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0:孤独,也能卖钱?——从《孤独消费论》看新消费时代的商机~

商业简谈

今天又来陪大家聊书了,这本书不是一本心灵鸡汤,而是一本商业预言书,它告诉我们,在家庭解构、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孤独”不再是负面词,而是一个可以被服务、被填补、甚至被高效利用的巨大市场。 第一部分:三浦展的“孤独”定义与观点拆解 观点一:社会结构变化,孤独是常态。 观点二: 第五消费时代的五个“S”特征 * 慢速的(Slow): 追求生活的慢节奏、治愈和放松,而不是效率至上。 * 小规模的(Small): 市场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垂直、精致、小众、社区化。 * 软性的(Soft): 相比硬性物质需求,人们更注重精神、情感和体验。 * 社交的(Sociable): 注意,这里的社交不是“被迫社交”,而是“有目的、高质量、能产生价值”的社交。 * 可持续的(Sustainable): 环保、二手、复古、珍惜物品,拒绝浪费。 第二部分:全球经济形势与《孤独消费论》的借鉴点 * “社交理性”下的最优孤独 * 从“物质炫耀”到“精神回血” 案例一:线下实体经济的“微型化”与“主题化” 案例二:兴趣型消费的“社群化”与“应援化” 案例三:可持续消费的“二手”与“复古”浪潮 第三部分:给创业者的实操建议和总结 军规一:瞄准“高品质的独处”服务(从小而软入手) 军规二:建立“类宗教”的情感连接(从应援到社群) 军规三:拥抱“反向消费”的浪潮(可持续与复古) 感谢收听本期的《商业简谈》,我是Wendy。如果你对本期内容有任何想法和案例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我。 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11分钟
99+
4天前

Vol72:《世界是平的》:全球化下的零距离竞争与增长

商业简谈

Wendy又来陪大家聊书了,在弗里德曼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世界已经从“圆的”(有壁垒、有中心)变成了“平的”(无壁垒、竞争无国界)。这种“平”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我们必须搞懂它? 我们今天的节目,将围绕三个核心板块展开: 1. 1、《世界是平的》讲了什么? 扳平世界的十大动力。 2. 2、为什么理解“平”对创业者如此重要? 3. 3、结合当下的全球形势,我们能从中借鉴什么增长策略? * 第一部分:扳平世界的十大动力与全球化3.0 结论: 在3.0时代,你不再需要通过一家大公司或强大的国家机器,你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参与全球市场。你和印度或巴西的同行,现在坐在同一张办公桌前竞争。 * 第二部分:全球经济形势与创业者的挑战 对创业者的影响: 1、挑战: 创业不再只是比“谁更快”,还要比“谁更安全”、“谁的供应链更有韧性”。 2、机遇: “去中心化”和“区域化”的小型供应链正在崛起。如果你能提供区域性、高韧性、本地化的解决方案,这正是你的增长机遇。 * 第三部分:创业者的“世界是平的”增长策略 增长密钥一:打造“不可外包”的核心竞争力 增长密钥二:像“跨国公司”一样思考,像“个人”一样行动 我是你们的Wendy。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你跳出眼前的竞争,用全球化的视角规划你的商业增长。世界很平,机会很大! 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9分钟
99+
1周前

Vol71:《置身事内》:搞懂中国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

商业简谈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Wendy~ 今天我们不聊流量密码,也不谈融资技巧,我们要聊点更宏大、更底层,但绝对更重要的东西——我们身处的这套经济体系是如何运转的? 搞懂这个问题,就像拿到了商业世界的“说明书”,能让你在创业和投资的迷雾中,找到最清晰的增长路径。 今天,我们聚焦一本书——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这本书被誉为“最接地气的中国经济运行指南”。 一、我们今天的节目,将围绕三个核心板块展开: * 《置身事内》讲了什么? 地方政府是如何参与经济的。 * 中西方经济体系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 金融工具:银行、投行、证券公司的区别 * 对创业者来说,我们能从中借鉴什么增长密码? 二、为什么重要? 搞懂这个区别,你就能明白:在初期,你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风险投资(VC/PE)而不是银行。 三、Wendy总结: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教会我们: * 中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是地方政府的竞争与“财政分权”。 * 增长的杠杆是土地和政府融资平台。 * 搞懂金融体系差异,才能知道你的钱在哪里。 作为创业者,我们不能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要真正“置身事内”。这意味着,你要: * 宏观上: 读懂政策规划,找到被政府资金和需求驱动的主赛道。 * 微观上: 像地方政府一样,去思考如何用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的增长杠杆。 感谢收听本期的《商业简谈》,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问的呀~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你对我们身处的这个商业世界,有更底层、更清晰的认识。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10分钟
99+
2周前

Vol57:《谷歌如何运营》揭秘:谷歌的管理魔法,咋让你的团队起飞?

商业简谈

01:42 第一部分:《谷歌如何运营》讲了啥? 02:33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书中的关键观点 * 1. 雇佣“聪明人”:别怕他们比你牛 * 2. 20%时间法则:让员工“玩”出创新 * 3. 数据驱动决策:别靠感觉,靠数字说话 * 4. OKR目标管理:让团队“一条心” * 5. 扁平化管理:别让层级卡住创意 07:06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用谷歌管理法救活一家奶茶店 * 雇佣聪明人 新店员提了个“奶茶盲盒”的点子,客户一买,销量蹭蹭涨。 * 20%时间法则 施密特说:给员工自由,他们能“玩”出增长点。 * 数据驱动决策 数据一测,客户满意度涨了30%,回头客也多了。施密特说:数据驱动,少走弯路。 * OKR目标管理 施密特说:OKR让团队“一条心”,效率拉满。 08:53 第四部分:增长潜力在哪儿? * 找聪明人:别怕员工比你强,他们能帮你出好点子。 * 给自由:让员工试新东西,说不定能火。 * 用数据:别靠感觉,看数字做决定。 * 定目标:用OKR让团队有方向,干活更有劲。 今天,咱们从《谷歌如何运营》聊到了谷歌的管理魔法,看了雇佣聪明人、20%时间法则、数据驱动和OKR,还拆了小张奶茶店的案例。核心就一句:管理不是“管”,是“放”,让团队自己跑起来。 我是你们的Wendy,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10分钟
99+
5个月前

Vol56: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取代人类?

商业简谈

2025年,人工智能(AI)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抖音的推荐算法、淘宝的智能客服,甚至自动驾驶和医疗诊断,AI无处不在。但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家: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取代人类? 01:42 第一部分:AI的惊人能力:取代部分工作已成现实 1. 高效处理重复任务AI擅长处理规则明确的工作。 2. 数据分析的“超能力”AI在数据处理上无人能敌。 3. 自动化取代低技能工作。 Wendy总结:AI在重复性、数据驱动的工作上已开始取代人类,效率惊人。 03:13 第二部分:现实案例:AI的“取代”与“辅助”并存 1.取代:客服行业的AI革命2024年,许多企业用AI聊天机器人(如阿里小蜜)替代人工客服,成本降低40%,响应时间缩短至3秒。 2. 辅助:教育领域的AI赋能AI也在教育中大放异彩。一位农村老师用AI学习平台(如猿辅导)补课,学生成绩提升20分。 Wendy总结:AI在某些领域取代人类,但在需要情感和创意的场景中,更多是辅助角色。 04:19 第三部分:人类的不可替代性:情感与创意是核心 1. 情感连接的独特性人类的情感是AI的短板。 2. 创意的无限可能AI可生成内容,但缺乏原创性。 3. 伦理与决策的复杂性AI缺乏道德判断能力。 Wendy总结:情感、创意和伦理决策是人类的堡垒,AI无法完全取代。 05:54 第四部分:2025年如何与AI共存? AI不会完全取代人类,但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 2025年,我们该如何应对? 1. 学习新技能提升不可替代性是关键。学习AI相关技能(如数据分析)或专注创意领域(如内容创作),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2. 善用AI工具AI是帮手而非敌人。用AI工具(如文心一言)提升效率,比如快速生成文案,留出时间做更有价值的事。 3. 关注伦理问题AI发展需监管。2025年,隐私和滥用问题将更突出,支持透明的AI政策,能让技术更安全。 AI在重复性工作上取代人类,但在情感、创意和伦理领域,人类仍是主导。未来,与AI合作才是王道。你觉得AI会取代你的工作吗?欢迎评论分享! 我是你的好朋友Wendy,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email protected]

7分钟
99+
6个月前

Vol55:《消费者行为学》揭秘:为啥你会买买买?用户心理大拆解

商业简谈

01:12 第一部分:《消费者行为学》讲了啥? 迈克尔·所罗门说,消费者买东西,不是单纯因为“需要”,而是被一堆心理因素“牵着鼻子走”。 所罗门把消费者行为拆成了几个大块: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这些因素混在一起,决定了你为啥掏钱。简单说,买东西是个“脑子和心一起决定的游戏”。 01:59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书中的关键观点 1、 心理因素:买东西全凭“感觉” ---买东西的第一驱动力是“动机”。 2、 社会因素:人人都怕“掉队”---人都是社会动物,买东西老受别人影响。 3、文化因素:买东西也有“潜规则”---文化像个隐形导演,悄悄影响你的消费习惯。 4、 04:30 决策过程:买东西是个“五步舞” * 发现需求:你觉得缺啥,比如渴了想喝奶茶。 * 搜集信息:你去网上查“哪家奶茶好喝”。 * 评估选项:你对比了几家,选了评分最高的那家。 * 购买决策:你下单买了杯奶茶。 * 购后评价:喝完觉得好喝,下次还来;不好喝,就差评。 05:18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喜茶的“心理战”与增长潜力 心理因素:卖的不只是奶茶,是“身份” 社会因素:排队就是最好的广告 文化因素:抓住了年轻人的“新文化” 增长潜力在哪儿? * 卖感觉:别光卖产品,卖“体验”。比如你开奶茶店,搞个“情侣套餐”,让客户觉得“喝奶茶也能秀恩爱”。 * 借势从众:请网红打卡,或者搞排队营销,让客户觉得“大家都买,我也得买”。 * 购后服务:送优惠券、问问客户体验,增加回头率。 今从《消费者行为学》聊到了用户心理的“套路”,看了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对买单的影响,还拆了喜茶的案例。核心就一句:想让客户买单,得懂他们的“心”。不管你是开店、创业还是做营销,这些思路都能让你多赚点。 「本期特别鸣谢」----光卡植饮--重瓣玫瑰花水 精致女性的养生秘诀——伴半谷物玫瑰水,配料表只有平阴玫瑰+水,无任何添加剂!精选优质重瓣玫瑰,馥郁花香融于水中,喝一口,花香在舌尖散开,仿佛置身春日玫瑰园。30朵平阴玫瑰精华集于一瓶,喝走黄气暗沉,喝出通白透亮,连喝一周朋友都问是不是偷偷做了光子嫩肤! 我是你们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8分钟
99+
6个月前

Vol54:《大衰退》揭秘:金融危机咋回事,现代货币政策有啥用?

商业简谈

第一部分:《大衰退》讲了啥? 01:21作者的核心观点: 金融危机不是天灾,是人祸。2008年这场大戏,根源是大家玩得太嗨——银行乱放贷、房价泡沫吹得太大、风险没人管,最后泡沫一破,全世界一起“喝西北风”。伯南克说,危机爆发后,现代货币政策成了救命稻草,但也暴露了一堆问题。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书中的关键观点 02:35 1. 金融危机的根源:玩火自焚 03:40 2.现代货币政策的救火术:印钱+降息 * 第一招:降息到0。他把利率降到几乎为零,意思是“借钱不要利息了,快去花吧!”为啥?因为利率低,企业和个人借钱成本低,敢花钱了,经济就能转起来。 * 第二招:量化宽松(QE)。简单说,就是“印钱”。美联储直接买国债和那些“烂苹果”金融产品,往市场里注入几万亿美元,等于给经济“打鸡血”。 04:40 3. 危机的教训:别太贪,别太信 * 别太贪:银行贪图高利润,放贷不看风险,最后把自己玩崩了。 * 别太信:大家都信“房价永远涨”,结果泡沫一破,全傻眼。 * 监管得跟上:金融创新(比如那些复杂的金融产品)跑太快,监管没跟上,等于让一群小孩玩火,迟早出事。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05:30 危机中的地产投资机会 核心教训是:危机是人祸,货币政策是救命稻草,但也得小心副作用。不管你是做生意还是投资,危机里都藏着机会,关键是看准时机,别太贪。 下期想听点什么,欢迎与我互动~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8分钟
99+
6个月前

Vol53:《失控》带你看未来:互联网和AI咋改变商业?

商业简谈

第一部分:《失控》讲了啥? 《失控》这本书的核心,用一句话概括:未来商业会像大自然一样,失控但有序。凯文·凯利说,互联网和AI的到来,就像给商业世界装了个“进化引擎”,让一切变得去中心化、分布式,像蜂群、森林那样运行。 第二部分:书中的核心观点 * 去中心化:大公司不香了,小玩家崛起 * 人工智能:让机器帮你干活 * 失控的力量:混乱中生出秩序 * 网络效应:连接越多,价值越大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抖音网红经济的崛起 * 去中心化:小玩家也能火 抖音完美体现了凯利的“去中心化”。以前想当明星,得签经纪公司,走传统路线。但抖音上,谁都能拍视频,火不火全看内容。 * AI助力:算法当“红娘” 抖音的算法就是凯利说的“AI管家”。它会分析你的喜好,比如你爱看搞笑视频,它就狂推搞笑内容。 * 失控的秩序:混乱中爆红 抖音的内容超级“失控”,啥都有——搞笑的、美食的、跳舞的,但偏偏能火。 * 增长潜力在哪儿? Wendy: 抖音网红经济的案例告诉咱们:未来的商业机会,藏在“连接”和“失控”里。你要是想创业,可以试试: * 用AI:比如开网店,用AI分析客户喜好,推对产品。 * 加入网络:别单打独斗,去抖音、快手这种平台试试水,借平台的流量起飞。 * 拥抱混乱:别怕试错,多拍视频、搞直播,可能就火了。 下期想听点什么,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我是你们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8分钟
99+
6个月前

Vol51:从云南的小镇青年到纳斯达克美股上市:霸王茶姬如何用八年时间成为中国茶饮之王

商业简谈

2025年4月17日,中国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ha‘ (茶的拼音)。 想必这个news大家已经看到过了,那么今儿,Wendy就来带大家深度解析一个在茶饮界掀起风暴的品牌:霸王茶姬。从昆明一家5平方米的小店,到如今以600亿美元估值登陆纳斯达克,霸王茶姬重新定义了“茶品牌”的现代意义。 01:19 第一部分:创始人张俊杰和品牌的起源故事 02:57 第二部分:产品战略——把茶做成一种生活方式 05:03 第三部分:加盟机器--轻资产加盟的模式 06:51 第四部分:文化品牌力与营销魔法 08:25 第五部分:数据会说话(22-24年,两年间关键的数据) 09:53 第六部分:走向世界(目标是:2025年全球新开1,000–1,500家门店。) 11:10 第六部分(续):走向世界 —— 全球化战略 14:02 第七部分:品牌的挑战与未来 Wendy:它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将东方文化作为产品主轴,从供应链到包装,从产品到门店,再到全球化扩张,每一步都围绕“文化即品牌”的核心逻辑。 感谢你收听本期 商业简谈。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别忘了在小宇宙平台给我点赞留言,并分享给你热爱商业、品牌创新、和商业知识的朋友们~ 下期我们继续深度解读,我是你们的主持人Wendy~ 📮:[email protected]

17分钟
99+
6个月前

Vol50:从《竞争战略》学商业绝招——波特的五力与价值链带你飞

商业简谈

第一部分:核心内容:五力分析与价值链理论 1、五力分析:看透行业的“五只猛兽” * 现有竞争者:跟你抢饭碗的同行。 * 潜在进入者:随时可能跳进来分蛋糕的新玩家。 * 替代品威胁:能取代你产品的“新欢”。 * 供应商议价能力:上游供货商的“话语权”。 * 买家议价能力:客户能不能压你价。 2. 价值链理论:从“流水线”里挖金子 * 主要活动:直接干活的环节,比如生产、物流、销售。 * 支持活动:幕后帮手的环节,比如技术研发、员工培训。 3. 战略选择:三招制胜 * 成本领先:做行业里最便宜的。 * 差异化:做出独一无二的东西。 * 聚焦:专攻一个小市场。 第二部分:用五力和价值链拆解瑞幸咖啡 五力分析:瑞幸怎么突围? * 现有竞争者:星巴克太强,瑞幸直接硬刚肯定死路一条。所以它选了“成本领先”,一杯咖啡卖20块,比星巴克便宜一半。 * 潜在进入者:咖啡市场门槛不高,随时有新玩家。瑞幸就拼命开店,抢占市场,搞得新玩家不敢轻易进来。 * 替代品威胁:奶茶、果汁都能抢咖啡的生意。瑞幸就搞“咖啡+社交”的差异化,比如“买二送一”,让年轻人觉得喝瑞幸更划算。 * 供应商议价能力:咖啡豆供应商挺强势,但瑞幸用规模压价,采购量大,成本就低。 * 买家议价能力:客户对价格敏感,瑞幸就用补贴和优惠券,硬是把客户“绑”住了。 价值链分析:瑞幸咋赚钱? 再看价值链。瑞幸的链条是这样的:采购咖啡豆(原料)→生产(门店做咖啡)→配送(外卖)→销售(App下单)。它在哪一环挖到了金子? * 技术研发:瑞幸开发了超级好用的App,下单超方便,还能领优惠券,客户黏性蹭蹭涨。 * 物流:它跟外卖平台合作,配送效率高,客户喝咖啡不排队,体验好。 * 营销:瑞幸玩“社交裂变”,比如“送好友一杯咖啡”,拉新成本低,客户还觉得占了便宜。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email protected]

8分钟
99+
6个月前

Vol49:贸易顺差、逆差与特朗普关税——全球经济的“过山车”

商业简谈

第一部分:贸易顺差与逆差——你的“家庭收支”放大版 * 贸易顺差:就是一个国家赚的钱比花的多。咋赚的?出口呗!比如中国卖给美国手机、衣服、玩具,美国掏钱买,这就叫出口。如果出口的钱比进口的多,国家就赚了外汇,账面上就有了“顺差”。 * 贸易逆差:反过来,花的比赚的多。比如美国买了中国的电子产品、德国的车、日本的动漫周边,花出去的钱比卖出去的多,这就是“逆差”。 第二部分:特朗普加征关税——全球经济的“挠痒痒” 关税是啥? 简单说,就是给进口商品加个“过路费”。比如,中国一台电视卖到美国原价1000块,加了25%的关税,美国人就得掏1250块才能买。 结果呢?贸易战开打! 中国不干了,说:“你加我关税,我也加你关税!”于是对中国大豆、汽车这些美国货加了“过路费”。欧盟、加拿大也加入战局,大家你来我往,全球贸易一下子变成了“打群架”。 第三部分:关税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短期影响: 1. 物价上涨:进口商品贵了,消费者掏钱更多。比如,美国人买中国产的手机、电视,价格蹭蹭涨,谁开心?没人开心。 2. 企业成本上升:很多公司靠全球供应链活着,比如手机零件从中国来,屏幕从韩国来,关税一加,零件贵了,利润就薄了。 3. 信心下降:贸易战一打,大家都怕了,消费者不敢花钱,企业不敢投资,全球经济就慢下来了。 长期影响: 1. 供应链大洗牌:企业为了躲关税,开始搬家。比如,耐克、阿迪这些品牌,把工厂从中国挪到越南、印度这些关税低的地方。 2. 贸易保护抬头:各国都开始“自保”,建自己的“小圈子”,全球贸易体系可能就散架了。 第四部分:我们能学到什么? 1. 关注国际形势:关税一变,市场就乱。比如你做进口生意,成本突然涨了,利润咋办?得盯着新闻啊! 2. 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多找几个市场,别指望一个国家。比如,美国市场不行了,去东南亚试试。 3. 灵活调整:全球经济像天气,晴雨不定。疫情时口罩火了,聪明人转行做口罩赚翻了,你也得学会“见风使舵”。 4. 看好供应链:你的货从哪儿来?关税一加,可能得换供应商,别被卡脖子。 我们下期起再见~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 📮:[email protected]

8分钟
99+
7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