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Daisy,Wendy 主播|绵绵,Yuan PS:这是一期绝对正经的播客串台节目 很高兴能邀请到了我们的播客好朋友——《斯文不类》的主播Daisy和Wendy!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从故事的开始聊起,看看大家都是因为什么契机决定开始录播客;我们也谈到了Daisy和Wendy采访过的有意思的嘉宾,做播客途中遇到的奇闻逸事。在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时刻保持好奇心,用真诚去对待身边的所有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温柔但坚定的力量。 📻收听时间轴 02:02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播客的?契机是什么? 11:06 《斯文不类》播客名字的故事 13:11 再次恭喜《斯文不类》突破了小宇宙平台1w订阅!! 13:26 你会怎么形容自己播客现在的样子? 18:53 建筑专业会让你们在观察人类的时候有特别的视角吗? 25:05 你们采访过最难忘/有意思/特别的嘉宾是谁? 37:24 如果能够回到最初做播客的时刻,你会对自己说什么?What would you do differently? 54:30 《贰零叁零》的背后故事 58:45 Daisy和Wendy怎么评价彼此 01:02:20 播客主播和听众之间的关系 01:09:10 主播们最爱听的播客 📸ShowNotes * 请大家去听&订阅《斯文不类》呀! * (嘉宾:土豆)017.访谈 | 命运的本质,就是选择与能量的共振 * (嘉宾:凌乐)028. 访谈 | 探索中的迷茫,不是不幸,而是遇见不设限的自己 🎵本期音乐 《Pure Imagination》 * 演唱|Timothée Chalamet * 作词|Anthony Newley, Leslie Bricusse, Neil Hannon * 制作|Joby Talbot, Neil Hannon 💻本期制作人员 * 主播|绵绵,Yuan * 剪辑|绵绵 * 文案|绵绵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Yuan @Yuan的北欧职场随想💫|绵绵 @懒散小镇生活家
主播|Yuan,绵绵 从主流媒体新闻,到八卦小道消息 -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总是会对事情的“真相”很执着(可能有的时候甚至有点偏执吧)。而我们今天想要和大家讨论的是:为什么我们想知道真相呢?知道真相意味着什么呢?也许在有些时候,真相对于一些人来说意味着公平;但也有时候,即使知道了真相也无法得知全部的公平。那如果无法获得公平的话,我们追求真相还有意义吗? 📻收听时间轴 00:42 真相和公平,我们想聊这个 04:32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在意“真相”?我们为什么想知道真相? 09:45 我们大家都想知道真相,可真相又是什么呢? 12:13 真相Truth,真实Reality,事实Facts 15:20 自证很难,审视很简单 17:50 公检法在真相捕捉中的重要性 22:00 从学术角度来看真相,数据本身和宣传媒体 24:42 公平是结果,不是目的 26:36 更多时候,真相揭露和获得公平并没有关系 28:16 政治性抑郁,和伴随而来的羞耻感 36:38 事实是基础,真实和真相都会伴随个人色彩 40:44 如果真相可以篡改,公平无法达到,我们该如何? 📸ShowNotes * 舞台剧《初步举证》 * 电视剧《真相捕捉》 * 电影《坠落的审判》 🎵本期音乐 Playlist|狩野之月 阿尔忒弥斯 古典纯音乐 哲学钢琴曲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Yuan,绵绵 剪辑|Yuan 文案|绵绵 💬本期互动话题 你觉得,我们为什么总是在追求真相?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Yuan @Yuan的北欧职场随想💫|绵绵 @懒散小镇生活家
主播|小瑾,绵绵,Minika 当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工作甚至情感世界,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在新一期的贰零叁零节目里,我们邀请大家和三位主播一同思考:在自动化与智能化成为趋势的未来,哪些核心能力是人类不可替代的财富? 当然,在节目的最后,我们也从过往的经历和阅读中总结出了一些与AI共存的实用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你在科技洪流中找准定位,善用工具,而非被其取代。 📻收听时间轴 00:50 AI在生活中的运用 02:15 AI在学术中的运用及弊端 05:25 AI作为人际沟通助手的作用 05:48 英国医疗行业对于AI的运用 07:05 善用AI整理提炼书籍内容 08:08 未来什么职业不会被AI取代? 11:53 如何看待AI创作的内容和视频? 14:10 AI医生及AI辅助手术 16:22 人类和AI有怎样的一个区别? 19:13 我们并不信任AI 22:43 所有基于人类互动的职业都不会被取代 24:23 AI算命及辅助相亲 27:26 我们未来如何与AI共存? 30:37 我们目前对AI的期待 31:36 如何利用AI进行超级学习? 35:04 我们都成为了多语言沟通者 39:38 使用AI进行心理咨询 41:14 科技发展对于教育的影响 44:30 四条与AI共存的建议 📸ShowNotes * 电影《梅根Megan》 * 书籍《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 🎵本期音乐 《Baby Steps》 * 演唱|Olivia Dean * 作词|Bastian Langebæk, Max Wolfgang, Olivia Dean * 制作|Bastian Langebæk, Zach Nahome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小瑾,绵绵,Minika 剪辑|绵绵 文案|小瑾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小瑾 @JU小瑾|绵绵 @懒散小镇生活家|Minika @Minikakakakkka
主播|绵绵,Minika 超级不松弛的绵绵和在绵绵眼里非常松弛的Minika坐在一起聊了这一期关于“卷松弛”的节目。想聊这一期的出发点,是源自于脱口秀里提到的话题;回看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要做到真正的松弛,是需要很多物质上的赋予和特权的!就像脱口秀里那句话说的一样 - “当松弛成为一种特权,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一种负担”。 所以说,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松弛的点,和为之卷的地方,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收听时间轴 00:50 从张骏的脱口秀片段开始,聊东亚人的“卷松弛” 07:45 我的“费尽全力”,居然看起来毫不费力? 09:20 我也想让我的费尽全力看起来毫不费力 09:35 从“努力羞耻”到“卷松弛” 11:50 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爱赢才会拼! 12:40 我们眼中西方人所谓的“松弛” 19:00 真正的松弛应该是什么样的? 26:22 我其实不松弛,我只是真的不在意 27:33 对于在意的事情会有很强胜负欲,就会转化为紧绷和努力羞耻 29:25 松弛感和老钱风:松弛是一种特权 32:00 普通人不能拥有松弛吗? 32:50 卷和松弛的界限在哪里? 37:00 为什么大家都想要卷松弛呢? 39:00 关于松弛和卷松弛,回到每个人本身,找到自己的位置更重要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绵绵,Minika 剪辑|Minika 文案|绵绵 💬本期互动话题 你在生活中是一个松弛的人吗?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绵绵 @懒散小镇生活家|Minika @Minikakakakkka
主播|小瑾,Yuan 作为在欧洲发展得不错的职业女性,小瑾和Yuan发现就算在中底层女性居多,但能爬梯子(career ladder)到高层C level的女性非常少,哪怕是在以思想进步出名的北欧。在这种情况下,华裔女性高层就更稀少了。 那么那些升职快的人,尤其是同样面临的性别差异的白人女性,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闪光点呢?毕竟,与其抱着怀才不遇的消极情绪,“师夷长技以制夷”得做出行动和改变,才能使我们真正打破性别和种族双重职业天花板。 当然如果你身处国内,也可以从这期播客里听听别人快速升职加薪的小技巧,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里。 📻收听时间轴 00:40 小瑾新换了工作 但发现欧洲地区华裔女性高层稀少,亚裔职场天花板低 01:45 Yuan分享北欧性别差异的具体例子 办活动完全找不到东亚裔女性高层 04:58 Yuan分享身边快速晋升的例子 总结三要素:能力强、非常卷、运气好 07:03 被以躺平著称的北欧同事卷到 Yuan大受震惊 09:50 跨级升职的同事除了个人综合素质高 也受到公司扩张的大环境助推 12:30 个人能力也分硬技能和软实力 硬技能是基础 软实力让你在老板面前突出 16:00 小瑾身边两年半从manager升到C level的例子 向上管理和stakeholder管理技能很重要 16:50 小瑾升职快的同事会跟公司里的每个人打招呼 在同事面前刷存在感很重要 18:01 换位思考能力强 把自己带到受众的位置上 他们想从我这里听到什么 20:10 和领导合作多了 发现领导也是人 人就是会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更信任 23:00 在其他部门同事面前刷脸也有助于合作共赢 也能体现个人非正式领导力 25:05 Yuan分享对领导的能力要求和对普通员工是不一样的思路 而且爱哭的孩子有糖吃 26:33 小瑾分享和老板强调自己的工作困难而不是当老黄牛任劳任怨反而会显得自己有成长 27:40 要学会预期管理 不要默认老板什么都懂 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 29:25 Yuan分享自己junior时候做的不好地方 明明做到senior级别工作和大项目但却没有沟通好 31:02 小瑾发现身边同事哪怕干了小事也会分享给所有人 有助于大家认识你和帮助你 33:20 打破“事以秘成”的传统想法 Yuan教大家怎么不夸夸其谈得分享自己的成果 36:05 小瑾分享晋升快的人学习能力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非常强 38:17 Yuan遇到类似的同事 抓重点能力非常强 但我们通常会淹没在信息海洋里 40:18 小瑾:大家进公司时的知识都差不多 但努力的方向很重要 比如具体职位的晋升关键在哪里 41:50 Yuan:及时反馈非常重要 小瑾:要擅长观察老板 注意模仿他们的行事风格 45:10 升职不是唯一的道路 而且周围大环境的影响也很关键 📸ShowNotes 一些关于英国和丹麦管理层女性比例的宏观数据(截至2023年): 英国女性在管理层的比例 * 总体管理层女性比例:根据2021年的数据显示,英国公司董事会上的女性比例已达到40% * FTSE 350公司:根据《汇丰银行报告》,在FTSE 100和FTSE 250公司的管理层中,女性的比例分别为38%和33% * 首席执行官职位:在FTSE100公司中,女性首席执行官的比例仍然较低,约为7%(2023年数据) 丹麦女性在管理层的比例 * 总体管理层女性比例:根据2021年的统计,丹麦公司的董事会中女性所占比例接近30% * 管理层职位:在丹麦各企业中,女性在高管层(高级管理岗位)的比例约为28% * 政府和公共部门:在公共部门,女性在管理职位中的比例相对较高,接近50% 如果把这个数据细分到亚裔女性,根据“财富管理性别和种族多样性报告”(2021年),亚裔女性在英国金融和金融服务业的高管职位中占比相对较低,通常低于10%。 而在丹麦,总体而言,丹麦在种族和性别平等方面的努力以提升整体多样性为主,但亚裔女性在管理层的比例较低,通常在各行业中不引人注目。 🎵本期音乐 Alicia Keys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小瑾,Yuan 剪辑|小瑾 文案|Yuan 💬本期互动话题 大家有什么职场晋升小妙招吗?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小瑾 @JU小瑾|Yuan @Yuan的北欧职场随想💫|
主播|Helen,小瑾,绵绵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聊到英国工签政策收紧背后的影响:当“留在海外”这条路变得越来越窄,年轻人该如何抉择,是继续留英,还是回国发展?今天的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三位现英国职场人+前英国留子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我们过去很多年里留学、工作与生活在英国的真实感受:20多岁的见世面冲动、原本不打算留下却意外留居的选择、海外生活对价值观的冲击,以及疫情期间被“世界遗忘”的孤独。 如果你正在思考出国、留下还是回归,或对海外移民话题好奇,这期节目或许能带给你一些启发与共鸣。 注意‼️这不是一期讨论政治政策的节目,一切观点均出自主播们的个人经历。 📻收听时间轴 02:10 英国工签政策收紧:海外打工人的路被堵死了吗? 07:53 留在英国还是回国发展:哪条路更好? 10:44 Helen 的留英故事:20 多岁的女孩需要见世面 12:30 小瑾的选择:原本没打算留下,但生活给了意外答案 14:50 海外生活冲击旧有价值体系 18:10 绵绵感慨:在英国 5 年,成就了不一样的自己 25:00 一个词总结海外生活:孤独,重建,独立 28:40 永远不怕人生重来 29:10 最艰难的时刻:口罩爆发的那几年,仿佛被世界遗忘 31:18 5年移民监,拿到永居的那一刻你在想什么 34:44 移民政策变更后,海外留子该如何选择 38:37 后悔当年没有多了解其他国家生活的选项 40:37 给留子们的一些建议:提早规划,多交流体验 47:09 海外生活,保持开放包容,积极融入是关键 🎵本期音乐 《Beautiful Things》 * 演唱|Benson Boone * 作词|Evan Blair, Jack LaFrantz, Benson Boone * 制作|Evan Blair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Helen,小瑾,绵绵 剪辑|绵绵 文案|Helen 💬本期互动话题 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未来计划在哪里定居,都想听听你对海外移民/留居的看法!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小红书 @贰零叁零|Helen @Hello大橘子|绵绵 @懒散小镇生活家|小瑾 @JU小瑾
主播|Helen, 小瑾,Yuan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这个女人太强势了。’可有意思的是,当男性表现出强势时,往往会被解读为自信、果断,但女性却可能因此被贴上负面标签。那么,什么才算‘强势’?女性的强势真的不被社会接受吗?还是说,我们对性别角色的期待本身存在偏见?今天我们就从这里聊起。 📻收听时间轴 02:25 主播们眼中不同的“强势”定义 06:52 强势意味着有主见,有目标感却缺乏耐心 08:30 影视剧中的‘’强势‘’大女主们 10:53 当大女主和强势并不冲突 14:15 要强vs强势vs强大 15:34 强势背后的心理动因 19:37 为了确保事情不会太糟:掌控感 24:27 原生家庭的期待与父母的评价 29:03 职场中的强势该如何把握平衡 33:16 建立安全边界的步骤 35:38 北欧职场女leader如何有效‘强势’ 36:55 强势是对自己,而不是对别人 38:15 Don't take it personally, 不要容易被trigger, 40:23 刻意练习同理心,每个人都不容易 🎵本期音乐 《Monday》 * 演唱|窦靖童 * 作词|窦靖童 * 制作|窦靖童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Helen,小瑾,Yuan 剪辑|Helen 文案|Helen 💬本期互动话题 大家如何看待女生比较强势的性格呢?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Helen @Hello大橘子|小瑾 @JU小瑾|Yuan @Yuan的北欧职场随想💫
主播|Helen,Yuan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是一本经典的自我管理与领导力著作,可以说甚至有点成功学鸡汤。无论如何,这本“自我提升的圣经”几十年来为无数职场人和个人成长探索者提供了行动指南。本期播客中,主播Helen和Yuan将结合自身经历和实际生活,选取她们认为最重要的几个习惯,拆解核心理念,帮助你理解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真正落地这些方法。 在书中,柯维提出的七个习惯不仅是工作效率的工具,更是一种长期主义的生活方式。希望这期播客能给你一些新的启发,让成长不止停留在书本,而是融入生活,让我们一起进步。 📻收听时间轴 02:04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初印象 03:08 Helen分享好习惯以终为始(播客里口误为以始为终,后同) 03:40 很多人行动力弱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04:55 Yuan分享项目管理里的以终为始 09:30 以终为始也和现在很火的人生主线思路一致 12:50 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性 19:19 很多人做选择时,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但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21:21 要事第一的习惯帮我们排清楚事情的优先级 23:40 如何合理地设置一个对的目标 28:45 Helen和Yuan分享如何在夫妻生活中运用双赢思维 44:15 Helen分享自己如何不断更新和吸收新的知识 48:50 Yuan分享自己的两个主线:身体运动,头脑学习 📸ShowNotes *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 七个习惯 🎵本期音乐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 * 演奏|Stjepan Hauser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Helen,Yuan 剪辑|Yuan 文案|Yuan 💬本期互动话题 大家有自己运用到这些好习惯的时刻吗?你是怎么把这些好习惯融入生活,让自己变得更高效的?欢迎留言分享给我们~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Helen @Hello大橘子|Yuan @Yuan的北欧职场随想💫
主播|小瑾,Yuan,Minika “职业倦怠”这个概念,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被提出。2019 年盖洛普调查显示,全球 85% 的全职工作者对工作并不满意。半个世纪后,“职业倦怠”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成了我们这代人的共同话题。 从加班文化、重复性劳动到人际消耗,为什么工作让人疲惫? 在延迟退休的现实下,如何在被榨干的日常里找到平衡?如何在疲惫感中自愈? 或许答案不在逃离,而在重构对工作的理解。 📻收听时间轴 01:03 小瑾:我怎么在和新公司蜜月期内就有厌工情绪了 03:15 当前北欧的退休年龄是67岁 04:31 74岁还有什么职场生命力? 05:01 Minika:高重复性的工作让我厌倦 10:20 今天这个活不干 明天会不会有人死 22:14 把工作当成全职MBA 23:10 今天吃的饭钱超过工资,就是赚到了! 23:55 心理学层面的《职业倦怠》 24:55 在北欧 stress leave很常见 30:18 尽量在1或者2周内达成balance 32:00 4天工作制反而让我有种被榨干的感觉 43:33 给自己立一个早睡人设 训练处边界感 49:40 上班有5套固定的衣服 📸ShowNotes 盖洛普在2019年12月进行的一项全球民意调查显示,在全球10亿全职工作者中,只有15%的人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这意味着高达85%的人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和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两位学者引入职业倦怠(job burnout)这个概念。职业倦怠是指服务行业的工作者由于长期从事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而导致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几乎所有职业都存在职业倦怠,而职业倦怠对员工自身以及他们所服务的对象,甚至对他们所在的组织机构都是有害的。 🎵本期音乐 《Coffee Stop》 * 作曲|Aves 《Special Vibe》 * 作曲|Yarin Primak * 制作|Ruby Mckinnon, Martin Bak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小瑾,Yuan,Minika 剪辑|Minika 文案|Minika 💬本期互动话题 大家有什么克服厌工情绪的方式吗?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小瑾 @JU小瑾|Yuan @Yuan的北欧职场随想💫|Minika @Minikakakakkka
嘉宾|Sabrina 主播|Yuan,Minika 很高兴,这是我们第一次「串台」:贰零叁零 ✖️ Bloomsbury午后花园 Sabrina,前香港资深媒体人,拥有12年传统媒体的实战经验|人物专访、艺术文化类新闻、国际新闻|从“无冕之王”到法庭的转身,是她关于热爱与勇气的选择 📻收听时间轴 02:48 为什么从creative industry 转变到 professional industry 04:36 什么行业可以延续我对传统传媒的热情 10:00 曾经的新闻记者也被成为“无冕之王” 13:22 为什么媒体人会被成为“老师”? 15:20 每晚十点半之前要把内容“端”出来 19:16 职场中的幸福时刻:和全球的记者和评论员一起的晚餐会 20:46 你的新闻理想还在不在? 25:36 曾经复旦新闻系是上海地区文科最高分的专业 26:14 当前辈带着我们看世界时,受益匪浅 29:17 传媒的魅力:我们可以privilege得知一些信息 29:50 如何培养出像新闻记者一样能够看透事情本质的能力? 39:50 我们被困在算法里了 43:32 为什么会主动从媒体跳出,转向法律? 46:47 读法律可以更了解人性,了解behavior背后的动机 49:58 无论换什么工作,都会把本科成绩拿出来参考 51:56 为什么叫《Bloomsbury午后花园》 📸ShowNotes 🎵本期音乐 《Always with me》翻唱 * 演唱|Kototo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Yuan,Minika,Sabrina 剪辑|Yuan 文案|Minika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Yuan @Yuan的北欧职场随想💫|Minika @Minikakakakkka
主播|Helen,绵绵,Yuan 作为见证过纸质媒体辉煌的一代,我们一边很惋惜看到她的没落,但是同时我们又很庆幸,因为我们经历过见证过她的巅峰 - 因为正是经历过纸质信息时代,我们才能在长大之后,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依旧能捡起阅读这件小事。今天的播客节目里,我们和大家聊了聊成长过程中我们和书籍的关系,我们读书的故事,以及我们推荐的一些书 就像毛姆在他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一书中所说:“保持阅读的习惯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人生的黄金时代过去之后,没有哪一项活动能像读书一样 - 你可以随时开始,随便读多长时间,在有其他事情要忙时又能随时放下。培养阅读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 PS:本期节目的录制形式有些特殊,绵绵和Helen先完成了节目的录制,后期Yuan以reaction的形式加入了节目的录制 📻收听时间轴 00:21 节目录制声明 01:59 我们如何看待“阅读”这件事:小时候的读书习惯 06:38 我们经历的纸媒的辉煌时代:Yuan不同时期的读书趣事 17:34 谁年轻的时候还没看过几个言情小说呢 19:06 成年之后,绵绵拾起阅读习惯的契机 22:27 在嘈杂环境阅读练就的“天选打工人”本领 25:35 当阅读成为了出行计划的一部分 27:19 长大之后,阅读“口味”变了吗:我们怎么看待“读名著”这件事情 33:15 在海外生活之后,越发珍惜中文纸质书 35:25 关于开学包书皮的回忆 39:45 成年之后,我们为了什么而读书? 44:25 想要学习是读书的最大的动力 - 要趁热打铁! 45:33 怎么看工具类的书籍? 50:18 从人物传记到虚构小说:阅读和文字带给我们的意义 53:30 看书也可以是一种社交的方式 58:15 书籍推荐时间!!! 📸ShowNotes * 童年回忆:《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淘气包马小跳》、杨红樱系列 * 学生时期的报刊亭《花火》《意林 * 绵绵的kindle衣服 * 《谁动了我的奶酪》 * 《曾国藩传》 * 《成为》 * 《Friends, Lovers, and the Big Terrible Thing》 * 巴斯的书店Topping & Company Booksellers of Bath *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特好笑吗》 *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Intermezzo 间奏曲》 * 《背影》马未都 * 《认知觉醒》 * 《我们仨》&《杨绛传》 * 《Laser-focused coaching》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阿加莎克莉丝汀的侦探小说集 🎵本期音乐 《Jupiter》 * 演唱|Flower Face * 作词|Ruby Mckinnon * 制作|Ruby Mckinnon, Martin Bak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Helen,绵绵,Yuan 剪辑|绵绵 文案|绵绵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Helen @Hello大橘子|Yuan @Yuan的北欧职场随想💫|绵绵 @懒散小镇生活家
主播|Helen,小瑾,Yuan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深入探讨了“高敏感人格”这一常被误解的特质。从工作中的优势,到生活中的挑战,我们分享了如何通过转变思维、管理内耗,把“高敏感”转化为独特的力量。我们也聊到中西职场文化差异、“我不配”心理、过度责任感等现实议题,并结合个人故事、实用模型和阅读推荐,帮助你用更温和的方式与自己相处。 如果你曾被情绪困扰,或对自我认知充满疑问,这期节目值得一听。 📻收听时间轴 00:47 高敏感人格有哪些特征? 01:43 “高敏感”的在工作中可能是一个优点 06:05 “高敏感”在生活中的坏处 07:13 如何通过转变想法控制内耗? 09:39 如何一体两面的看待自己的“高敏感”? 13:48 中国社会关系对我们的影响 16:27 西方职场的“直给”文化差异 18:12 由于心态,两次挂掉了同一场考试 21:51 如何巧妙运用“高敏感”? 23:11 如何应对自己的内耗? 26:33 巧妙运用领导力模型来开解自己 32:25 关于“我不配” 33:31 职场中如何克服过度的责任感 35:39 高敏感源于信息差 43:58 书籍推荐 45:22 关于“高敏感”,我们想说... 🎵本期音乐 《Layla》 * 演唱|Eric Clapton * 作词|Eric Clapton、Jim Gordon * 制作|Tom Dowd 💻本期制作人员 主播|Helen,小瑾,Yuan 剪辑|Helen 文案|小瑾 💬本期互动话题 你觉得自己是高敏感人格吗?平时又是如何自我调节的呢?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贰零叁零|Helen @Hello大橘子|小瑾 @JU小瑾|Yuan @Yuan的北欧职场随想💫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