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说无妨
在孩子教育的这条路上,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真问题。

Album
主播:
教育填坑唐老师
出版方:
教育填坑唐老师
订阅数:
655
集数:
10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真问题。 我们不争对错、不论输赢,只想一起把每一次成长的来龙去脉慢慢说清楚。
宁说无妨的创作者...
宁说无妨的节目...

Vol.10 孩子崩溃大哭那晚,我终于不讲道理了!

宁说无妨

📝本期导读: 这期节目分成三部分,讲的都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教育时的“无力与清醒”。 第一部分,是唐果果在考试压力下的一次情绪崩溃。四场考试连着来,让一个平时自律、成绩优异的孩子彻底失控。唐老师从这件事出发,带我们直面体制内的困境、家长的无力,以及那些明明懂道理、却依然过不去的心坎。当孩子哭着问出“为什么每天都要考试”的那一刻,也许每个家长都能看到自己。 第二部分,唐老师带果果去参加了北京四中的一次分享会。两个小时的对话,像是一面镜子,让她重新看见教育的本质——原来学习不只是分数的较量,而是生命的成长。她开始重新思考体制内与国际教育的边界,也在理想与现实的缝隙间,看到了新的可能。 最后一部分,是干货满满的“唐氏数学经验谈”。唐老师毫无保留地总结了自己陪伴果果六年学习数学的全部心得,从挑练习册到选试卷的细节,都是真实可复盘的经验。那些经验背后,不只是技巧,更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成长的细腻洞察。 🎧 节目彩蛋:《致唐果果 — 写给那个在“哭肿眼睛后依然出发”的你!》 节目的最后,唐宁老师读出了一封写给女儿的信。那是写给果果的,也是写给每一位努力陪跑、在崩溃中仍想温柔相处的妈妈。她说:“成长的痛不会消失,但会被爱一点点修复。” 这是一期关于教育、焦虑与爱的节目。听完,你可能会哭,也可能会释怀。 📍本期节目金句: * 真正的亲子沟通,从不是“把她拉出来”,而是走进她的世界,陪她站一会儿。她会带你看到她自己的方向。 * 家长的角色,应该从小学阶段的“智力提供者”,变成初中以后的“情感陪伴者”。 * 不要让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成为亲子关系的“粉碎机”! *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希望自己考差的分数。 * 绝大部分的学生是驾驭不了自由的! * 我们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既然选了这条路,就得玩得起。 * 国际教育的大前提叫做体验、不确定性和自我探索。 *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把每一件小事情安安静静地做好,最终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结果。 * 教育不应追求复杂的噱头,或班型的分配,而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热情、个人探索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 英语保温没有用,只有“以进攻代替防守”。不存在“保温”一说,只有“用进废退”。 ⭐本期Highlight: 1️⃣ 崩溃的起点:一次考试崩溃,照见孩子与家长的无力。 02:06 唐果果四个考试接连大爆发,连妈妈都被震惊到了! 05:19 学霸首次表达对成绩不满:道理都懂,但心理这个坎儿过不去 10:09 真正的亲子沟通,从不是“把她拉出来”,而是走进孩子的世界陪她站一会儿 16:18 初中后家长角色大转换:从“智力提供者”变身“情感陪伴者” 2️⃣ 理想的回望:教育的意义,不止分数,更关乎成长。 18:16 四中国际部校长劝退演讲:直击家长对国际路线的盲目热情 22:56 家长的终极矛盾:给孩子试错机会vs盯着托福分数,你选哪个? 32:40 国际教育中家长的真实困境:穿新鞋走老路,还是穿老鞋走新路? 36:31 高分学生在国际部的自由中迷失:突然没人安排他们的时间了! 48:29 警惕!不要让老师的评价成为亲子关系的粉碎机 3️⃣ 陪伴的实践:六年陪读经验,藏着母亲最真诚的智慧。 54:56 鸡娃热潮大降温:阅读量断崖式下降,奥数泡沫开始破灭 57:05 四个字概括奥数目标:保送清北,但谁能行?这可是个谜! 01:02:13 普通妈妈的数学陪伴实录:小学毕业考满分的因材施教秘籍 01:14:21 学霸和真题圈助力小升初!五年级后必备的数学提升秘籍 01:19:29 初中学习的颠覆认知:别买练习册了,真题才是提分王道 4️⃣ 温柔的彩蛋: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也是写给所有妈妈的爱。 01:23:03 《致唐果果 — 写给那个在“哭肿眼睛后依然出发”的你!》 🧡【宁说无妨】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真问题。 我们不争对错、不论输赢,只想一起把每一次成长的来龙去脉慢慢说清楚。 🔹 系列一【你听,这么说也有道理】:每周四上午9点,来自直播的高浓度精华内容。为那些忙碌却渴望成长的你,提供一处可反复聆听、反复清醒的避风港。教育不能靠一时的情绪判断,得靠一次次认知的更新和思维的回归。不是输出答案,是陪你重新思考问题本身。 🔹 系列二【问题不大,但得聊聊】:这是我和同事、家长、教育合伙人之间的真诚对谈。我们聊那些一听就懂但又说不清楚的问题——比如成长的弯路、自我认知的盲区、家长内心的拉扯与困惑。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而是还原那些必须说清楚的真实过程。慢下来,才能看清问题真正的形状。 🔹 系列三【唐老师和她的填坑朋友们】:这里是我和各领域真朋友、大咖的深度共创空间。我们聊的不只是知识,而是真正走过坑、踩过雷之后的经验之谈。教育不是某个行业的事,而是每个关心孩子的人都该参与的长谈。和他们聊,就是和这个世界更多真实的角落对话。 🎙️主播唐宁老师: * 13岁女孩的80后妈妈 * 【极睿国际教育】创始人&CEO * 18年资深国际教育专家 * 自媒体教育大V博主 帮助全网近100万家长在孩子国际教育、英语教育家庭教育之路上,不走弯路!不入深坑! 👉 更多交流与互动: 小红书:教育填坑唐老师 微博:唐宁小怪 视频号:教育填坑唐老师 如果你喜欢我们节目,欢迎加入听友群,和唐老师一起更多地关注孩子成长与教育。如果听友群已满,请添加极睿国际小徐老师,备注【听友群】,等待拉您入群。

90分钟
99+
2周前

Vol.9 警惕“留学医美”!过度包装正在毁掉孩子的申请

宁说无妨

📝本期导读: 本期节目迎来重磅嘉宾 —— 唐浩老师再度返场,带大家深度揭秘留学申请行业的“潜规则”与内幕。 从早申请到常规轮,每一个环节、每一条数据,唐浩老师都将为你拆解:为什么“offer越来越多,学生不够分”?哪些所谓的高分、热门竞赛背后是陷阱,哪些是孩子真正能受益的成长机会?家长们最关心的“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留学、如何选顾问、如何规划冲刺目标”,本期节目将一一梳理,告诉你如何在复杂的申请体系中理性决策。 同时,唐浩老师会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各类身份、学校背景和申请策略的利弊,从美籍、绿卡到国内热门高中学生的录取机会,对比过去八年与现在的变化趋势,让家长们直观感受到“留学越来越难,但方法比你想的更关键”。 这一期,不仅是数据和策略的分享,更是对家长心态的一次提醒:盲目跟风、高分低录、作假繁盛,这些都是行业潜规则,但真正能影响孩子未来的,是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的理性规划和对孩子兴趣与潜力的深刻理解。 想让孩子顺利出国、稳稳拿到理想学校,这期节目一定不能错过! 📍本期节目金句: * 顾问的价值首先是 — 帮助家长尽一切可能减少因为不了解导致的坑。如果连避坑都做不到,这个机构可能不存在价值。 * 相信顾问也很重要,因为他们也在摸索,没有人能保证百分百。 * 我不需要服务员式的顾问,只需要在顺境和逆境都能告诉我真实情况。 * 留学的真相是:热闹在表面,风浪在水下。 * 留学不是“医美”,别以为包装就能改变命运。 * 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是从他的土壤里长出来的,而不是硬性安排的。 * 文书最好是原生态,孩子的经历自洽,而不是硬塞的素材。 * 美国大学希望你有diversity(多样性),你有责任心,你有自己的生活。 * 孩子在七八年级之前确定方向,是成功申请的关键。 * 学校的录取有倾向性,了解真实情况比盲目看榜单重要。 ⭐本期Highlight: 02:06 offer太多学生不够分?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态度大揭秘 04:33 小红书毁了留学行业?现代传媒让传统机构压力山大 05:29 顶尖大学早申数据揭秘:康奈尔55个offer创历史新高 09:37 申请季策略解析:ED绑定 vs EA灵活,如何选择最优路径? 16:18 低分高录奇迹:3.4 GPA学生凭绿卡逆袭西北大学 22:34 教育资源垄断真相:15所「巨头」学校霸占60%录取率 28:12 「幸存者偏差」警示:别只看成功案例,失败教训更有价值 32:25 申请造假乱象横行:家长在道德底线与激烈竞争间艰难抉择 37:23 学术竞赛变金钱游戏?五六万包个奖,未来我们拼什么 44:46 建议AMC12必选的顾问就该拉黑,别被剧场效应忽悠了 54:59 教育的终极难题:造梦容易,如何帮孩子面对梦醒时分? 01:10:37 美国本科留学3.0时代即将到来,关注孩子兴趣和热情是关键 01:26:55 名校申请门槛再升级:普林斯顿文书题目激增 01:32:24 行业真相大白:家长对美国大学认知不足,未来十年仍需专业指导 01:44:49 教育机构黑名单曝光:对教育缺乏敬畏心的机构必须远离 🧡【宁说无妨】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真问题。 我们不争对错、不论输赢,只想一起把每一次成长的来龙去脉慢慢说清楚。 🔹 系列一【你听,这么说也有道理】:每周四上午9点,来自直播的高浓度精华内容。为那些忙碌却渴望成长的你,提供一处可反复聆听、反复清醒的避风港。教育不能靠一时的情绪判断,得靠一次次认知的更新和思维的回归。不是输出答案,是陪你重新思考问题本身。 🔹 系列二【问题不大,但得聊聊】:这是我和同事、家长、教育合伙人之间的真诚对谈。我们聊那些一听就懂但又说不清楚的问题——比如成长的弯路、自我认知的盲区、家长内心的拉扯与困惑。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而是还原那些必须说清楚的真实过程。慢下来,才能看清问题真正的形状。 🔹 系列三【唐老师和她的填坑朋友们】:这里是我和各领域真朋友、大咖的深度共创空间。我们聊的不只是知识,而是真正走过坑、踩过雷之后的经验之谈。教育不是某个行业的事,而是每个关心孩子的人都该参与的长谈。和他们聊,就是和这个世界更多真实的角落对话。 🎙️主播唐宁老师: * 13岁女孩的80后妈妈 * 【极睿国际教育】创始人&CEO * 18年资深国际教育专家 * 自媒体教育大V博主 帮助全网近100万家长在孩子国际教育、英语教育家庭教育之路上,不走弯路!不入深坑! 👉 更多交流与互动: 小红书:教育填坑唐老师 微博:唐宁小怪 视频号:教育填坑唐老师 如果你喜欢我们节目,欢迎加入听友群,和唐老师一起更多地关注孩子成长与教育。如果听友群已满,请添加极睿国际小徐老师,备注【听友群】,等待拉您入群。

107分钟
99+
2周前

Vol.8 13岁孩子也能独立规划人生,CEO妈妈如何潜移默化引导?

宁说无妨

📝本期导读: 在这期特别节目中,我们听到的是一次角色的反转。以往总是作为主持人去采访各路教育大咖的唐老师,这次成为了被采访者。她再一次系统地讲述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用创业公司CEO的逻辑来做妈妈”。 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却是一位把理性与温度结合得恰到好处的职业女性。在她看来,养育孩子就像经营一家创业公司——目标要清晰,执行要高效,但也要允许试错、迭代和成长。 她提到,家长真正的使命不是帮孩子规划一条完美的道路,而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每个孩子的天性都不同,教育的智慧在于观察、陪伴与调整。她相信,真正的自驱力来自“目标感+成就感”的正向循环,而不是外界的逼迫或奖励。 听完这期节目,你可能会重新思考“教育”的定义:当我们努力平衡工作与家庭时,是不是也能像一个创业者那样,把每一次陪伴、每一次沟通,都当作一场长期投资? 这期访谈,既是对唐老师个人成长的深度剖析,也是一堂让所有父母受益良多的“家庭教育复盘课”。 📍本期节目金句: * 我的教育理念就是用“创业公司CEO的逻辑来做妈妈”。 * 教育不是贴标签,而是贴身观察。 * 我特别不建议家长们,把考上什么大学作为对于这个孩子的规划或者教育的目标。 * 无论是在做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在做老师、在做家长的时候,我都建议去深深地想这八个字——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 没有任何一个外界的专家能告诉你:你家孩子是什么样。孩子的教育专家只可能有两个,一个是他爹,一个是他妈,其他都叫可被调配的资源和工具。 * 所谓自驱力,就是目标感+成就感,才有可能形成自驱。而且自驱的前提是他驱,或者自驱的前提一定是“妈驱”。 * 所有的力量,一定是来自于他认为自己能做到的那一刻。 ⭐本期Highlight: 02:18 我的教育理念就是:用创业公司CEO的逻辑来做妈妈! 04:18 “好妈妈”的定义是什么?妈妈的味道必须是做饭的味道? 07:15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这八字教育真谛颠覆传统认知 08:55 只有父母才是孩子教育专家,其他都是工具和资源 13:16 面试官视角看教育:你希望孩子具备哪些社会技能? 16:53 当妈妈该认怂的时候,就一定要认怂! 21:06 3秒真诚夸奖胜过300次空洞赞美的教育艺术 23:08 小步快跑的育儿经:像创业公司一样迭代成长 26:15 孩子自驱力公式:目标感加成就感等于内在动力 29:25 十年长跑思维:工作生活平衡的真相不是你想的那样 35:37 极限选择法解密:假设最坏结果,反而做出最好决策 41:05 反常规育儿法:给孩子2小时「摆烂」时间的惊人效果 45:25 AI时代父母必备技能:连问7个「为什么」找到教育真问题 🧡【宁说无妨】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真问题。 我们不争对错、不论输赢,只想一起把每一次成长的来龙去脉慢慢说清楚。 🔹 系列一【你听,这么说也有道理】:每周四上午9点,来自直播的高浓度精华内容。为那些忙碌却渴望成长的你,提供一处可反复聆听、反复清醒的避风港。教育不能靠一时的情绪判断,得靠一次次认知的更新和思维的回归。不是输出答案,是陪你重新思考问题本身。 🔹 系列二【问题不大,但得聊聊】:这是我和同事、家长、教育合伙人之间的真诚对谈。我们聊那些一听就懂但又说不清楚的问题——比如成长的弯路、自我认知的盲区、家长内心的拉扯与困惑。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而是还原那些必须说清楚的真实过程。慢下来,才能看清问题真正的形状。 🔹 系列三【唐老师和她的填坑朋友们】:这里是我和各领域真朋友、大咖的深度共创空间。我们聊的不只是知识,而是真正走过坑、踩过雷之后的经验之谈。教育不是某个行业的事,而是每个关心孩子的人都该参与的长谈。和他们聊,就是和这个世界更多真实的角落对话。 🎙️主播唐宁老师: * 13岁女孩的80后妈妈 * 【极睿国际教育】创始人&CEO * 18年资深国际教育专家 * 自媒体教育大V博主 帮助全网近100万家长在孩子国际教育、英语教育家庭教育之路上,不走弯路!不入深坑! 👉 更多交流与互动: 小红书:教育填坑唐老师 微博:唐宁小怪 视频号:教育填坑唐老师 如果你喜欢我们节目,欢迎加入听友群,和唐老师一起更多地关注孩子成长与教育。如果听友群已满,请添加极睿国际小徐老师,备注【听友群】,等待拉您入群。

49分钟
99+
2周前

Vol.7 中考可能真的要取消?教育的“隐性筛选”早已开始!

宁说无妨

📝本期导读: 中考真的要取消了吗?教育“降温”之后,孩子的竞争就结束了吗?—— 这是很多家长近来最焦虑的问题。在本期节目中,唐老师以一位母亲、教育观察者以及英语专家的多重视角,揭开了中小学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的“隐性加速”。 从“取消中考”的传闻切入,唐老师层层拆解了当下教育的真实图景 —— 筛选并没有消失,只是前置了、隐蔽了、变得更早、更细致。从五六年级开始,孩子们就在被数学和物理筛选;而真正决定谁能“走得更远”的第二轮筛选,正在悄然转向英语能力。家长们最焦虑的问题:“取消中考是不是孩子的压力能小一点?”,在这一期里被无情击碎。 📌这是一场关于“孩子在未来教育体系中如何生存”的深度谈话。听完你也许会焦虑,但更可能开始清醒:教育的考题在变,家长的认知更该先更新! 📍本期节目金句: * 数学和物理是在筛选孩子,英语是在筛选家庭。 * 在不具备单词量、不具备老师引导的前提下,去做阅读题的刷题没有任何作用。 * 学语法和学语法题是完全两回事儿。 * 英语的课时会越来越少,老师讲的会越来越少,但考试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这就是趋势! * 数学不是为了做题本身,而是为了让孩子具备在混乱中看清结构、在复杂中提取规律、在生活中做出理性决策的能力。 * 数学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不一定不具备理科思维。 * 分数要有,但分数是让孩子建立自信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 考试一定不能差,但我们不要被考试绑架。 * 家长需要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搜商)和判断力,这是未来家长的基本能力。 ⭐本期Highlight: 02:52 重磅!成都12年一贯制来袭,小升初中考要消失了? 06:14 北京东城区教改地震:2024届开始疯狂「内卷」,家长慌了 09:02 考试难度暴击!90分成奢望,70分是新常态,孩子压力山大 16:53 中考取消了,数学物理还学吗?这是对学习目的的终极拷问! 24:51 数学本质大揭秘:不是理科是语言,训练孩子「透视混乱」的超能力 36:02 用理科筛选未来人才,五六年级就要开始定位啦! 42:58 英语学习致命误区:没积累3000词汇就刷题?纯属自欺欺人 48:33 英语进阶路线图:工具型→跨学科→人文交流,你家孩子在哪一层? 55:41 学语法和学语法题是两回事:学语法是理解规则,做题却是猜题技巧! 57:49 语法学习五步法独家公开:第一步「观察现象」90%的人都跳过了 🧡【宁说无妨】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真问题。 我们不争对错、不论输赢,只想一起把每一次成长的来龙去脉慢慢说清楚。 🔹 系列一【你听,这么说也有道理】:每周四上午9点,来自直播的高浓度精华内容。为那些忙碌却渴望成长的你,提供一处可反复聆听、反复清醒的避风港。教育不能靠一时的情绪判断,得靠一次次认知的更新和思维的回归。不是输出答案,是陪你重新思考问题本身。 🔹 系列二【问题不大,但得聊聊】:这是我和同事、家长、教育合伙人之间的真诚对谈。我们聊那些一听就懂但又说不清楚的问题——比如成长的弯路、自我认知的盲区、家长内心的拉扯与困惑。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而是还原那些必须说清楚的真实过程。慢下来,才能看清问题真正的形状。 🔹 系列三【唐老师和她的填坑朋友们】:这里是我和各领域真朋友、大咖的深度共创空间。我们聊的不只是知识,而是真正走过坑、踩过雷之后的经验之谈。教育不是某个行业的事,而是每个关心孩子的人都该参与的长谈。和他们聊,就是和这个世界更多真实的角落对话。 🎙️主播唐宁老师: * 13岁女孩的80后妈妈 * 【极睿国际教育】创始人&CEO * 18年资深国际教育专家 * 自媒体教育大V博主 帮助全网近100万家长在孩子国际教育、英语教育家庭教育之路上,不走弯路!不入深坑! 👉 更多交流与互动: 小红书:教育填坑唐老师 微博:唐宁小怪 视频号:教育填坑唐老师 如果你喜欢我们节目,欢迎加入听友群,和唐老师一起更多地关注孩子成长与教育。如果听友群已满,请添加极睿国际小徐老师,备注【听友群】,等待拉您入群。

66分钟
99+
2周前
宁说无妨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