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篇·区块链与历史文明的意义】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您好,我是秦宇熙,欢迎来到我书房的一角。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身后的这座石碑模型——罗塞塔石碑,这座黑色玄武岩石碑的长这样,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之所以把它摆在书房是因为它是解开人类文明的密钥。 由于在历史上受希腊化的影响和罗马帝国的统治后 埃及文明在公元3世纪开始没落,之后的千余年间已经没有人可以解读 埃及那些如同神谕 一般的象形文字了。 这块石碑自从1799年(清朝嘉庆4年)出土,上面刻有三种文字:除了其中的古希腊文是可以被解读的,另外两种文字虽然知道是埃及文字,却已经不知其含义了。 终于在1831年,法国大革命刚结束不久之后,一名法国的年轻学者 商博良 依据罗塞塔石碑整理出埃及文字的对照表。石碑上的另外两种文字 分别是 埃及祭司阶级使用的圣书体,和平民使用的世俗体。这三种文字同时记录的是公元前196年 托勒密五世 登基时的情况。 通过罗塞塔所得到文字的“密钥”,将埃及可考的信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至新石器时代。讲到这里 您是否更有兴趣去回顾一下 我历史课程里 讲 辽国- 契丹文字那一期的视频呢? 罗塞塔石碑,在区块链技术领域更像是 精神支柱伴的存在。如果我们能从历史里学到文明的意义,也就意味着站在了规律的一边。这样,我们离智慧和财富也能跟近一步。

2分钟
99+
1年前

73.辽国的内外矛盾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辽太祖之后的 辽太宗 耶律德光927-947在位20年,在执政期间于936帮助石敬瑭灭后唐;从石敬瑭的后晋手中得到燕云十六州;河北和山西丰富和煤炭及矿产。得到燕云十六州的契丹好比得到了前线的武器库和后勤通道。938年 改革辽朝管制,划分为南北二院 实行胡汉分治理,契丹贵族除了本民族文字还要学习汉字。946年 灭后晋不久去世,仅有46岁。这两位皇帝为辽国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大公司”的诅咒,一旦强大后,都不免会因争权夺利发生内斗。 到了辽世宗,耶律阮时 他仅在位4年 33岁时巡游领地时遇刺去世。之后辽国政治活动严重干扰。 我们来介绍一下草原上的统治方式,我出生在新疆听着爷爷辈们讲草原上的故事张大,古时候草原的大罕每年春夏需要巡视各领地的部落酋长,团结各部落以及赏赐物资、统计来年用度。同样各大部落的首领也要寻访每个小部落;所以在外出时住在军帐中,很容易遇刺。这种尚武的新陈代谢在欧亚草原上一致的相同,这是汉文化里很少接触到的。 遇刺后,辽世宗的弟弟 辽穆宗, 耶律璟继位 951-969在位18年,39岁世又被侍从刺杀,辽国内部宗室争利恶化,辽穆宗的母亲靖安皇后萧氏开始进入政治视野;中原这边,正是后周蒸蒸日上的时候,周世宗柴荣更是:不想错过这个契丹内斗的好时机,于是将南征南唐的事情在暂且搁置,有意借机北伐,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在后周的眼里,攻打南唐反而会引起南唐生死存亡的反击,后周担心会因此消耗过大。还不如,将矛头转向和自己有国仇家恨的契丹一方更有利。策略是对的。但是周世宗却在北伐的途中病倒去世了,后周也陷入了内部斗争。于是,时代便给赵匡胤铺垫了机会。

3分钟
99+
1年前

72.辽国建立的过程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与回鹘部落交好的契丹就是这样一只部落。从历史脉络和地理发源层面将他们定为鲜卑系契丹,在北魏时依附于同属于鲜卑系的柔然;唐朝时依附于突厥;安史之乱之前后 突厥罕国被回鹘所灭,契丹又依附于回鹘;对于契丹部落来说,他们的觉醒来自长时间受压迫和屈辱的经历,所以当柔然、突厥、回纥先后在与农耕文明的消耗战中变弱时。契丹民族尚武的基因开始觉醒。 历史上有200余年的时间,契丹统治者征服过的土地,从蒙古高原到中亚低地草原。人类的历史事实从来没有断点,欧亚大陆上草原和沙漠部落的融合从未间断,草原部落向西扩张的同时也会不自觉的带着华夏的文化和制品向西传播,同时也会带来西方阿拉伯世界、罗马世界的物品和故事。辽国与宋国均是这段华夏历史的共同书写者。 由于我们熟悉的宋朝历史从960年宋太祖建国开始,经过宋太宗21年执政的巩固—至他儿子宋真宗接手的997年,再到宋真宗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的1004年。宋朝已经建立44年了。经历过五代乱世的人此时也是垂暮之年。那一代人心中的恐惧随着新生代的长大,而逐渐被社会所淡忘。而在我所讲述的历史故事里,辽国比宋国建立早50多年,辽国不但是五代时期历史的参与者,而且是那股决定五代更替的力量。所以接下来我将用 宋辽的澶渊之盟为枢纽点,主要介绍澶渊之盟以前辽国的发展脉络,以便从事件的多面性 层面来理解该事件。因为【澶渊之盟】是千年来 非常经典的博弈均衡。

5分钟
99+
1年前

70.回鹘-契丹 融合的过程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去回顾一下视频39期《隋唐之前游牧部族的更替》,我们讲了5世纪之前匈奴系、鲜卑系、突厥系等的发展。这一次我们讲述 契丹和回纥。 契丹部落的发祥可追溯至大兴安岭的西拉木伦河 和 老哈河一带(加图), 南北魏时期,还是弱小部落的契丹各首领,依附于当时强大的柔然。我们熟知的《木兰辞》的背景大致就是北魏鲜卑与柔然鲜卑征战时期。之后柔然各部被拓跋鲜卑压制,衰落。 至于回纥这边就要引入突厥系各部,突厥部落兴起于西边阿尔泰山地区的,公元546年突厥统一铁勒诸部,建立突厥汗国。铁勒各部分布在东至大兴安岭西到额尔齐斯河上游一带(贝加尔湖以南至天山山脉之间)。回纥曾经是铁勒诸部的一支,所以回纥曾经也是突厥汗国的臣属。铁勒在历史上册也被叫做 狄历、丁零、敕勒、高车;而回纥部逐渐壮大 大约发生在安史之乱前,平息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他手下有一名骁勇的名将仆固怀恩,他便来自铁勒部落,仆固怀恩推动了回纥借兵给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回鹘凭恃平定安史之乱之功,将大量不堪重用的劣马以高价售卖给唐,经济在这一时期也是突飞猛进。建立回纥汗国,完成回纥部落的精神独立。在其壮大的过程吞并、容纳了许多其他部落,所以逐步被称为回鹘。原铁勒各部中愿意保持中立的部落渐渐溶于契丹,成为后来连接契丹和回鹘的桥梁。大家一定对《敕勒歌》不陌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描写的就是敕勒—回鹘—契丹他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6分钟
99+
1年前

68.宋朝之初的社会背景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宋朝在建立之初需要解决以下几种矛盾,才会避免复制五代的局面: 1、藩镇危机;2、继业危机; 3、社会结构重构的危机; 4、同化败者; 5、日益觉醒的边地民族与观念融合的矛盾; “杯酒释兵权”虽然在历史上是轻描淡写的事件,但确实将 自安史之乱以来250年来藩镇军阀的政治惯性停了下来,掣肘皇权的节度使,在此次事件后解体,宋朝历史上很少发生军队会威胁到政治稳定的事件,岳飞那次情况过于复杂除外。 “杯酒释兵权”体现了宋太祖干净利落的一场阳谋。没有折腾老百姓,对权利中枢也无内耗。解除了藩镇危机后,接下来宋太祖赵匡胤,撤销了殿前都点检—禁军总司令的职位;设立参谋机构枢密院,掌握统帅之权;将中央禁军分解为三个衙门 殿前司 侍卫马司 侍卫步军司 这三个衙门虽然有指挥军队的权力,却没有统帅三军之权,如果没有枢密院颁布的命令三衙一兵一卒不可调动; 而天子则是 兼具 指挥权、统帅三军权、指挥三军之权;天子的军事权利 登峰造极。天子于官僚间的权利差距变大,没有再出现东汉、魏晋、隋唐时期权臣、军事强人侵犯天子权威的事件;至于民政和财政的管理,则是皇帝与士大夫阶层一起分享治理权。从这种角度看,宋朝又是史无前例的将皇权中的财权分享出来的王朝。这部分被分享出来的流动资金,足以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服务业的兴盛以及满足人民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这大概也是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是从有宋一代开始的社会原因。

5分钟
99+
1年前

67.后周的阻力与盼望和平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后周渐渐强大的同时,开始挤压南唐的空间,南唐不断割地献银,从形式上已经开始认同后周的正统。周世宗在占领了淮南盐场后财政充盈,南北的均衡被打破,中原出现绝对优势,楚、荆南亡于后周,后蜀和南唐的联络被切断。中原社会开始稳定,统一之势有目共睹。 正直壮年的周世宗便转向征讨北方的契丹。在不断磨练中,后周的军队战斗力,布阵经验,地勤、后勤、战术 体系化的能力,在一场场战斗中不断完善。 后周的军队,夺回了燕云十六中最南边的 莫州(河北任丘)、瀛洲(河北河间)。很可惜在继续北进时,常年征战和压力下,世宗病倒了。一般这种精力旺盛的人,不病则以,一旦病倒,则是免疫系统扛不住了,油尽灯枯的趋势。 959年年仅39岁的周世宗崩于国都开封;继承周世宗的是其年仅7岁的太子恭帝;皇帝尚小,背后出主意的肯定是外戚家族和宗室。贯穿整个五代, 外戚和宗室也都是新进阶级,深耕的程度不足以渗透到 军政、财政、民政各方面。所以,这群人不管能力如何,都会干掉掌握军队的人,换成便于自己操控的人。 此时,任后周禁军 殿前度点检(禁军总司令)的是赵匡胤。新皇帝背后的势力有意 让赵匡胤领兵出征契丹,然后通过后勤和朝中拉扯,拿捏、暗算、逼其就范。受命的赵匡胤不愿主动出击契丹,本想 休养士兵 熬过这段 政治过度期。其身边将领都明白,即便出征胜利了,分配的功劳也不一定会落到自己身上。没准反而会因功劳招致嫉妒和算计。 赵匡胤及其军队在不安的气氛下出征契丹。夜宿于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站。之后,便有了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黄袍加身的实操落实之人,肯定有其弟弟赵匡义的参与和授权。否则将军们也没底气。960年2月—正月初四,宋太祖赵匡胤接受后周天子的禅让称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禅让,再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杯酒释兵权、宋王朝建立的故事了

5分钟
99+
1年前

66.五代—后汉与后周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讲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五代时期,皇位是很难传给自己儿子的,即使传位还要考虑,他是否能接住?否则 主少或者实力不足,难以压制住内部一起打天下的义子;这就是五代皇权的第一个困境——继业危机。皇权的第二个困境是——军队归属危机;我们后面还会提到这两个困境对宋代的政治影响。 942年,石敬瑭去世后,强硬派武将 景延广支持石敬瑭侄子齐王登基,试图复兴中原武力王朝的独立,却不敌契丹。于946年,辽太宗第三次南侵时灭后晋,后晋朝廷被掳北方,华北地区治安失控,盗贼横行,整个华北平原 氓道化。华夏千年的血缘-门阀贵族社会结构至此瓦解,氏族庄园的小农经济也随之失去了修复能力——另一边,契丹开始驻留开封,思考着如何统治管理华北地区。 五代第四个出场的就是取代后晋的后汉,947年,后晋石敬瑭时期的晋阳节度使,沙陀人 汉姓的刘知远,在后晋陷落后接过接力棒,建立后汉。他曾深得石敬瑭的信任,并力劝 石敬瑭不要向契丹求助,否则内外不稳,腹背受敌。不知道石敬瑭在晚年有没有后悔,但在一个相互中伤、内耗的组织里,他也只能寻求外力的帮助。 刘知远的发家是靠从鲜卑吐谷浑的酋长手中没收了巨大的财富;因为五代时期,吐谷浑和西夏靠着劫路丝绸之路的贸易起家,后期通过盐铁绢这类战略物资贸易中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我们将在讲述西夏崛起的部分介绍。 刘知远还算是五代里有点人性的,做人做事有规矩对属下也公平,乱世里也被民众信任。在登基后的第二年刘知远去世,幼年的儿子即位,当其稍大一些试图收回权利时,太监+大臣勾结 改朝换代,天子隐帝被杀;951年,将军郭威被拥戴即位,这就是五代第五个登场的零时政权,后周。

5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