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日日谭
生菜的个人播客,谈天说地,想哪儿说哪儿

Album
主播:
生菜_小宇宙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725
集数:
30
最近更新:
3个月前
播客简介...
生菜的个人播客,谈天说地,想哪儿说哪儿
生菜日日谭的创作者...
生菜日日谭的节目...

S25 E28 《F1 大电影》值得一看!顺便聊聊电影......

生菜日日谭

本期播客shownotes 由Manus生成: 节目概述 这是一期围绕电影话题的深度讨论节目。主播从宏观的电影行业现状分析入手,用独特的视角反驳了"电影消亡论",提出了"基础设施粗放与需求精细化错配"的深刻见解。节目通过个人观影史的回顾,从小学时期的特殊观影经历到成年后观影习惯的变化,最终重点推荐了豆瓣8.7分的F1大电影。主播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用最真实的观影体验和最朴实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变迁轨迹,以及一个资深车迷眼中F1电影的独特魅力。 💎 节目金句集锦 • "我不是电影专家,但正因为普通所以可能也有一定代表性" • "需求越来越精细,但基础设施还很粗放,这就是问题所在" • "精神文化消费的大盘子应该是会变多的,只是选择更加多元化" • "小学时看《夜幕下的黄色幽灵》,现在想来真是匪夷所思" • "豆瓣8.7分!这是我近年来最想推荐给大家的电影" • "跟拍两年真实比赛,所有车队车手本色出演,这还原度绝了" • "以前好莱坞大片还迎合中国观众,现在完全没有中国元素了" • "现在让我走进电影院的理由反而变多了" 🎬 本期提到的电影 经典回忆系列: • 夜幕下的黄色幽灵 - 主播小学时观看的扫黄题材电影 • 南北少林 - 80-90年代经典武侠片 • 大决战系列 -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曲 商业大片里程碑: • 英雄 - 张艺谋导演,中国商业大片开山之作 • 阿凡达 - 首次将IMAX 3D概念深入人心 • 泰坦尼克号 - 97年上映,当年在影院上映的是裸体出镜未删节版本 本期重点推荐: • F1大电影/狂飙飞车 - 豆瓣8.7分,完成度极高的商业片 即将上映: • 长安的荔枝 • 戏台 - 陈佩斯话剧改编电影 🎯 核心观点 关于电影行业: • 电影不会消亡,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会持续增长 • 行业面临基础设施粗放与需求精细化的错配 • 各行各业都需要围绕垂直化方式经营 关于观影变化: • 从年轻时谈恋爱看电影到真正欣赏电影艺术 • 观影动机从单一娱乐到多元化体验• 好莱坞策略变化:不再刻意迎合中国市场 🗺时间轴: 00:00:20 最近电影话题很多,普通观众也有话要说 00:02:20 中国电影票房的过山车:从600亿到410亿再回600亿 00:04:20 反驳"电影消亡论":问题出在哪里? 00:06:20 精细化vs粗放化:电影行业发展的核心矛盾 00:08:20 小学看《夜幕下的黄色幽灵》,现在想来匪夷所思 00:10:20 一块多钱的《大决战》,幼小心灵中的天价电影 00:12:20 《英雄》开启商业大片时代,《阿凡达》让IMAX深入人心 00:14:20 从年轻时谈恋爱看电影到现在观影习惯的变化 00:16:20 从塞纳到舒马赫,20年F1观赛史的意外八卦 00:18:20 塞纳女儿成为知名演员的惊人发现 00:20:20 豆瓣8.7分!近年来最想推荐的F1大电影 00:22:20 跟拍两年真实比赛,车队车手本色出演的电影奇迹 00:24:20 《狂飙飞车》这翻译真不知所云,明明叫F1大电影多好 00:26:20 好莱坞不再讨好中国观众,中国元素完全消失 00:28:20 《长安的荔枝》等即将上映电影,现在观影理由变多了 💬 互动话题 • 你认为电影会消亡吗? • 最近看过哪些值得推荐的电影? • 对F1大电影有什么期待? • 你的观影习惯发生了哪些变化?

28分钟
93
3个月前

S25 E27 “喜欢上海的理由”——在这个城市生活二十多年有感

生菜日日谭

本期播客shownotes 和题图均 由Manus生成: 节目概述 这是一期充满真情实感的城市生活分享节目。主播作为一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外地人,用18年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从初到上海时的偏见和不安,到最终深深爱上这座城市的完整心路历程。节目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真实记录,更是对上海这座移民城市独特魅力的深度解析。从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到文化包容的温度,从商业创新的活力到身份认同的建立,主播用最朴实的语言和最真挚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外地人眼中真实的上海。 节目亮点 本期节目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其真实性和情感深度。主播毫不掩饰地分享了自己从排斥到接纳、从陌生到归属的完整转变过程,这种坦诚让每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都能找到共鸣。节目涵盖了上海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对城市优点的由衷赞美,也有对一些争议话题的理性分析。特别是关于上海话、城市管理、文化消费等话题的讨论,展现了一个外地人对这座城市的深度观察和独到见解。 🗺时间轴: 00:00:21 【播客宇宙解锁】史炎老师播客帝国的神秘嘉宾体验 00:01:20 【话题揭秘】为什么要聊"外地人在上海"这个敏感话题? 00:03:20 【命运转折】一场高考意外,改变了一个安徽少年的人生轨迹 00:05:20 【初来乍到】第一天就暴走到外滩!凌晨3点的上海初印象 00:08:20 【人生节点】36岁那年的顿悟:我在上海的时间竟然超过了家乡 00:10:20 【身份转换】从"外地人"到"新上海人",这个过程有多难? 00:12:20 【文化包容】震惊!外地人竟然在教上海人说上海话 00:15:20 【城市密码】上海政府的神奇逻辑:几乎没有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 00:20:20 【交通奇迹】20年城市扩张,为什么上海交通反而越来越好? 00:25:20 【文化消费】京剧票房记录在上海?郭德纲万人演出的幕后真相 00:30:20 【归属感】移民城市的秘密:为什么上海人也在适应上海? 00:33:20 【商业传奇】从钱柜到印象城,上海如何永远创造新故事? 00:34:20 【深情告白】"上海就是我的余生"——一个外地人的终极表白 💎 节目金句集锦 • "解锁史炎老师播客宇宙" • "我在上海生活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家乡" • "海纳百川这几个字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 • "上海的政策就几乎就是没有政策" • "全世界我去过的所有地方都觉得没有上海好" • "上海人自己恨不得都已经被委屈了" • "这个城市永远能够给你创造出新故事" • "所有人都同样的不重要" • "对我来说上海就是我的余生" • "我现在自个就真的没拿自个当外人"

34分钟
99+
4个月前

S25 E26 从我和两位脱口秀大王的合作说起...

生菜日日谭

本期播客shownotes 和题图均 由Manus生成: 节目概述 这是一期极具深度和争议性的脱口秀行业分析节目。主播以其在效果公司的亲身工作经历为基础,从表演理论的学术高度重新审视脱口秀的本质,并对当前行业的发展困境和未来前景提出了独到见解。节目不仅揭露了吐槽大会创作的内幕流程,更引入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三大表演理论体系,为理解脱口秀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 节目亮点 本期节目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理论深度和实践结合。主播不仅分享了珍贵的行业内幕,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解释脱口秀现象。从"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这一流行观点的批判,到对艺术分类界限的哲学思考,再到对行业未来的乐观预测,整期节目充满了思辨色彩和前瞻性观点。 🗺时间轴: 00:05:40 【独家内幕】效果公司的神秘"吐槽小会" 00:07:01 【创作揭秘】40分钟访谈背后的专业流程 00:08:37 【行业八卦】某位大王的"偶像包袱"真相 00:09:00 【理论革命】三大表演体系重新定义脱口秀 00:13:21 【表演本质】布莱希特理论在脱口秀中的应用 00:16:36 【传统对比】德云社相声的梅兰芳体系 00:19:24 【观点颠覆】"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大错特错! 00:21:10 【创新思维】冯巩的"家相声"品类创新 00:21:43 【哲学思辨】艺术分类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00:23:18 【行业争议】评书大师的"正统之争" 00:25:42 【商业洞察】脱口秀的品类创新策略 00:27:00 【行业现状】线下演出的真实困境 00:28:54 【未来预测】脱口秀将成为文化消费头部品类 00:29:04 【行业洞察】脱口秀的独特竞争优势 00:29:25 【从业者心态】线上成功的双刃剑效应 💎 节目金句集锦 •"效果有点东西" - 对专业创作团队的最高认可 •"光是大王就有两位" - 吐槽小会阵容的震撼描述 •"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这是个不准确的标签" - 颠覆性观点 •"艺术分类的界限在观众心理" - 哲学思辨的精华 •"脱口秀会成为文化消费的头部品类" - 对未来的大胆预测 •"你演的不是真实的角色,而是观众期待的角色" - 表演理论的核心 •"严格意义上的分类界限我认为是不存在的" - 对传统认知的挑战 🎯 为什么这期节目值得收听? 独家内幕价值 •效果公司内部运作的第一手资料 •吐槽大会创作流程的完整揭秘 •与知名脱口秀演员的真实互动经历 理论深度价值 •首次将表演理论系统应用于脱口秀分析 •对艺术分类问题的哲学思考 •商业品类创新理论的实际应用 争议话题价值 •挑战"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这一主流观点 •质疑传统艺术分类的严格界限 •对行业未来的逆势乐观预测 实用指导价值 •内容创作者的品类创新启发 •从业者心态调整的参考 •行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分析 🔥 热门讨论话题 你认为脱口秀的本质是什么? •是冒犯的艺术还是娱乐的艺术? •演员应该做真实的自己还是观众期待的角色? •脱口秀与相声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如何看待行业的发展困境? •线上火爆但线下冷清的现象如何解释? •从业者的悲观情绪是否合理? •脱口秀真的能成为文化消费头部品类吗? 表演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大表演体系哪个更适合脱口秀? •程式化表演是否限制了创新? •如何平衡真实性和表演性? 📚 延伸阅读推荐 •《表演学教程》- 了解三大表演体系 •《定位》- 理解品类创新的商业逻辑 •《娱乐至死》- 思考娱乐文化的深层影响 •效果公司相关节目 - 感受专业创作的魅力 🎧 收听建议 最佳收听场景: •通勤路上的深度思考时光 •工作间隙的头脑风暴 •睡前的哲学思辨时间 •与朋友讨论前的观点准备 适合人群: •脱口秀爱好者和从业者 •内容创作者和媒体人 •对表演艺术感兴趣的观众 •喜欢深度思考的听众 💬 互动话题 听完这期节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1.你最认同主播的哪个观点?最反对哪个观点? 2.你认为脱口秀、相声、漫才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如果你是脱口秀从业者,会选择哪种表演体系? 4.你对脱口秀行业的未来有什么预测? 本期节目内容丰富,观点犀利,建议多听几遍细细品味。每一个观点都值得深入思考和讨论!

42分钟
99+
4个月前
生菜日日谭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