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4小时全球发生了哪些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世界还在沉睡,先锋已在路上。全球先锋报邀您一起洞察国际棋局,聆听趋势的第一声回响。 Palantir股价大跌,对冲基金下注做空引发担忧 数据分析公司 Palantir 公布了强劲的第三季度财报,但其股价仍下跌 8%,原因在于投资者对其高估值表示担忧。知名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伯里披露他押注做空Palantir,并对英伟达也进行了较小规模的做空。迈克尔·伯里过去因为成功预测并做空次贷危机而爆红。当天,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 2%。 欧盟设定2030扩容目标,乌克兰改革受赞扬 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娅·卡拉斯表示,到2030年实现新成员加入是一个“现实目标”。 欧盟发布的年度评估报告对阿尔巴尼亚、摩尔多瓦、黑山和乌克兰的改革表示肯定,但批评了格鲁吉亚“严重的民主倒退”。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报告表示欢迎,但希望加入进程更快推进。 挪威主权基金反对马斯克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挪威国家银行投资管理公司是特斯拉的重要外部股东之一,宣布将在周四的股东大会上反对向马斯克授予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该公司管理着挪威的 2.1万亿美元 石油基金,称此薪酬规模过大。 特斯拉董事会警告说,如果计划被否决,马斯克可能会选择离职。 最高法院审理特朗普关税权案 美国最高法院周三将审理 “特朗普关税权” 案。特朗普称该案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他主张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总统有权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他已宣布“持续性贸易逆差”和“芬太尼贩运”构成国家紧急状态,并对全球商品征收 10%的统一关税,以及对特定国家商品加征高达50%的对等关税。 原告,包括一位葡萄酒进口商和12个州,反驳称,该法律并未授权总统单方面修改美国关税结构,而是为了限制总统权力。多个下级法院已裁定该政策违法。本案结果将影响数千亿美元的关税命运。 诺和诺德奋力追赶减重市场 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将于周三公布9月底结束的季度财报。公司曾领先推出 GLP-1类减重药物,但近期被美国竞争对手礼来反超。 诺和诺德近来负面新闻不断:5月解雇CEO,9月裁员 9000人,10月撤换董事会主席和六名董事,因未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公司近期积极反击:其口服减重药在后期试验中疗效已接近旗下注射产品Wegovy;并与辉瑞展开激烈收购战。辉瑞已以 73亿美元收购抗肥胖新创Metsera,诺和诺德则反手报出 90亿美元 的竞购价,誓保先发优势。 乌克兰战争与寒冬:能源将面临新考验 一项关于欧洲冬季气候的预测将在周三发布,由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 乌克兰利用远程无人机打击俄罗斯炼油设施,使其炼油能力减少五分之一,造成燃油短缺和价格飙升;俄罗斯则加强打击乌克兰的供暖和电力系统,加剧冬季停电状况。 预报显示:2月可能极寒、降雪严重;但整个冬季欧洲平均气温预计将高于往年,这对居民和能源市场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自2022年战争爆发后,欧洲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即便现已回落,仍比战前高出20%至60%。 台风“卡尔梅吉”重创菲律宾,致数十人遇难 据当地官员称,台风卡尔梅吉已在菲律宾造成 至少40人死亡。另有6人在一架前往救援的军用直升机坠毁事故中身亡,地点位于南部的民答那峨岛。数十万人被迫逃离家园,台风预计将于周四登陆越南。 全球生殖健康进步或遭反转 本周,全球约 3500名生殖健康专家汇聚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讨论全球生殖健康发展状况。正面成果包括:自2012年以来,富裕国家之外使用安全避孕方式的女性数量增加了 三分之一。 但这些进步正面临国际援助削减的风险。早在特朗普政府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预算前,全球生殖健康资金就已在萎缩;2020年至2024年,发展中国家每年收到 14亿美元援助,其中 41%来自美国;目前这笔资金几乎全面面临风险,恐导致避孕手段减少,增加不安全堕胎和青少年怀孕率。 联合国人口基金表示,该机构今年预算短缺达 3.36亿美元。接下来的问题是:慈善家、企业与各国政府是否愿意填补这笔缺口? 今日数字:90% 自2021年2月上市以来,交友应用 Bumble 的市值下跌幅度。 历史上的今天: 1940年11月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打破“只干两届”的惯例,赢得史无前例的第三个总统任期,直到后来宪法增修条文才将总统任期正式限定为两届。 全球先锋报观察到同一套“风险转移术”,出现在不同舞台上。 问题是谁有能力把风险往外推?谁只能被动接盘? 资本市场存在估值泡沫与“个人剧场”的尾部风险。风险转移的方式是把不确定性打包成“故事”和估值,卖给散户和被动资金;真正担心风险的人,则开始用做空、投反对票这些工具对冲。 国家权利层面上总统有权把全球秩序当“可调整条款”。特朗普可以随时改写全体美国人的税负和全球贸易规则。这是把全球供应链的风险,集中在一两个人的判断上。欧盟的 2030 扩容目标,对现有成员来说,也是把未来安全与财政承诺往前“锁死”。内部财政和社会撕裂的问题,其实都被推到后面。 减重药、能源与冬季战争是企业与国家博弈。诺和诺德和礼来的减重药大战,本质上是看谁能把研发风险转嫁给股东、医保体系和患者,谁就跑得更猛。俄乌冬季战争把能源供应的脆弱,转嫁给老百姓冬天的电费账单和取暖温度。 最底层的人:没有议价权,却承担最高的不确定性。台风重创菲律宾,说明气候风险在地理上高度不均。全球生殖健康资金被抽走,首先受影响的是最穷国家的女性、女孩和婴儿。 最擅长对冲风险的,是对冲基金、主权基金、大公司和大国;最没办法对冲风险的,是发展中国家、边缘群体和还没出生的下一代。 一句话总结过去24小时全球发生的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从 Palantir 被做空,到最高法院争夺关税红线,再到生殖健康资金被抽走,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动作:上游在不断把风险打包、定价、外包;而下游只能在风暴中努力站稳。 “唯一值得参与的战争,是为和平而战。” 点一盏灯,留一声言,让微光汇成海。 感谢收听《全球先锋报》,我们明天再见。
Daily Quote Destiny is like a dust storm; you have nowhere to hide. (Haruki Murakami) Poem of the Day Gift Czesław Miłosz Beauty of Words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Agatha Christie
熟悉的吐槽局,今天又双叒叕来了,本期节目,来聊聊我们的领导。 是什么样的领导让操场铁粉欣欣主动请缨前来吐槽?又是什么样的工作安排,让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的欣欣,成了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除了毒舌吐槽,还有血泪教训... 精通话术:如何让领导秒批假条;雷区警报:让人反感的领导特质;自救指南:如何优雅避开职场黑锅;权力反转:如果你是领导?团队票选:谁才是最终霸总? 职场如战场,要么忍,要么狠!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闲话操场」 - 欢迎添加| 微信号「操场黑板报」:cchbb6666 - 感谢大家支持今天的操场!
根据美国财政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底,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8万亿美元。作为对比,去年11月,美国国债规模刚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一年左右时间,就增长了大约5.6%。 危机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美国2024年的GDP也才29.18万亿美元,从总量上讲国债规模已经远超经济规模;二是从增速上讲,2024年全年美国GDP的实际增速为2.8%,经济增长跟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这是比较麻烦的。 有机构预测,美国债务与GDP的比率(债务比率)可能会一直上升,并在2055年增长到155%。而从现在到2055年,每个年份都将是美国至少是从二战后开始,历史债务比率最高的年份,可谓年年都会破这一“不光彩”的纪录。 这种“跟不上”其实正反映出美国债务问题的本质:如果经济增速大幅度落后,就会让政府的收入越来越难以得到保证,从而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而新债发行正是为了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扩大,但随着债务越滚越大,利息支付又会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形成恶性循环。 截至今年9月,美国已经花费1.21万亿美元用于偿还债务,占2025财年联邦总支出的17%。而且,债务利率还在不断攀升。就在几年前的2021年,美国政府的平均偿债率仅为1.61%,而现在已达到3.36%。 再看美国政府这轮长时间“停摆”的直接原因,其实也来自于此:民主党要求增加福利性支出,而共和党坚决反对,背后正是财政收支平衡和越积越大的债务压顶势头。 如何化债是当前美国经济学家、资本大鳄以及政府首脑们共同的难题,也是每个人美国普通老百姓心中最关心的议题之一。 美国如何化债? 面对不断攀升的债务规模,还得从本质上找出路。 前文已经提到,美债问题的本质其实源于政府收支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入不敷出。 所以综合各类研究报告来看,改善财政收支平衡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化债手段。 在支出端,特朗普执政团队已经做了一些尝试,主要集中在内部降本增效和外部施加关税两个方面。 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是一个典型的手段。就是以DOGE为政策执行载体,以“削减冗余支出、提升行政效率”为核心目标,以大规模裁员,精简政府机构,严格审查政府合同和拨款,停止部分对外援助等方式,大力消减财政开支。其原本计划在2025财年削减1万亿美元的开支。 但具体的效果还有待观察,很多DOGE所执行的政策正受到美国司法体系的审查,进度如何也还不得而知。 在收入端,特朗普执政团队的主要思路一是减少国内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让美国公司获益的同时增加就业,并努力使得制造业回流。最终以GDP增加,经济繁荣,促进美国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增长,类似于“舍弃一部分钱,为了增加更多的钱”。但这项政策最终落实的效果还是比较模糊的。 因为减税是切实的,可见的,而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是动态的和不确定的,创收的钱能否“轧平”减税的钱还犹未可知。更何况美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增长乏力,人力资源不足,产业创新乏善可称的局面,最终要完全回流的难度相当大。 特朗普执政团队的另一个“创收”政策则是举世瞩目的“向全世界征关税”。这算盘打的是两个目标:一是希望通过关税作为杠杆重塑全球供应链规则,撬动制造业等回流;二是通过加征关税增加财政收入,以此来弥补减税带来的财政缺口。 然而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滥施关税,是逆潮流而动。不但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而且也会出现反噬,使得美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压力,企业供应链成本激增等。 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预测,加征关税对美国短期经济影响有限,仅可能小幅提振未来几年的实际增长,但也难令经济增长中枢加速,而且牺牲了国内消费者福利,长期反而抑制经济增长。 此外,在收支两端,“大而美”法案则是美国政府的另一个抓手。 今年7月1日,这个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法案终于在美国参议院以51比50艰难通过。从字面上看,法案计划在未来10年内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简单计算就可知,在该法案下,美国财政的收支平衡似乎是更加严峻而不是减轻了。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分析,减税措施将在未来10年增加约3万亿美元、甚至更高的国债。这意味着美国将不得不借入更多资金来弥补支出,预计需要支付6000亿到7000亿美元的额外利息。 看得出以上这些化债手段全部都建立在不确定性上,滥施关税会带来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而国内的大幅减税政策到底能否刺激经济高速发展也犹未可知。 那么,在上述这些“传统化债手段”之外,美国还有哪些另辟蹊径的途径呢? AI能帮上大忙? 为了尽快提高财政收入,特朗普当局提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财政收入方案。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他大力推行“黄金卡”计划,这项签证政策旨在向富裕的外国移民收取巨额的居留权费用,并提供入籍途径。 根据相关网站介绍,在通过审核并缴纳相关手续费后,申请者用100万美元可获得“特朗普金卡”,从而得到永久居留身份。而即将推出的“白金卡”售价为500万美元,允许持卡人在美国一年内至多270天无需就其非美国来源收入向美国缴税。 “一百万张卡价值5万亿美元,如果卖出1000万张,总价值就是50万亿美元。我们负债35万亿美元,所以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道。 听上去确实诱人,但这种卡对全世界富豪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少又是一个未知数。而且这项涉及签证入境和移民签证的新收费料也将面临法律挑战。 相对“黄金卡”的另类感,美国也有部分“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了AI产业。 这些人寄希望于人工智能产业和以AI赋能的企业生产力提高能够进一步带动美国经济高速增长。他们的根据之一是在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推动华尔街股市屡创新高,而美国头部科技企业的AI超凡盈利能力看起来越来越将成为现实。 许多投资界的大咖最近都发表了看好AI的观点,如高盛团队最近发布研报认为,如果人工智能得到合理部署,其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远远超过目前的投资额。 “如今,人工智能投资占美国GDP的比例(不足1%)低于以往大型新技术周期的比例(2%-5%)。此外,我们估计,人工智能生产力提升为美国释放的资本收入的现值约为8万亿美元,而合理的估计范围在5万亿美元至19万亿美元之间,”该团队表示。 摩根大通最近的一份研报也指出,今年到明年,美国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支出(capex)将大幅增长。人工智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今年将增长60%,明年将再增长30%。 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今年来已经上涨超23%,不过也有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的繁荣会重蹈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覆辙。因为以AI算力基础设施为主导的大额资本支出可能难以获得回报。据高盛估计,谷歌、亚马逊、微软和Meta四家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就将达到3000亿美元左右。 另一个形成泡沫的标志是,据外媒统计,全球风险投资机构今年已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投入了1610亿美元,其中10家公司——包括OpenAI和Anthropic——的总估值已达1万亿美元。但这些非上市公司目前大多无法盈利。 有时候泡沫并不是什么坏事,可能会助推产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比如美国2000年互联网泡沫虽然严重伤害市场信心,但也为后续的硅谷科技力量崛起奠定了基础。关键问题是,此番AI所引领的科技、产业革命是否能真正完全在美国发生还有待观察,美国能否吃到最大的“果实”也不一定。因为在大洋彼岸的中国,AI的火热发展势头正呈不可阻挡之势。 尾声 综上所述,美国化债的前景依然并不明朗,尽管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应对债务危机,但其超大规模减税政策势必将加剧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而特朗普政府的借贷规模也并没有明显放缓的迹象。 瑞·达利欧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候指出,美国政府的新预算政策可能会带来巨大的财政超支,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引发债务危机。尤其是当美国国债的买家对美债利息提出更高要求,或者迟疑购买更多美债时候,那么美国的财政压力将变得更加紧张,到时候问题可能会迅速恶化。
这两天,“豆芽”风波让杨国福陷入舆论风波中。 据媒体报道,杨国福在上线麻辣香锅品类后,绿豆芽的标价为2.88元/50g,折算下来为28.8元一斤,而山姆会员超市有机绿豆芽的标价为9.9元/600g,折算为8.25元一斤,相关话题杨国福1斤豆芽28元贵过山姆登上热搜。 对此,杨国福麻辣烫客服的方面表示,目前全国门店的售价是不统一的,“因为考虑到每家店会有成本问题,比如说房租人工,所以现在公司还是没有对全国的店面进行统一要求。 菜价到底贵不贵 其实,麻辣烫菜价问题也不是第一天被消费者诟病。 2个月前,张亮退出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时,也有媒体曝光张亮麻辣烫的蔬菜价格。 仅从菜品看,以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为代表的麻辣烫、麻辣香锅餐饮品类,蔬菜价格不只是贵,而是相当贵。 有人说,媒体只拿蔬菜中最便宜的豆芽说事,不怀好意,其实不然。 一方面,麻辣烫一般也并不提供什么稀罕的、高价格的蔬菜,都是常规品种,也没强调是有机产品,所以很少超过10元/500g。 今年9月,有文章写到,在北京地区,张亮麻辣烫外卖中各类蔬菜价格均高于日常菜价水平,比如小白菜约3.58元/50g(零售价约4元/500g),鸡心约5.58元/50g(零售价约6元/1000g),方便面约4元/50g(零售价约9元/600g)。价差和菜场买菜相差10倍以上并不奇怪。 另外,即使拿杨国福自家产品与门店做对比,也能发现门店麻辣烫菜品昂贵。以某平台为例,一份包含蔬菜包的杨国福麻辣面标价10.95元,净含量331g,无荤,平均1.65元/50g,与门店售价有三四倍的差距。 不过,如果考虑实际经营情况,那么这个菜价贵不贵就值得探讨了。毕竟,人员、水电、房租等经营成本,都需要摊入菜品中。据杨国福麻辣烫2022年招股说明书,其2022年毛利率为30.2%。 可见,虽然菜价高昂,但杨国福麻辣烫的利润率却并不夸张。 另外,从客单价的角度,亦可见杨国福麻辣烫的定价有一定的合理性。 这是笔者附近一家杨国福麻辣烫门店的团购页面,可以看到,常规的单人餐限定品类和克重,售价在20-25元左右,大体属于平价范畴。 当然,如果是自选菜,那价格的浮动就比较大了。一如网友吐槽的“麻辣烫刺客”,人均四五十元不奇怪。 不过,不管麻辣烫们的定价高低与否,只要明码标价,愿吃的人去吃,吃的人少开不下去也会倒闭。 上市梦暂歇,杨国福麻辣烫谋变 在行业之外,再说说杨国福。 杨国福麻辣烫的前身杨记麻辣烫首家门店开业于2003年9月6日,2004年更名并开放加盟,从2011年开始正式开启了全国扩张的步伐,到2015年底全国门店已经突破3500家。 2022年启动港股上市流程,但至今并未成功上市。 根据2022年当年递出的招股书,杨国福麻辣烫2019年、2020年、2021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11.82亿元、11.14亿元、11.63亿元;期内盈利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2.0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7.9%、28.7%、30.2%。 彼时,杨国福在中国境内加盟餐厅数量5,759家,自营餐厅数量3家。 据媒体报道,杨国福在2019年曾表示,“到2025年要完成9000家到10000家的规模”。 GeoQ Ana品牌数据显示,杨国福麻辣烫在国内的门店当前也超过了7500家,覆盖了31省、327城,基本实现了全国布局。 尽管如此,2025年即将结束,杨国福麻辣烫距离当年的万店梦仍有不小的距离。 上市进程暂缓并未阻挡杨国福麻辣烫的扩张野心,其通过强化供应链、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杨国福麻辣烫的商业模式与蜜雪冰城相近,主要依赖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和调味料创收,加盟费占比不到10%,这样的商业模式,要求杨国福麻辣烫需要有更强的供应链能力。 2018年9月,累计投资5亿元的杨国福四川智能工厂正式投入运营,按规划产能,该工厂能满足数万家门店的食材和复合调料需求,最大限度保证国内不同地区门店原材料和菜品口味的稳定性。杨国福也因此成为了国内第1家自建供应链工厂的麻辣烫品牌,投资5亿元建设的4.0工厂。 除了自建工厂,强化供应链管理,杨国福麻辣烫还把拓店的视野转向了海外。 与其他出海的餐饮品牌不同,杨国福麻辣烫格外关注欧洲市场,目前已经在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比利时、波兰等10余个欧洲国家开店。 早在2017年,杨国福就在加拿大开出了首家海外门店。2023年,杨国福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开出欧洲首店后,快速在德国多个城市拓展门店网络,目前已有20多家门店(含签约门店)。 与许多人印象中,主要是海外华人在消费中餐不同,杨国福麻辣烫的部分欧洲门店本地人客人占比能达到一半,甚至是60%。 对此,杨国福出海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海外做餐饮生意,“华人”是客群基础,但不是最终目的,提升外国本土顾客占比才是关键。” 结语 杨国福的 “豆芽风波”,本质是餐饮消费中 “成本分摊” 与 “价格感知” 的碰撞。麻辣烫的菜价争议,既折射出线下餐饮房租、人工等刚性成本的现实压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 “平价快餐” 品类的价格预期。 从本土万店目标到海外本土化探索,杨国福的谋变,既是连锁餐饮行业竞争加剧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式快餐走向全球的一次有益尝试。 如何在成本压力与消费趋势间找到平衡,不仅是杨国福麻辣烫的破局关键,更是所有餐饮品牌必须直面的核心命题。
上一期,我们聊了「工作篇」——在职场中,怎么做才能让别人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和价值。 而这一期,我们想聊聊职场里的另一门必修课:情商。 其实在职场,你想要混得好、想要升职加薪,情商真的太重要了。甚至在某些环境里,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你的专业能力。 因为当你真正往上走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的能力其实都差不多。但差别在于,谁更懂得跟人相处,谁更能在关系里拿捏分寸,谁更容易让别人愿意信任你、愿意给你机会。 所以,这一期的内容,其实不仅适用于职场。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情商”的底层逻辑,在生活里、甚至在情场中,可能也会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感谢【樊登读书】对本期节目的赞助 🎉|听友福利来啦!想打造第二职业曲线,不要错过5天第二职业规划训练营哦~除了专业的测评结果外,还有1v1咨询、直播陪跑和超丰富的工具箱,仅需 29.9元 欢迎戳链接购买 👉 low0f.xetslk.com 最后,附上宇冰和小静的测评结果,欢迎大家在评论区 po 出你们的答案~ 收听指南 🎧 01:22 职场中,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什么? 02:48 一个领导,为什么会给下属写“小作文”? 08:16 ⚠️ 哪些场合下,一定不要和领导做对抗性沟通? 09:12 为什么你的领导不允许你当面质疑他?是因为领导小肚鸡肠么? 11:03 被下属冒犯了,领导第一反应会想办法“干掉”下属么? 15:53 “爱写小作文”的领导,暴露了什么管理问题? 17:27 职场上必须避开的几个低情商行为~ 18:16 先别谈情商,你得先做到靠谱 27:21 为什么不要去试图掩盖上级的光芒? 34:35 别让你的上级下不来台 37:33 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43:06 不要刻意贬低自己所在的环境,那是在否定你自己! 44:54 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48:41 不想卷?那就去开启你的第二职业! 52:30 要去团结你的团队 59:23 为什么在职场,你必须学会“引人注目”? —————— 【知识星球 🌍 | 仅此而已的问答客厅】 如果你想和我们有更多深度交流,欢迎加入【仅此而已的问答客厅】。在知识星球搜索同名即可找到,我们在这里等你💗 ✨ 你能获得: * 专属问答机会:每月一次免费匿名提问,可以选择由男主播或女主播回答。我们会精选更清晰、有启发性或更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深度回应。 * 特别连线体验:每年一次匿名语音连线机会,简单聊聊你的问题。主播会选择更有启发的内容去优先连麦,(30分钟内,且并非一定会连麦所有人,需要和主播确认哦~) * 隐藏福利:不定期的资料分享、答疑音频以及社群专属小活动。 【视频播客】 小红书、微博 【音频平台】 小宇宙、苹果、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蜻蜓fm、豆瓣、荔枝 【进群】 听友群 VX:jincieryi2077(仅此而已拼音+2077) *节目涉及的学习资料皆在群内,可免费领取~ 【合作】 商务联系📮:[email protected] 友友们,下期见啦~👋
本期灵感来自Linda上个月在纽约SoHo的街头小观察:连续走了两家店——lululemon 和 ALO Yoga。走出来的第一反应是:Lulu 变得有点太“整齐划一”了。它还是那个高品质、专业的品牌,但那种当年的“挑战者气场”不见了。反倒是 ALO,让人觉得它更有生活方式的流动感,更有“我想加入”的那种吸引力。 所以今天想聊——一个品牌从锋芒到平庸的拐点,到底出现在什么时刻?是规模变大?是领导层换了人?是失去了创始人?还是那些看不见的“品牌灵魂”一点点被稀释掉了? 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 剪辑:@丘丘 音乐:🎵🎵《22》——Taylor Swift 🎵🎵 时间轴 |关键内容: 03:11 纽约SoHo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06:24 第一个危险信号:当品牌说什么都可以满足你,其实是Product Truth 被平均化了 08:55 为什么Thown brown不再令人心潮澎湃了? 13:00 第二个危险信号:表达系统失真,从鲜活到正确 15:22 为什么贝纳通失去色彩? 23:07 心动品牌像偶尔坏坏的张晚意,好人品牌像完美人设的龚俊? 26:56 第三个危险信号:关系从自驱动社区到 CRM社区 30:52 品牌风险不在于“没人来”,而是因为不再鲜活 32:19 两个正向案例:Patagonia 、Apple 42:12 一个品牌保持鲜活的公式 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每年11月5日,当英国夜空被呼啸的烟花与熊熊的火堆点亮时,似乎全英格兰都在欢庆一个热闹的传统节日: 焰火节(Bonfire Night)。然而,这背后埋藏的却不是单纯的节日狂欢,而是一段关于信仰、王权、背叛与革命的惊心历史。 从玫瑰战争终结中世纪,到亨利八世婚姻风波掀起宗教改革,再到伊丽莎白一世以铁腕巩固新教地位,英格兰王室与宗教势力之间的角力跨越了几代君王。最终在1605年,失望至极的天主教徒策划了一场惊天阴谋: 在议会大厦下安置火药,准备在国王詹姆斯一世出席议会时将整个议会大厦炸上天。而执行者,就是日后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焰火节的Guy Fawkes。 阴谋失败后,火焰与烟花成为庆祝王权与国家“死里逃生”的仪式。八十多年后,同样是11月5日,奥兰治的威廉三世自海上登陆,推翻天主教君主詹姆斯二世,完成“光荣革命”,进一步巩固新教立国方向。于是,这个夜晚承载了英国历史里两场决定性时刻:一次阻止了爆炸与恐怖阴影,一次迎来了权力更迭的曙光。 到了现代,焰火节的宗教意味已经褪去,成为一场全民庆典;火光不再象征宗教对立,而是象征对权力的警醒与对自由的赞颂。 节目最后,我们也将走进特纳的画布,那幅描绘威廉三世登陆英格兰、风暴散去、曙光穿透乌云的作品。光影交错的海面不仅记录了历史时刻,也让我们在闪烁的烟花中,看到时间深处的涌动与希望。 英格兰王室部分简谱: 从亨利七世起,英格兰的君王依次分别为: 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詹姆斯一世,查尔斯一世,查尔斯二世,詹姆斯二世,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 特纳(Turner):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自荷兰出航并在托贝登陆,1688年11月4日,历经狂风暴雨之后(The Prince of Orange, William III, Embarked from Holland, and Landed at Torbay, November 4th, 1688, after a Stormy Passage) 【相关单集】 MN04: 从荷兰独立到贝多芬名作 - 《艾格蒙特序曲》背后的抗争与牺牲 【友台推荐】 英国热点话题聊天节目:大不列颠颠一颠 主播伦敦杰瑞Solo欧美时事:杰叔看世界 古典音乐轻松聊:完美五度
2011年1月25号,北方小年的前一天,上午九点,乔大爷和平日里一样,走向儿子儿媳家这一踏进屋子里,一股血腥味就如海浪般拍在他的脸上...... 01:05 - 04:35 导入 04:47 村中小卖部老板娘遇害 06:41 现场勘查与初步尸检 13:58 守陵人离奇死亡 16:07 寻找杀人动机 18:57 拥有带血裤子的一号嫌疑人;发送暧昧短信的二号嫌疑人;茅坑里的刀具引出三号嫌疑人 32:26 案件真相 36:50 后续 讨论 案件相关图片 【案发现场的钢筋】 【受害者的手机】 【守陵老人去世】 【带血牛仔裤】 【粪池里的刀具】 BGM: 1.Ray Brown,Barney Kessel-Night And Day 2.John Lurie-Tuesday Night in Memphis
缅甸|台湾|金光党|王八卡|大陆|公司化|园区|殖民地|分而治之|昂山|彬龙协议|民族武装|缅族|刺杀|右翼|彭家声|果敢|四大家族|白所成|魏超仁|刘国玺|明学昌|刘正祥|老街|电诈|话术|福利来|百胜|亨利|白应仓|彭德仁|卧虎山庄 掸邦高原的晨雾里,藏着缅北最跌宕的权力史诗。本期播客带你走进那段枪声与硝烟交织的岁月,遇见 “果敢王” 彭家声 —— 这个从抗缅武装走出的铁血枭雄,曾凭一支队伍搅动缅北局势,让果敢在混乱中划出专属版图,却也在权力的漩涡里历经流亡与回归的循环。 而与他命运紧紧缠绕的,正是缅北四大家族。他们曾是彭家声麾下的盟友,借毒品贸易与武装割据崛起,在果敢的土地上搭建起商业与权力的帝国;却也在时代浪潮中与昔日领袖分道扬镳,上演着 “你方唱罢我登场” 的权力更迭。 从丛林游击战到赌场经济的狂欢,从地缘博弈的棋子到命运难测的枭雄,彭家声的铁骨与四大家族的沉浮,早已刻进缅北的山河。这段布满血与火的历史,藏着个人对命运的抗争,更藏着势力更迭的必然宿命。本期播客,带你拨开缅北的迷雾,读懂这段写满传奇与遗憾的过往。 时间线: 01:22 杜老师家的遭遇 11:08 台湾骗子在大陆 23:40 为什么是缅甸 36:18 果敢王 53:56 四大家族的两代版本 61:07 逆天改命的毒计 75:18 最后的狂欢与覆灭 图片: 昂山将军 彬龙会议 “果敢王”彭家声 果敢地图 第一代四大家族 白家的园区分布 BGM: Dawn of the Apocalypse-Rafael Krux 野地商店: #小程序://微店买买/点击逛逛️/Id10Sr0flbkMDs 这是个成长中的四川话猎奇电台,你的点赞,留言和转发对我们至关重要。 另外, 我们还有许多有趣的计划,但这需要我们和你以及更多的朋友来一起完成, 所以, 可以的话,把我们推荐给你可能感兴趣的朋友吧,或许,TA也在寻找我们。 谢谢。
🎈本期嘉宾:Viola 这次邀请哇噻女孩社群老成员Viola聊了她在30岁的年纪毅然放弃看似光鲜的工作,大胆跟随内心声音备考北欧硕士的经历,她分享了她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放下对未来确定性的执着,从原来一个习惯用负面思维思考的头脑人变成了跟随内心感受行事的人,同时她也回答了大家一些关于留学的问题 📣 加入听友群 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myy_sophia”,备注『小宇宙听友群』,即可进入高能量的哇噻family听友群 🎉本期精华 00:51 嘉宾介绍:Viola这一年离职后一边考北欧硕士,一边做内在探索 一、开启新人生的契机 03:02 Viola以前的生活状态——虽然公司不错,但价值观不合,身体给了反应 8:26 Viola离开职场前做了什么准备?——通过盖洛普了解优势,接触自媒体吸收有用信息,从喜欢的博主身上收获能量 10:51 你只能被别人身上你本身有的特质吸引——海外博主的洒脱,索娅的直接 二、迈入新人生路上的迷茫焦虑 12:52 备考北欧硕士的过程中,Viola经历的情绪起伏和心态调节——前公司消耗,跟母亲的冲突,寒冷的冬天,担心考不上 14:44 所有外界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在生活和职场中都要有“我可以从这里学到什么”的思维 18:12 迷茫到确定的"找自己"之旅:Viola通过两次读硕、一次打工旅行,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19:50 迷茫才是人生的常态,未来的不确定反而是惊喜 23:44 听友提问: 如何看待学生时期的低价值感?——Viola从害怕公众表达,到勇敢开麦的过程 27:42 听友提问: 状态不号时总想接收更多信息,但反而更焦虑了该怎么办?——必要时找专业的人获取优质信息,同时提高信息鉴别能力 31:17 做完咨询后一定要行动,去拿真实的反馈,不为了咨询而咨询 32:44 接受灵性工具也需要契机——Viola因为改名字问题焦虑时做星盘,缓解焦虑的经历 36:15 我们和书本也是需要缘分的——viola跟《与神对话》相遇,被一句话击中心灵 38:12 尊重感受和直觉做事——Viola不计划每日事项,做了十个免费咨询,反而收获了很多 42:03 用真诚结交同频的人: Viola主动真诚表达赞美,反而收获了很多 45:50 凭感觉识人,不强行扮演合群——索娅筛选嘉宾、在路上跟陌生人相处的经历 49:05 听友提问: 会不自觉质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该怎么判断?——看自己开心还是难过 49:53 听友提问: 追随内心感受,但感觉伤害了家人,感觉懊恼该怎么办?——Viola巧妙化解与妈妈冲突的经历 三、留学相关问题解答 54:20 去澳大利亚打工旅行的契机?——在公司上班时了解到这种签证,以及打工旅行的收获 57:09 为什么要选择中国人不多的国家留学? 58:18 选择国家的参考标准: 为什么选了瑞典?为什么没选德国?——神奇的宇宙安排 1:05:32 欧洲经济不看好,为什么还要过去?——只看有利于自己的面向,玩儿就行了 1:08:07 谨防掉入信息茧房,关闭个性化推荐,保护自己的注意力 1:10:40 内核变稳后,可以多做公众表达 1:12:52 听友提问: 学生时期和上班几年后的留学有什么区别? 1:16:54 听友提问: 海外院校会很看重国内院校的成绩吗? 四、过往回顾 1:20:29 Viola近几年最大的改变——相信玄学了,放下掌控了 💃嘉宾 Viola(微信“violaisme37”),一个在不断探索自己、也在享受人生转折的生活创造者。从学习商科到进入银行中台,再到教育行业创业者,她一步步走出他人的期待,辞职开启新人生。如今,她是盖洛普优势教练,也是留学咨询顾问,同时拿着全额奖学金在北欧就读自己喜欢的专业,生活在与自己高度契合的城市中,笃定而快乐。她相信,人一定要坚定地、毫无犹豫地成为自己。如果你想了解自身优势、咨询留学,或只是想和她聊聊人生的可能性,都可以微信联系她。期待在互联网的偶遇中彼此启发。 💃主播 索菲亚(索娅),一位不分前后鼻音的95后新疆女孩、一位充电很快但续航很久的人生体验家,未来她还会解锁更多体验,敬请期待 👩🏽🤝👩🏻关于哇噻女孩 这是一档面向女性但所有性别都能听的女性陪伴成长型播客,会分享一些很哇噻的女性故事和她们很哇噻的想法。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希望每个女孩都能活出洒脱人生! 🎧BGM * 片头曲: Thomas Greenberg -Summer's Here * 插曲:Sarah Kang,Sam Ock - When It Snows * 片尾曲: Steve Barakatt - Whistler's Song ✍公众号: 哇噻女孩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