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7分钟
播放:
467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我第一次到伊斯坦布尔时惊讶于我就这样来到了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国度,它与我所熟悉的西欧是那么不同,同时又是那么鲜活得夺人眼球。我第一次到达伊斯坦布尔的时候是晚上,坐在出租车上匆匆经过这个城市,我就被我所看到的深深吸引,那样繁复而杂乱的陌生世界从我眼前掠过,影像还未被捕捉,那种气质已经影印在我的心底,在酒店安顿后,我早早入睡,迫不及待白日的到来,却在第二日的清晨六点被窗外的宣礼声悠扬唱调唤醒,我看到晨曦中的清真寺前降落的白鸽洁白的翅膀,也看到夜晚街角快餐店的后面,昏黑的路灯光柱下在成堆的垃圾快餐盒旁边拾荒的流浪者……高耸陈旧的楼房成片剥落的墙皮,几乎要融化在灰尘中的街边商贩小铺,林立的摩天大楼和高级酒店锃亮的大堂,熙熙攘攘的街道,游客与居民,年轻的和年老的,虔诚的与无信仰的,无一不汇聚在这人潮的泥浆之中,五彩的衣服翻腾如湍急河流中央的漩涡。我突然停下脚步,被一个陌生的路人借火……
这是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也是山坡,是海。它起起伏伏,在一片有限的范围中,重现了这个世界上你会遇见的绝大部分城市景观——这里再也不缺什么了,你会想。美丽的小众咖啡馆、陈列奇妙展品的博物馆、大片大片的奥斯曼帝国遗迹和展品,这是一本根本翻不完的厚厚书籍……但当我连续吃了一星期一日三餐的烤肉之后,我知道了:这里缺中餐馆!
……我与伊斯坦布尔的回忆还有许多,我已经几乎走遍了它的每一块砖瓦,去到了最开阔的胜地也去了最隐蔽的缝隙,我走到了城市的边际,看到穆罕穆德二世的法提赫军队进入伊斯坦布尔的那道城门,那是一个鲜见的狂风阴沉天气,城门附近居然非常萧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些当地的居民在烤火,地上散落着流浪者的衣物……我也到过这座城市地势最高耸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抚摸希南倾尽心血建造的石墙,贪婪地呼吸泠冽而无阻挡的、几乎实质呈现出蓝色的山风;我和一个当地人一样,流连在卡德柯伊和与斯柯达尔的小众咖啡馆、音像店与书店之间,和路过的每一只猫问好,在全城最受欢迎的巴克拉瓦糕点店门前排长队,只为尝一口新出锅的tulumba,我在社区苏菲派私人举办的地下室集会中观看虔诚至几乎魂魄出窍的sema仪式,在售卖萨兹琴的小店与和蔼的店主老爷爷忘年交般拥抱贴面礼……这些故事我甚至都没有讲。但也许把它们珍藏在记忆和文字中也很不错,而就让这一集播客与它的形式一样,呈现出最自然、最不假修饰的状态。
迄今为止,我已经五次到过伊斯坦布尔,每一次回到那座城市时都是一次奇遇。我爱这座城市而我不知道这种爱是否是单相思。我希望这些奇遇还会继续到来。
(以下照片均为个人拍摄,如需商用请至“节目详情”底部查看联系邮箱。)
*从城际隧道中窥见远处漂浮在道路尽头的、蔚蓝的金角湾。
*酒店提供的当地小食和腌味,我来伊斯坦布尔这么多次了,有些食物还是第一次见。
*我这次去观看演出的那家剧院门前。八点一刻,正是夕阳即将落下、将水泥路面与人的头发照成绝对的金色的时候。
*日落余晖中海鸟在清真寺周围如金色的碎纸片般飞旋。
*从悠扬散雪变成大雪飞絮…也就短短的十几分钟。
音乐:
Run Away - Chezile
多平台:
苹果播客 / Spotify播客
这是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也是山坡,是海。它起起伏伏,在一片有限的范围中,重现了这个世界上你会遇见的绝大部分城市景观——这里再也不缺什么了,你会想。美丽的小众咖啡馆、陈列奇妙展品的博物馆、大片大片的奥斯曼帝国遗迹和展品,这是一本根本翻不完的厚厚书籍……但当我连续吃了一星期一日三餐的烤肉之后,我知道了:这里缺中餐馆!
……我与伊斯坦布尔的回忆还有许多,我已经几乎走遍了它的每一块砖瓦,去到了最开阔的胜地也去了最隐蔽的缝隙,我走到了城市的边际,看到穆罕穆德二世的法提赫军队进入伊斯坦布尔的那道城门,那是一个鲜见的狂风阴沉天气,城门附近居然非常萧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些当地的居民在烤火,地上散落着流浪者的衣物……我也到过这座城市地势最高耸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抚摸希南倾尽心血建造的石墙,贪婪地呼吸泠冽而无阻挡的、几乎实质呈现出蓝色的山风;我和一个当地人一样,流连在卡德柯伊和与斯柯达尔的小众咖啡馆、音像店与书店之间,和路过的每一只猫问好,在全城最受欢迎的巴克拉瓦糕点店门前排长队,只为尝一口新出锅的tulumba,我在社区苏菲派私人举办的地下室集会中观看虔诚至几乎魂魄出窍的sema仪式,在售卖萨兹琴的小店与和蔼的店主老爷爷忘年交般拥抱贴面礼……这些故事我甚至都没有讲。但也许把它们珍藏在记忆和文字中也很不错,而就让这一集播客与它的形式一样,呈现出最自然、最不假修饰的状态。
迄今为止,我已经五次到过伊斯坦布尔,每一次回到那座城市时都是一次奇遇。我爱这座城市而我不知道这种爱是否是单相思。我希望这些奇遇还会继续到来。
(以下照片均为个人拍摄,如需商用请至“节目详情”底部查看联系邮箱。)
*从城际隧道中窥见远处漂浮在道路尽头的、蔚蓝的金角湾。
*酒店提供的当地小食和腌味,我来伊斯坦布尔这么多次了,有些食物还是第一次见。
*我这次去观看演出的那家剧院门前。八点一刻,正是夕阳即将落下、将水泥路面与人的头发照成绝对的金色的时候。
*日落余晖中海鸟在清真寺周围如金色的碎纸片般飞旋。
*从悠扬散雪变成大雪飞絮…也就短短的十几分钟。
音乐:
Run Away - Chezile
多平台:
苹果播客 / Spotify播客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凯撒101
4个月前
山东
2
1:16:30 留给周末,今天终于听完了。
我没去过伊斯坦布尔,倒是在学历史的过程中,从《拜占庭》到《君士坦丁堡》再到《伊斯坦布尔》,深入了解了 这座城的历史。但,历史记录往往是缺乏人类痕迹的,讲述的总是那些战争,杀戮,拔地而起的建筑和来来往往的征服者。
关于这座城。真正让我动容的文字,来自奥尔汗·帕慕克的书:《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完后,我忽然觉得伊斯坦布尔人像是活在一种温柔的矛盾里——他们既骄傲又自卑,既怀念过去,又被现代生活推着走。帕慕克笔下的“呼愁”不是什么高深的哲学,更像是一种日常的、渗透在街巷里的情绪:老茶馆里抽水烟的老人,破败木屋前晾衣服的主妇,码头边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他们身上都有种“我们曾经很厉害,但现在嘛,就这样吧”的坦然。
最让我触动的是他们对废墟的态度。别的城市拼命掩盖自己的衰败,但伊斯坦布尔人却和废墟共处得很自在。帕慕克小时候住的公寓可能就挨着某座奥斯曼时期的废弃豪宅,孩子们在里面踢足球,野猫在断墙间窜来窜去。这种“废墟日常”让整座城市有种奇怪的松弛感——辉煌是过去的事,但生活还得继续,而且也没必要假装它多光鲜。
还有那些街头小贩、擦鞋匠、渡轮上的卖茶人……他们像是城市的活记忆,用最平凡的方式守着某种节奏。帕慕克写他们时没有浪漫化,反而有种“这就是生活”的诚实。伊斯坦布尔人似乎早就接受了历史的玩笑:你脚下可能是君士坦丁堡的皇宫地基,但你今天还是得为房租发愁。
所以,与其说他们忧郁,不如说他们有种“看开了”的幽默感。就像帕慕克说的,这座城市的美丽和哀愁是一体的——你没法只挑一边喜欢。
青椒炒肉爆辣版
3个月前
上海
1
配上白噪音,真是非常好听!
柚子Suuuuu
3个月前
北京
1
好喜欢这一期 谢谢主播分享你的旅途🥰
HD880240i
3个月前
北京
1
正在为土耳其旅行做准备,相比于其他介绍景点的播客,我发现自己最喜欢你的旅行分享!可以问一下有好吃的ibiza甜点的餐馆嘛?
白白_hFzh
3个月前
北京
0
酒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