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地说24 马斯克发布Grok-4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已到来

氪地说

当别的AI还在吭哧吭哧地刷题,想证明自己能考上大学的时候,Grok-4已经把人类历史上所有最顶尖的博士资格考试,刷了个遍。而且,不是及格,是高分!AIME数学竞赛,逼近满分 !那些为了防止AI作弊、谷歌都搜不到答案的“人类终极考卷”,它拿下的分数,直接把之前所有顶尖模型的记录,翻了一倍 ! 这一下,直接让所有对手都 “破防了” !真的,说它是AI界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升级了,朋友们,这不是量变,这是赤裸裸的智商代差!它在最硬核的数学、逻辑和推理上,强到没朋友。 凭什么?它到底用了什么黑科技? 关键就在这。以前的AI,就像一个孤军奋战的学霸,再聪明,精力也有限。但Grok-4 Heavy,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是一个……AI特工队 ! 你给它一个复杂到爆炸的难题,它会瞬间“分身”出好几个顶级的Grok-4智能体。这些AI,就像一个顶级的专家团,从不同角度同时开干,互相辩论,彼此启发,甚至会吵架,最后把所有人的智慧结晶,整合成一个最优解 。 这就像什么?就像你同时拥有了爱因斯坦的脑子、牛顿的逻辑、再加上一个7x24小时随时待命的顶级咨询团队。它们是一群真正“智”同道合的伙伴 。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最关键,也是最让我头皮发麻的是……Grok的大脑,即将拥有身体。 它将不再是一个被关在服务器里的程序。它将通过遍布全球的特斯拉汽车,去看这个世界;它将通过Optimus人形机器人,去触摸、去感知、去行动、去在真实世界里做实验 。

14分钟
75
4个月前

氪地说22 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的一点发现

氪地说

以色列和伊朗还是打起来了,这个火药味最重的地球十字路口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美国、以色列、伊朗的三角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聊聊。 * 以色列空军连夜出动,对伊朗多处目标实施空袭,包括伊斯法罕省导弹生产设施、德黑兰近郊研发中心,以及克尔曼沙阿的多套防空系统。 伊朗黎明前以约 60 枚短程弹道导弹和 120 架爆炸无人机反击。以色列称拦截率约 90%,但海法东南工业区及贝尔谢瓦化工储罐仍遭命中,致 19 人受伤。 * 伤亡统计(暂定) 伊朗官方通报:冲突爆发以来死亡 620 人(军民合计)。 以色列卫生部通报:死亡 72 人(其中文职 13 人),约 1100 人受伤。 * 外交动向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日内瓦提出欧盟斡旋方案,主张伊朗冻结高丰度浓缩铀并限制弹道导弹,以换取分阶段制裁减免;伊朗要求以色列先停火,谈判无果,预计下周一续谈。 * 美国立场 特朗普表示两周内决定是否直接介入;美军加紧向地中海东部与科威特部署防空系统。国会正推进 360 亿美元追加军援法案,用于补充以色列防空弹药与 AI 拦截系统。 * 未来 24 小时展望 预计以军将持续压制伊朗防空和无人机基地,伊朗可能在 36 小时内再度发射新一轮导弹-无人机混合打击,目标或指向特拉维夫大区。 最近金融市场波动不断,其实市场对风险偏好的敏感度,比任何神学争论都要真实而冰冷。过去一周,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导弹-无人机互殴把全球资产价格搅成一锅粥,黄金突破 2 600 美元、布伦特原油冲上 110。可在翻阅战情电报时,我越看越觉得:价格波动背后真正主导局势的,依旧是人性深处那几条古老的线索——恐惧、信仰、权力、面子以及一点点难以启齿的赌徒冲动。于是我索性关掉量化模型,把注意力投向更宏大的故事:以色列为什么在 2025 年 6 月忽然选择对伊朗动手?美国又在盘算什么?这一切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血雨腥风里究竟扮演了怎样的博弈回合?

17分钟
99+
4个月前

氪地说21 特朗普与马斯克决裂的深层原因和后续发展

氪地说

我这两天简直像在盯一部正在直播、没有剧本的真人秀: 白宫那头的特朗普突然在 Truth Social 怒吼,要把给特斯拉和 SpaceX 的补贴和合同一刀切;马斯克这边在 X 上只回了一个大写的 “Yes”,支持弹劾总统,还甩出“爱泼斯坦卷宗里有特朗普”的影射。华尔街立刻用脚投票,特斯拉单日跌 14.3%,蒸发 1500 亿美元市值——这是现金能量计,嘣的一声把两个人的虚火都点成了实火 。 表面看是情绪失控的互怼,底子却是赤裸裸的利益冲撞。第一层是钱。《One Big Beautiful Bill》里砍掉每辆电动车 7500 美元抵税,还顺手把关税墙再垒一层;对特斯拉来说,这不仅是少赚几千块,而是整个商业模式的“护城河”瞬间被抽干。马斯克骂它是“喂猪法案”,因为这笔钱事实上流向了传统能源游说集团,而极限拉高未来十年赤字——共和党建制派默默叫好,投资人却看见特斯拉边际利润瞬间被压到地板。第二层是合同。今天的 SpaceX 不只是火箭公司,更是美国载人航天的独家通勤车;NASA 和五角大楼手里给它排到 2030 年的任务,加起来大约 220 亿美元,仍在持续追加 。特朗普一句“砍掉”,就等于把马斯克最大的现金流挂在了钩子上。马斯克顺势威胁“那我就退役龙飞船”——这是真正能把国际空间站扔回冷战年代的狠招。 可如果只是钱,他们完全有谈判空间,真正让局面失速的是“谁是舞台中心”的人性张力。特朗普习惯在镜头里独自闪光;马斯克自认为“世界首席效率官”,从不甘心给任何人作配。去年竞选时,两人互相利用:马斯克捐了近 3 亿美元换来副总统万斯积极拥抱“火星愿景”,而特朗普则借马斯克的 2.2 亿粉丝做“免费带货”,成功稳住了硅谷摇摆票。到白宫之后,马斯克带着“DOGE办”砍预算,一度成了官僚体系的噩梦;但当他今年 4 月突然退出日常事务,又在 5 月底公开炮轰共和党新的超支法案时,特朗普立刻觉得被背刺。于是,心理落差、利益落差和选举压力像三股暗流在 6 月 5 日撞成了明面上的大浪。

22分钟
99+
5个月前

氪地说20 新加坡的加密货币监管风暴影响到底有多大?

氪地说

过去 48 小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连发两份重磅文件,正式敲定了《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SMA)下“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的最终监管框架,并配套发布了首份强制性反洗钱/反恐融资指引(Notice FSM-N27)。核心变化与影响可以概括为四点: 1. 监管红线拉到“境外业务” * **一刀切时点:2025 年 6 月 30 日。**任何 在新加坡注册、但向海外客户提供数字代币(DT)服务的企业,若届时仍未拿到 DTSP 牌照,必须关停这类业务或把运营主体迁出新加坡,否则最高可被处以约 27 万新元罚款并追究刑责。 * **过渡期无“先做后批”豁免。**MAS 明确表示不会分阶段、分业务线放行,也不会像 PSA(《支付服务法》)早期那样给出宽松宽限。 **简言之:**过去常见的“新加坡注册 – 海外拉盘 – 本地低合规成本”套利窗口,被彻底堵上。 2. 牌照门槛与合规成本显著抬升 3. 对行业主体的直接冲击 4. 新加坡政府释放的政策信号 1. **“友好≠放任”,**政策基调从“沙盒+鼓励”转为“透明+高门槛”。 2. **巩固金融中心信誉:**避免本土牌照成为海外高风险业务的“洗白”跳板。 3. **与全球标准接轨:**对标 FATF 旅行规则、与欧盟 MiCA、香港 VATP 框架形成“同层级”合规闭环。 4. **为资产代币化(Project Guardian 等)铺路:**净化散户导向的高频交易生态,腾挪监管资源给 RWA、机构链上结算等战略方向。 当我看见这两天这两份刚刚摆上金融圈头条的监管文件时,耳边是河面上映酒吧的贝斯声,女主唱的嗓音压不住我心里对未来加密格局巨变的思绪。过去几年里,新加坡曾以“最友好”与“最严格”这对叠词让全球交易所又爱又怕,如今金融管理局把最后的谜底揭开:要么拿牌,要么离场。这不是象牙塔里的政策宣示,而是一场定于公元二〇二五年六月三十日零点的生死倒计时。

19分钟
84
5个月前

氪地说18 为什么有人四年就能拿到医学博士,而你却要八年?

氪地说

这两天沸沸扬扬的北京某医院桃色新闻引出来一个更大的瓜,就是其中的一位女主角以经济学本科的背景四年就拿下了医学博士的学位,并且在一年规培之后火速上岗,这个速度让很多业内的人惊讶,也让人们看到了医疗体系内幕的冰山一角,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从表面看,这件事不过是某位三甲医院医生的婚姻纠纷,充满了出轨、举报、争吵等吸人眼球的戏剧化元素;但再往下挖,就会发现其中被曝光出来的种种细节,无论是“只用了四年时间就拿到医学博士头衔”,还是“仅仅规培一年就站上胸外科手术台”,都已经远超一般人的理解范畴,让我不禁感叹:原来在我们以为最需要严谨学习、苦熬临床经验、竭力守护生命安全的医学领域,依旧存在令人匪夷所思的快车道和内部规则,甚至与看似神圣的协和医学院扯上关系。这样的冲击让我无法轻松地把它当做一场花边绯闻看待。我一路读着各种网、友的评论与媒体挖掘出来的背景资料,心里仿佛被一层层阴暗的云雾包裹,想逃也逃不出去,而那片云层深处的黑暗,则不断地提醒我,这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们日常还能看到多少被遮蔽的真相?我一边试图理清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一边也把它与我们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教育不公、资源挤压联系起来,渐渐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庞大的思考网络。也许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机制,让一个医学生能够如此“开挂式”地迅速晋升?又是什么,让那么多寒窗苦读、一步步熬过“高考—本科—研究生—博士—规培—考执业资格—争取住院医师编制—再拼命晋升中级和高级职称”的普通人,感到自己 之前的所有努力在某些强大的背景和关系面前如此苍白无力? 这到底是医疗行业的个例还是像那句歌词唱的那样: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23分钟
99+
6个月前

氪地说16 在香港跟钱总聊投资、玄学和风水秘闻

氪地说

最近有段时间没更新氪地说了,那是因为二月底我去香港参加了一个会议,另外也拜访了一些老友。这次去香港仔细跟一位大佬聊了关于投资、玄学和风水秘闻。 为什么香港富豪这么笃信这些玄学?而为什么华人世界里只有香港富豪能够长盛不衰,这里面究竟是巧合还是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秘密?这次为了寻根究底,我也特意拜访了一位在资产管理、地产收购和风险投资各个领域都做得风生水起的大佬钱总。钱总非常虔诚地信奉风水、命理、奇门之术,每逢重大决策,也会请师傅合看八字或排测奇门遁甲,若得出结果说时机未到,他宁可推迟,也不怕错过所谓“转瞬即逝的机会”。因为他坚信,如果违背了天时地利,最终只会得不偿失。外界对他这种做法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运气好,也有人说他确实掌握了某种世人未解的“天地玄机”。我想亲自听听他怎么说。 透过车窗看见那些熙来攘往的街巷,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把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节奏毫不吝啬地展示出来。朋友一边熟练地穿梭在车流中,一边跟我闲聊:很多在这儿叱咤风云的富豪,不仅忙于金钱运作,也颇信那“玄乎其玄”的风水之道。听他语气,大有将此视为香港商界不成文的“必修课”之感。我心里一阵好奇,倒也想起来香港确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传闻,譬如哪位地产大王选地建楼之前必请大师看局,哪位船王在办公室摆着阵仗颇大的罗盘与桃木剑,以防“煞气”来袭,甚至还有金融巨擘与官邸之间暗自斗法,令人生出“究竟是真有其效还是迷信”的疑惑。 风水、命理、五行、易经、奇门之术流传了上千年,其中的奥秘怕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于是我带着问题开启了我的探索之行,收获感想都在这期播客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26分钟
99+
7个月前

氪地说15 除了参与激烈的雌竞和雄竞,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氪地说

为什么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 大家好,这里是氪地说,今天我们来深入聊聊为什么人要竞争,为什么有雌竞和雄竞?除了这两条路,我们还有其他出路吗?「你觉得恨,却离不开?」我还记得大学上进化生物学的那门选修课时,老师曾提到“竞争”在自然界随处可见,从昆虫到哺乳动物,几乎所有群体生活的物种里都存在形形色色的“内卷”。而当时我并没太在意,只觉得那是生物圈的自然规律,跟人类好像还离得有些遥远。但后来无论是在社会新闻中,还是观察自己和身边人的际遇,我慢慢体会到:人类社会同样被竞争牢牢驱动,尤其在同一性别内部,人们往往纠缠在一场“谁更优”的拉锯之中。我们在互联网上称它为“雌竞”和“雄竞”,仿佛女性同胞只能拼颜值、拼婚育、拼家庭资源;男性同胞只能比职位、比财富、比社会地位。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我们真的是被某种根深蒂固的生物本能所牵制,非要跟相同性别的人不死不休,才能在整个人群里找到一席之地?如果真如此,那些声称自己“不想卷”的人,究竟是在自欺欺人,还是真的能摆脱这场性别对抗?再往深处去想,如果你真的想彻底跳脱雌竞或雄竞,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把很多世俗欲望一并抛开?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越思索越觉得复杂,甚至带着一股宿命感。 在国内外摸爬滚打多年后,我终于理解了一点点雌竞和雄竞的真相,在这里来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能跟你们一起讨论和成长。

21分钟
65
7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