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主动找点“不自在”,跳出局部最优解

门没关

🔀如果主动给生活引入一些“不舒适感”,会发生什么? 本期聊一聊从一个非常随机的契机展开来的生活实验。 不管是刻意不带电脑回家还是在岩馆主动和别人聊天,都是在主动打破我一直以来的行为惯性,打破可能带来轻微恐慌和不舒适感,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体验。 让自己按头听完10小时的播客,给被短视频摧残的注意力做一场长途拉练,确实有点“自找罪受”,也有点好玩儿,像是逼着自己给自己证明——你的脑子还有坐得住的能力。 这些给生活增加随机扰动的方式,也让我联想到了AI算法里的随机梯度下降:通过随机抽取少量数据决定方向,引入 “噪音” 帮 AI 跳出局部最优解。——和打破生活的惯性也是有点异曲同工。 进而又想到了另一个优化结果的算法“模拟退火”,翻看历史记录想起来也是三四年前看过但被淡忘的概念了,知识连接起来的时刻,真是对学习者的最佳奖赏。 类比这些AI算法,给生活植入一些突破惯性的随机行为,也许真的能带我们偶尔跳出生活中的 “局部最优解”,展开新的人生支线剧情。 推荐内容: * 播客《面基》112期十小时投资对谈 * 得到 APP “长谈” 栏目(脱不花主持) ps. 附上手机秒变黑白模式教程 “背面敲两下快捷键”快速启动黑白模式

15分钟
90
2个月前

43. 你可以同时又丧,又积极

门没关

🎭你是否也有过那种自相矛盾的感觉? 开心的同时略感悲伤,感到喜欢什么的同时也会挑剔——曾经差点怀疑是自己的问题———是我太拧巴了(? 幸好,科学研究让人松一口气:积极和消极是两个独立的维度,不是加总100%,也并不是互相抵消的关系。 我们完全可能同时拥有,方向不同的感受。 原来,那些复杂的感受,都是正常的。 在越来越“标签化”的世界里,时刻提醒自己别陷入对人和世界的片面理解。 实际生活中,每件事和每个人都是大于一万个标签总和的存在,不是单一的词汇和感受可以形容。 也许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矛盾复杂的感受: 06:16 看待自己 * 人设立了,可以破吗? * “佛”人还好意思努力吗?“卷”人好意思松懈吗? * 面对挑战又怂又想上的我,还能前进吗? 拳击手小笠原惠子:“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强大和软弱、颤抖的脚和前进的脚。” 13:13 看待他人 * 对父母又感恩又埋怨,是可以的吗? * 优缺点都有的同事领导,如何面对? * 看不惯朋友的某个特点,友谊还能继续吗? 菲茨杰拉德:“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接受模棱两可的世界,接纳黑白交融部分灰色的自己,时刻了解自身感受的合理性,何尝不是一种自由。

18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