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对谈演员穆罕默德·阿里·努罗谷:Dünyada,熊与斑马的孤独星球及其他

慢速降落 NO VELOCITY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这期单集其实在第10期的全英文版出来之前,就已经在录制和剪辑了,但因为工作、旅行等种种原因,一直延至现在才制作完成。又觉得,这的确是这一集完成的最好时间,因为事件的发生,许多不确认的事变得确认,许多旁白部分我并不满意的内容也在这一期内逐渐被打磨得精准、合适。尽管如此,这还是慢速降落目前为止最漫长的一期,因为在五十分钟原访谈音频的基础上加入了几乎同等长度的讲述,时长直接翻半,不知道最后的听感效果会怎么样,也算是我对于访谈期内容的一次尝试,所以决定,就保留这样的长度来发布。根据这一期的反馈,再来调整今后的访谈集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制作,因此也希望听众小伙伴们给我留下几句你的感受。 恍然发觉第一次观看这部戏剧已经是几乎半年之前的事情。而这期间又发生太多,我是怎样一步一步,在某种命运的吸引或推动下,也是在主演咩咩的亲近之下,似乎遵循着某种相吸的力量,与《Dünyada》的联结逐渐深入,与咩咩这个人的联结也同样。我是怎样怀揣一种起先甚至觉得荒谬的信念,要看到这部剧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至此,我已经分不太清这到底是我的念想,还是他的念想,又究竟是他在推着我向前走还是我在推着他。 在剪辑这期播客的过程中,我又一次去到了伊斯坦布尔,带着一些疑问和一些希望与他重逢。在这之前,我与咩咩在线上有过制作这集播客的一些交流,也偶尔关照对方的生活动态,算是初步相识。而在伊斯坦布尔的那个晚上他又用我意想不到的温柔与热情让我降落在了那张依然陌生的安全网,他把我介绍给了他的家人、朋友,我们围坐成圈,坐在剧院外的小酒馆门前彻夜畅谈。第二天,在他熟识的本地餐馆中,我与他又一次详谈了关于将这部剧引进伦敦的想法。自此开始,我终于有一些实感:《Dünyada》与我,都要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 为一些还没有在前两期听我提到过这部剧的朋友再简述一下,《Dünyada》意为“在世界上”,这部诗意满溢的、气质独特的小剧作改编自Will Eno的剧本《Title and Deed》,于2025年6月27日在伊斯坦布尔首演。它没有时间线,没有情节,只有一个声音——“那个人”——在光影、图像、音响与寂静之间,缓缓地向我们倾诉着一颗心的破碎与重组。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与本剧作的导演同样也是主演,土耳其的知名演员穆罕默德·阿里·努罗谷,也就是咩咩(至于为什么给他这个绰号,我在这一期里有非常合理的解释,哈哈)坐下来细细相谈了这部戏剧,以及其他的一些关乎生活、关乎生命感悟的零散话题。 这场谈话就如这部剧一样形散而又被一道节奏与文本的脊线串起,温柔地冲撞着我们对剧场惯性的理解。剧中令人久久回响的主题曲《Başkası》由唱作人Çağrı Sinci创作。在Çağrı与咩咩认识彼此之前,这首曲子便已诞生,宿命地与《Dünyada》的世界产生共鸣。正是如此,咩咩与他的创作团队将对语言的忠诚化作对舞台的全部信任。他亲自参与设计并现场操控表演中所有的声音与影像效果,将生涩赤裸的技术模块缝进表演中,却依然保持情感的流动与真实。在这场深夜的对谈里,我不仅看到了咩咩作为演员的技艺与临在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清澈、勇敢与温柔。 (*演出的某个部分,黑暗中的讲述,仿佛有热度的剪影,他走近观众席中,透过角色的精神,邀请人们进入他的空间。) (*表演的间隙拍下的一张舞台装置感极强的照片,后背屏幕的投影是主演现场操作的摄像机所捕获的,他自己的眼部的特写影像;以及我在表演结束后写下的几句感想。) 《Dünyada》将于2025年11月至12月期间重返安卡拉与伊斯坦布尔,并计划在2026年的8月登上伦敦的舞台,敬请期待。关于土耳其演出的票务信息请至以下链接: 🐑🐑🐑点击此处购票 音乐: Çağrı Sinci - Başkası 多平台: Apple / Spotify

138分钟
48
1周前

10. A Chat with Mehmet Ali Nuroğlu: Dünyada & Other Things

慢速降落 NO VELOCITY

In this episode of No Velocity, I sit down with the renowned Turkish actor and director, Mehmet Ali Nuroğlu to talk about his new solo stage play Dünyada—a poetic little monologue play with connotation, that premiered in Istanbul in June 2025. Built without a timeline, Dünyada is a constellation of fragmented moments, told through a single voice—“the man”—who speaks to us in shifting images, lights, sounds, and silences. It is a theatre piece that is as much about rhythm as it is about story, crafted through a deeply collaborative team and centered on the fierce loyalty to the written word. Mehmet and I spoke about the making of this piece, the inspirations behind its live sound-mixing integration, the use of real-time images, and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himself to control every technical cue on stage—all while remaining emotionally present as a performer. We also touched on the haunting beauty of its theme music, Başkası by Çağrı Sinci, a track that resonates with the play’s core feelings of alienation, otherness, and yearning. This music, created before Mehmet and Çağrı ever met, found its way into the heart of Dünyada almost by fate—an artistic encounter that speaks to something beyond language. Through this late-night, open-hearted conversation, I came to see not only Mehmet’s remarkable skill and presence as an actor, but also his courage, clarity, and warmth as a person. And I hope that through this episode, you might glimpse the same. Dünyada will return to the Istanbul stage from October 1–10, 2025. If you happen to be in the city, don’t miss the chance to experience it in person—perhaps it will speak to something in you, too. 🐑🐑🐑Click here to book your tickets Listen in and join us in this slow, thoughtful descent—into art, presence, and the quiet spaces where stories take root. Music: Çağrı Sinci - Başkası Multi-Platform Apple / Spotify

62分钟
99+
2个月前

09. 卡德柯伊,伊斯坦布尔的蚌壳中长出的珍珠,最长的拥抱和柔软的灵魂

慢速降落 NO VELOCITY

我喜欢让一个人赋予一个地方意义。这当中所蕴含的仪式性令我着迷。仿佛以此将无根的人的思想与灵魂,同物质世界实际存在的砖瓦联系起来。这些石块、尘土,在亿万年前可能是你我的祖先的骨头,他们被碾碎、充足,被踩在脚下,吃进腹中,孕育了生命血肉,现在长成你我,这由先人之树的纤维浆成的新纸,洁白的亟待着在宇宙的熵中被写印出又一本灵魂的编码。归根结底,你与地球上再遥远国度的一件陌生事物,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也最终都是要去到同一个地方,我时常会被这样过分联想的浪漫所迷怔住。人与物,在我看来应当是这样产生联系的,因此旅伴的意义对我来说:假如我和你一起到过了一个地方,那这个地方就是我和你的地方,你就是和我一起去获得世界上某片土地的人。在旅途中遇到的人也不例外。 我知道我在讲伊斯坦布尔的这些时间里大多都在讲一个人,那么我就讲他。这个人的存在(presence)与我时刻分享着这座城市,我的思维将他带到我走过的那些路上,在海岸的边上,在彩色的墙壁上,在隐蔽的街角咖啡馆、书店,和黑胶唱片店里,在海鸥的嘴里,鱼的鳍里,合欢树的花香里。我将他的部分框定在卡德柯伊这片小小的分区,因为我与伊斯坦布尔其他的部分还有别的故事。但总体来说,我感到卡德柯伊就像是他本身思想的外化一样。我看过他在社交网路分享的那些词句和图像——它们大多来自这里,某家不具名的小商店,帮忙店主宣传的餐馆,一份旧报纸;数座独立的小剧场,无一不地板墙面漆黑,铁窗框镶嵌着古旧的茶棕色液晶型調光玻璃,几盏错落的聚光灯,白墙之间点缀着红色。我看到他的肢体在这些物体之间伸展,就和婴儿在子宫里做的那样。他在这里是舒适的,楼梯的上面就是熟稔的街道和咖啡馆,楼梯的下面,他的家人和朋友,创作的四方小台,他在那上面在众目睽睽之中把自己剖开,再合上,如同从容地喝下一口烫的茶。其实我挺难想象,一个成年人的生活安全区这样自自身向外成片地延展出去、铺开是怎样一种感觉的。你不仅仅是住在那里,你的建造和探索,圆熟和脆弱,生长和老去, 离开和到来,都是在这些熟悉的东西之间进行的,能做到这点的,若非很智慧,就是很柔软,很可能两者兼有之,像鸟在织巢,没有人需要告诉它们该怎么做。他给我掀起他的巢看了其中一角,造成了我对他的不断回想,我想知道那样的生命是感觉怎样的,因为我还从未有过。 说些有的没的。我其实是想说,在看过了上一期提到的那部剧后,也在和这位我欣赏的人近距离接触后,我承认我还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他迷住了。我不知道他从体内的何处剖出了这部小小的、生动的、生涩的独角戏,并怀疑假如要将它搬到任何其他地方,它都将失去那种魅力。在我看来它与卡德柯伊那种浮动在空气中的气味,以及那个狭小闷热的地下室剧场是傍生在一起的,与这个人也是傍生在一起的。而因此卡德柯伊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和这个人是傍生在一起的,这种印象,就像是雏鸟的印刻效应一样,顽固地留在了我的概念中。 当然当然,卡德柯伊远不止于此,它在为我带来汹涌浪漫的同时,也带来了包裹式的平静。我在这里度过的不止是两日,总觉得更久。当我坐在马尔马拉海的海边,双脚浸泡在森凉的海水里面,我终于停止了对伊斯坦布尔的思念。 (以下照片均为个人拍摄,如需商用请至“节目详情”底部查看联系邮箱。) *卡德柯伊,五彩斑斓的台阶,穿蓝裙子的土耳其姑娘恰好经过,和四周景色浑然一体 *非常高调的冰激淋店装饰,丝毫看不出伊斯兰国家的克制风格,错觉来到炎热奔放的南欧小镇,这大概就是卡德柯伊的魅力 *有趣的街角小咖啡馆招牌,仔细看原来是个钟表。像这样的咖啡馆遍布卡德柯伊居民楼之间的窄巷,每隔几步就有一家 *卡德柯伊周末集市上的迷你马赛克饰品小摊。五彩斑斓、做工精致的迷你马赛克吊坠摆满桌面,其中不少图案都与土耳其的传统与宗教相关,我还看到了土耳其的国鸟白眉歌鸫图案的款式。热情的店主在一旁耐心为我介绍每一种图案的寓意和特色。 *黄色的老旧楼房阳台上,挨着的两家人用了两把款式类似、花色不同的遮阳伞。我抬头的时候恰巧看到两把伞挨在一块儿迎风翻飞,突然感到夏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消波块上沿着海岸飞快行走,仿佛四周没有其他道路的老人,总觉得他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海里 *第二场我坐在后排拍摄到的一瞬(和英国的戏剧观赏礼节不太一样,这个剧院是允许观众拍照的,我也是在第一晚结束后看到剧场官号转了不少现场观众拍的照片才知道,于是第二场就自己坐到后面几排去拍了)。如此岌岌可危的状态,持续了快两个钟头,也难怪会那样累,演出结束后在街上与我谈话时他连声音都是轻的。 音乐: Neil Young - Harvest Moon 多平台: 苹果播客 / Spotify播客

73分钟
99+
4个月前

08. 一场人生中最美的雪,伊斯坦布尔从泥沼中拯救我,我则与她相爱

慢速降落 NO VELOCITY

我第一次到伊斯坦布尔时惊讶于我就这样来到了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国度,它与我所熟悉的西欧是那么不同,同时又是那么鲜活得夺人眼球。我第一次到达伊斯坦布尔的时候是晚上,坐在出租车上匆匆经过这个城市,我就被我所看到的深深吸引,那样繁复而杂乱的陌生世界从我眼前掠过,影像还未被捕捉,那种气质已经影印在我的心底,在酒店安顿后,我早早入睡,迫不及待白日的到来,却在第二日的清晨六点被窗外的宣礼声悠扬唱调唤醒,我看到晨曦中的清真寺前降落的白鸽洁白的翅膀,也看到夜晚街角快餐店的后面,昏黑的路灯光柱下在成堆的垃圾快餐盒旁边拾荒的流浪者……高耸陈旧的楼房成片剥落的墙皮,几乎要融化在灰尘中的街边商贩小铺,林立的摩天大楼和高级酒店锃亮的大堂,熙熙攘攘的街道,游客与居民,年轻的和年老的,虔诚的与无信仰的,无一不汇聚在这人潮的泥浆之中,五彩的衣服翻腾如湍急河流中央的漩涡。我突然停下脚步,被一个陌生的路人借火…… 这是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也是山坡,是海。它起起伏伏,在一片有限的范围中,重现了这个世界上你会遇见的绝大部分城市景观——这里再也不缺什么了,你会想。美丽的小众咖啡馆、陈列奇妙展品的博物馆、大片大片的奥斯曼帝国遗迹和展品,这是一本根本翻不完的厚厚书籍……但当我连续吃了一星期一日三餐的烤肉之后,我知道了:这里缺中餐馆! ……我与伊斯坦布尔的回忆还有许多,我已经几乎走遍了它的每一块砖瓦,去到了最开阔的胜地也去了最隐蔽的缝隙,我走到了城市的边际,看到穆罕穆德二世的法提赫军队进入伊斯坦布尔的那道城门,那是一个鲜见的狂风阴沉天气,城门附近居然非常萧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些当地的居民在烤火,地上散落着流浪者的衣物……我也到过这座城市地势最高耸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抚摸希南倾尽心血建造的石墙,贪婪地呼吸泠冽而无阻挡的、几乎实质呈现出蓝色的山风;我和一个当地人一样,流连在卡德柯伊和与斯柯达尔的小众咖啡馆、音像店与书店之间,和路过的每一只猫问好,在全城最受欢迎的巴克拉瓦糕点店门前排长队,只为尝一口新出锅的tulumba,我在社区苏菲派私人举办的地下室集会中观看虔诚至几乎魂魄出窍的sema仪式,在售卖萨兹琴的小店与和蔼的店主老爷爷忘年交般拥抱贴面礼……这些故事我甚至都没有讲。但也许把它们珍藏在记忆和文字中也很不错,而就让这一集播客与它的形式一样,呈现出最自然、最不假修饰的状态。 迄今为止,我已经五次到过伊斯坦布尔,每一次回到那座城市时都是一次奇遇。我爱这座城市而我不知道这种爱是否是单相思。我希望这些奇遇还会继续到来。 (以下照片均为个人拍摄,如需商用请至“节目详情”底部查看联系邮箱。) *从城际隧道中窥见远处漂浮在道路尽头的、蔚蓝的金角湾。 *酒店提供的当地小食和腌味,我来伊斯坦布尔这么多次了,有些食物还是第一次见。 *我这次去观看演出的那家剧院门前。八点一刻,正是夕阳即将落下、将水泥路面与人的头发照成绝对的金色的时候。 *日落余晖中海鸟在清真寺周围如金色的碎纸片般飞旋。 *从悠扬散雪变成大雪飞絮…也就短短的十几分钟。 音乐: Run Away - Chezile 多平台: 苹果播客 / Spotify播客

77分钟
99+
4个月前

07. 对谈加沙视觉艺术家,追溯巴勒斯坦流散的记忆与精神重建之路

慢速降落 NO VELOCITY

近期,由于以色列和伊朗的不断冲突,巴勒斯坦在其夹缝当中的双重角色,使得我的注意力又回归到这片硝烟纷茫的土地上来。然而,艺术在这漫长的政治与宗教角逐当中,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在巴勒斯坦人的心中,由艺术这道看似脆弱实则生生不息的沙墙筑成的精神重建之路,如今又已经延伸到何方了呢? 本集当中,就让我们聚焦在这位年轻的加沙视觉艺术家Salman Nawati的身上,从一颗沙、单个人的视角出发,从向内探的、私密的个人记忆出发,从一个我们能够到达并共鸣的人性视角,重塑巴勒斯坦那些流散的历史与记忆。 首先,我来简单介绍一下Salman的背景资料。这段介绍是我由他的个人作品网站上的介绍翻译而来的。 萨尔曼-纳瓦提(Salman Nawati)是一位视觉艺术家,担任视觉艺术教师和艺术项目总监已有十多年。他在巴黎国际艺术城(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驻留期间,与 HAWAF集体创建了想象中的 "Sahab 博物馆",这一转变经历推动了他的艺术探索。他还是Dahaleez团体的创始人之一。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萨尔曼一直是文化领域的活跃力量,担任过多个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并在阿克萨大学艺术系担任教师,分享自己的经验。他的艺术实践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绘画、摄影、电影、戏剧和音乐。萨尔曼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冲突的复杂性,无论是个人的内心挣扎,还是世界面临的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挑战。他的艺术作品是探索身份、复原力和人类状况等概念的有效媒介。 除了他的项目之外,他还举办了多次个人展览。萨尔曼多次参加在巴黎东京宫、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所、伦敦马赛克房间、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高等美术学院、迪拜沙迦建筑三年展、拉马拉A.M. Qattan基金会以及加沙、拉马拉和耶路撒冷的法国文化中心等著名场所举办的联展。 经由Salman的同意,我将访谈中提到的几幅Salman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并还有他自己撰写的关于这些作品的介绍,也添加在本期的Show Notes里面。在这当中,我们能读到Salman丰富的个人观点与记忆,以及其对宗教与冲突、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1. Blue virtual (也是本期的单集封面) “计算机和智能手机正在掌控我们的生活和思维。它们为我们提供答案,填补了数百万人的闲暇时间!!这些手机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但它们患有自闭症……它们无法激发我们去探索或思考。 这就是我撰写这个项目的动机,并开始着手实施它。它象征着由一幅灰色画布所代表的失落,我在画布上用灰色绘制了一幅没有特征的自画像。此外,我选择了一个蓝色圆圈,这是我亲手编织的,用来替代我的真实特征,成为我的虚拟面孔。在模拟真实人物缺失的情况下,用蓝色圆圈代表的虚拟人物替代,作为所有社交媒体网站的隐喻。” 2. Gaza Port(部分作品) “我住在城市港口附近。这个港口的性质有所不同,因为它不接待大型船只,也不出口货物,更无法通过它进行航行。它只是一个供渔民居住、存放家当的简陋港口……此外,由于国家处于被占领状态,他们对海洋的接触也受到限制…… 这个港口是我唯一能独处思考、从日常生活压力中净化心灵的去处,我每周都会去,有时甚至每天都去。渔民房屋后方停泊的船只形象总让我心生感叹。此外,你能看到船只两侧已开始长出草木,因为它无法航行,就像它的主人一样。它的命运是在夏日烈日下融化,也在冬日雨水中消逝。渔民们脸上显露的困苦状态,这一对全世界而言陌生的场景,正是我创作这个项目的动机,旨在描绘这戏剧性而悲伤的画面。通过不同尺寸的艺术绘画,运用色调刀法,以及在部分画作中使用极热与极冷的色彩。两种色彩的对比,旨在融合我对场景的感受与视觉感知,并将之投射到那些船只与对我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 3. Conflict(部分作品) “冲突的概念是冷战结束后最突出的思想之一。在我看来,‘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如何改变其悲剧性的形式?我通过艺术体验转向新概念,描绘人类争夺宇宙资源的场景,以及艺术家通过熟悉的艺术工具与自我抗争的场景。一个想象中的解决方案是将这种损失转化为一场象棋游戏。该项目探讨了各种可能性,以在冲突的广义概念中制定解决方案——这种冲突已将我们卷入无数战争:全球性、内战和宗教战争。通过提出几个问题,所有视觉创作将受到启发:如果我们重新定义战斗或战争的概念以避免损失的痛苦,会怎样?如果我们进入一个阶段,战争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就像在棋盘上一样,会怎样?如果艺术作品是人类存在自始以来的反映,那么人类存在的形象现在是什么?这种存在能否通过引入新的和平工具来解决冲突?” 4. ألفابيفيوتشر(字母未来) “在极权国家,语言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权力工具。然而,即使在民主国家,权力也是通过语言行使的。掌握政治权力和控制媒体的人可以影响语言,塑造社会话语。与此同时,语言也是反对和抗议的工具,是不同政见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语言提供了一种了解权力基本结构的手段。 语言是一种独特而强大的工具,影响着个人和社会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状况。它决定了个人、群体和社区的能力,并在塑造和界定身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项目‘Alphabetiuscher’旨在探索、解构和实验语言的概念,更具体地说,是语言与权力的关系。该项目还试图超越这些界限,创造一种挑战这种关系的模式。为此,项目研究了具体而紧迫的案例,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 该项目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能否创造一种语言,能够对抗当今时代强加给我们的权力形式--各种形式的权力,包括政府权力、占领权力、认识权力、社会权力和文化权力,当然还有数字权力?” 以上,就是本期Show Notes中的附加内容。如果你对单集当中的内容有任何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交流! 参考资料: https://salmannawati.com/ 关于“新东方主义” - The magazine ‘Arabpop’ 关于广美学生毕业作品 - 新浪微博相关报道 音乐: 47SOUL - Don't Care Where You From 多平台: 苹果播客 / Spotify播客

90分钟
99+
4个月前

06. 巴勒斯坦人的女性主义探索、文化创痛与流亡者的民族主义

慢速降落 NO VELOCITY

由近期的广美毕设巴以冲突儿童尸体照片事件催生,我想到了制作这个长度为两期的巴勒斯坦专题。我对巴勒斯坦的兴趣伊始说来也巧,居然是因为我在构思一篇AU的同人文,主人公的私设,是一位派驻到加沙的战地记者。关于同人创作的话题,这也是我在播客上线之初就计划想要讨论的,我也正在准备一期对谈,之后会展开来讲,敬请期待。 其实在那之前我就有在关注一些国际视野中的巴勒斯坦问题声音了,并对这个民族历经数个时代的漫长遭遇感到震惊。我尤其对加沙的海岸线独特的精神符号不能忘怀,那是居住在那里的巴勒斯坦人民唯一通向外界的迢迢感召,然而却又是赤裸裸的希望破灭的警示——因为他们只能观看、而不能踏入那片海域。许多加沙人过去是以打渔为生的,大海构成了他们童年的记忆,却成了他们如今围困的高墙,在这两期巴勒斯坦专题当中,第二期的受访嘉宾,也是“慢速降落”的首位guest,一位来自加沙的青年视觉艺术家,他就是在海边长大的。 在这里想说的是,我对巴勒斯坦人这个民族以及加沙的关注是非常直白地基于人文主义、始于个人兴趣,由起先的初步接触,到逐渐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的框架,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的过程,这在我看来是有其独特意义的,而这种意义本身正是我去挖掘信息的动力,我的这些内容因此并没有任何的立场倾向。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简称SOAS)。去年年底由于各种契机结识了SOAS的教授Dina Matar,她关注巴勒斯坦问题也有不少年头了,也是本集中我提到去参加的两堂公开课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我曾一度产生过申请她手底下博士生的想法,她也在阅读了我的套瓷信之后对我的研究方向表达了兴趣,但综合看来她认为历史系或者有历史相关背景的可能更适合我,并引荐了一些人选,但这都是后话了,重要的是,如果没有SOAS这次举办的这几场巴勒斯坦主题活动,我也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对这个话题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了解。 SOAS成立于1916年,是伦敦大学的下属学院。它是世界一流的、也是英国唯一一所专门研究亚洲、非洲、近东和中东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其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语言学方面的卓越研究而闻名。SOAS自创办以来开设了一系列的本科、研究生等课程,研究学院的学术人员活跃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研究亚洲与非洲的学者可以在学院图书馆查找到来自全球的各种资料,这是许多英国的高等学府中都不具备的独特资源。因此假如你对于亚非中东地区人文研究感兴趣,亚非学院无疑是最理想的学府之一了。 本期内容会更偏向知识汇总一些,其中涉及到的参考信息源也比较多,我都列在下面了方便听众朋友们回顾与查证。如果你对讲述当中的内容有任何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交流! 参考资料: palestine.unfpa.org www.uel.ac.uk palestinianfeministcollective.org legal.un.org 音乐: Daboor - Amina (Prod. Al Nather) ضبــور - أمينة 书籍: 《Palestinian Refugee Women from Syria to Jordan: Decolonizing the Geopolitics of Displacement》 《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 多平台: 苹果播客 / Spotify播客

71分钟
99+
5个月前

04. 在开罗小住一周,触摸这座建在死亡与废墟之上的中东“千城之城”

慢速降落 NO VELOCITY

离开土东之后,我只身前往开罗,打算在那边小住一阵,作为回到伦敦重新投入工作之前的一种调整,除却早些年到过迪拜之外,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体验在一个阿拉伯国家生活是什么感受。开罗不失所望,像落在沙漠中一块吸收了太阳滚烫热度的宝矿一样向我辐散出它的魅力,这座城市或许不仅仅关乎金字塔或是大埃及博物馆中陈列的那些远古的圣物,它本身的气质太过独特了,只有如同这座城市的下层空间居住的人那样,如同数千年以来沉积在尼罗河底部的沙石一样沉入这座城市的底部,才能够触碰它最真实的底色。 (以下照片均为个人拍摄,如需商用请至“节目详情”底部查看联系邮箱。) *穆卡塔姆村中挤满了扎巴林人回收垃圾车的狭窄街道,而街道的上层悬挂着层层叠叠印有基督教谏言的横幅 *本期中我所描述的废弃可口可乐贩卖机前的那幅景象 *在杂货铺前购买水鬼和蔬菜的扎巴林妇女与小孩,装满蔬果的塑料筐就这样堆放在垃圾遍布的地面上 *从主城区回收垃圾归来,坐在街边黝黑深邃的小烟馆里休憩、看电视的扎巴林男子 *穆卡塔姆村街道旁的二层窗户,破损的楼房被居民精心刷上红框,并绘制了十字架 *萨拉丁城堡穆哈穆德·阿里清真寺靛银色的穹顶,日光下看几乎是正银白色的了 *清真寺近看已经斑驳成了深色的白色大理石长廊 *清真寺外墙中腰不知用什么涂料着色的藏蓝色阿拉伯语经文雕饰 多平台: 苹果播客 / Spotify播客

61分钟
99+
6个月前

01. 待业一年,30岁的我独自去到土耳其叙利亚边境小城

慢速降落 NO VELOCITY

去年年中,当我结束了为期半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电影拍摄,在工作上,结束了被雇佣的状态,在个人上,结束了一种长期压抑我的精神状态,在生活上,也结束了一种长期固有的模式,一切都处在变动的罅隙之间,我突然决定暂时放下一切生活的包袱和枷锁,背起行装独自来到了土耳其。 最起初我是准备在伊斯坦布尔小住一个月左右,调节自身、整理思绪。在拍摄期间,我趁着周末的空闲去到过那里,呆了短暂的两天,非常喜欢那座城市,所以希望能更深入地去接触它。但当我在伊斯坦布尔平静而又百无聊赖地呆了两周,每天爬山、看书、逛展、写作与喝咖啡,同时还在上着我的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课,我突然发现,我既然已经到达了这个国家,为什么不去走走呢。说走就走,我决定即日就从伊斯坦布尔启程,而在搜索目的地的过程中,一个地方跃入我眼前,照片上的建筑非常静谧,石柱、月光与深水,我几乎是在脑海中听见了它名字的声音。后来我知道,那是一座传说中溺毙又复生了先知的鱼池,每年数以千计的穆斯林去到那里朝圣……于是,像被一股力量牵引着,我开始了我的土东之旅。 (以下照片均为个人拍摄,如需商用请至“节目详情”底部查看联系邮箱。) 多平台: 苹果播客 / Spotify播客

52分钟
99+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