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在上一期关于“中国汽车公关与营销”的讨论播出后,我们收到了超出预期的反馈,不仅播放量破万,很多行业朋友也在评论区留言。基于此,我们再次邀请到汽车评论员“土行孙”老师,一起把这个话题继续向下挖。 这一次的切入点刚好契合当下节点——2025广州车展即将开幕,而车展,正是国内车企一年中最密集展示产品、角力品牌心智的关键场景。但在传播节奏被拉长、事件营销泛滥、媒体流量拥挤的今天,车展是否仍有价值?车企的公关与市场,在车展这个传统阵地上又该如何正确发力? 这期节目既有行业观察,也有实操复盘,从传播策略、发布节奏到车展打法,都给出了相对清晰的逻辑与判断。如果你想更看懂今年广州车展台前幕后的市场策略,这期应该会给你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两位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杰克驾势说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 02:49 新车发布节奏为何越拉越长? 07:52 汽车上市节奏的“快与慢”哲学,以智己LS9与奔驰CLA为例 12:34 新势力车企延长新车上市节奏原因解读 19:08 车企越来越依赖事件营销,流量为王时代下的车企困境 21:27 快评奇瑞天门山挑战翻车 27:30 事件营销的得与失,原创力是关键 35:21 车企对待事件营销的正确态度 43:17 广州车展公关与市场活动策略探讨 52:40 车展上的流量争夺
|本期内容| 今年9月,奇瑞汽车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港元。从1997年安徽芜湖的小草房,到2025年全年产销将要超过300万辆的全球玩家,奇瑞的经历无疑是传奇的,那上市之后,奇瑞又将何去何从? 本期节目,我们聚焦于奇瑞汽车,通过探讨其高端化之路及近期重磅新车,全面透视这家传奇的自主车企。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联合创始人@杰克驾势说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 04:39 奇瑞高端化尝试历程 09:06 星途品牌再次高端化,但“老毛病”依旧没有解决 14:24 为何说奇瑞缺乏高端化土壤? 21:03 中国车市下行+新能源浪潮,星途生不逢时 24:34 捷途品牌成功的秘诀:奇瑞的底子、旅行+的品牌定位 32:17 捷途的狼性文化与精准卡位 36:33 纵横G700市场预期分析与品牌建设 46:12 奇瑞风云T11市场前景分析 55:02 如何评价奇瑞?全面开花还是多生孩子好打架?
|本期内容| 这期节目非常特别,由驾仕派2025东京车展小分队录制。节目中,我们分享了各自对这次2025年东京车展的印象,探讨了日本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进展以及全球化地位,也分析了中国车企在海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这次东京之旅,我们再次感受到,尽管日本车企近年在中国发展受阻,但其在文化输出和设计理念上的独特性,依旧能对中国车企出海提供启示,日本车企也依旧有很多优点值得中国车企学习。更好地认识日本市场,中国车企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两位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杰克驾势说 以及新锐汽车自媒体@老干部张局爱开车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 02:19 东京车展上日本车企的电动化趋势 06:31 东京车展亮点与中日车企市场策略的差异化 09:38 日本汽车产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路线 11:32 日系车企全球影响力探讨 19:36 以日本车企为例,全球化车企的样本 23:46 日本高端市场解读 29:02 日本MPV市场解读 34:53 盘点东京车展热门车型 37:48 日本汽车文化与设计细节的魅力 46:07 中、日、欧在汽车设计及审美上的差异 50:00 从东京车展上看韩国品牌崛起趋势
|本期内容| 本期节目聚焦新能源时代汽车营销变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曾在多家全球车企中国公司负责市场与公关业务,并见证中国车企15年黄金发展期的新嘉宾“土行孙”共同探讨。 节目中围绕多个话题展开讨论: 1、2025年的公关工作面临挑战,小米和鸿蒙智行等新兴品牌入局后,汽车行业的市场公关策略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2、传播逻辑从传统媒体单向输出,转向社交媒体去中心化交流,对于汽车营销行业带来什么样的营销? 3、公关如何在短期KPI与长期目标中间找到平衡? 4、新能源市场下传统策略失效,新时代汽车营销应以市场还是公关为主导? 围绕以上议题,我们结合了多品牌案例进行深度探讨,为大家在新时代做好营销提供一些思路。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两位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杰克驾势说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 02:24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品牌转型案例分析 06:34 创始人形象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09:11 企业IP人格化与高管社交媒体运营的挑战 13:01 创始人IP成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探讨 19:11 当前营销逻辑过于依赖流量的隐患 23:32 有效的流量才是好流量 28:31 正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公关与市场的重要性 32:07 公关部与市场部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35:18 公关部门边缘化了吗? 45:05 老登化营销现象探讨 56:15 中国车企如何做好转型?
|本期内容| 本期节目我们讨论了近期的互联网流量现象,流量为何产生?流量是好是坏?个人和企业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流量?作为内容创作者及汽车行业从业者,流量对内容及汽车行业又带来了哪些深刻的影响和改变》 流量是流动的,真诚和价值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 本期节目嘉宾:赵小查、鐵西區的李子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 02:57 车企营销能否复制鸡排哥流量? 06:51 鸡排哥式流量的本质 11:42 长期主义与短期流量的关系 16:31 流量是平台和算法操控的吗? 26:43 流量驱动下的内容创作困境 31:38 平台茧房与个人茧房 36:37 短视频有价值吗? 43:40 雷军们的流量营销 47:34 “陈震车祸”事件为何形成大范围的讨论? 52:30 流量大V背后的生意经 58:04 流量规律与汽车营销的关系 01:03:03 流量的代价与困境 01:09:25 流量与长期主义
|本期内容| 本期节目,我们围绕10月前后上市的重点新车展开讨论,嘉宾包括常驻嘉宾@杰克驾势说 jackey,以及两位读者代表包老师与小师同学。 话题核心聚焦新势力热门车型,比如蔚来ES8、理想i6、问界新M7等,对车企依靠单一车扭转局面的风险进行了思考,还探讨了华为HI模式同质化问题、小鹏增程路线与激光雷达取舍,以及6-8万级纯电小车的竞争与行业内卷,同时针对上汽与比亚迪车市一哥之争、车企成本与利润平衡等行业趋势进行了深度讨论,本期节目中有激烈的辩论与观点碰撞,内容相当劲爆和精彩,赶紧收听起来吧。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联合创始人@杰克驾势说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 05:42 新势力近期热门新车讨论,谁是“关键先生”? 09:12 比亚迪与上汽之争的关键胜负手 13:10 靠单一车型翻盘有风险吗? 17:19 汽车行业的路径依赖是否是条可持续道路? 19:36 近期三、四线新势力新车的市场潜力 21:47 华为HI模式同质化下如何突围? 26:38 中国消费者购车行为分析 29:32 小鹏全面增程技术路线背后的潜在风险 32:38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路线的争议 35:02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之争 39:28 新能源汽车市场策略与成本控制探讨 44:59 6-8万级纯电小车市场杀疯了 51:39 纯电车市场告别一家独大时代 59:16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01:05:17 内卷时代,销量与利润应该如何取舍?
|本期内容| 本期节目有点特别,来自于NIO radio的王牌节目《N问》,由驾仕派联合创始人也是驾仕说的常驻嘉宾赵小查、易车副总编刘龑、萤火虫营销负责人浦洋一同录制,主持人达达。 驾仕说得到了NIO radio的授权,作为共创节目,分享给各位关注驾仕说的小伙伴。 本期节目为下集,讨论集中于萤火虫的市场表现、设计哲学、安全标准、技术创新及其未来展望。对于未来,萤火虫计划推出特别版车型,优化换电技术,并探索市场扩张策略,彰显其对创新及市场潜力的积极展望。 |时间戳与内容总结| 01:46 萤火虫销量激增,小车市场的新挑战与机遇 05:43 萤火虫销售策略分析 09:13 小车生活方式与市场潜力探讨 11:19 精品小车与汽车文化的独特见解 15:17 萤火虫的用户构成 20:40 萤火虫产品规划,十月份将有惊喜推出 27:50 营销策略与产品故事的力量 33:28 萤火虫团队背后的故事 36:53 限量版车型与品牌营销节奏探讨 49:20 蔚来五代换电站的计划与优势 53:39 萤火虫的安全与经济性
|本期内容| 本期节目有点特别,来自于NIO radio的王牌节目《N问》,由驾仕派联合创始人也是驾仕说的常驻嘉宾赵小查、易车副总编刘龑、萤火虫营销负责人浦洋一同录制,主持人达达。 驾仕说得到了NIO radio的授权,作为共创节目,分享给各位关注驾仕说的小伙伴。 本期节目为上集,聚焦讨论了萤火虫的市场表现、设计特色与未来发展。自今年4月上市起,萤火虫凭借其独特的市场定位、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设计,以及积极的用户共创模式,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 |时间戳与内容简介| 02:38 萤火虫功能亮点及车机最新版本更新体验 09:50 萤火虫如何逆袭? 14:26 设计理念与市场反馈解读 20:30 新产品的“真香”逻辑 29:08 萤火虫的共创社区文化 34:17 一位MINI车主的自白:为何选择萤火虫? 41:46 萤火虫的市场定位与未来销量展望
|本期内容|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复盘了9月车市的销量表现,聚焦于各大品牌表现与市场格局变动,并围绕购置税政策退坡进行了深度解读。 讨论话题包括: 1、新势力阵营的销量格局有何新变化? 2、谁是第一车企集团? 3、奇瑞和吉利谁是自主第二? 4、长安和长城谁更有机会冲高? 5、购置税退坡对消费者买车意味着什么?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两位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杰克驾势说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3:09 新势力九月销量解读:“642”判断依旧灵验 08:24 部分车企销量解读:零跑与小米年度目标完成情况预测 13:54 新能源汽车销量算法争议:集团合并算法的标准 17:26 购置税退坡后,2026年买车比2025年多花多少钱? 32:44 上汽与比亚迪销量争夺:谁是第一车企集团? 36:41 上汽的变革,比亚迪的挑战 44:10 上汽集团与比亚迪的销量结构解读 49:47 奇瑞与吉利销量竞争分析:谁会是自主第二? 57:46 奇瑞上位的判断从何而来? 01:01:03 吉利摸着比亚迪过河,增速领跑是最大底气 01:05:48 得爆款得天下,长安与长城摸高关键都是“爆款” 01:11:32 营销短板成最大问题:长城归位,长安尚在摸索 01:19:12 长安与长城销量结构分析: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本期内容| 本期节目我们聚焦刚刚结束的2025年成都车展,围绕产品、技术及行业进行了多维度探讨。 8月底的成都车展,已经成为中国车市西部市场及本第四季度风向标,那么本次成都车展上都展现出哪些新趋势?成都市场与其他城市有哪些地区消费差异?车展上都有哪些亮点车型?各家车企接下来又将如何布局? 当然,为确保讨论的多维度和专业性,本期嘉宾除了常驻成员——驾仕派联合创始人@杰克驾势说,还特别邀请到了两位驾仕派读者参与,他们除了是普通消费者,同时也是汽车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对汽车行业有着深度了解和观察。 |时间戳与内容总结| 04:33 成都车展观察:消费趋势与市场热度分析 对话讨论了成都车展的人气与消费趋势,指出尽管豪华品牌缺席,但观众热情高涨,专业观众门票打折,工作日参观人数超预期。提及成都市场对传统越野车的偏好,认为其消费趋势滞后于长三角约两年,存在梯次转移现象。同时,对话对比新势力与传统车企,认为两者均面临迷茫,缺乏核心竞争力,整体亮点不多。 07:06 成都车展新车首发盛况与品牌关注度变迁 成都车展迎来大量首发新车,包括沃尔沃、奥迪、奇瑞等品牌车型,展现其重磅地位。观察发现,新势力与传统品牌之间的热度差异显著变化,未来汽车因ES8引发高关注度,而理想表现相对平淡。东风日产N7虽久未参展,但凭借一款成功车型吸引不少观众。宝马、奔驰等传统品牌在成都车展活动较少,重点车型或将在广州及北京车展发布。整体来看,传统合资品牌在成都市场表现疲软,仅大众仍具竞争力。 11:28 成都车展亮点车型与行业观察 对话围绕成都车展展开,重点讨论了福特、捷途纵横等车型的表现及市场潜力。参与者对方程豹、奇瑞等品牌的车型进行了详细评价,指出其在设计、内饰和营销策略上的优劣。同时,对话还提及了车展中其他印象深刻的品牌和车型,如奔驰、吉利等,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和高端车型的不同期待与评价。 16:10 极氪9X:传统豪华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在成都车展上,极氪9X以其回归传统豪华设计而引人注目,与ES8等车型形成鲜明对比。9X不仅在外观上采用了经典豪华元素,如类似劳斯莱斯的前脸设计,还在内饰上堆砌了大量豪华配置,如氛围灯、多功能按键等,力求营造极致的奢华体验。然而,过度堆砌的功能和设计也让9X显得有些过火,影响了整体的舒适感。尽管如此,9X凭借其独特的定位和品质,在高端新能源车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预计销量将处于3000至5000辆之间。 22:06 车展新车质量与设计的困惑与期望 对话中讨论了多款新车在设计和性能上的困惑,如重视车的销量问题、福特四区店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并存、一汽大众速腾L的减配和外观变化等,表达了对新车质量和设计的期望与失望,同时指出真正的新车应是首次在车展亮相的车型。 25:07 福特烈马新能源车的创新与市场局限性 对话讨论了福特烈马新能源车的创新设计,如升顶帐篷、Air-Bridge”风道、前排座椅头枕自动折叠等,这些设计旨在满足特定场景需求,如露营。然而,这些创新并未广泛吸引消费者,因为它们过于小众,导致销量不佳。同时,与竞品相比,福特烈马在价格和功能上并无明显优势,进一步限制了其市场竞争力。 29:50 市场现状与车型复制的双刃剑 对话深入探讨了当前汽车市场中车型复制现象及其对行业未来的影响。指出市场现状下,不被个人偏好接受的车型往往大卖,但这些车型因易复制而引发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市场陷入无序状态。强调只有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才能在竞争中占据先机,避免行业整体陷入困境。 32:44 汽车市场趋势与品牌定位探讨 对话围绕汽车市场现状展开,讨论了沃尔沃XC70等车型的市场表现与品牌定位问题,指出中国车市存在车型全面劣化、降本增效的趋势,同时强调了安全性能与品牌价值在消费者选择中的重要性,以及豪华品牌面临的挑战。 36:05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困惑与旗舰SUV的全面降本 对话探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指出尽管中国自认为在新能源领域领先,但实际上车辆品质并未显著提升,甚至存在全面降本的现象。同时,针对20万元级的中国主流品牌旗舰SUV,分析了其在内卷市场下的生存策略,认为这些车型在追求高定价和大尺寸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在成本控制上做出妥协,导致产品力下降。 41:13 新能源SUV与MPV市场分析 讨论了新能源6座、7座SUV的市场需求,认为其在空间、经济性和日常使用便利性方面优于MPV,尽管销量可能有限,但满足了特定消费者的需求。指出20万级别的大SUV在私人市场有存在价值,而MPV因操控性差、使用场景受限,在中国私人市场难以普及。 47:54 华为系车型同质化问题及市场定位探讨 讨论了华为系车型在20万元以上市场的表现,指出其销量优势主要源于品牌效应而非车辆本身竞争力。面对同质化问题,提出华为系车型需通过差异化定位来分割市场,如问界与上界分别占据高端与低端市场,而其他车型则作为个性化补充。强调了华为系车型内部存在竞争与分化的现象,但各自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共同形成市场细分格局。 53:15 汽车行业独立发展与融合趋势探讨 对话围绕汽车行业的发展策略展开,指出依赖外部公司如华为定义产品并非长久之计,强调汽车产业应由汽车人主导,实现自我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同时,讨论了消费电子产业的融合趋势,预测汽车行业可能被消费电子或科技公司整合,但强调了汽车行业独立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对话提出汽车行业需警惕同质化,寻求创新路径,以应对未来挑战。
|本期内容| 蔚来近期连出重拳。继乐道L90之后,第三代蔚来ES8也以极具冲击力的预售价登场,自8月21日晚开启预售以来,市场反响强烈,同期订单量已超越乐道L90。 基于这一热点,我们策划了本期节目,深入解析第三代ES8“惊喜”定价背后的逻辑,并探讨其对30万-40万元级SUV市场格局的潜在影响。为确保讨论的客观性与多维度,本期嘉宾阵容除驾仕派两位常驻成员外,还特别邀请了蔚来ES8老车主及新能源潜在购车用户共同参与。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1:57 第三代蔚来ES8预售引发热烈反响与价格惊喜 对话围绕全新蔚来ES8的预售情况展开,提及了预售现场的热情氛围及价格惊喜,该价格低于预期,引发了参与者和线上观众的积极反响。同时,讨论了蔚来ES8可能面临的交付挑战,以及对蔚来第三代车型的期待。 09:17 第三代蔚来ES8预售价格对市场冲击力 对话围绕全新第三代ES8的预售价格展开,指出其从41.68万元降至30.88万元的预售价格,展现出对40万元级别SUV市场的冲击力。相比第二代ES8,价格下调约14万元,预示最终售价可能低于30万元。这一价格策略不仅提升了消费者购买欲望,还直接挑战了50万元级别的竞品,如问界M9和理想MEGA,预计销量将超预期。 13:18 蔚来ES8低价格策略与展车策略讨论 讨论了未来ES8为何能实现低价,提及了展车策略,如未提前在门店展示车辆,采用价格先行的营销手法。同时,提到了部分门店撤店和试驾车未到位的情况,反映了品牌在成本控制上的举措。 15:22 新车内饰升级与试驾体验分享 讨论了新车在内饰设计上的创新与提升,特别是酒红色内饰和智能化配置,如后排屏幕和AR HUD,提升了车辆的豪华感和用户体验。同时,提到了新车可能因更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而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18:11 全新ES8白车身设计调整 全新ES8在白车身设计上进行了调整,包括取消铸铝前扭力盒,但整体扭转刚度提升,达到40136Nm/deg。设计变化涉及前备箱增大和后悬改进,旨在优化空间利用和行驶舒适性。尽管有降本迹象,但通过材料和工艺优化,确保利润稳定,同时提升了车辆性能。 22:03 第二代与第三代ES8产品定义差异及市场表现 通过对比分析,指出第二代ES8在产品定义上追求全球化,注重品质与用料,如采用全铝车身、德国大陆空气悬架及brambo六活塞卡钳,定位高端;而第三代ES8则更侧重中国市场,尺寸加大,空间优化,成本控制更佳,如车身结构改为钢铝混合,空气悬架及刹车卡钳供应商本土化,降价后市场反响积极。 25:04 蔚来ES8定位与成本优化分析 讨论了蔚来ES8通过降低定位与成本,特别是减少对前瞻性技术的依赖,从而实现价格下调。同时指出,车身尺寸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定位的提升,参考了问界M8与M9的定价策略,表明ES8的定位调整与价格预期相符。 27:52 蔚来ES8定位与做工用料分析 对话深入探讨了蔚来ES8在做工用料上的变化,指出其定位从家族旗舰降至次旗舰,强调了成本控制与市场策略调整。提及与宝马X5副车架的对比,以及与ES7、ES9车型定位的调整逻辑,分析了价格下调与产品定位的关系。 32:50 蔚来ES8价格战对高端车市的影响 蔚来ES8的竞争力对其它高端车型构成挑战,尤其是价格在30万以上的纯电SUV,如i8和model YL。ES8在满足中国市场需求方面表现突出,其价格策略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尽管增程车型仍占主导,但ES8有望扩大纯电SUV市场份额,尤其在30万至40万区间,对理想L8、问界M8等车型形成冲击。然而,对于依赖华为技术或偏好增程的消费者,ES8的吸引力仍存疑问。 37:37 豪华电动车市场分析与蔚来品牌竞争力 讨论了40多万的电动车对普通消费者是否便宜,指出市场上大部分消费者购买的是10万左右的车型。提及未来品牌作为中国豪华电动车品牌,经过时间考验后得到认可。分析了蔚来ES8的价格竞争力及其市场预期,同时讨论了ES7可能的调整方向及成本考量,强调了品牌在设计、服务和技术上的豪华品牌定位。 41:38 蔚来ES8与ES6定位及市场竞争力分析 讨论了蔚来品牌在ES8和ES6车型定位上的策略,指出ES6需升级至接近ES7的水平以保持竞争力,同时分析了ES8在高端市场的定位及面临的销售压力,提及ES8可能吸引L90等竞品用户,但其销量预期仍面临较大挑战。 45:00 ES8市场影响与交付挑战分析 讨论了ES8进入市场可能对蔚来自家车型及竞品i8的销量影响,指出ES8价格策略或导致内部竞争加剧,同时强调了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对交付效率的重视,提醒ES8需克服产能地域限制,否则将面临订单与交付不匹配的问题。 47:27 ES8销量预期与市场竞争力分析 讨论了ES8未来销量预期,指出30万元以上市场潜力,尤其是30万至40万元区间,认为理想i8和Model YL影响销量,L90转单对ES8贡献有限,稳态销量预期3000至4000台。 52:16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与ES8市场定位分析 对话讨论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变化对ES8销售的影响,指出30万至40万元区间车辆需全额缴纳购置税,这对ES8构成利好。分析认为,随着消费者对纯电车型认知提升,大三排纯电SUV市场将增长,而插混车型销量将下滑。此外,ES8与L90虽有市场重叠,但通过价格调整可保持距离,且ES8在体验上更胜一筹。 58:03 特斯拉与电动车市场新挑战 对话围绕特斯拉Model Y及未来电动车市场展开,指出特斯拉车主可能更看重车辆的实用性和保值率,而非智能化等附加价值。未来电动车需通过提供情绪价值吸引非专业用户,销量预计在四五千台左右。面对舆论挑战,品牌需正向引导传播,把握市场机遇。 01:02:12 蔚来ES8销量目标与市场定位分析 对话围绕蔚来ES8的销量目标、市场定位及竞争优势展开,认为ES8需达到5000辆月销量,定位30万元级别市场,强化自动驾驶能力,以实现品牌复苏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本期内容| 本期我们聊聊豪华品牌,这也是本频道首次以豪华品牌为核心主题,此前没有推出过聚焦豪华品牌的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传统豪华品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多重挑战,尤其在电动车转型和品牌策略调整上,面临高端新势力品牌的冲击。不过,随着各大豪华品牌加速新能源转型,并且从今年开始陆续推出重磅新品,传统豪华品牌的反击战就此打响。那么,以BBA为首的传统豪华三强在这轮转型中表现如何?采取何种策略?转型成效如何?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两位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杰克驾势说 以及新锐汽车自媒体@老干部张局爱开车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3:39 奔驰标准科技日:豪华品牌的新叙事策略 对话讨论了奔驰通过举办以“奔驰标准”命名的科技日活动,展现其在生产制造工艺和豪华定义上的高标准,以此对抗新势力品牌在科技感上的优势。奔驰巧妙避开自身在自动驾驶和座舱技术上的短板,转而强调百年豪华品牌的技术传承与标准,成功构建了一个关于old money的故事,相较于奥迪和宝马,奔驰的策略更为高明,有效吸引了目标消费者的关注。 09:15 豪华品牌传播与新势力竞争分析 讨论了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在传播策略上的变化,指出传统豪华品牌传播影响力下降,新势力品牌占据舆论主导。强调豪华品牌需扩大传播范围,如乐道L90成功案例所示,避免局限于细分赛道。同时,奔驰科技日等活动虽好但覆盖范围有限,需更多邀请热爱汽车的自媒体参与,以提升品牌认知度。 12:29 豪华品牌传播困境与扩圈策略 讨论了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在传播策略上的局限性,指出其传播圈子过小,未能有效覆盖更广泛受众,导致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下降。同时,对比新势力品牌在技术传播上的优势,提出BBA需更新传播名单,扩大媒体圈,分层传播以提升声量和影响力。 16:16 奥迪与奔驰品牌策略对比及市场前景分析 对话讨论了奥迪和奔驰在市场策略上的不同表现。奥迪通过南北合作提升品牌声势,推出A5L车型,面临燃油市场困境但也有机会。奔驰则持续讲述品牌故事,回归自身节奏,年内重点产品为国产CLA纯电和GLE,强调叙事期产品布局。双方在媒体邀请和产品规划上各有侧重,展现不同品牌策略。 18:28 奥迪新车市场表现与销售预期分析 讨论了奥迪A5L和Q6L的市场表现,指出A5L三厢车型销量受优惠策略影响较大,预计每月销量约3000台;而A5L Sportback凭借设计和配置优势,预期销量在5000至8000台之间。同时,北方市场对电动车接受度较低,影响Q6L的销售潜力。整体来看,奥迪新车型的市场表现需进一步观察,且存在区域销售差异。 24:08 奥迪车型销量分析与预测 对话围绕一汽奥迪A5L和上汽奥迪的销售策略展开,讨论了A5L可能替代A4L成为销量主力的可能性,同时对Q6L e-tron的销量进行了预测,认为其销量将维持在三位数,偶尔可能突破四位数。 24:58 南北奥迪A5L车型对比与销量预期分析 对话详细对比了一汽奥迪A5L与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价格、配置及市场预期。一汽奥迪A5L价格较低,但入门级动力较弱;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虽价格稍高,但提供溜背设计与无边框车门,配置更丰富。双方车型销量预期均不高,分别受制于销售渠道限制及市场对豪华品牌溢价的敏感度。未来,奥迪或调整产品线以应对市场挑战。 31:47 奥迪Q6L e-tron:智能升级与落地挑战 奥迪Q6L e-tron从亮相到上市历时两年多,期间虽引入了华为的智能驾驶方案,但实际应用中仅发挥出硬件能力的20%,智能座舱的语音交互虽有进步,但部分功能实用性不高。此外,非全系标配的高阶智能配置增加了购车成本,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意愿。 35:20 南北奥迪市场竞争与配置策略分析 对话深入探讨了南北奥迪在市场上的竞争态势,特别是配置策略的差异。南奥迪在配置上巧妙布局,如500元选装全车隔音玻璃,显示出在商业策略上的老道。北奥迪则在功率版本上出现125千瓦的中功率版本,引发讨论。整体来看,南奥迪在渠道建设和市场策略上表现更为成熟,值得关注其未来渠道发展对品牌影响力的影响。 39:18 奥迪A5L与华为合作的挑战及市场预期 讨论了奥迪A5L与华为合作在自驾功能和车机系统上的不兼容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适应性和销量预期问题。奥迪的电子电器架构限制了自驾功能的深度整合,而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车机界面又影响了上市计划。尽管奥迪A5L在人机交互方面有显著提升,但其定位和配置难以匹配当前市场需求,预计销量有限。 43:57 奥迪A4L与A5L市场定位及消费者心理分析 讨论了奥迪A4L与A5L在市场上的表现与消费者心理。A4L因其价格优势和产品体验在北奥迪市场表现良好,而A5L则因技术革新和设计更受南奥迪消费者青睐。分析指出,A4L对北奥迪的重要性在于满足传统消费者对品牌和价格的追求,而A5L则吸引了追求技术与创新的年轻消费者。建议保留A4L以维持市场基盘,同时A5L作为换代产品应注重差异化的市场定位,避免直接冲突。 52:22 上汽奥迪A5L:燃油车创新与电动车对比 讨论了上汽奥迪A5L的200千瓦版本,强调其技术创新,包括MHEV系统和48伏电机的创新应用,与电动车相比,燃油车在动力和乘坐舒适度上的优势,以及购买决策中的技术配置要求。提及了华为与奥迪合作的智能车机系统,以及未来字母奥迪车型的市场期待。 01:01:39 AUDI E:科技与性格的融合 对话围绕AUDI E展开,讨论了该车在科技感、空间设计及定价策略上的独特性。参与者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被车的科技感和性格所吸引,认为它并非追求全面配置的车型,而是有着自己特色的设计。同时,对话提及了上汽奥迪的定价策略,以及AUDI E在驾驶体验上可能带来的优势,认为其底盘调教值得期待。 01:11:01 奥迪新品牌资产与市场竞争力探讨 讨论围绕奥迪新品牌资产及其市场竞争力展开,分析了奥迪字母标作为新品牌构建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与腾势D9等竞品的市场表现对比。强调产品设计、品牌背书及市场适应性对新品牌成功的重要性,指出奥迪新品牌需通过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独特设计与操控体验来赢得市场。 01:17:31 BBA品牌电动车策略与市场表现分析 对话深入探讨了宝马、奥迪、奔驰三家豪华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电动车领域的策略及未来前景。宝马正集中资源为2026年电动车上市做准备,但当前品牌力下降可能影响未来市场竞争力;奥迪押注于全新设计的电动车,但大众集团的整体战略仍不明朗;奔驰设计回归复古,面临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挑战。整体而言,BBA正面临市场转型的挣扎,能否成功突围尚待观察。 01:24:40 BBA品牌关注度下降与未来趋势分析 对话探讨了BBA品牌(奔驰、宝马、奥迪)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下降现象,指出40-50万元级别市场被中国品牌特别是华为系占领,改变了消费者对高端车型的认知。未来三年,BBA品牌可能继续面临挑战,其中宝马强调科技感,奔驰追求稳定性,奥迪则通过渠道改革寻求突破。预测结果不确定,但观察中国市场的表现将对各品牌未来走向产生关键影响。 01:29:36 豪华品牌营销与设计趋势探讨 对话深入分析了豪华品牌如奔驰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和设计风格,特别是奔驰在品牌建设和设计上的持续创新,以及面对市场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同时,提到了中国品牌在国际地位上的探索,强调了销量和技术之外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领导力的重要性。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