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攻读
从出版物出发谈论文化、历史与思想

Album
主播:
深焦小主播、黄哲成、林晓筱
出版方:
深焦小主播
订阅数:
15278
集数:
52
最近更新:
1天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以读攻读”是一档从各类出版物出发,谈论文化、历史与思想的播客。我们期待重现经典作品的力量,也注目当下世界格局的最新趋势。我们强调“阅读”的动作,相信“阅读”的价值。深焦Deepfocus旗下子栏目。
以读攻读的创作者...
深焦小主播
黄哲成
林晓筱
以读攻读的音频...

051 在巴黎6年后,我经历了对法国文学的祛魅与赋魅

法国,巴黎,总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文化和艺术气息的地方。无数的艺术家曾在这里工作、生活,同时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作为一个从小对法国抱有热切期待的文艺青年,田嘉伟在巴黎生活了6年。在此期间,他阅读,他写作,在游历巴黎大街小巷的同时,也观察着法国文学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现在的巴黎还是我们想象中的艺术之都吗?那些我们熟知的艺术大师身上有没有不被大家所了解的一面?非虚构写作为什么正在成为某种潮流?法国为什么有数量众多大大小小的文学奖?今天的法国作家更关心什么样的议题,写作中又在尝试什么样的创新? 本期节目,我们从田嘉伟老师的新作《今晚出门散心去》出发,从一个亲身体验的角度,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法国文学。 嘉宾: 田嘉伟 1989年8月生于渝湘黔交界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巴黎第十大学法国及法语世界语言与文学系,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出版法语专著《法国当代作家笔下中国文人的生命与功课》,译有皮埃尔·米雄和安妮·埃尔诺等法国当代作家的作品,上海“普鲁斯特慢读会”主讲人,曾用笔名科西嘉。 豆瓣 @Oberkampf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2024年龚古尔文学奖颁奖现场 时间轴: 00:04:11 《今晚出门散心去》中虚构与非虚构交织的写作方式 00:11:22 法国文学中的非虚构写作传统 00:17:12 法国当代非虚构写作的特色 00:20:52 作为一个外来者来到法国之后,对于法国的印象产生了哪些变化 00:29:53 法国文学批评界的生态 00:38:40 随着时代变迁,对于同一个作家评价的改变 00:41:53 法国出版行业的商业化程度 00:49:45 《今晚出门散心去》中使用的“边缘视角” 00:58:12 法国的各种文学奖对于文学圈的影响 01:06:32 政治正确对法国文学奖的影响 01:10:43 当代法国作者关心的议题 01:16:22 注重个人体验的写作在当下流行的原因 01:19:33 当代法语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型写作 皮埃尔·米雄 涉及作品: 田嘉伟《今晚出门散心去》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驳圣伯夫》 洛特雷阿蒙《马尔多罗之歌》 蒙田《随笔集》 夏多布里昂《墓畔回忆录》 卢梭《忏悔录》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盖乌斯·苏埃托尼乌斯·塔奎卢斯《罗马十二帝王传》 乔尔乔·瓦萨里《意大利艺苑名人传》 马塞尔·施沃布《虚构传记》 埃马纽艾尔•卡雷尔《对面的撒旦》 杜鲁门·卡波特《冷血》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加缪《鼠疫》《局外人》 皮埃尔·米雄《国王的身体》《微渺人生》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 乔治·佩雷克《物》 蒂耶里·拉热《普鲁斯特,龚古尔奖:一场文学骚乱》 杜拉斯《情人》 阿历克西·热尼《法兰西兵法》 蕾拉·斯利玛尼《温柔之歌》 穆罕默德·姆布加尔·萨尔《人类最秘密的记忆》 安妮·埃尔诺《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男人的位置》 马蒂亚斯·埃纳尔《罗盘》《区域》 安妮·埃尔诺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Claude François —— Commed'habitude 中插:Ludovico Einaudi —— UnaMattina 结尾:Richard Sanderson —— Reality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87分钟
1k+
1天前

050 只听黑胶的村上春树,音乐品味到底怎么样?

作为小说家的村上春树大家应该都很了解。作为当代日本最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已经被无数的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研究过。他的小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作为一种现象,与二战之后日本社会、日本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很多的读者都喜欢村上的小说、村上的散文、村上营造出来那种独特的情调。而村上营造出这个世界之所以有如此独特的性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音乐品味与音乐选择。 除了作为作家的村上春树,他还是一个狂热的音乐爱好者。爵士、摇滚、古典,他无所不听,并且把这些音乐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与人物、故事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音乐是村上的另一面。没有音乐加持,村上不会是现在的村上。 那村上春树到底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这些音乐在他的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在听音乐的时候,村上有哪些独特的追求?他的音乐品味又究竟如何?本期节目我们从他亲自撰写的《村上春树的音乐异想世界》,看看村上的音乐品味和音乐选择。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顾悦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诗人,音乐人 微博 @顾悦老师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00:03:47 村上春树与音乐之间的深度联系 00:06:23 作家和音乐家之间的身份切换 00:11:47 村上春树小说中音乐的作用 00:16:30 作家在写作时如何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 00:18:39 如何通过文字来表现音乐 00:27:47 没有技术,只谈感觉,能不能理解好艺术作品 00:33:21 相比起其他媒介,黑胶的魅力和优势是什么 00:40:33 村上春树热衷于黑胶的原因 00:53:01 村上春树为什么如此喜爱西方的音乐 00:57:02 从书中选择的曲目来看,村上春树的音乐品味到底怎么样 01:05:33 还会不会出现和村上春树一样如此热爱音乐的作家 涉及作品: 村上春树 散文《村上春树的音乐世界》《无比芜杂的心绪》 小说《1Q84》 《海边的卡夫卡》 《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听风的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伦纳德·伯恩斯坦《未作回答的问题:伯恩斯坦哈佛六讲》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 Sonata for 2 Pianos in D Major, K. 448:II. Andante 结尾: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_Aria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71分钟
2k+
2周前

049 从铁锈地带到白宫,万斯的悲歌预言了特朗普时代

特朗普总统上台两个月,全世界又一次陷入了震惊和恐慌之中。各种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在重新塑造着美国,也在改变着世界的格局。特朗普从来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我们所熟悉的美国总统。他为何能够当选,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J·D·万斯在《乡下人的悲歌》里给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这本书展示了一个光鲜外表下日益衰败的美国。万斯在书中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对从出生起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的影响。2016年,这本书让万斯闻名全球。如今9年过去,他已成为美国副总统,变成了特朗普的左膀右臂。 为什么中下层白人会支持特朗普?造成他们生存困境的原因有哪些?其他国家中下层白人的处境有何不同?特朗普再次上台后,他们的生存状态真的能得到改善吗?本期节目借时代华语《乡下人的悲歌》2025新修订版上市之机,重回当下的美国,看看那些被时代遗忘的中下层白人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嘉宾: 林垚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耶鲁大学职业法律博士。现为上海纽约大学教师。 公众号:林三土 播客:催稿拉黑 时差in-betweenness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00:04:55 美国底层白人和中下层白人生活境况的区别 00:12:02 美国的空间地理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中下层白人生活的影响 00:18:18 美国中下层白人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00:21:42 民主党为什么没有能够改变中下层白人的困境 00:25:13 工会的衰落对中下层白人的影响 00:30:54 民主党人自己脱离中下层白人的原因 00:34:25 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中下层白人的处境 00:38:29 移民与环保议题在政治话语中被情绪化利用 00:44:17 万斯立场转变和共和党的整体转变的原因 00:47:57 美国副总统角色的真正作用 00:50:44 美国特殊的选举制度对立场极端候选人的影响 00:59:06 特朗普政府改革的影响 01:07:49 万斯和马斯克右翼理念的不同之处 01:13:04 关税政策能不能帮助到中下层白人 01:23:41 美国中下层白人的出路在哪里 J·D·万斯 涉及作品: J·D·万斯《乡下人的悲歌》 南希·伊森伯格《白垃圾:美国四百年来被隐藏的阶级真相》 林垚《空谈》 《乡下人的悲歌》(朗·霍华德,2020)剧照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ringston trio — Where habeall the flowers gone 中插:Peter, Paul &Mary —Puff The Magic Dragon 结尾:John Denver —Take MeHome, Country Roads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90分钟
5k+
4周前

048 沙龙、画廊与小资情调,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布尔乔亚

“布尔乔亚”,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我们总在不经意间使用它,却从未真正理解其内涵。布尔乔亚不仅代表特定社会群体,更承载着一种文明理想与生活方式。它曾被塑造为现代生活范式及思想变革的标杆,如今却遭遇全球性的结构性断裂、系统性衰退与持续性萎缩。 布尔乔亚是随着现代社会兴起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社会阶层,也体现着一种文化、格调和趣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历史进程,而且也为欧美文学留下了独特的韵律与节奏。 究竟何为布尔乔亚?它诞生于何时何地,在历史的复杂变迁之中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又为何逐渐走向消亡?文学作品是如何表现布尔乔亚的兴衰?中国语境下是否存在本真意义上的布尔乔亚? 本期节目以弗朗哥·莫莱蒂专著《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切入,解码布尔乔亚这个令人着迷的文明符号。 嘉宾: 朱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西方批评理论,著有《现实主义的变奏:当代视域中的文学批评域文化分析》,译有《词语的肉身》(合译)、《根本恶》(合译)、《布尔乔亚》等。 王璞 学者、教师、诗人、批评工作者和译者。美国布兰代斯大学(BrandeisUniversity)副教授和比较文学项目主任、重庆大学高研院/博雅学院青年兼职教授 豆瓣 @王璞一零一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The Bourgeois Afternoon or The Terrasse Family - Pierre Bonnar 时间轴: 00:03:58 布尔乔亚概念的诞生与历史流变 00:08:14 布尔乔亚与中产阶级的区别 00:16:30 布尔乔亚在历史叙事与文学想象之间的双重面相 00:25:13 布尔乔亚是如何看待工作的 00:29:09 布尔乔亚精神与劳动伦理之间的关系 00:35:48 18世纪小说文体兴起与布尔乔亚阶层崛起的互文关系 00:39:54 成长小说之中的布尔乔亚形象 00:45:06 为什么说布尔乔亚的生活是散文式的 00:53:03 布尔乔亚的式微在20世纪小说中的体现 00:59:03 布尔乔亚的兴衰与资本主义的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 01:06:34 现代主义文学中布尔乔亚之子的终末状态 01:10:28 当代中国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布尔乔亚 01:17:17 中国文学中的布尔乔亚形象 La sortie du bourgeois — Jean Béraud 涉及作品: 弗朗哥·莫莱蒂《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现代史诗》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拉·封丹《 拉·封丹寓言》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美学》 紫式部 《源氏物语》 拉伯雷《巨人传》 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歌德《浮士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福楼拜《情感教育》《包法利夫人》 司汤达《红与黑》 波德莱尔《恶之花》 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 矛盾《子夜》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Serenade in CMajor, Op. 48:Waltz 中插:Bossa Nova - BossaDu Nord 结尾:Mott theHoople -Saturday Gigs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87分钟
3k+
1个月前
以读攻读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