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note: ⚠️本期节目的话题比较禁忌。 我们从朋友反馈伴侣用抗抑郁症药物后「心如止水」,提不起性趣展开讨论抑郁症与性功能障碍的关联性。 部分文献批露该事件的发生概率高达70%,那么男女性究竟是否是会有差异呢?性功能障碍的分类又可以怎么划分呢?在临床层面该归男科/妇科还是精神科管呢?出现了副作用该怎么处理?如果伴侣出现了这个情况,我们该怎么面对? 我们对诸多问题进行了一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也是希望能从性功能障碍这一切入点出发,引起大家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问题的关注。出现问题,就去解决~寻求专业帮助,大大方方说出内心的小烦恼! 时间轴: 4:00 部分研究表明性功能障碍副作用的发生率高达70%? 8:25 性功能障碍副作用的男女差异,女性性需求的相对压抑 11:08 性活动的不同环节:原来性功能障碍分成好多种 13:07 性功能障碍归哪个科室管?究竟是生理问题还是心理? 15:26 精神科门诊的诊疗现状,性功能障碍副作用如何规避? 17:26 想做时停药能马上好吗?性功能障碍怎么治疗? 20:16 伴侣有抑郁症?我该怎么沟通体谅? 23:00 用性来发泄抑郁情绪,怎么评价。 25:35 不良反应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关注有什么意义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硕士,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研究了性功能障碍,但自己的生活中也羞于讨论性 夏虫:30%问学生,70%医学爱好者,喜欢洞察人性,探索药物与真实世界中碰撞出的「chemistry」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Touch-Dabeull Isadora 参考资料: 1.Winter J, Curtis K, Hu B, Clayton AH. Sexual dysfunction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s: impact,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Expert Opin Drug Saf. 2022 Apr 19:1-18. doi: 10.1080/14740338.2022.204975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255754. 2.医脉通精神科公众号:《一图比较:抑郁症治疗药物的性功能障碍风险 | 临床必备》 3.默沙东诊疗手册官网
shownote: 本期节目由Tezo通勤耳机「鸢」陪伴播出 “当我看到你戴「鸢」,就知道你也在听播客” 【我们将在评论区抽取点赞数最高的评论者送出一副Tezo通勤耳机】 这期节目比较特殊,我们邀请到空井科普工作室的小编chris和Jocelyn一起聊聊上海这个城市,说说我们为什么呆在这里,选择了这个城市之后,有什么觉得好的和不那么好的地方。 其实大城市的归属感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议题。身为可以说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吧,不管是离家近、离家远,都会面临一些迷茫和无所适从。 归属是一种爱的需求。我们生来就是需要别人的赞美、认同,有被“爱”的需要。 但是一个让人很伤心的事实是——大多数人不是凝视我们的人格、本质,而是在评价我们的成就和价值,这是现代之后的一种普遍现象。能否被爱,能否被接纳就和很多其他因素挂钩,成为我们的焦虑。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努力找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的课题之一…… 时间轴: 4:03 我们的上海印象 -为什么在上海?各自的故事 -房价,区域斗争和鄙视链 -上海的魅力点——小众爱好包容度 -相比欧洲:这里的信任度更依赖亲友推荐 27:00 我们的上海焦虑 -沉淀!繁华城市背后需要的努力 -下班之后的“过剩信息” 被落下的恐惧 -满街网红美女,难免恐潮怕胖 -自律!都市丽人的氛围在这儿铺开 -排队网红店,我们怕被这个城市丢下 40:47 一些建立归属感的小建议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硕士,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徐汇区小破屋守候者 Chris:上海土著,黄浦区医学编辑,迷茫职场受难人 Jocelyn:英国归来的台湾人,黄浦区音乐教师,试图从事音乐心理治疗实践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戴娆-爱是一朵蔷薇 【听友福利看这里~再奔走相告一次!】 本期节目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朋友将获得 Tezo通勤耳机「鸢」一副! 期待大家的收听和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没get不要紧! 到天猫/京东搜索「Tezo通勤耳机」或点击以下链接即可直达购买: m.tb.cn Tezo他们还做了个夏播计划,就是在每个城市都建造了一个小空间,「鸢」会飞到数百个城市,落到城市里的某个独立书店、艺术走廊,展览,跟每个城市里具体的人产生具体的联结,也有非常多的玩法,你可以去那个空间试听,也可以去那里录播客、组织或参加一场听友会等等,Tezo都会给予相应的支持~
shownote: 本期节目,我们举出了一些“医生讨厌的家属”例子,细数了在精神病院工作的遇到的奇葩家属。 家庭是我们社会的最小单位,也是让我们人格养育发展的地方。总说原生家庭是万恶之源,“我的童年……”“我的父母其实……”也成了卖惨的固定开头。多少在一片调笑中,冲淡了家庭苦难的浓度。 但是,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在精神病院里,这些坏的关系模式正在深深伤害我们的心理健康。希望各位听众能从极端的例子里意识到家庭问题的张力,主动识别并远离“奇葩家属”,也避免在人际交往互动中成为奇葩的、给人压迫的人。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3:28 「被害妄想型家属」原来是您这位陪客家属的毛病更重 5:55 「过度焦虑型家属」比起病人的床位医生,“我”更多是家属的心理治疗师 8:51 「辗转医院型家属」不明根除手术、豫章书院和杨永信都成了治疗方案 13:54 「不负责任型家属」明显的“消失型遗弃”,和隐形的“摆烂式放弃” 22:18 奇葩家属比难治病人更“要命”,精神病康复的社会支持如何建立? 26:08 家庭心理治疗难推行:东亚人的家庭张力何去何从?只有疯嘛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硕士,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收到过锦旗,也多次惨遭投诉 夏虫:传媒硕士,30%文科生,70%医学生,对医学有着莫名其妙的探索欲...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Janis Joplin- summer time
Shownote: 本期节目邀请到采访嘉宾小岚。小岚是一位在同人文创作领域深耕多年的写手太太。同时,她也深受原生家庭和情绪问题困扰,先后有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分离转换障碍的诊断。 节目的前半部分是小岚的自我阐述,后半部分由提问访谈组成。围绕情绪、家庭和同人文写作这三件事,小岚分享了她的故事和观点。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part1:小岚的故事 1:35 嘉宾阐述:家庭与情绪部分 8:30 嘉宾阐述:同人创作部分 part2:同人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3:20 同人创作和原创的区别在哪里? 14:24 写手是怎么看阅读量的?写作时追求什么。 16:05 冷圈?热圈?同人圈的争吵与萝卜青菜 18:50 EMO是第一生产力吗?BE美学和抑郁情绪有关系吗? 【中插科普】 21:20 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小讲堂 part3:聊回家庭、看病和互联网这些事 24:13 为什么去看病?小岚的家庭情况 28:40 两次诊断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小岚和精神科的故事 31:28 情绪的两相割裂:轻躁狂是一种不真实的梦境体验 34:44 普通人和疾病亲历者的隔阂:我会避免和一个朋友长时间的接触 37:20 互联网连接的双面性:更善良更安全,更孤独更疏离 43:39 和病症互相适应:接纳存在本身,他降临、就降临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硕士,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背地里有过四五个马甲,八九篇连载 小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效产文太太,文风细腻深刻,混过冷圈热圈无数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Yes-I See You
Shownote: 本期节目是和《宛平北路600号》的串台合作!算是宛平北路和宛平南路的梦幻联动。 📣恭喜宛平北路1万订阅!📣 关注空井效应+宛平北路,在本期评论区留下你的感想!将抽取一位听众送出《煤气灯效应》 我们从迪士尼公主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分享了实际强迫症、幻觉妄想病人的症状表现,细致分析了恐惧焦虑的形成原因,斯德哥尔摩倾向、被PUA背后的心理机制。 如何善待自己?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怎么对症恐惧焦虑,又怎样来预防PUA?——我们聊了一些心理治疗的具体措施,提出了一些生活建议。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1:14 小美人鱼和囤积强迫症:什么是强迫症?收纳习惯也算强迫症? 6:00 花木兰与性别认知、爱丽丝与妄想,其他角色的症状疑云 9:25 《冰雪奇缘》Elsa:社交恐惧与PTSD 12:45 CBT认知行为治疗: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心理治疗如何起效? 17:38 《美女与野兽》斯德哥尔摩:我们为什么会爱上“绑架”我们的坏人 24:13 聊聊PUA:受害者要如何自卫、预防这些情况? 28:09 自己的感受就是唯一标尺:暂停、休息,逃避可耻但有用 31:20 警惕极端浪漫主义!古早言情害惨了人 35:20 心理咨询如何解决问题? 38:18 查询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人均发疯,我们如何照顾自己? 本期主播&嘉宾 空井 | 小井: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毕业,现任住院医师,心理咨询培训中…… 宛北 | Jerry:前神经外科医生,药企医学顾问 宛北 | 茸茸毛:宛平北路后期剪辑手,偶尔客串一下主播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A Whole New World From Aladdin
Shownote: 本期节目请来了“既往疑似”ADHD+双相患者汤姆猫。猫猫身为文哲类博士,除了有传奇的个人经历之外,还对时事洞察思考,分享了宝贵的观点。 ADHD、NPD、BPD……各种精神疾病的英文缩写涌入互联网,成为一种娱乐化的标签,变成网红必备的时尚新人设,我们从“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角度评价了这件事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Part1:汤姆猫和她的“精神病”家庭】 2:46 争吵的父母,有精神分裂症的伯父和“我”的童年破坏倾向 5:40 第一次精神科就诊,“我们”在路上讨论省会的风土人情 9:30 成年后的注意缺陷:五六瓶饮料和七八个聊天对象才能使“我”专注 【Part2:模拟问诊环节】 12:15 成人ADHD在现在普通精神科的诊疗现状 12:38 症状问答与复盘,精神科医生访谈患者现场还原 20:45 老生常谈:精神科门诊和心理咨询的区别 21:53 精神科门诊是否存在症状暗示性?谁都会被诊断精神病嘛? 【part3:自由探讨环节】 25:00 汤姆猫妈妈的先锋思想:逃避或归顺医学?灰色地带哲思 28:18 疾病标签化的社会训化:完美劳动者 31:23 精神病=有厚度?如何评价疾病标签娱乐化,听听精神病硕士和文学博士怎么说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毕业,现任某医院住院医师,心理咨询出道准备中…… 汤姆猫:文哲类在读摸鱼战士,灰色地带的思考者…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Imagine Dragons - Lonely
Shownote: 本期节目将带大家分析《消失的她》电影中出现的精神病症状,聊聊自恋型人格、反社会人格的概念,对剧情做进一步解析。 也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名词来解释来电影中人物的行为逻辑,对衍生出来的亲密关系、婚姻生育问题思考,分享了主播二人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part1:电影剧情回顾 | 精神科名词篇】 2:20 真假老婆和精神病症状:“替身妄想”与“被害妄想” 8:45 神经损害/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症状:“谵妄” 9:50 精神病与财产纠纷:把人关进精神病院可以继承他的财产嘛? 11:32 说说自恋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标准 【part2:亲密关系探讨 | 心理学分析篇】 18:22 “合理化”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19:33 怎么看待对伴侣的极端“坏习惯” 21:35 孩子是束缚女性离开关系的枷锁嘛? 27:43 主播小编的渣男离谱故事分享 31:51 总结:为什么我们该学点精神心理学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硕士毕业,现任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chris:空井编辑部的友情兼职小编,本职是某公司医学编辑,原康复科医师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girls like me don't cry - Thuy
Shownote: 2023年7月5日,歌手李玟coco抑郁症自杀离世,引起了互联网广泛的、关于抑郁症和自杀的讨论。 我们想补充“干预”自杀的知识,提出一些实际、具体的方法论,用于辅助大家帮助他人和自己。 讨论死亡和自杀这件事情本身是有意义的,谢谢大家参与到这次讨论中来。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 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1:55 引入词 3:15 自杀倾向与抑郁状态:阳光型抑郁症的危险性 6:05 自杀的危险因素:不仅仅是抑郁症,针对个体的询问和判断最重要 11:00 自杀“进度条”:含蓄的表达也是消极观念流露 14:05 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杀想法:谁才需要帮助?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 18:10 如何帮助别人:保证环境安全,设置栏杆 20:03 不要发表“加速言论”:看客无法理解别人的存在感危机 23:46 如何对抗自己的自杀观念:缓冲与躲避的方法论 27:05 自杀到底是外界因素还是内部驱动? 28:40 我们有权终结自己的生命嘛?关于死亡的一些讨论 35:00 讨论死亡和自杀这件事情本身是有意义的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夏虫:媒体专业研究生,探索医疗行业中..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電気グルーヴ - SMOKY BUBBLES
Shownote: 本期的采访嘉宾是还在和双相情感障碍这个诊断进行对峙与融合的点点。从点点的经历中,我们能看到她孤身一人理解疾病、与疾病标签相处的过程。在后续的讨论中,一些有关于双相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2:44 点点的经历分享: -抑郁发作,我的身边空无一人:昏睡14小时但是起来为母亲做饭 -大学生心理普查:“比你情况差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你不开心” -独自看诊:门诊楼药房与结账处的迷宫 10:38 到底什么是躁狂发作?媒体的误导、医生的阐述和患者本人的疑惑 16:00 双相患者的自我体察——对好情绪的判断恐惧 19:00 “天才病”魔咒:为什么我在艺术领域没有天赋呢? 22:26 躁狂只是放大了原来有的技能和个性特征 25:24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矛盾认知:我是吗?我好像已经带着疾病生活。 31:00 情绪的自我管理困难:为什么我们还是反复建议就诊和服药 35:02 疾病标签的双面性:如何融合、利用我们的精神病诊断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点点:即将被迫卷入社会漩涡里的普通应届生。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Gary Moore - Picture of the Moon 封面图绘制 点点
Shownote: 呼应上期进食障碍的患者采访,本期节目请到了有丰富诊疗经验的Daisy师姐。 原定计划是请Daisy分享一些常见的进食障碍诱因。在探讨中,师姐分享了和厌食暴食的相关分析和治疗思想,也分享了她在【疾病诱因】上的观点。 我们自认为正常的人,其实在了解疾病的过程中,会对【诱因】产生强烈的好奇。我们希望通过排除这些【诱因】来保持健康,和疾病做一个区分。但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模板病人”,我们了解相关知识武装自己,在受到困扰时及时寻求专业的诊疗。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1:19 进食障碍及上海精总专科病房介绍 5:07 精神病院电梯间的“模特潮人” —— 我们以瘦为美的文化,为什么瘦会引发我们的焦虑? 10:24 不吃、并不能让你瘦或美——厌食的三种结局 11:54 身材管理和进食障碍的分界线在哪里?—— 疾病的诊断标准 14:29 厌食的诱因:环境压力、遗传因素、个性特征。 17:17 囤货、吃与悔恨:我们和病的距离 21:00 厌食和暴食的区别:两种失调的不同治疗方案 24:41 从治疗方案中借鉴:和食物和解的重点是规律好好吃饭 28:30 高敏感人群要减少信息摄入:我们比想象中更容易受影响 31:06 厌食暴食没有绝对诱因:没有模板病人,有困扰就要求助 书籍推荐:《告别情绪性进食的DBT方法》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Daisy:长期工作于精神科病房,过去6年研究进食障碍方向的住院医师。目前正在转向Antipsychotics的研究……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椅子乐团 The Chairs - Shangri-La Is Calling
Shownote: 本期节目邀请到受食物困扰的Ada,从高中开始到现在,Ada在和食物重新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与焦虑、抑郁情绪做抗争的过程中,得到了妈妈的帮助、参加了DBT治疗,现在也对网络上的舆论有了自己的看法~ 以健康为美,不盲目追求体重秤的数字,是对现在,也是对将来的自己的负责。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0:48 - 患者嘉宾及主持人背景介绍 1:51 - 过度减肥的涡轮:高三,我对食物逐渐歪曲的认知。 8:33 - 母亲是我第一次康复的主要助力 13:38 - 在烘焙手作博主那里了解到进食障碍,学习压力与第二次加重 17:17 - 正式治疗:线上面诊 和 DBT辩证行为疗法 22:58 - 书籍推荐《与进食障碍分手》 23:56 - 赛博病友:鼓励,或受影响 26:39 - “为爱减肥的女孩们”:互联网到底该如何阐述进食障碍 33:46 结尾:以健康为主才称之为美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Ada:进食障碍患者,缓慢重新构建和食物的关系…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背景音乐 Gérard Darmon - Pardon mon amour
Shownote: 呼应上一期偏头痛相关的采访,本期节目邀请到了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小火,和精神科的主持人小井一起做一次就医科普。 小火是我为期三月的带教生涯中,接触到的最热情的神经内科同学(我俩其实是同级,但我是精神科本专业、所以在这里当“小老师”)。他工作积极认真,业余还喜欢蹲在办公室进行业务知识探讨,给了我很好的同行交流体验,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这次就想到把这种体验搬到线上,供大家围观旁听,获得一些启发,完成一次小科普。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0:53 - 嘉宾及主持人背景介绍 3:15 - 精神病和神经病的异同?各自的定义和范围 5:56 - 警惕神经症状!脑梗死的BE FAST 7:50 - 年轻人也会脑梗?脑梗之后会瘫痪吗? 10:54 - 颈部!NO 按摩。可能致命的颈动脉夹层。 12:05 - 精神科范围介绍:幻觉妄想、抑郁躁狂,甚至是游戏成瘾 17:45 - 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科门诊的区别?该挂哪个号。 19:54 - 神经精神的互通。痴呆和睡眠障碍,性病竟然会痴呆? 22:47 - 举例头疼。两科医生视角下的诊疗过程。 26:20 - 学科的“专业需求”与病人的“情绪需求”。医患沟通的复杂性。 30:52 - 学医前后的变化。专业知识赋予我们小住院医的生活属性。 37:07 - 总结:录播客感想。医生和患者,主播和听众。我们的关系何去何从?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小火: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在学术上一往直前热情如火…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背景音乐 Перемотка - К морю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