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热点1115

野格知识贩子

Show Notes 1. Epidemic Sound 推出生成式 AI 工具 “Studio” 辅助音乐创作,坚持平台音乐由人类艺术家制作,通过前期付款、二次分红等模式保障艺术家收益,全球 70% 头部 YouTuber 使用其服务且音乐日播放约 30 亿次 2. 苹果因初代 iPhone Air 存在电池续航不足、摄像头凸起导致厚度未减的问题且销量未达预期,推迟下一代 iPhone Air 发布,转攻折叠屏手机并洽谈与 Google 合作优化 Siri AI 功能,同时 Air 型号间接推高了 Pro 和 Pro Max 型号销量; 3. Circle 旗下 USDC 流通量达 737 亿美元(年增 108%)、链上交易量 9.6 万亿美元(年增 580%),公司总收入及储备收入年增 66%,增长动力来自数字资产市场、全球 “美元化” 需求及跨境支付降本增效,还推出 ARC 区块链测试网定位市场中立型服务商; 4. OpenAI 的 Stargate 数据中心项目获 Blue Owl 30 亿美元股权投资(针对新墨西哥州数据中心),该项目独立运营由 Oracle 租赁后供 OpenAI 使用,Blue Owl 还筹 180 亿美元贷款覆盖建设成本,同时华尔街巨头如 Blackstone、KKR 等正加码 AI 数据中心领域; 5. 前 Twitter CEO Parag Agrawal 创办的 Parallel Web Systems,旨在构建专为 AI 代理优化的 “平行网络” 以解决 AI 访问高质量付费内容的难题,目前仅能访问开放网络,公司已完成 1 亿美元融资且估值达 7.4 亿美元,产品服务于代码、金融、科研等领域 AI 代; 6. Grindr 因股价持续下跌,合计持股 60% 的两投资者欲将其私有化,虽公司 EBITDA 利润率约 30%、营收增长率 30% 且有强网络效应,但管理层担忧私有化后的高负债及失去上市公司的透明化优势(关乎用户敏感数据信任); 7. “Neo Labs” 是由离开 OpenAI、Anthropic 等巨头的研究员创立的新兴 AI 实验室,获 25 亿美元投资,专注大型实验室忽视的特定 AI 技术(如强化学习、多代理软件、自动化 AI 研究),试图凭借专注研究竞争,但多数尚未发布产品且担忧 “AI 泡沫” 破裂; 8. 亚马逊药房通过在 One Medical 诊所设自助取药亭、大力投资处方药当日达服务(今年 Q4 新建 20 个同日达配送中心药房站点),并利用技术简化自 1990 年代变化甚微的 “七方市场” 药房业务,以提升医疗可及性,覆盖超一半 Prime 会员; 9. Lyft 新任 CEO David Risher 通过成本削减实现自由现金流转正,还进行战略性收购,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优势在于 2020 年收购的车队管理子公司 Flex Drive(负责车辆维护清洁,保障机器人出租车高利用率),并计划 2026 年与 Waymo 在纳什维尔推机器人出租车; 10. 英伟达挑战者 Dmatrix 获 2.75 亿美元融资(估值 20 亿美元),其芯片专为 AI 推理市场设计,在特定企业级应用(服务小于 1000 亿参数模型)中比 GPU 系统快 10 倍、便宜 3 倍、能效高 3-5 倍,采用 N-1 或 N-2 代工艺避免产能限制,已向客户交付旗舰芯片 Corsair; 11. Slow Ventures 的 Sam Lessin 为创始人开办 “礼仪精修学校”,强调 AI 时代创始人需具备谦逊、尊重、建立信任的社交技能,反对 Y Combinator “唯产品市场契合度论”,课程免费且涵盖投资者会议、假日派对等场景应对,首期接纳约 50 人; 12. 方舟投资的 Brett Winton 驳斥 AI 泡沫论,预测 2020 年代末 AI 聊天机器人用户达 40-50 亿、2030 年 AI 软件支出近 10 万亿美元,认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难度是自动驾驶的 20 万倍,同时指出芯片行业有周期性,过度购买和电力限制会导致调整,且治愈性药物被华尔街低估; 13. 谷歌旗下 Waymo 在湾区、洛杉矶推出自动驾驶高速公路服务,计划明年进入更多新市场,还推进旧金山机场测试,自载客以来安全记录优异,而特斯拉自动驾驶推广慢、受地理限制且因不使用 LiDAR 风险更高,两者技术差距被认为 “非常严重”; 14. Snowflake 推出 “Snowflake Intelligence” AI 代理,帮助企业全员即时访问数据获取洞察,采用纯消费型定价(仅在代理工作时付费),结合内研与收购技术并与 OpenAI、Anthropic 合作,定位为与其他企业代理协同的 “管弦乐队” 一员而非万能代理,部分客户用其 45 秒完成过往数天的分析; 15. 机器人软件公司 Foxglove 获 4000 万美元融资(估值 1.9 亿美元),专注为机器人和物理 AI 构建数据基础设施,解决工厂、农场等场景下机器人海量传感器数据的收集、上传、组织及调试问题,客户涵盖初创公司、Nvidia 等,业务为 SaaS 模式易获投资者认可。

51分钟
99+
1周前

🔥【晚间版 | 钟嘉欣加拿大起诉离婚 | 足浴店卖淫案涉民警徇私 | 一家五口遇害案开庭审理】

热搜来电

📱 热搜来电,一起收听新鲜热点 《热搜来电》为你连线今日十大热搜,理性看热点,客观聊世界 ⏰ 15分钟精华版 | 📅 11月15日星期六 🎯 本期连线导览: 00:47 💔 TVB花旦钟嘉欣在加拿大提起离婚诉讼,争夺财产和三个孩子抚养权。她指控婚前协议不公,限制她演艺收入使用权,而丈夫年薪仅约140万人民币,颠覆富豪女婿形象。 02:07 ⚖️ 成都足浴店卖淫案现戏剧性转折,幕后老板蔡某军被释放3年后才被立案,时任派出所副所长徐咏斌被控四项枉法行为,辩方提交微信记录试图反驳「故意包庇」指控。 03:33 😱 河北灭门案开庭,58岁范某某因1.5米通道纠纷杀害邻居一家五口,包括两名幼童。幸存者痛问「有何深仇大恨」,凶手竟称「没有任何仇恨」。检方已提出死刑建议。 04:51 🚨 知名仙侠作家一度君华疑遭杀猪盘精神控制,被诱导修习「正心功法」,限制睡眠导致精神恍惚,家属已赶赴贵阳照料并准备报警。 05:56 📱 骑手卷走8万iPhone引关注:上海商家遭遇骑手携6台iPhone潜逃,贵阳同一商圈连发两起类似案件。平台存审核松散、定位缺陷等三大漏洞,维权难度高,专家建议足额保价并做好交接录像。 07:39 🚀 神舟飞船带回93斤太空实验样品!26项实验涵盖三大领域,太空小鼠适应微重力能悬浮入睡,斑马鱼生态系统创43天国际纪录,这些「太空特产」将助力骨质疏松治疗和月球基地建设。 08:46 👨‍👩‍👧‍👦 马筱梅直播夸赞大S教育孩子懂礼貌有共情,引发网友热议其作为后妈的格局。她坚守照顾孩子承诺,采用科学陪伴策略,孩子们也展现积极变化,成为重组家庭教育典范。 09:59 🎭 柯淳被长剧退货传闻实为误传,《不二之臣》剧组未官宣合作却借柯淳名气炒作,反映剧组「遛演员」乱象和行业对短剧演员转型的偏见,粉丝呼吁「非官宣不约」。 11:07 🌊 印度游客庐山溪谷洗澡引争议,无视禁令使用肥皂,案件已移交出入境管理部门。这类文化冲突今年在多地出现,反映宗教习俗与环保规则的碰撞,也暴露景区管理漏洞。 📻 《热搜来电》— 每日傍晚与你准时相会 高效获取 | 专业解读 | 理性分析 | 为你量身定制 💬 你最关注今天哪个热点?评论区来电聊聊~

12分钟
99+
1周前

EP230 看见卡车司机:产业变迁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

Talk三联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李晓洁,《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夏杰艺,《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覃思,《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 本期封面报道:《跟着卡车行中国》 “跟着卡车行中国”的系列报道,今年来到了第四年。相比于此前对于这个行业以及卡车司机生活的好奇,这一次,我们聚焦在这个庞大运输网络中更细微的几条毛细血管上:为川藏铁路输送水泥的滇藏线、运送大闸蟹的冷链线、前往中亚腹地的“一带一路”跨境线,以及看起来很神秘的危险货物运输线。 在这四年间,我们也体会到这个行业所发生的改变。科技与基建的飞速发展,正在重塑卡车司机的生存逻辑。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这些夜以继日奔波在交通线上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处境。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四位参与报道的记者,听听他们在与卡车司机的朝夕相处中,所观察到的生活细节。四位记者中,有三位都是第一次跟车报道,她们的切身体会,预想与现实中的差异,也能反映出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时间轴】 02:22 第一次跟车采访,和预想中有多大差别? 23:28 卡车司机的日常:如何在中途解决做饭问题? 29:18 当跨境货运也变得越来越卷 37:18 如何与看似冷峻的司机大哥打交道? 44:10 “大车变小,小车变大”:被花式改装的依维柯 52:19 极限速度的背后,是人的超常付出 61:09 危险品运输:当驾驶室里有10个摄像头 70:47 滇藏线上,为什么本地司机更吃香? 【延伸推荐】 EP113 跟着卡车司机跑长途,都会经历什么? EP170 为了工作,我们坐做了一万公里的大货车去莫斯科 【图集】 ▲滇藏线上的做饭日常。(黄子懿/摄) ▲运蟹路上的一餐炒鸡。很多司机都来自物流名城临沂,在路途中也会自备炒鸡调料。(覃思/摄) ▲危险品运输中要用到的紧绳器,以收紧捆绑带,确保货品完全没有晃动空间。(夏杰艺/摄) ▲驾驶室前的TIR资格证标识,表明该车辆属于国际公路运输系统,可以穿越不同缔约国之间运货,并享有最简化的海关查验手续。(李晓洁/摄)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你好,陌生人HelloStranger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76分钟
24k+
1周前

【反转人生】系列010.守中章第五与谷神章第六:老子“守中”非孔子之中,柔弱之力,方显无穷

真希望自己早知道

🗝️欢迎收听“反转人生:尹老师解读《道德经》!” 节目卖点 📍 把“天地不仁”翻译成现代白话:世界不是针对你,它只是按道运行。学会这点,情绪立省80%。 📍用“橐龠”当表情包:空心才能鼓风,空心才有无限流量。尹老师示范如何把“无底”变成“无限”。 📍“守中”不是端水,而是和光同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冲突找不到对手。 📍3分半彩蛋:玄牝之门=天地之根,尹老师一句“绵绵若存”带你看清生命底层代码,含蓄却通透。 你将带走 📍一张“空心—鼓风—无限”循环图,写方案、带团队、谈恋爱都能用 📍 一句随身咒: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争执前默念三遍,自动降噪 📍一份“天地视角”外挂:把自己从主角变观众,卡顿瞬间减少 戴上耳机,在碎片化时间里,解锁老子反向思考的高深智慧,让古老经典照进日常! 第五章守中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龠”应读“tuóyuè”),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本期摘要: 00:27:朗读第五章 00:38:为什么”天地不仁“? 02:11:解释”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03:20:以尹老师的亲身经历解释”天地不仁“ 06:17:用《孙子兵法》来解释为什么”犹橐龠“。 08:18:多言与橐龠是什么关系”? 10:11:本章的脉络。 13:19:什么是守中? 15:15:很多人读老子陷入了误区。 16:19:本章的应用 18:21:讲第六章。 🎯敏而好学,你可以马上行动: 📍加入【反转人生:尹老师解读《道德经》】的听友群——所有对生命与传统智慧感兴趣的朋友将会进入到节目专属听友群,共同探讨生命与传统智慧,聆听生命故事。群内也会第一时间更新播客信息,并随机获得参加尹老师线上课程的名额。 微信搜索Joydeligh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尹老师小助理,备注【道德经】,等她拉你进群。 📍加入尹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学院【恩悦书院】,深度系统学习。想要了解详情,添加小助理Joydelight进行咨询。 🎙️关于《反转人生》栏目 “反转人生:尹老师解读《道德经》 ”主播为尹建维老师,是一档想与当代年轻人分享《道德经》智慧的节目。 尹老师,1951年生于台湾,祖籍湖南。 尹老师是一位同时拥有开创性技术以及丰富管理经验的科技人。1978年赴美进修,1980年硕士毕业后服务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2009年从亚洲区副总裁职位退休。 尹老师更是一位对儒释道三家均有研究且有所悟的读书人。1975年师从爱新觉罗毓鋆(毓老是大清开国功臣礼烈亲王代善第十一世孙,毓老六岁进入毓庆宫成为溥仪伴读)。数十载沉潜于《论语》,亦常涵泳于《道德经》之中,深有所得;每每以孔老之言相互印证,观其正反,察其异同。1985年开始接触佛法,初习净土六七年,密宗白教亦六七年,后跟随隐居师父以生活为修行,至今不辍。2013年创办恩悦书院,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作为一位兼具科技与管理双重阅历的读书人,尹老师深谙《道德经》在中国思维领域的重要地位,更明了其对智慧提升的巨大价值。他凭借自身五十年来对儒释道的研习感悟与生命沉淀,将《道德经》的智慧细细拆解,娓娓道来。 这堂穿越2500年的对话,将带你走进《道德经》的终极智慧,在复杂生活中轻舟前行,以“全而归之”的智慧,破解现代人生困局,从浮躁到归真,从焦虑内卷到自在圆满,用千年经典,重塑你的思维与生活。 ·加听友交流群,加微信号:Joydeligh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22分钟
99+
1周前

NO.25 对谈高晓宇:游戏品牌与公关到底在做什么

人生有戏

本期有抽奖!有抽奖!老规矩,评论回复转发!抽奖统计截止时间为下周周六(11.29) 我们将会再评论区抽取1名幸运观众!(飞书多维表格抽奖+录屏) * 游戏《镜杀》(It Has My Face)1份! 本期节目概述: 本期有戏de主播:薇仙、毕老师 本期嘉宾:高晓宇 嘉宾介绍: 高晓宇,2009年至2022年曾在完美世界、乐道互动&日本SNK、阿里巴巴灵犀互娱等公司从事品牌公关、市场营销、游戏发行工作,现经营一家互联网房产经纪公司。 本期企划:毕老师 音乐版权:周橹舟《一方之年》 感谢周周老师授权《人生有戏》播客可以持续使用音乐《一方之年》作为播客的版权音乐 我们的目标是: 努力成为游戏圈的里最优秀的声线播客之一 给自己80岁时候的音频礼物 欢迎大家一起加入【人生有戏】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过期,也可以添加小助手的Meissen9的微信加你入群 时间点: 03:13 进入游戏行业的第一家公司完美世界 10:02 曾经被妖魔化的游戏行业 12:30 公司品牌到底在做什么 17:29 公关和品牌如何确定KPI考核 23:21 关于处理公关危机的几个思考 29:36 如何处理媒体报道不实 31:28 如果公司被骂上热搜要怎么办 51:45 在蓝港完成了工作的转型 01:02:03 行业里面人人都在说的买量到底是什么 01:06:43 明日世界与哆啦A梦 01:14:58 一款成功的产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01:24:01 优秀的团队总能让你受益匪浅 01:38:29 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行业 01:40:29 游戏行业的未来会走向哪里 01:47:26 片尾曲《一方之年》 完美世界游戏工作生涯的开始 参加台北的游戏展 在拳头总部 SNK东京的办公室 暗黑黎明公测当天拍照纪念 CJ活动现场 与拳皇的神话 小孩 合照 节目介绍: 《人生有戏》一个由三位游戏行业退伍老兵渊维、薇仙和毕老师,共同主持的游戏&生活类播客节目。 每期都会围绕着游戏以及游戏相关的内容来聊一聊。《人生有戏》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游戏的播客,它是我们对人生理解的分享,是一个关于游戏人有趣的故事成长集~ 无论你是游戏爱好者,还是对生活充满好奇的旅行者,都欢迎你加入我们,一起聆听、分享、成长。在这里,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有戏故事(游戏)! 主播介绍: 渊维:“前”游戏公司从业者,目前兼职在一家游戏公司做发行工作(同时也在自学开发游戏);做过端游、页游、手游;座右铭“不愿意当产品经理的项目经理不是好的制作人”。 薇仙:07年进入游戏行业,也做过端游、页游、手游,做过游戏的运营和商务,前大厂苦命打工人一枚。爱好众多,涉猎都不深,欢迎来探讨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微博,小红书,即刻同名 毕老师:从业超过27年的游戏老兵。早期从事游戏媒体,后期在游戏公司主攻市场营销,目前重点在海外市场。泛游戏类文化产品接触广泛,日漫专精。曾用名Salala。

107分钟
59
1周前

008|《剧透》S2E2 高能量?我装的:) showgirl修炼手册

陈婧,霏

本期嘉宾: 「homegrown自家种」创始人&制作人,创作者,邬楚钰 9年前第一次认识楚钰的时候,我刚从伯克利音乐管理专业毕业,回国一边教英语,一边做做留学咨询。而被我“咨询”的第一个对象,也是唯一一个——就是楚钰。当时大四的她,准备申请纽大的音乐管理,对音乐行业充满了热情和好奇,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那时我虽然表面强装沉稳地指点江山,内心却是无比迷茫焦虑。 我想,睿智和善解人意如她,一定看出了我当时的虚张声势,却没有拆穿。 9年后,由她创立且独立运营的音乐现场节目「自家种」刚刚过了五周年的生日,而我的第一张全创作专辑《陈婧霏》下个月也刚好发行五周年。 我很荣幸地邀请她成为了我即将在12月开启的巡演的联合导演和制作人,一起策划了将要上映的一幕幕好戏。 我们虽然依然发着精装的社交媒体,过着毛胚的搬砖人生,但如果用《北海》里的一句歌词,来问彼此一个问题 —— “此刻你是否过着渴望的人生?” 我想,我们答案应该都是肯定的——是的,这是我渴望的人生,我是我想要成为的人。虽然路径和方式不一样,但在”make our life a work of art” 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都在各自想要走的路上了。 话不多说,巡演见了各位。 (录制当天, @Christy ‘s place) (墙上的showgirl) (录完播客当天一起去吃了菌子锅) (前两天一起在北京看演出场地+ 讨论方案) (Christy的侧拍) (一起对唱) (海量日常)

45分钟
1k+
1周前

#316.从“最烂想法”到1亿美元ARR:Gamma CEO Grant Lee揭秘AI演示工具的增长飞轮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克隆了知名播客《Lenny's Podcast》的精彩内容,主持人Lenny Rachitsky邀请到Gamma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Grant Lee,为我们揭秘这家AI驱动的演示文稿和网站设计工具如何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实现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一亿美元、估值超过二十亿美元的惊人成就。更令人称奇的是,Gamma在早期融资甚少、团队规模仅约三十人的情况下,服务着全球五千多万用户,并且实现了盈利性增长。要知道,在创业之初,曾有投资人直接告诉Grant,这是他听过最糟糕的想法。 Grant在节目中慷慨分享了Gamma如何找到产品市场契合度的反直觉经验,以及一系列独特的增长策略。他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创始人主导的营销”和“口碑机器”来驱动增长,特别是他们如何利用数千名微型网红,通过亲自培训和开放品牌资产,将网红营销变成口碑传播的强大放大器。你还会听到他们如何在产品发布前,通过“早上有想法,下午出原型,晚上得反馈”的快速迭代循环,用Voicepanel等工具与真实用户测试每一个新功能,避免走弯路。此外,Grant还深入探讨了如何打造一家成功的“GPT封装”公司,强调深入理解用户工作流程、运用二十多种不同模型进行编排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独特的“慢速招聘”和“球员兼教练”团队管理哲学。这期节目不仅充满启发性,更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战术建议,是所有AI创业者和产品经理不容错过的一课。 翻译克隆自:“Dumbest idea I’ve heard” to $100M ARR: Inside the rise of Gamma | Grant Lee (CEO) 👨‍⚕️ 本期嘉宾 Grant Lee,AI演示文稿和网站设计工具Gamma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 时间戳 00:00:00 开场与播客简介 创业的挑战与机遇 00:02:29 曾被投资人嘲讽为“最烂想法”的创业故事 00:06:20 Gamma的诞生:解决演示文稿痛点的初心 00:21:02 AI如何赋能Gamma:从愿景到现实的加速器 产品市场契合度与增长飞轮 00:09:36 寻找与确认产品市场契合度:从Product Hunt发布到自然增长爆发 00:12:35 打造“口碑机器”:自然增长与病毒式传播的秘密 00:16:54 上手体验(Onboarding)的重要性:“前三十秒”的魔力 00:22:24 从零到一亿ARR:Gamma的增长历程 00:23:28 早期用户获取:Product Hunt与Paul Graham评论引发的病毒式传播 00:36:18 品牌重塑的价值:从占位符到可扩展的品牌基因 创始人主导的营销与网红策略 00:25:47 创始人主导营销:亲身参与与内容创作的重要性 00:28:46 创始人如何平衡忙碌与内容创作:从小处着手,积累素材 00:31:19 领英与推特的差异化内容策略 00:36:18 网红营销:从手动接洽到规模化微型网红合作 00:41:09 网红营销的误区:避免头部大V,聚焦“回声室” 00:46:07 网红营销的增长放大效应:口碑传播的催化剂 00:48:10 病毒式传播并非偶然:开放品牌资产,消除合作摩擦 00:51:52 平台选择:领英的高转化率与测试迭代的重要性 00:53:00 品牌与效果营销的协同:投资品牌以强化效果营销 产品开发与实验文化 00:59:10 产品发布前与用户分享原型:快速迭代与避免弯路 01:01:11 规模化用户测试:Voicepanel与UserTesting的实践 01:05:24 实验性思维:强观点,乐于改变 01:06:16 A/B测试的早期实践:虚拟办公室与演示工具的抉择 GPT封装公司的成功之道 01:10:10 盈利性增长:小而精干团队与高效运营 01:12:10 GPT封装公司的护城河:深入用户工作流程与多模型编排 01:14:22 成功要素:关心问题、深度理解、技术应用 01:17:03 多模型编排的必要性:针对不同任务选择最佳模型 01:20:02 特定模型的发现:Perplexity在创建大纲方面的优势 定价策略与盈利 01:20:26 定价的偶然性:用户需求驱动的收费 01:21:17 定价方法:Van Westendorp测试与联合分析 01:22:12 盈利性增长的基石:确保定价能覆盖成本并再投资 招聘哲学与团队建设 01:25:45 极其缓慢地招聘:保持精干与高标准 01:26:27 人均收入与团队DNA:复制价值观与愿景 01:28:42 招聘通才:扁平化组织与多角色能力 01:30:21 球员兼教练模式:管理者仍需做具体工作 01:33:58 对杰出人才下重注:提供更多机会与资源 01:34:47 创始人特质:传教士而非雇佣兵 闪电问答 01:37:15 推荐书籍:《鞋狗》、《七大力量》 01:38:33 最近喜欢的影视剧:《拉撒路计划》 01:38:46 最喜欢的产品:Voicepanel 01:39:15 人生格言:“井底之蛙” 01:40:39 演示技巧:一次只讲一个想法,少即是多 🌟 精彩内容 💡 **从“最烂想法”到1亿美元ARR的逆袭** Gamma的创始人Grant Lee分享了创业初期被投资人嘲讽为“最糟糕的想法”,到如今实现1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的传奇历程。他强调,即使面对巨大质疑,只要对解决的问题充满热情,并坚持不懈地寻找产品市场契合度,就能创造奇迹。 “这绝对是我听过的最差的路演、最烂的想法。你不仅在挑战行业巨头,而且这些巨头还有庞大的分发渠道。你绝对不可能成功。” 🚀 **打造“口碑机器”:自然增长的秘密** Grant揭示了Gamma增长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台“口碑机器”。通过在Product Hunt发布、重构新用户上手体验(在“前三十秒”内创造“神奇时刻”)以及一条引发Paul Graham评论的争议性推文,Gamma实现了强大的自然增长。他建议所有创业者将心态转变为创造口碑,让产品本身就能驱动用户分享。 “我的一个建议是,当你处在早期阶段时,你的心态应该像是要创造一台‘口碑机器’。如果你能把这部分做对,其他所有事情都会变得容易得多。” 📈 **创始人主导的网红营销:微型网红的巨大能量** Gamma的网红营销策略颠覆了传统认知。Grant亲自接洽并培训数千名微型网红,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Gamma的故事,并开放品牌资产,使网红营销成为口碑传播的放大器。这种“难而正确”的方法,帮助Gamma在社交媒体上实现了燎原之势。 “很多人一想到网红营销,就觉得是那些粉丝上百万的头部大V,但这是错的。更好的方法是去找到成千上万个微型网红,他们的受众可能真的需要你的产品,而且非常信任他们说的话。” 🛠️ **“早上有想法,下午出原型,晚上得反馈”的快速迭代循环** Grant强调了在产品发布前与用户分享原型的重要性。通过Voicepanel和UserTesting等平台,Gamma实现了“早上有想法,下午出原型,晚上得反馈”的超高速迭代,有效避免了开发无人问津的功能,确保了产品始终围绕用户需求构建。 “我们早上有个想法,下午就能做出一个功能原型,然后找一群真正符合我们目标用户画像、但跟我们产品毫无瓜葛的人来试玩。这样我们很快就能进行一个相当全面的实验。” 💡 **GPT封装公司的成功之道:深入工作流程与多模型编排** Grant分享了打造成功“GPT封装公司”的关键:不仅仅是模型之上的薄薄一层,而是要深入理解用户端到端的工作流程,并运用二十多种不同的AI模型进行智能编排,为特定任务选择最佳模型,从而提供比现有方案好得多的产品体验。 “你需要深入到工作流程中,对用户和他们试图解决的工作有同理心,当然,还要应用最好的技术,这样你才能兑现你对产品体验的承诺,一个比现状好得多的体验。” 👥 **“极其缓慢地招聘”与“球员兼教练”模式** Gamma奉行“极其缓慢地招聘”原则,专注于招募通才和“球员兼教练”型人才,确保团队精干高效,每个成员都能产生巨大影响。这种招聘哲学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帮助Gamma保持了高凝聚力和低流失率,积累了宝贵的部落知识。 “我们希望每一个进门加入我们团队的人,都真正是那种能代表 Gamma 的人。” 🌐 播客信息补充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105分钟
99+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