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也生活_life is here
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也有眼前的陪伴!

Album
主播:
小猪贝奇、新琦、小甲甲甲甲
出版方:
小猪贝奇
订阅数:
1,074
集数:
38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这是一档跨时区播客,由三位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女生合作完成。在生活与工作布满荆棘的当下,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相聚于此——我们相信,这是对时间最好的回应。 我们呼吸着中美不同的空气,轻松上阵,在职场、家庭、育儿、个人成长等议题中穿梭前行。我们积极观察并探寻人生平衡自洽的支点,也从不羞于袒露一路跋涉的艰辛。 在许多人都渴望离开惯常生活、去体验“生活在别处”的时候,我们仍然选择回到每一个真切的现实问题,希望通过我们的认知与经验启发你的思考,陪你一起浇灌勇气之杯,在此时此地的生活中收获平静与幸福。 当然啦,你也完全可以忽略上述“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的介绍,只是随便听听。我们保证内容健康有趣纯天然,听了耳朵不长茧。
此处也生活_life is here的创作者...
此处也生活_life is here的节目...

E37 主体性之我负责:为自己的选择买单,也为自己成长

此处也生活_life is here

本期概要|Shownotes 在“我定义、我选择、我负责”的系列中,这一期我们聊的是第三个关键词:我负责。 我们常常把“负责”理解为一种压力或限制,但它其实是“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我们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经验才会积累成勇气,决定才会形成成长。 在这期节目里,新琦、贝奇和小甲从不同的人生片段出发,分享了她们面对重大决策的故事: * 搬家、换工作、买房这些看似外在的选择,其实都在考验“我是否能接纳自己决定的结果”; * 在亲子关系里,“负责”意味着放慢脚步,体验当下,也意味着教会孩子如何面对选择; * 当焦虑、后悔与自我怀疑出现时,如何重新审视“我当时为什么做这个决定”; * 时间、自由与个人空间的平衡,也是“我负责”的延伸——为自己定义“好好生活”的样子。 这一期,是关于“我负责”的故事会,也是一次关于“自我接纳与理性成长”的对话。 🕒 时间线|Timeline * 00:00 开场与主题:为什么“我负责”值得单独聊 * 03:00 搬家与选择:学会接纳自己的决定 * 08:00 家庭与亲子:从控制到信任的责任感 * 13:00 小甲的思考:换城市、换节奏的自我校准 * 18:00 买房故事:关于预期、后悔与释然 * 25:00 时间焦虑与“浪费”:如何定义对自己负责 * 33:00 “我定义”与“我负责”的连接 * 37:00 结语:负责不是负担,而是成长的开始 👩‍💻 主播介绍|Hosts * 新琦:「此处也生活」创始人 公众号 / 小红书:新琦的 One Pager * 贝奇:「此处也生活」联合创始人 小红书:身在南加的纽约客 * 小甲:「此处也生活」联合创始人 公众号 / 小红书:天将将明 📡 全网同名|Where to find us 小宇宙 | 公众号 | 小红书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YouTube 搜索:此处也生活 📬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38分钟
99+
2周前

E36 主体性:不只是选择,而是做自己的勇气

此处也生活_life is here

本期概要|Shownotes 在本期节目中,新琦、贝奇和小甲围绕“主体性”展开了深入的对话。我们从社会学、心理学的学术背景切入,又结合日常生活、亲子关系、职场互动和自我觉察的经历,聊了聊: * 为什么“主体性”不等于自私? * “我是谁”这个问题,真的能有一个固定答案吗? * 在不同关系和场景中展现的“我”,哪个才是真实的? * 如何通过亲密关系、教育和自我定义来培养更强的主体性? 节目中还分享了音乐剧片段、影视作品和育儿中的小故事,让这个看似学术的概念落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间线|Timeline * 00:00 开场 & 听友赞赏分享:小小支持带来的大鼓励 * 03:30 热门话题引入:主体性是什么?“我定义、我选择、我负责” * 06:20 从动画片到中国古装剧:文化中的“我是谁”启发 * 08:20 不同语境里的“我”:女儿与儿媳的矛盾身份 * 13:00 教育学家的观点:“我宁可要别人不舒服,也不要自己不舒服” * 16:17 饭局与边界:主体性如何在文化冲突中显现 * 20:34 心理咨询中的不同开场方式:主体性的映射 * 22:48 日记与周记:从无意识到自我觉醒的过程 * 27:54 媒体与少数样本:选择不走主流道路的人生 * 28:37 音乐剧与主体性:从“我属于我自己”到“我相信,于是我坚持” * 31:15 亲密关系的影响:伴侣如何成为主体性的重要土壤 * 34:30 家庭角色与“父母人设”:从大山到玩伴 * 38:50 育儿中的 negotiate:主体性如何被培养 * 40:33 主体性的日常提醒:做对自己好的事情就足够 * 41:57 重新理解主体性:不只是强调“自我” * 43:23 幼儿园小卡片:爱自己,也要尊重别人 * 44:24 主体性与集体主义:不是自私,而是更好的共处 * 44:50 本期小结:未尽的话题将在未来继续 👩‍💻主播介绍|Hosts * 新琦:「此处也生活」创始人 公众号 / 小红书:新琦的 One Pager * 贝奇:「此处也生活」联合创始人 小红书:身在南加的纽约客 * 小甲:「此处也生活」联合创始人 公众号 / 小红书:天将将明 📡 全网同名|Where to find us 小宇宙 | 公众号 | 小红书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YouTube 搜索:此处也生活 📬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45分钟
99+
1个月前

E35 比明说更残酷:职场隐形歧视与无形天花板

此处也生活_life is here

Shownotes 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三位主播(新琦、小甲、贝奇)围绕 职场中的隐性歧视 展开了深入的对话。我们结合自身在中美职场的经历,分享了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言语、习惯与制度背后,如何体现出对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乃至职场身份的偏见。 主要讨论点包括: * 文化差异与价值观的冲突:从“独生子女”到“unique situation”,看待他人生活方式时的不自觉冒犯。 * 怀孕与晋升困境:女性在孕期、产假中常常被“为你好”的理由剥夺核心工作和晋升机会。 * 新人标签与信息壁垒:新人常被排除在关键信息流之外,如何打破“资历壁垒”? * 职级与话语权:同样的反对意见,高职级可以直言不讳,低职级却需要小心翼翼。 * 职场性格与“颜色”模型:不同性格在团队中可能被边缘化,如何选择适配自己的环境? * 名字与身份建构:从英文名到中文名,甚至花名,如何主动塑造外在形象。 这是一期结合案例、情绪和方法论的探讨,既有真实的无力感,也包含自我调适与破局的思路。 🕒 时间线|Timeline * 00:00 开场与主持人自我介绍 * 02:00 职场隐性歧视话题缘起:VP一句“unique situation”带来的文化冒犯 * 06:40 怀孕中的女性遭遇职场“默认降级”与晋升困境 * 12:40 “新人标签”与边缘化:如何快速打破信息壁垒 * 18:00 职级与话语权:反对意见背后的权力差异 * 24:00 职场性格分类(红黄蓝绿):不同性格如何影响机会与可见度 * 32:00 自我认知与环境选择:如何减少职场中的隐性歧视感受 * 34:30 名字与身份:从英文名到中文名的主动选择 * 36:30 轻松收尾:取名的趣味与下一期话题预告 👩‍💻 主播介绍|Hosts * 新琦:「此处也生活」创始人 📱 公众号 / 小红书:新琦的 One Pager * 贝奇:「此处也生活」联合创始人 📱 小红书:身在南加的纽约客 * 小甲:「此处也生活」联合创始人 📱 公众号 / 小红书:天将将明 📡 全网同名|Where to find us 小宇宙 | 公众号 | 小红书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YouTube 搜索:此处也生活 📬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37分钟
99+
1个月前

E34 当AI重构未来,教育还能靠“学区房”来保障吗?

此处也生活_life is here

🧠 本期简介|What’s this episode about? 这一期,我们三位主播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出发,聊了一个很多家长绕不开的话题:在AI快速发展的今天,学区房还值得买吗? 节目中,我们从美国与中国不同的教育环境聊起,探讨了学区房背后的真实价值:不仅仅是房产和学校资源,更是 同伴圈层、家长社群、以及教育理念的聚合。 我们还延伸到AI对教育的影响:当AI能平权知识后,未来的教育差异可能更多体现在 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好奇心 的培养。于是,学区房或许将进化为“优质教育资源与高认知家长圈层”的代名词,而不是简单的一套房子。 ⏱ 时间线(精简版) * 00:00 开场 & 邻居孩子的学区房故事 * 02:30 为什么要聊学区房:房价、教育公平与AI背景 * 04:30 美国 vs 中国的学区房差异 * 09:30 中考、高考与国内的“卷”教育现象 * 10:30 家长心态差异:佛系、不卷、全力卷 * 20:00 阶层焦虑与“985/211”的教育逻辑 * 22:30 硅谷的“多线冲刺”教育模式 * 25:00 AI如何重塑学区房与教育差异 * 28:30 学区房的隐性价值:同伴、家长与社区资源 * 48:00 节目总结:学区房是“圈层与资源”的代名词 👩‍💻主播介绍|Hosts * 新琦:「此处也生活」创始人 公众号 / 小红书:新琦的 One Pager * 贝奇:「此处也生活」联合创始人 小红书:身在南加的纽约客 * 小甲:「此处也生活」联合创始人 公众号 / 小红书:天将将明 📡 全网同名|Where to find us 小宇宙 | 公众号 | 小红书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YouTube 搜索:此处也生活 📬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50分钟
95
2个月前
此处也生活_life is here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