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公园NorthPark
尘归尘,土归土,公园让给广场舞

Album
主播:
木村拓周、是雅婷啊
出版方:
北方公园NorthPark
订阅数:
8677
集数:
58
最近更新:
11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尘归尘,土归土,公园让给广场舞
北方公园NorthPark的创作者...
木村拓周
是雅婷啊
北方公园NorthPark的音频...

母亲节|当妈妈变老后,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会如何变化?

本期节目是一个提前到来的母亲节特辑。 我们想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和听众聊聊当妈妈退休后的生活,妈妈是怎么开始变老的,妈妈变老时产生的焦虑。以及当妈妈变老后,我们和她的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面对时间匆匆流去的无情,我们做好了陪妈妈变老的准备吗?逐渐走向“中年”的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陪妈妈一起变老? 与此同时,由雅婷担任导演及编剧的戏剧作品《她没有看见我》,5月11日与5月12日(母亲节)时也会在广州云幕剧场演出。这是一部从女儿视角描述母亲形象的作品,希望对这个话题及作品感兴趣的广州听众可以多多关注! (扫码加入北方公园大电台听众群,希望我们可以从这里开始建立新的联系方式!) - 主播:雅婷 嘉宾:依菲、方圆 - 02:35 妈妈退休后会做什么? 05:39 妈妈退休后又去重新找工作,会面临年龄和性别的双重限制。 08:50 退休后的工作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为了缓解经济压力? 10:50 无法成为世俗标准里成功的孩子,我们会拖累妈妈的梦想吗? 16:50 即便儿女开始工作后,这一代的普通父母还是会承受比较大的经济压力。 20:03 雅婷的妈妈好像是突然变老的,与其说发现,应该是妈妈在不用负担我的学费后,终于展露出了变老的样子。 21:36 在经历了亲人去世和家庭变故等事件后,妈妈也会“突然”变老。 23:50 妈妈变老这件事不可怕,但如果我们无法承担她的老去,这个事就会变得可怕。 26:34 金爱烂的《刀痕》。 28:39 《请回答1988》里面关于母亲的桥段,“人在放弃自尊的时候才最强大”。 32:15 妈妈关于变老的焦虑。 33:50 关于妈妈不喜欢被和年轻人称作“阿姨”这件事,这个称呼背后默认了一个人部分社会功能的消失,需要被别人照顾。 41:27 被消费注意和容貌焦虑困扰的妈妈。社会评价会对肥胖和衰老贴上道德标签,好像这主要是因为人的不自律。 45:50 妈妈关于生病的焦虑。 48:50 独生子女一代对父母生病这个事会尤其焦虑和孤独。父母的兄弟姐妹会在他们的父母去世后,一起回忆父母,但是我们该和谁诉说这种伤痛呢? 52:37 从控制逃离的叙事出走后,“中年”的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58:40 无论我们会被什么社会标签所束缚和标签,还是会在妈妈的眼里感受到自己生命的重量。 - 片尾音乐:世上只有—容祖儿

69分钟
99+
11个月前

Vol.57 | 与《东四十条》两位导演聊聊拍电影和找鸽子

正在北京国际电影节“镜界单元”展映的《东四十条》,是一部以北京鼓楼为背景,描述一类没有在主流社会价值系统中展开生活的年轻人精神状态的电影。这是我的说法。如果按两位导演覃牧秋和詹涵淇的说法,则会更轻描淡写一些,例如“一部鼓楼社区电影”,“一部晃晃悠悠的散步电影”,“讲述两个年轻人寻找一只重金悬赏的鸽子的故事”。 影片本身呈现出一种温柔、轻松的质感。电影中对人们刻板印象中的“鼓楼生活”(音乐场景、精酿酒吧、各类“亚文化”社群......)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呈现;生活在其中的两位主角各自的烦恼和忧愁也没有浓墨重彩的表达。充斥在影片中的只是谈话和散步而已。甚至两位主角,“东四”和“十条”,在全片中实际上从未真正对上话,像总是不在一个对话频率上,但从来没有停止谈话。 他们自说自话,只是结伴而行。也许这就是一种“鼓楼”。 我和两位导演认识颇久了,也见证着《东四十条》的创作过程。坦白说,要直到很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在拍摄一部完整电影,而不是一系列发布在社交网络上的短片。也许这是因为影片的筹备和启动在当时的我看来都太“草率”了——两位没有电影制作经验的鼓楼人,真的可以说拍就拍、捣腾出一部电影吗? 然而这正是他们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一种工作方法:凡事想到20%就去做、做了再说;因地制宜,老天爷给什么就用什么,不要太“用力”;尽量不要在过程中感受太多痛苦,让电影创作变成一件能令你感受到快乐的事情本身。 在北影节展映前,我和覃牧秋、詹涵淇约了一期播客,聊了聊他们做这部电影的出发点、过程中的体验,以及“鼓楼”对他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害不害怕自己有一天会面对那个离开与否的艰难选择。 主播:木村拓周 嘉宾:覃牧秋、詹涵淇 - 02:00 《东四十条》是一部怎么样的电影? 06:15 拍电影的想法起源:不上班、失恋、无聊和焦虑 09:30 没钱有没钱的拍法,一个事情想到20%的程度就应该开始做 13:00 “老天给什么就拍什么”的即兴工作哲学 19:18 为什么喜欢(生活在)鼓楼? 24:45 中关村人误入鼓楼的小小震撼 31:30 “鼓楼失格” 36:30 也许有一天会离开,但现在仍很希望自我被鼓楼塑造 47:15 在大家的帮助下,《东四十条》是一部能量很强的片子 53:00 参加电影节、接触到电影行业的感觉(其实也没什么感觉) 01:00:55 拍摄过程中的感动/快乐时刻

75分钟
99+
1年前

Vol.56 | 从《坠落的审判》聊起:“女性危机”和“男性失败”

《坠落的审判》上周正式上映了,大家看了吗? 本期节目我们聊聊这部电影带给主播和嘉宾的感受:在今天,“登上舞台”后的女性仍然要面对的多重挑战;失落时代中滑落的男性是否失去了表达痛苦的语言;亲密关系中微妙的竞争;作为中国人在观影中我们感受到的小小文化休克...... P.S. 节目结尾提到的,雅婷导演编剧的戏剧作品《她没有看见我》,即将于5月11日和5月12日(母亲节)在广州云幕剧场演出。这部戏剧作品是一部女性主义轻喜剧,主要从女儿的视角书写妈妈的生活。创作过程也得到了北方公园编辑部的诸多支持,还请感兴趣的朋友们多多关注!作品开票后,雅婷会将更详细的资料补充过来! -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 本期嘉宾:捏一横 - 02:00 雅婷自动代入女主角视角,像在观看希区柯克式的惊悚片; 05:10 一横被陌生的法国庭审过程吓到; 08:45 影片开头的《P.I.M.P》的暗示,以及黑人皮条客的性别和种族交叉性; 11:10 自杀还是她杀? 16:35 如果《消失的女孩》是男性的危机,《坠落的审判》是不是女性的危机? 21:28 当伴侣发展得明显更好,我们能大声说出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另一半吗? 32:20 失败男性的失语; 40:25 “受害者心态”意味着什么? 45:10 观影中的“老中时刻”; 55:00 男性女性对婚姻的期待之区别; 57:40 影片的北大映后交流风波,以及雅婷经历过的类似场景; - 片头片尾音乐:Chopin: 24 Préludes, Op. 28 - 4. In E Minor (1974 Recording), Maurizio Pollini

63分钟
1k+
1年前

Vol.55 | 你我童年好像不一样(下):离家求学阶段,我们的选择被什么影响着

接上期:不知不觉我们已经长成真正的“大人”。现在的我们,和小时候所想象的未来处境,差别大吗? 本期节目,雅婷和木村两位主播,从各自的成长史出发,试着回溯我们是如何经历一个一个成长阶段走到今天的。我们当时怀抱着什么样的问题、不安和期盼?什么文化作品和消费行为,参与塑造了我们的自我,甚至牵引着我们在其后人生阶段所做出的重要抉择?如果往前看正在变得困难,时不时回顾一下来时的路,也许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自己的理解,补充继续前行的能量。 节目录得有点长,分为上下集发布。如果你还没听过上期,欢迎点这里收听。 你的青春期又被什么影响着?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讨论。 -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 - 00:00 我们看过的杂志/纸媒 02:00 雅婷大学前对北京的幻想,报刊亭对小镇青年的影响 09:00 木村青春期接触到Hip Hop音乐,“TVB价值观”被刺破 12:50 美剧《欢乐合唱团》,开启了雅婷对去往大城市以及大学社团生活的憧憬 18:20 我们(有些受挫)的大学生活 22:40 社团活动和考研经历对雅婷的积极影响 25:58 木村的身份困惑在大学时期的还魂(以及一扫阴霾) 29:20 我们这类人:生活经验仍被现代问题环绕着,精神空间却被动(或主动)思考着后现代议题? 35:00 结尾:过去的经历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也许已经成为了自己当初会喜欢的人

39分钟
99+
1年前
北方公园NorthPark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