到“茶气”吗?又拜托TA教小白如何喝茶,并请TA推荐几款茶。 必须承认,ChatGPT给出的答案是超出我们预期的。机器必将取代多数知识输出型行业,但TA无法取代的是创造性工作。 最后,我们几个行外人斗胆讨论了一下人类的心智和机器模型差异在哪,以及当ChatGPT学习能力全面碾压人类时,有趣的,有温度的灵魂将会是未来真正的稀缺品。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我们与ChatGPT关于以下话题的问答: 1、ChatGPT问答:什么是普洱茶? 2、ChatGPT问答:什么是“茶气”,普洱茶中什么物质让人感受到茶气? 3、ChatGPT问答:你可以帮一个专门做云南高端古树茶的品牌想几个受市场欢迎的品牌定位么? 4、ChatGPT问答:推荐几款经典普洱茶 5、ChatGPT问答:小白如何学喝茶 7、ChatGPT问答:好茶有什么特点 如果你想和我们聊聊茶,可以加入听友群,入群方式加微信:cyber-jx
在我们的听友中,有对茶知之甚少的茶小白,也有对茶有着较深了解的资深茶友。继第9、第10期回答茶小白关心的茶问题之后,这一期,我们聊一聊听友关心的进阶问题。关于这些问题,马总在年前写了一篇文章,听播客之余,大家也可以点击查看文章:年终不总结,谨答茶友20问~ 主播|安然 静茜 小马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普洱茶的最佳品饮期到底是多少年?我们该如何科学的看待越陈越香? 2、茶叶的有效内含物质会随着存放逐年减少吗? 3、市场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老白茶,老岩茶,老红茶? 4、树龄对普洱茶的滋味有什么影响,古树大树小树等口味上有区别吗? 5、盖碗、茶壶等不同的冲泡器具对茶汤有什么影响? 6、普洱茶存储的需要注意什么? 7、主播们各自最喜欢很喜欢的山头是? 8、泡过的废弃茶叶有什么妙用?
普洱茶为什么很难年轻化,如何年轻化?2022年9月我们临时起意去了拥有中国普洱茶之都、咖啡之都名号的普洱玩。本是一趟逃离之旅,却意外引发了我很多思考。这期内容试图从从咖啡和普洱茶的对比中解释,为什么咖啡能受到年轻人喜欢,而普洱茶一直难以走进年轻人生活?这是因为普洱茶无法从前现代语境转化到现代语境,被困在了老气的困境中。当后现代浪潮来临时,普洱茶新的可能到底在哪里? 本期播客是年前录的一期内容,是文章《云南普洱茶,困在时代里》的音频版本。有点长有点拖,宜助眠,也可1.5倍速收听。 主播:安然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普洱:从世界茶源到茶咖并重 2、在原产地普洱喝咖啡之小凹子咖啡庄园体验 3、云南咖啡是如何崛起的?普洱从世界茶源变成咖啡之都 4、在普洱喝普洱茶之中华普洱茶博览园体验 5、为什么普洱茶总是让人感到老气,咖啡却很年轻,普洱茶可以向咖啡学什么? 6、咖啡是一个拥有共同语境,且适配现代语境的消费品 7、普洱茶前现代性的两种典型现象:专家现象和茶农卖茶现象 8、为什么普洱茶行业有这么多专家,该听谁的? 9、向茶农买茶就一定能买到好茶吗? 10、现状: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交织 11、茶的年轻化需要转化到现代语境,标准化与普适性互为表里 12、后现代浪潮来临,茶的价值在哪里?
主播|安然 静茜 小马 本期马总回归,第一次线上录制。年末小聚,说说这一年的茶叶红黑榜、推荐图书、推荐影视,最后也没忘了立Flag! 虽然是慌乱的一年,但也有好好喝茶呀。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的内容: 1、作为茶叶爱好者和从业者,三位主播一年会喝多少茶?拉高了多少中国人均饮茶量? 2、黑榜:有一款茶同时上了三人的黑榜,为什么会令人失望。 3、红榜:这一年喝到了哪些令人惊喜和喜爱的茶 4、主播年度推荐书籍 5、主播年度推荐影视 6、新年怎么能不说些大话呢?三人各自立(一些)Flag,年末看看倒了多少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籍: [美]戈登·谢泼德著,李浩译《神经美食学——大脑如何制造美味》 [英] 塔妮娅·M. 布克瑞·珀斯著,张弛 / 李天琪译《茶味英伦:视觉艺术中的饮茶文化与社会生活》 [美] 埃丽卡·拉帕波特著,宋世锋译《茶叶与帝国:口味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楊斌著,韓翔中譯《流動的疆域:全球視野下的雲南與中國》Between Winds and Clouds: The Making of Yunnan (Second Century BCE to Twentieth Century CE),八旗文化 本期节目提到的影视: 《功勋》(2021) 《First Love 初恋》(2022) 《中国奇谭》(2023)
茶文化到底有多高深?茶小白对茶都有着哪些奇奇怪怪的疑问?我们邀请了好朋友韩旭 Priscilla ,AKA星巴克爱好者、立顿/川宁茶深度用户来认真的聊一聊茶。我们试图用两小时,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给茶小白聊懂(不太可能)。这次录制分为上下两集,今天更新的是下集。 主播:安然 静茜 嘉宾|韩旭 Priscilla 这期节目你将听到: 1、 主播们为什么喜欢茶? 2、 茶行业有哪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3、 做茶叶挣钱吗?入行门槛高吗? 4、 在中国,绿茶才是主流,普洱茶其实很小众 5、 云南茶世界第一? 6、 为什么说喝茶健康,喝多了有什么副作用? 7、 阳过和阳康了可以喝茶么?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