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安得广厦千万间

历史的青鸟

00:00 欢迎收听历史的青鸟,让我们一起寻觅文字的翅膀,传递千年的踪迹。 00:12 看着眼前这个草鞋破衣,历经艰险追随自己的人,在感动之余极大地满足了唐肃宗的上位者之心。 02:42 杜甫担任左拾遗时,遇到了房琯贬官之事,他履行自己的职责,上书劝谏,不想正撞在了枪口之上。 04:15 房琯的余波还没有结束,758年的夏天,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提出了五组策问,昭昭济世之心表露其间。 07:00 可惜理想和现实隔得太远,微官之上无任何施展的余地,他,一个有官职的人生活都难以为继,何况是无任何保障的百姓。 09:59 759年7月,杜甫放弃了官职,到了成都,另寻出路,成都的草堂是家的希望。不想八月份,一场大雨袭来。 12:43 他去探访成都城外的武侯祠,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为丞相悲之,为天下英雄悲之。 参考书目:《唐授杜甫左拾遗诰》《旧唐书·房琯传》《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五》《乾元二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赀》《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蜀相》等 小小的讲述,仅供参考。 如有纰漏,敬请批评指正。

14分钟
99+
6天前

Ep.21 游戏主播!这个职业真的像看上去那么酷吗?I 串台《椒盐米九》

405游局

本集播客我们邀请到了《椒盐米九》的主播,也是资深的PC/主机游戏主播女王盐,和我们一起聊聊游戏主播这个看上去很有趣的职业。游戏直播作为如今游戏宣传重要的一环,主播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又是如何挑选游戏的呢?我们展开聊聊~ 【405游局播客简介】 405游局是游戏行业的几位朋友共同发起的播客,AI和游戏的磨合由来已久,但是生成式AI发展以来,我们越发的相信及期待AI和游戏可以摩擦出更大的火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希望也能深入其中,去观察、参与、见证这一变化的发生。 我们希望在这里邀请更多游戏行业和AI应用方向的从业者,从产品、技术、工具、商业的视角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本期简介】 游戏主播,看上去这个职业非常酷,玩着游戏就把钱赚了,还能获得很多的关注与支持。我记得2019年的时候,一个机缘巧合下,参加过一档北京卫视的教育节目,当时,对某中学的学生做了个采访,然后发现,电竞选手、自媒体主播,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眼中的“理想职业”。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今天,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看”游戏的比重正在提升。我们以前可能更关注游戏本身的“可玩性”,但现在,“可直播性” 已经成为一个和“可玩性”几乎平行的,甚至在商业上更重要的维度。有太多游戏,如果不是直播,它们可能就淹没在Steam的汪洋大海里了。那主播们又是如何去挑选和直播游戏的呢? 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和资深的游戏主播女王盐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本期嘉宾: 女王盐丨《椒盐米九》主播,资深PC/主机游戏主播 椒盐米九: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727295e33c798676f08779d 如果对我们聊的内容和话题感兴趣,欢迎添加微信:lingmo1314,备注405游局,加入听友群,给我们提供选题建议,和我们展开聊聊 【时间轴】 01:16 入行当主播的契机 04:09 当爱好变为了职业,直播也开始有了“班味” 09:51 直播的内卷与KPI的压力:直播的KPI非常的直观,且来自KPI和来自同行竞争的压力共同带来了焦虑。而这样的情况在近几年愈演愈烈 13:43 在游戏直播的时候,比较坚持“first look”的感觉 18:11 当兴趣和数据产生冲突时,宁愿让自己开心一点,否则很难坚持 19:04 哪些游戏适合/不适合直播? 28:52 游戏的选品渠道还是集中在各大游戏媒体,会提前关注、在日历上标注上线时间 37:20 最好的游戏直播,是观众在任何时间进入,30秒的时间都能看懂你在玩什么 42:33 如果有些游戏你觉得不好,但“给的实在太多了”怎么办? 45:40 今年有哪些游戏很适合直播? 46:48 介绍和推荐一下weplay,今年的weplay在11月22-23号 53:24 游戏直播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主播待遇在普遍下滑 55:36 给新入行和想入行的主播的建议:千万不要裸辞!最佳的心态是把它当做一个副业,不要被数据绑架 1:08:42 游戏推荐:《球比伦战记》、《寂静岭2重制版》、《血源诅咒》

72分钟
99+
6天前

11.分析泡泡玛特近期暴露的管理问题,重新审慎看待企业文化

成华大道

泡泡玛特近期接连发生的管理事件,串联起来发现可能隐藏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得不重新审慎看待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大纲如下: 一、分析泡泡玛特近期暴露的管理问题(1-5逐步递进) 1. 钢印和海报内容错误(轻微) 2. 直播间“79元”事件(一般) 3. 给机构单独开小灶(较严重) 4. 疑似提前泄露三季度经营数据(严重) 5. 毕奇产品全部下架(可能非常严重) 6. 个人对公司近期经营策略的一些批判 二、重新审视爆发增长因素和公司商业模式壁垒 1. 中报之前十倍涨幅的主要驱动因素 2. 叶国富入局自有IP是否会带来挑战 3. 泡泡玛特在设计端的优势和隐忧 4. 重新审视运营能力与KOL流量 三、希望泡泡玛特做出的改观 1. 正视问题,及时纠偏 2. 不被裹挟,稳健经营 3. 打造美洲供应链 4. 孵化海外设计师 相信很多投资者对泡泡玛特的企业文化是充满信心甚至引以为傲的,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从企业文化这样本质的层面去质疑它,但是目前确实看到了一些我不愿意接受,又无法从理性和逻辑上说服自己的地方。我希望最终证明我的一些担心是多余的,但此刻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思考分享出来,或多或少给到大家一些提示,最终还是取决于各位独立的判断。

48分钟
1k+
6天前

246《为何我们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精神分析如何拆解“享乐”驱动的强迫性重复模式

牛耳认知场

为什么你总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精神分析的4个深刻洞见 引言 你是否曾感觉自己的人生被一个看不见的剧本所牵引?你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种类型的伴侣,却总以同样的方式心碎;你在职场中反复跌入相似的陷阱,仿佛命运在和你开着同一个玩笑;你发现自己总是陷入同样的情感困境,无论如何挣扎都难以逃脱。 如果你对这些场景感到熟悉,那么精神分析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强迫性重复”(compulsive repetition),或许能为你揭开谜底。这股强大的无意识力量,正是我们人生中那些看似“命中注定”的循环背后的导演。本文将为你提炼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师简-大卫·纳索(J.D. Nasio)著作中的四个惊人洞见,帮助你理解并最终打破这些不断重演的人生剧本。 1. 你的伴侣,藏着你母亲的影子 一个令人惊讶的观点是:与我们通常认为的“恋父情结”恰恰相反,一个女性选择男性伴侣时,起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她与母亲的早期关系,而非父亲。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颠覆认知。纳索在书中明确指出,当一位女性选择她的丈夫时,“人们通常会发现其选择深处有母亲的影子,而父亲的影子则在表面”。这意味着,伴侣身上或许会有与父亲相似的外在特征,但这层关系的核心情感模式——包括那些难以言说的依恋、冲突和怨恨——实际上是在重演她与母亲之间最原始、最深刻的无意识联结。这种联结形成于前俄狄浦斯期,远比后来对父亲的情感更为根本。 这一洞见并不仅仅是修正了一个弗洛伊德式的 cliché;它邀请我们成为自己情感历史的侦探,去寻找早期依恋的回响——这些回响并非隐藏在盛大的浪漫姿态中,而是在我们与伴侣日常相处的、那些关于冲突与慰藉的微妙动态里。你与伴侣之间那些难以化解的矛盾,或许并非源于当下,而是在重复你童年或青少年时期与母亲之间未曾化解的情感冲突。正如弗洛伊德所言: 人们总不免回到最初的爱人,这是纯粹的真理。 2. 重复不是病,而是“存在”的宣言 并非所有的重复都是病态的。事实上,重复是我们精神存在的基石,是我们确认“我是谁”的基本方式。 作者纳索提出了一个响亮的观点,化用了笛卡尔的名言:“我重复,故我在”。想一想:我们每天起床,遵循相似的日常规律;我们喜欢回到熟悉的家,与亲近的人相处。这些重复的行为为我们提供了稳定感和连续性。它一次次地确认,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同一个人。纳索总结,这种健康的重复会产生三重有益的效果:自我保存、自我发展及对自我身份的肯定。 我重复,故我在。 这个观点将“重复”从一个纯粹负面的“困局”或“坏习惯”,重新定义为一种必要且健康的心理功能。它不再只是我们需要摆脱的枷锁,更是我们人格得以建立的根基。理解重复是身份的基石至关重要,它让我们能够区分哪些是滋养我们、构建自我的生命节奏,哪些是禁锢我们、带来痛苦的毁灭性循环。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至关重要的“存在”方式,是在何时变成了不断重复痛苦的“行为”牢笼? 3. 痛苦为何如此诱人?解密“享乐”的悖论 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是:既然我们天生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为什么还会强迫性地重复那些带来痛苦的经历和自我破坏的行为模式? 精神分析为此提供了一个极其深刻但反直觉的解释,其核心是“享乐”(Jouissance)这一概念。请注意,这里的“享乐”与我们常说的“快乐”(pleasure)截然相反。“快乐”旨在降低精神的紧张与压力,带来舒缓;而**“享乐”是一种混合了“爽快和痛苦”的强烈、复杂的矛盾体验。** 它源于一种无意识的欲望,试图退回到一种与童年创伤相关联的、早已被社会禁止的满足模式中——例如,婴儿必须放弃吃奶的快乐一样。因为这种满足模式在成年后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当它被重复时,我们在意识层面能感知到的,通常是强烈的痛苦。这种“享乐”正是驱动病理性重复的引擎,它将人封闭起来,无法与他人建立真实、健康的关系。 “享乐”的概念之所以令人不安,因为它揭示了我们内心有一部分,是在自我提升和追求幸福的逻辑之外运作的。它暗示了一种对旧日痛苦的无意识忠诚,一种对我们所熟悉的强烈情感的成瘾式迷恋,而我们的意识对此完全无法理解。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明明知道一种模式是毁灭性的,却依然感到无力挣脱。 4. 打破循环的钥匙:一旦被“命名”,重复就会停止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强迫性的循环?作者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地简单而深刻:病理性重复的力量在于它的无意识性,在于它从未被言说、从未被符号化。 “赋义”(Giving Meaning),即为这种无名的痛苦赋予意义和语言,是打破循环的关键。书中用了一个绝佳的比喻:当婴儿第一次感到饥饿时,那种感觉是极度恐惧和孤独的,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会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但当母亲前来,一边喂奶一边说“宝宝,你饿了吧”,这个动作就为那种可怕的感觉赋予了名字——“饥饿”。 这个“命名”的行为,瞬间将一种孤立的、可怕的内在感受,转化成了一种人类共通的、可以被理解和处理的经验。它将创伤整合进了语言和符号的世界,从而驯服了它。这正是精神分析工作的核心:帮助来访者找到合适的词语,为那段无法言说的创伤构建出一个故事。 “命名”的理念将心理治疗从一场单纯的谈话,升华为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它意味着将一个盘踞在无意识中、无形而恐怖的怪物,赋予一个形状、一个故事,并最终在人类共通的经验中为它找到一个位置。这不仅仅是理解过去,更是驯服过去。一旦那个在暗中操控你的“无名之物”被赋予了名字,它的强迫性力量也就随之消解。 重复一旦被赋义,它就会停止。 结语 我们生命中那些看似随机或命中注定的模式,往往是由植根于过往的强大无意识力量所驱动的重复。从选择伴侣时对母亲影子的追寻,到痛苦中暗藏的悖论式“享乐”,这些深刻的洞见为我们提供了一张理解自己内在世界的地图。而最终,打破循环的钥匙,就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在你的人生中,那个不断重演的剧本是什么?而你,是否准备好拿起笔,为它赋予新的意义?

81分钟
99+
6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