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泰科技,AI制药走到哪一步了?|中国创新药简史E.156

万物生长FM

中国创新药简史咱们继续。这一期聊的晶泰科技,似乎不能说它是一家药企,用它官方的定义来说,它是一家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平台型科技公司。行业里对这家公司的描述是,晶泰科技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的公司。 晶泰科技也是中国创新药简史这一系列专题上线以来,大家在评论区和听友群里经常提到的公司之一。无论是股价的迅速上涨,还是上市前6年时间内估值涨了1600多倍,亦或是以“港股首家特专科技公司”的身份上市……这些都给晶泰科技带来了很多话题性。 不过我觉得这些理由是表面的,大家对于这家公司感兴趣的背后,可能还有对于AI制药的兴趣和好奇。所以这一期,我们不仅会聊聊晶泰科技这家公司,它们是怎么以用人工智能驱动药物研发的;同时我也会抛开晶泰来详细聊聊海内外AI在制药领域各个环节的探索。 内容时间轴: 1:33 晶泰科技以“港股首家特专科技公司”的身份上市,是什么意思? 3:49 晶泰科技刚刚发布的财报表现如何? 5:41 晶泰科技是一家什么公司,业务板块有哪些? 8:30 晶泰科技的核心技术有哪些,干湿实验结合的创新研发模式是什么意思? 11:25 晶泰科技的三位创始人的背景以及创业的背景 15:35 辉瑞的全球晶体结构预测盲测比赛成为晶泰科技的关键转折点 20:06 量子物理与AI在药物晶型筛选中的应用 25:25 晶泰科技与辉瑞在新冠口服药研发上的合作 30:14 从小分子到到分子,晶泰的AI抗体发现平台 34:45 不止生物医药,晶泰科技将能力溢出到其他领域 37:38 做“乙方”的天花板似乎是最大的问题以及竞争对手们的挑战不容忽视 42:15 AI在药物研发各个流程中的应用价值 47:41 AI在临床试验中的探索或许会重塑药物研发 提到的播客: 中国创新药简史专题 《两万字拆解百济神州|中国创新药简史E.133》 《恒瑞医药,越过山丘|中国创新药简史E.136》 《康方生物如何成为“当红炸子鸡”|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2》 《信达生物,借力打力|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4》 《贝达药业,困境中的典型|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6》 《从120亿美元的创新药BD,聊聊跨国药企为何来中国买买买?E.148》 《传奇生物,真正的DeepSeek时刻|中国创新药简史 E.150》 《再鼎医药,做轻松的事能成功吗?|中国创新药简史E.153》 《创新药出海驱动行情爆发,背后的动力、推力和拉力有哪些?ft.谭冬寒E.154》 欢迎在评论区或加入听友群来跟我们互动。接下来的一些话题,我也会找一些适合的嘉宾,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当然如果有医药行业从业者、研究者、投资者想跟我做一些对谈,也欢迎加我的微信(Holeo77),如果合适,我们也可以一起录节目。当然如果有品牌伙伴对节目、专题感兴趣,也可以通过邮件或微信找到我们沟通合作,总之这样一个体量巨大的专题,正在连载中!请和我一起期待接下来的节目。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51分钟
6k+
1天前

AI会让我们更理性还是更感性,和管理学博士张灿聊聊决策 E.157

万物生长FM

当下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AI可以说无处不在。小到搜索一个信息、修改一个稿件,大到买一支股票、寻求一个医疗建议,AI在越来越深刻的参与人们的决策。那AI会让我们的决策变得更理性还是更感性,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们经常能在互联网上看到很多人对于AI的态度,有乐观的有悲观的,但是多数人的态度也都是主观得出的,很少有科学研究。这一期,我们请到管理学博士张灿聊聊他关于AI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认知和情绪的研究。站在AI发展的十字路口,或许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张灿,管理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讲师,深耕人机交互决策行为研究领域,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开展管理决策行为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用“人工智能+”赋能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 内容时间轴: 2:14 AI如何影响决策:正向助推还是负面反作用? 8:44 AI决策影响与成瘾行为的社会经济后果 11:36 心理学双系统理论与AI认知外包 15:24 人机协作的正负效应及其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20:38 从ChatGPT在图灵测试中的表现,看人工智能的惊人模仿能力 28:30 AI发展引发人类能力退化与恐怖谷效应 33:15 人形机器人会让人类更信任还是更恐惧??AI信任与人类决策的微妙关系 37:10 决策的两种模式:主动决策与被动决策 43:35 主动与被动决策模式对情绪及认知的影响研究 52:34 AI与人类可能有亲密关系吗? 57:13 双人决策和人机决策,1+1会大于2吗? 1:03:46 双人决策和人机决策有什么不同? 1:08:45 你更想要一个更像人的AI,还是更具功能性的AI? 1:17:39 AI会让人变得更理性还是更感性? #song list *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 Janos Starker * • Love From Me-Johnson Rodgie * • Study With Me - Snuggles * • Mark Masri - Santa Lucia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84分钟
5k+
1天前

百利天恒,千亿ADC大王有何先见之明|中国创新药简史E.158

万物生长FM

中国创新药简史专题已经出了10期列传,讲了10家公司,中国创新药企业中市值突破千亿的公司,比如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都已分别有列传。另外的几家千亿俱乐部里,翰森制药此前在聊恒瑞的时候聊了一些,后续应该还会单独再聊一期,现在还没讲过的应该就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科伦博泰和百利天恒,这几家肯定都会一一聊到,大家别着急。 这一期我在两个ADC大王,百利天恒和科伦博泰中间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先聊百利天恒。一方面是百利天恒的故事性更强,特别是创始人朱义还挺传奇的(有群友说他是“爽文男主”),另一方面百利天恒的ADC是全球首个进入 III 期临床的 EGFR×HER3 双抗 ADC,这个值得我们好好聊聊;此外,今年百利天恒的市值飙升,但他们冲击港股过程非常波折;以及,百利和BMS的84亿美元的BD交易,有人说这是“甜蜜陷阱”,这笔合作背后也有很多值得聊的细节。 总之,从各种维度来说,这都是一家非常值得聊的公司。 简单介绍一下,ADC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是一种创新的抗癌治疗药物,被誉为“生物导弹”,它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能精准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导航系统)、强效的细胞毒性药物(作为弹头)以及连接两者的化学链(连接子)。其工作原理是抗体结合癌细胞后,药物被内吞进入细胞内部,连接子在细胞内特定环境下断裂并释放毒素,从而杀死癌细胞。这种设计集成了靶向治疗的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高效性,能显著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传统化疗的毒副作用。目前全球已有十余款ADC药物获批,用于治疗乳腺癌、淋巴瘤等多种癌症。 内容时间轴: 2:45 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从物理学到生物学、从房地产到制药业的大跨界 5:51 百利天恒早期凭借抗病毒产品在非典时期销售额过亿 9:23 朱义在2010年对于仿制药行业的判断,并决定转型创新药研发 11:28 2010年视角下,百利天恒和朱义为啥看好ADC药物 15:18 在西雅图设立子公司,形成中美双研发中心布局 18:13 百利天恒的明星产品双靶点ADC药物的研发与临床进展 25:28 百利天恒与BMS就双靶点ADC管线达成总金额84亿美元的BD 29:29 BMS为何会高价引进这款产品 32:26 百利天恒和BMS要共担美国市场的开发费用,这是“甜蜜的陷阱”吗? 36:02 百利天恒在A股的上市路,以及朱义成为“科创板首富” 40:03 百利天恒港股上市受挫,背后有哪些原因 44:11 朱义说:“我现在只差钱和时间”,是什么意思? 48:19 朱义说百利天恒要在2029年能成为初级的MNC,能实现吗? 提到的播客: 中国创新药简史专题 《两万字拆解百济神州|中国创新药简史E.133》 《恒瑞医药,越过山丘|中国创新药简史E.136》 《康方生物如何成为“当红炸子鸡”|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2》 《信达生物,借力打力|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4》 《贝达药业,困境中的典型|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6》 《从120亿美元的创新药BD,聊聊跨国药企为何来中国买买买?E.148》 《传奇生物,真正的DeepSeek时刻|中国创新药简史 E.150》 《再鼎医药,做轻松的事能成功吗?|中国创新药简史E.153》 《创新药出海驱动行情爆发,背后的动力、推力和拉力有哪些?ft.谭冬寒E.154》 《晶泰科技,AI制药走到哪一步了?|中国创新药简史E.156》 欢迎在评论区或加入听友群来跟我们互动。接下来的一些话题,我也会找一些适合的嘉宾,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当然如果有医药行业从业者、研究者、投资者想跟我做一些对谈,也欢迎加我的微信(Holeo77),如果合适,我们也可以一起录节目。当然如果有品牌伙伴对节目、专题感兴趣,也可以通过邮件或微信找到我们沟通合作,总之这样一个体量巨大的专题,正在连载中!请和我一起期待接下来的节目。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51分钟
12k+
1天前

一饭封神的嫩肉粉究竟算不算“科技与狠活”? E.161

万物生长FM

最近的一档厨师竞技类综艺《一饭封神》中有一个非常出圈的情节,一位厨师认为另一位厨师的用蔬果汁腌出来的猪扒不够嫩,要往里面加一些嫩肉粉。节目播出后,这个情节被大量制作切片吐槽,多数人提到嫩肉粉会和“科技与狠活”联系起来,甚至这位要用嫩肉粉的厨师被“喷”到从自己的餐厅离职。 如果细心观看那位用蔬果汁腌猪扒的厨师所使用的蔬果的话,会发现他用了木瓜,而如果你买过嫩肉粉,并观察它的配料表的话会看到一个叫做“木瓜蛋白酶”的物质。这中间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机具信息差的细节值得讨论。这一期呢,我们会好好聊聊嫩肉粉究竟是什么,嫩肉粉的核心成分有哪几类,嫩肉粉的核心成分是如何工业化制作的。此外,我们也会聊聊“让肉变嫩”的原理和常见的方法有哪些,我们还会分享一些家庭让肉变嫩的小窍门。 内容时间轴: 00:50 聊聊《一饭封神》最出圈、最具争议的那个片段 3:22 嫩肉粉究竟是什么东西? 6:46 嫩肉粉让肉变嫩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11:07 植物蛋白酶类型的嫩肉粉是占比最高的嫩肉粉种类,但不是所有的植物蛋白酶都可以用做嫩肉粉 15:16 微生物类型的蛋白酶也正在工业化地生产嫩肉粉 20:18 植物蛋白酶在植物本身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植物蛋白酶不会水解植物自身的蛋白? 23:05 蛋白酶活性与植物成熟的关系 28:23 除了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作为嫩肉粉之外,还有哪些常见的可以嫩肉的产品 30:30 化学嫩肉法与酶类嫩肉粉的优劣对比 34:45 为什么大家会这么抵触嫩肉粉,这背后的劣币到底是什么? 39:49 物理嫩肉法与家庭嫩肉小窍门分享 41:50 以鱼香肉丝为例聊聊如何让肉变嫩 #song list *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 Janos Starker * • Love From Me-Johnson Rodgie * • Study With Me - Snuggles * • Mark Masri - Santa Lucia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5分钟
4k+
1天前

荣昌生物,站在双靶点和ADC的风口上|中国创新药简史E.162

万物生长FM

中国创新药简史,咱们继续。这一轮创新药的热潮中,业内有一个共识是这是靠BD驱动的创新药行情上涨,而在众多BD中最核心的两个方向就是双靶点和ADC。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期的主角荣昌生物恰好就踩中了这两个风口。对于本土Biotech来说,500亿市值是门槛,也是分水岭,荣昌生物在2025年9月刚刚跨过了500亿市值。面向未来,它的商业化和现金流够不够稳、核心产品之外的管线能不能接上,出海和BD推进得怎么样,非常值得关注。 这一期呢,我们从两个问题聊起:其一是中国创新药这一轮BD热潮会不会迎来退货潮;其二是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创新药BD的制裁传闻的真相是什么。当然这两个问题也跟荣昌生物息息相关。随后再从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聊聊,荣昌生物为何能踩中这两个风口。 内容时间轴: 00:07 聊聊从9月份来荣昌生物这轮股价上涨的驱动因素 5:33 中国创新药这一轮BD热潮会不会迎来退货潮? 10:48 纽约时报报道的特朗普关于中国创新药BD的制裁传闻的真相是什么? 15:33 荣昌生物的创始人王威东以及荣昌制药从中成药到生物药的转型之路 18:52 荣昌生物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房健民博士以及房健民博士关于康柏西普的发明权争议 24:52 荣昌生物创办:传统药企转型+海归科学家合作的典范 29:24 荣昌的核心产品之一——双靶点融合蛋白 35:29 荣昌的核心产品之二——ADC 42:36 风口上的双靶点和ADC是如何踩中的,站在风口上如何才能把舞跳好? 47:33 荣昌的“H+A”上市历程,以及当下最大的挑战 提到的播客: 中国创新药简史专题 《两万字拆解百济神州|中国创新药简史E.133》 《恒瑞医药,越过山丘|中国创新药简史E.136》 《康方生物如何成为“当红炸子鸡”|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2》 《信达生物,借力打力|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4》 《贝达药业,困境中的典型|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6》 《从120亿美元的创新药BD,聊聊跨国药企为何来中国买买买?E.148》 《传奇生物,真正的DeepSeek时刻|中国创新药简史 E.150》 《再鼎医药,做轻松的事能成功吗?|中国创新药简史E.153》 《创新药出海驱动行情爆发,背后的动力、推力和拉力有哪些?ft.谭冬寒E.154》 《晶泰科技,AI制药走到哪一步了?|中国创新药简史E.156》 《百利天恒,千亿ADC大王有何先见之明|中国创新药简史E.158》 欢迎在评论区或加入听友群来跟我们互动。接下来的一些话题,我也会找一些适合的嘉宾,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当然如果有医药行业从业者、研究者、投资者想跟我做一些对谈,也欢迎加我的微信(Holeo77),如果合适,我们也可以一起录节目。当然如果有品牌伙伴对节目、专题感兴趣,也可以通过邮件或微信找到我们沟通合作,总之这样一个体量巨大的专题,正在连载中!请和我一起期待接下来的节目。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51分钟
4k+
1天前

从10万香港人北上养老,聊聊香港和内地医疗和养老的不同E.163

万物生长FM

最近医疗行业媒体健闻咨询发布了一篇题为“10万香港老人开始北上养老”的文章,主要聚焦在香港老人北上到大湾区养老的社会现象,文章内容非常扎实深入地剖析了现象背后的动因、政策支持、市场潜力及现存挑战。 我看到这篇文章之后迅速对这个话题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香港的社会福利、医疗服务条件相对还是要比内地多数城市好,为什么会有香港老人选择北上到内地来定居养老,而且数量还不少;另一方面,无论是医疗服务体系还是保险支付体系,香港和内地还有很多不同,那香港老人北上过程中相应的服务如何衔接,这中间涉及到的相关产业、相关政策是如何布局和协同的;再者就是,银发经济一直是近几年社会各界的高频词汇,大湾区的案例有什么参考价值……这一期节目我和李琳老师和李家聪博士一同讨论了这些话题。 本期嘉宾: 李家聪博士,大湾区医疗集团有限公司联席行政总裁 李琳,健闻咨询主编 提到的文章: 《10万香港老人开始北上养老:“北上养老潮”背后藏着多大的市场?》 内容时间轴: 2:01 健闻咨询是怎么关注到香港老人北上养老这个现象的? 4:08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的现状如何,正在呈现怎么样的趋势? 9:43 香港养老和内地养老体系的差异 14:13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的方式大概是什么样? 16:44 一个比较典型的北上养老的香港老人大概是什么样的形象 19:08 除了钱之外,还有哪些其他因素推动香港老人北上养老? 22:53 香港与内地医疗体系差异以及对于养老的影响 28:30 “长者医疗券”是什么,对于香港老人有什么价值 30:00 香港人在内地就医费用与政策差异 34:26 香港老人北上就医:“徘徊的痛” 41:39 香港老人在内地看病,用药问题如何解决? 45:32 香港老人会因为眼科、牙科等专科疾病选择北上就医吗? 50:42 除了老年人外,香港年轻人或中年人会选择北上就医吗? 54:14 大湾区的医院有没有哪些措施来应对香港人北上就医? 56:01 大湾区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03:13 内地的公司如何看待香港人北上养老,趋势or噱头? 1:10:10 未来大湾区医疗与银发经济的展望 #song list *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 Janos Starker * • Love From Me-Johnson Rodgie * • Study With Me - Snuggles * • Mark Masri - Santa Lucia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76分钟
10k+
1天前

202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获奖发现对我们有什么价值 E.164

万物生长FM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17点30分,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 这一期录音的时候距离奖项颁布只有两个小时,我们着重跟大家聊聊获奖的三位科学家,特别是他们因为“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发现”获得本届诺奖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对我们所有人有什么影响,在现实层面对我们治疗疾病有哪些帮助。 内容时间轴: 2:27 似乎多数媒体都没有预测对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38 今年获奖的三位科学家的简单介绍 6:08 免疫系统可以区分“自我”和“非我”,那它是如何区分“敌我”的? 9:07 避免会攻击自身组织的免疫细胞的过程依赖两道防线——中枢免疫耐受和外周免疫耐受,中枢耐受是什么机制 11:25 中枢免疫耐受这道防线下,会有一些“漏网之鱼”,外周免疫耐受的作用是什么机制 12:06 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耐受中的作用与应用 17:28 为何区分“自我”与“非我”如此重要? 21:32 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26:44 获奖发现的发现过程,以及三位科学家的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隔空配合 34:05 免疫治疗迎来新时代? #song list *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 Janos Starker * • Love From Me-Johnson Rodgie * • Study With Me - Snuggles * • Mark Masri - Santa Lucia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35分钟
16k+
1天前

国家医保谈判和集采对我们看病买药有什么影响,今年有什么新变化?E.165

万物生长FM

这是一期我们和深蓝保编辑部的串台节目,我和莫莫和斯斯两位主播一起聊了聊国家医保谈判和集采。目前,今年的国谈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十一假期后到十一月会揭晓谈判结果。 借着串台这个机会,我们好好聊了聊国谈和集采是什么,对我们大家有什么影响,近些年有什么变化,特别是今年新增的商保创新药目录又是啥,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看病和买药,以及我们还聊到了一些行业的趋势,比如说医保局鼓励“真创新”,到底什么才能算真创新等等,总之,我觉得这是很有信息量的一期串台,欢迎大家收听。 欢迎大家关注「深蓝保编辑部」,以下是两位主播的简介。 主播:莫莫,前香港财富管理经理,8年保险行业经验,不会销售的编辑不是好INFP 主播:斯斯,前广告人+ACGN爱好者,保险学专业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副业小天才 #内容时间轴: 3:14 前言:医保商保"双目录"到底是什么? Part1 每年进医保的,都是什么药? 5:40 "灵魂砍价"的国谈 vs 集采:傻傻分不清 7:25 医保局为什么要亲自进场"砍价"? 10:11 创新药也分三六九等?聊聊“伪创新”争议 15:07 真创新到底长啥样?凭什么它能进医保 20:31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国谈如何守护罕见病 23:23 CAR-T这类天价药,为何年年谈判都失败? Part2 国谈如何影响创新药发展 26:11 从仿制到创新:医改如何倒逼药企转型? 30:12 为什么国内的创新药如此卷?到底在卷什么? 34:15 医保谈判"底价",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37:48 进了医保,药企心疼;没进医保,药企心碎 Part3 商保创新药目录,到底有啥用? 42:59 双目录对你我有什么好处,看病怎么省更多? 46:04 药企凭什么愿意降价,商保目录吸引力在哪? 50:11 重磅关注:天价药协商完真能降价吗? 51:54 保险会变得更划算吗,未来保险产品会怎么变? #以下是深蓝保编辑部整理的一些文字资料,欢迎大家参考 💡本期提到: ● 医保商保创新药双目录 医保目录作为基本医疗保障的核心,通过国家医保谈判(国谈),把目录外的新药,纳入医保目录里,让医保来承担一部分费用。现在医保目录每年都会调整一次。 商保创新药目录聚焦于那些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但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品。它不同于之前大家以为的“丙类目录”,而是“丙类药”的其中一部分。 ● 国谈的集采的区别 老药 → 集中带量采购 → 集采药 新药 → 国家医保谈判 → 国谈药 ● 国谈支持的创新是哪种创新? ✔️ 强调临床获益:简单说就是,一个药到底能帮病人多赚到什么“健康好处”(能让癌症患者活更久、副作用更小、之前无药可治的病现在终于有药可用了) ✔️ 鼓励“全球新”的一类创新药(First in class):就是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全球首创的新药(24年医保新增目录的91种药品中,有38种是全球性的创新药) ✔️ 兼顾小群体需求:在保障大多数人的同时,也考虑罕见病等小群体需求,但医保花的毕竟是大家的钱,也要艰难地做抉择,在多数人利益和小群体需求之间做平衡。 📜 相关名词解释: 创新药相关 ➢ First in class:市场上第一个研发出秘方,做了「宫保鸡丁」的人 ➢ Fast follow:看到别人研发的「宫保鸡丁」卖爆了,于是我也回家研究自己的配方,做个类似的「宫保鸡丁」(有全新的知识产权,也叫“仿创药”) ➢ Me too:我做的“宫保鸡丁”,跟首创的那家味道、效果都差不多 ➢ Me better:我做的“宫保鸡丁”做了改良,味道更好 ➢ Me worse:我也模仿着做出来了,但味道没人家的好 ➢ Best in class:虽然我不是第一个做“宫保鸡丁”的,但现在公认我的味道最好 癌症治疗手段 ➢ 手术:直接切除肿瘤,但可能有残余的细胞切不干净 ➢ 化疗:无差别攻击,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 靶向药:定向导弹,不会伤害自己人,副作用更小 ➢ PD-1(单抗):利用身体里自己的免疫细胞,去对抗癌细胞。假设免疫细胞身上有个对讲机,癌细胞会假装在对讲机的另一端,给免疫细胞发出“下班了”的假消息,逃脱免疫细胞的攻击。PD-1类药物可以切断这些假消息,让免疫细胞继续攻击癌细胞。 ➢ 双抗:相当于同时针对两个不同的对讲机,成功效率更高。 ➢ ADC:化疗+靶向药,把化疗药物定向输送到癌细胞里 ➢ CAR-T:相当于把体内的免疫细胞取出来,做基因改造后再输回体内,让免疫细胞能更好的杀伤癌细胞 ● 国谈的“信封价”是咋来的? 医保局进行谈判规则:企业两次报价,如报到底价(底价提前封装在信封里,所以也叫信封价)115%区间内,可继续谈判,最终出价低于底价才能进入医保目录。 这个底价是由药物经济学专家组和基金测算专家组测算得出的,其中前者就会参考ICER这个指标来测算。 ➢ ICER(增量成本效果比):表示新药与现有的老药相比,为了多获得一个有质量的生命年(就是我们上一期提到的QALYs,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有质量地活着),愿意花多少钱,通常会跟人均GDP费用相关。 ● 国谈如何影响药企盈利 新药进入医保目录,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放量机会,2019年,信达生物的PD-1类药物进入医保后,它的全年销售额从10亿直接翻到30亿。 但到了24年、25年的时候,同类药多起来了,价格差异变小了,有些药就享受不到放量,现在的国谈,已经不是简单的以量换价就肯定能稳赚了。 ● 商保创新药目录如何补齐支付短板 😃对普通人:为天价药兜底,能在院内也用上好药,不受医保控费的限制,用药选择更多,创新药的价格可能还会小幅降低,该政策也是在鼓励普通人配齐商业健康险。 😃对药企:能拿到入院资格和采购平台挂网优惠,触达更多人群。有些特别新的药,可以先进商保目录试水,为后续进医保做铺垫。也会增加外资企业对国内医药市场的信心。 😃对保险公司:当前,不同保险产品的特药清单各不一样,有了商保创新药目录后,保险产品的药品清单就有了参考样本。数据共享也能为理赔提供便利,未来或许还会改变保险公司对产品的设计思路,将预防性用药也纳入保障范围。 #song list *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 Janos Starker * • Love From Me-Johnson Rodgie * • Study With Me - Snuggles * • Mark Masri - Santa Lucia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55分钟
21k+
1天前

药明康德,靠什么穿越周期?|中国创新药简史E.167

万物生长FM

中国创新药简史,咱们继续。如果统计中国创新药简史专题所有平台的留言,大家期待我聊的公司里,药明康德绝对可以排在前三。所以千呼万唤我终于要来聊聊中国CXO领域里的龙头——药明康德。 这一期我不仅会好好讲讲它的发展过程,而且我希望通过这一期列传回答好几个问题: * CXO是什么? * 在创新药行业CXO发挥什么价值? * CXO的护城河是什么,是不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 可能还会有很多人会有疑问,CXO可以帮其他公司研发生产创新药,为什么自己不做药? * 有人说,现在的CXO公司应该都是投资公司,这背后有哪些原因? * 美国的《生物安全法案》对药明康德的影响有多大? * 以及到最后我希望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药明康德为什么可以穿越周期?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赶紧开始中国创新药简史——药明康德列传吧! 内容时间轴: 2:19 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从学霸到创业的经历 6:20 从美国回国创业,李革如何从新药研发转型成CRO? 11:37 CXO是什么,CRO、CDMO/CMO、CSO分别代表什么? 14:53 药明康德转型CRO与CDMO的战略选择 18:22 药明康德去美国上市以及退市私有化的历程 22:41 CXO行业的壁垒是什么?药明康德为何在2015年就成为行业龙头? 25:39 “一拆三”完美的资本运作,药明康德如何实现“一鱼三吃”? 28:23 在2015年选择从美国退市,李革可能嗅到了什么 34:21 药明康德的VIC模式如何打造增长飞轮 39:38 2021年伴随着行业风口,走向高光 43:13 从2021年末开始药明康德股价暴跌,背后有哪些原因? 46:48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对于药明康德以及相关企业的影响 49:44 药明康德2024年营收利润双双下降背后的原因 57:36 药明康德为何可以穿越周期? 1:01:47 面向未来,药明康德最大的挑战 提到的播客: 中国创新药简史专题 《两万字拆解百济神州|中国创新药简史E.133》 《恒瑞医药,越过山丘|中国创新药简史E.136》 《康方生物如何成为“当红炸子鸡”|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2》 《信达生物,借力打力|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4》 《贝达药业,困境中的典型|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6》 《从120亿美元的创新药BD,聊聊跨国药企为何来中国买买买?E.148》 《传奇生物,真正的DeepSeek时刻|中国创新药简史 E.150》 《再鼎医药,做轻松的事能成功吗?|中国创新药简史E.153》 《创新药出海驱动行情爆发,背后的动力、推力和拉力有哪些?ft.谭冬寒E.154》 《晶泰科技,AI制药走到哪一步了?|中国创新药简史E.156》 《百利天恒,千亿ADC大王有何先见之明|中国创新药简史E.158》 《荣昌生物,站在双靶点和ADC的风口上|中国创新药简史E.162》 欢迎在评论区或加入听友群来跟我们互动。接下来的一些话题,我也会找一些适合的嘉宾,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当然如果有医药行业从业者、研究者、投资者想跟我做一些对谈,也欢迎加我的微信(Holeo77),如果合适,我们也可以一起录节目。当然如果有品牌伙伴对节目、专题感兴趣,也可以通过邮件或微信找到我们沟通合作,总之这样一个体量巨大的专题,正在连载中!请和我一起期待接下来的节目。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67分钟
6k+
1天前

为什么左撇子比右撇子少,进化or文化?E.168

万物生长FM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明显地能看到习惯用右手的人比习惯用左手的人多,而且在很多传言和文化习惯中,也都有关于惯用手的说法。但如果从进化的视角看,最早人类决定常用左手或常用用手的概率应该各是50%,那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惯用手的选择,是进化和遗传的因素,还是后天和文化的因素?更进一步探讨,是进化影响了文化,还是文化影响了进化? 这一期,我们从惯用手这个话题出发,从遗传和进化以及文化和后天影响的角度,聊聊其背后的原因;我们也会聊聊流传很广的“左撇子更聪明”的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除了人类,动物界我们常见的动物哪些是左撇子哪些是右撇子?特别是跟人类较近的灵长类动物他们的惯用手情况;包括我们也会聊聊科学家们关于惯用手方面研究的方法和细节。 内容时间轴: 2:03 左撇子与右撇子的比例,以及不同国家的不同 5:02 总有传言说“左撇子的人更聪明”,这是真的吗,看看科学研究怎么说 9:08 一些关于“左和右”的的传统观念 17:32 从42万人的研究中看,左撇子和右撇子在大脑处理上的不同 19:59 惯用手与遗传有关吗,有哪些基因控制吗? 22:59 惯用手偏好与大脑特化的奥秘 26:32 大脑偏侧化与惯用手偏好关系研究 30:25 左撇子与大脑不对称性:微管基因关联研究 35:56 惯用手选择: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 40:43 人类右撇子倾向的起源研究:从直立人到尼安德特人 #song list *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 Janos Starker * • Love From Me-Johnson Rodgie * • Study With Me - Snuggles * • Mark Masri - Santa Lucia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5分钟
36k+
1天前

从ESMO和诺诚健华、信达、翰森的BD,聊聊中国创新药出海是否可持续 E.169

万物生长FM

中国创新药简史咱们继续,这一期我先不聊具体的某一个公司。过去这两周创新药领域有很多“大新闻”。 其一是,刚刚闭幕的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我会梳理梳理中国创新药的表现怎么样。 其二是,还有过去两周公布的几个BD,比如刚刚宣布的信达和武田总金额114亿美金的惊天大BD;翰森制药和罗氏的BD;还有稍早一点,诺诚健华和Zenas的BD。聊这些BD新闻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无论是大家觉得诺诚健华的交易额不及预期,还是说信达这个惊天BD之后,市场不买账。我会稍微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以及更想回答一个问题——中国创新药出海到底可不可持续。 内容时间轴: 1:52 今年的ESMO,中国创新药的表现如何? 4:42 为什么今年的ESMO,市场不够兴奋? 9:59 诺诚健华与Zenas的BD,符不符合预期? 13:35 翰森制药与罗氏的BD,双方有什么期待 16:09 信达与武田的114亿美元的“惊天”BD,为啥市场不买单? 22:46 中国创新药出海到底可不可持续? 名词解释: BD:在创新药领域,​BD​ 是英文 ​Business Development​ 的缩写,中文通常译为商务拓展或业务拓展​。它指的是药企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商业活动,如授权合作、资源整合、战略联盟等,来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加速研发进程、拓展市场并分担风险的过程。这期播客中提到的BD,多为中国创新药出海的主要方式,中国创新药企通过License-out(对外授权)​​的方式将自有创新药或技术在特定区域的权益授予其他公司,以获得资金并加速全球化。 提到的播客: 中国创新药简史专题 《两万字拆解百济神州|中国创新药简史E.133》 《恒瑞医药,越过山丘|中国创新药简史E.136》 《康方生物如何成为“当红炸子鸡”|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2》 《信达生物,借力打力|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4》 《贝达药业,困境中的典型|中国创新药简史 E.146》 《从120亿美元的创新药BD,聊聊跨国药企为何来中国买买买?E.148》 《传奇生物,真正的DeepSeek时刻|中国创新药简史 E.150》 《再鼎医药,做轻松的事能成功吗?|中国创新药简史E.153》 《创新药出海驱动行情爆发,背后的动力、推力和拉力有哪些?ft.谭冬寒E.154》 《晶泰科技,AI制药走到哪一步了?|中国创新药简史E.156》 《百利天恒,千亿ADC大王有何先见之明|中国创新药简史E.158》 《荣昌生物,站在双靶点和ADC的风口上|中国创新药简史E.162》 《药明康德,靠什么穿越周期?|中国创新药简史E.167》 欢迎在评论区或加入听友群来跟我们互动。接下来的一些话题,我也会找一些适合的嘉宾,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当然如果有医药行业从业者、研究者、投资者想跟我做一些对谈,也欢迎加我的微信(Holeo77),如果合适,我们也可以一起录节目。当然如果有品牌伙伴对节目、专题感兴趣,也可以通过邮件或微信找到我们沟通合作,总之这样一个体量巨大的专题,正在连载中!请和我一起期待接下来的节目。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29分钟
3k+
1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