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3 董宇辉东方甄选分手,顶流IP是企业的春药or毒药?

董宇辉离职了,刚刚东方甄选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宇辉出于职业抱负、对其它事业投入和个人时间安排的综合考虑,不再出任公司任何职务,此决定即日生效。董宇辉以人民币7658.55万元价格买下与辉同行100%股权,与辉同行独立运营。 本期我们邀请到嘉宾判官(即刻:_判官_,公众号:判官老司机) 董宇辉和东方甄选事件,《姜就一下》做了六期节目,欢迎大家复习: vol.73 董宇辉与东方甄选,公司内部管理问题下的主播与平台的关系 vol.75 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之后,董宇辉和俞敏洪的合体直播说明啥? vol.76 罗永浩炮轰东方甄选,董宇辉还能干多久? vol.78 董宇辉俞敏洪东方甄选复播,为什么感觉所有人都赢了? vol.133 董宇辉东方甄选分手,顶流IP是企业的春药or毒药? vol.134 董宇辉离职了,为什么俞敏洪扶马送了一程? 【时间轴】 00:58 离开东方甄选,对于董宇辉就是最好的结果吗? 02:21 IP的本质是一种艺人 04:58IP不可避免会被粉丝影响 06:53职场人做IP,在公司会被同事、领导“背刺”吗? 07:50当员工比老板红,老板能接受吗? 10:24上班同时搞副业这种事情通常是可做不可说的 12:09 实话让人很难接受,大部分人做IP是不会红的 13:47 都在鼓励做IP,这件事情真的好吗? 17:07 部分的时候其实很多人做IP是不会红的对。 19:15 老师可能天生适合做IP 22:18 不仅是选择孵化IP,甚至任何事情都应该是筛选概念的 24:40 承认IP的偶然性 26:30 构建与维护个人IP:背后的商业与文化考量 28:07 IP和合作团队之间利益如何绑定 31:34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生意,当IP可能也是第一次红 34:26 当一个IP在一家公司不是老板的时候,怎么做才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嘉宾金句】 判官:东方甄选两次事件后,做过生意的人,大都同情老俞,打工人则很多站董宇辉。因为后者不明白什么是商业规律,什么叫举全公司之力才成就了一个人。 所以去年底的“铁公鸡”事件后,我开始成了罗黑。 罗永浩是做过生意的,前边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懂,但就是抓住机会讲些打工人爱听的,对老俞落井下石。 这个人并不是仗义,是坏。 【最新进展】 面对争议,7月26日东方甄选举行股东交流电话会议,俞敏洪回答了诸多问题。 在会上,俞敏洪解释了与辉同行成立之初由北京新东方讯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的原因。他表示,当时考虑的是与辉同行和东方甄选两个平台同时发力,无论从业务体量还是利润上都将有所增加,这意味着上市公司股份的价值将得到提升。“在此前提下,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无疑比单独持有子公司的股份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收益。 俞敏洪称与辉同行成立之后,他没有给董宇辉业绩要求,当时告诉他文化图书、作家访谈、文化旅游都可以做,货想卖就可以卖,不卖也可以。 在他看来,分手时没有办法的行为,因为频繁的舆论攻击使得试图实施的战略布局根本无法落地,因为任何细微的举措都会立即引发猛烈的网络舆论攻击。这导致东方东方甄选业绩看似在增长,然而实际上,公司的股价却变得愈发波动不安。 他透露,自己和董宇辉没有矛盾,但其个人现在、未来任何时候都不会参与与辉同行的资本运作和发展,因为自己是东方甄选的董事长兼CEO。但东方甄选不可能再出现某个主播成立工作室的现象或者像董宇辉这样的运作模式。 【事件资料】根据俞敏洪个人解释信、各家报道综合资料: 根据公告,俞敏洪将与辉同行公司的100%股权出售给董宇辉,代价7659万元,这个价格是与辉同行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未经审核资产净值。 俞敏洪就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称,宇辉持有与辉同行所需的股权购买款,他也按符合上市公司规则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方式予以安排支付。“这句话的意思是,宇辉购买公司的钱我安排了,公司是送给宇辉的。” 根据东方甄选公告,自2023年12月22日成立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与辉同行实现纯利1.4亿元。俞敏洪把与辉同行的全部净利润奖励给宇辉。也就是说,董宇辉拿走了1.4亿净利润,并用其中的7658.55万元向东方甄选支付与辉同行的股权,还剩余7000万。 此外,为了确保与辉同行业务的正常运营,东方甄选将研发好的信息系统无偿交付与辉同行使用。除了资金和业务,俞敏洪甚至还帮董宇辉找了新的办公场地。四天前,董宇辉带着与辉同行搬出新东方大楼,搬进互联网金融中心,这个场地是由新东方资产团队帮忙寻找并装修。 对于董宇辉离开的原因,俞敏洪归结为舆论让东方甄选和与辉同行产生了隔阂。 【嘉宾简介】 判官,现实生活中的李总,曾经的产品经理。公众号“判官老司机“、即刻“_判官_”。虎嗅2017、2019年度作者,著有《产品觉醒》一书。 【判官参与姜就一下往前节目】 vol.129 十年个体户的经验分享:副业、自媒体、一人公司与上班 vol.130 判官:A面科技自媒体,B面网络个体户 【特别感谢】 剪辑老师临时加班加点的赶工。 【制作团队】 主播/运营/统筹:姜旭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kol的一切,特别是财经kol一切的播客。 跟各种内容KOL聊创作心法,帮助内容人渡过新手期和瓶颈期。 主播叫姜旭,想做最懂商业财经内容传播的女人。 如果您想要加入听友群,交流【自媒体】、【职场生活】的话题,您可以添加微信:jiangjianghao2023 邀请您进群。

41分钟
1k+
9个月前

vol.132 为什么说你工作五年以后,一定要做你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

其实我很想把这一期标题写成“威尔王坚持大王”。 威尔王坚持做了很多事情,比如2015年开始坚持写作,最近一年坚持更新对谈播客、读书视频播客,甚至还有先天条件有限,还能克服坚持口播内容。 我和威尔王有类似的职业路径,甚至我们可能都换了很多份工作。 我们也会有感慨,为什么说你工作五年以后,我们会建议一定要做你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 【时间轴】 01:07 除了大厂上班之外,坚持做对谈、做读书的播客 03:57 威尔王最近日常生活兴趣和播客主题:北京的咖啡店 07:12 威尔王起步工作:公关公司 08:46威尔王不算纯素人,算在业内小有名气吗? 10:04个人品牌与职场发展:从制作人到大V的转变 12:57 威尔王是北京有名的泡澡博主! 15:05 进领英,还被动变成微软员工啦! 16:00 威尔王职场上最自由的一段时光:创造想要的内容 19:14 每进入一个行业,希望带来一些新东西 35:14 威尔王有流量焦虑吗? 38:00 你能坚持连续500天吃同一碗面条?一年游泳200次吗? 38:20 威尔王从2005年开始就坚持内容创作了 39:30 威尔王是如何做时间管理 42:20 威尔王最近感兴趣的话题“情绪价值” 50:00 播客能提高个人注意力? 【嘉宾简介】 威尔王,《职业离想》、《Will有源头》播客主播,在线图书《又是不想上班的一天》作者。 【制作团队】 主播/运营/统筹:姜旭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kol的一切,特别是财经kol一切的播客。 跟各种内容KOL聊创作心法,帮助内容人渡过新手期和瓶颈期。 主播叫姜旭,想做最懂商业财经内容传播的女人。 如果您想要加入听友群,交流【自媒体】、【职场生活】的话题,您可以添加微信:jiangjianghao2023 邀请您

59分钟
1k+
9个月前

vol.131 你该如何成为老板的「嫡」?

你有没有关注过你在的团队里有没有嫡系? 嫡系之所以成为嫡系秘诀是什么? 你讨厌职场里的嫡系吗? 有些话能说不能做,有些事能做不能说。 【米姐在姜就一下往期节目】 北大十年,从互联网到国企 不想上班的你,到底在情绪低落什么 【时间轴】 02:09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老板的嫡系? 10:36 嫡系是不是职场厚黑学 11:22 职场中的嫡系与利益交换 21:21 你为什么觉得每天拼死拼活做表格不是丧失尊严,和老板交朋友就丧失尊严了? 21:28 给老板买咖啡,无法体现我的才华 23:45 如何了解自己的老板? 27:00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挑战人性 30:29 我和老板男女有别,关系咋把握尺度 34:22 年轻人在职场中得体地请人帮忙是加分项 38:57 说出我和老板关系好,让我感觉羞耻 40:07 跨部门如何交朋友? 42:32 为什么大家又开始关注嫡系这个问题了? 45:12 为什么简历和入职信息里让你写你父母的职业 50:50 为什么他和我一样,公司招他没有招我? 55:30 如何看待职场里的老派行为? 【嘉宾简介】 米姐,北大毕业,ENTJ,曾经年薪百万大厂搬砖,北漂十年,在35岁那一年上岸国企,有小红书账号“上岸的米莱(米姐)”。 【特别感谢】 汪惟老师指点的标题。 【制作团队】 主播/运营/统筹:姜旭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kol的一切,特别是财经kol一切的播客。 跟各种内容KOL聊创作心法,帮助内容人渡过新手期和瓶颈期。 主播叫姜旭,想做最懂商业财经内容传播的女人。 如果您想要加入听友群,交流【自媒体】、【职场生活】的话题,您可以添加微信:jiangjianghao2023 邀请您进群。

60分钟
12k+
9个月前

vol.130 判官:A面科技自媒体,B面网络个体户

上一期判官老师作为嘉宾的vol.129 十年个体户的经验分享:副业、自媒体、一人公司与上班反响热烈,这一期我们就走进判官老师的另一面,作为科技自媒体人,判官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时间轴】 00:31 自媒体更新频率这么低? 02:21 喷快手会影响甲方关系吗? 03:20 是“米黑”也是“快黑” 04:30 《快手往事:得老铁者,失天下》做了多少准备? 07:34 学生时代的创作冲动 09:09 判官的佛系自媒体生涯 11:56 《产品觉醒》这本书的由来 13:51 做个体户比做自媒体更有性价比 14:27 行业变化给自媒体老师带来的影响 18:09 在国内很难只靠创作能力活下来 20:11 2021年,产业内容的兴起已经是趋势 24:11 平台流量增长停滞和普通创作者没关系 37:19 做个体户是因为家庭影响吗? 38:27 大学做小生意,偶遇刘强东 47:13 给想做自媒体的听众的建议 【嘉宾简介】 判官,现实生活中的李总,曾经的产品经理。公众号“判官老司机“、即刻“_判官_”。虎嗅2017、2019年度作者,著有《产品觉醒》一书。 【本期福利】关注并评论本期内容有机会获得图书《未来十大趋势》 本书作者玛丽安·萨尔兹曼(Marian Salzman),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全球传播高级副总裁、全球思想领袖、趋势预测者和传播专家。萨尔兹曼在广告、公共关系和前沿技术领域拥有超过三十年的丰富经验,因她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考,使其被《福布斯》评为世界五大趋势预测者之一,《公关周刊》的年度公关专业人士。 每年11月,萨尔兹曼都会定期发布关于未来一年的趋势预测报告,这些报告都会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她的智慧和洞见不仅限于预测报告,还著有包括《下一步:近期趋势》(NEXT: Trends for the Near Future)和《下一个现在:未来趋势》(Next Now: Trends for the Future)在内的二十部作品,深入探讨了未来趋势的各个方面。 在《未来十大趋势》中,萨尔兹曼继续她的预测:未来的工作模式将是一个人管理一堆机器人,科学家将研发出可吞噬塑料的“超级酶”,全球科技公司和医疗卫生部门将合力构建传染疾病预警系统,新一代的3D打印机将能生产出复杂的实物产品,未来木头可以取代钢铁、混凝土、塑料甚至电子产品…… 萨尔兹曼游走于不同的技术和时间之间,将商业、生活、消费、家庭及娱乐等元素相互连接,为我们解读十五年之后的新世界提供了前瞻性的洞察。 【制作团队】 主播/运营/统筹:姜旭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kol的一切,特别是财经kol一切的播客。 跟各种内容KOL聊创作心法,帮助内容人渡过新手期和瓶颈期。 主播叫姜旭,想做最懂商业财经内容传播的女人。 如果您想要加入听友群,交流【自媒体】、【职场生活】的话题,您可以添加微信:jiangjianghao2023 邀请您

53分钟
99+
9个月前

vol.129 十年个体户的经验分享:副业、自媒体、一人公司与上班

从办公室小李到网线那头的李总,总共需要几步? 我请到了科技自媒体人判官分享他的人生另一面。 【时间轴】 00:20 个体户vs 上班族:追求自由与稳定性之间的抉择 11:42 个体户:获客能力比业务选择更重要 17:15 线上线下业务不同的获客策略和挑战。 21:52 个体户的坏处 23:18 可能算是个体户的好处:错峰社交 23:53 作为个体户,你如何面对世俗压力? 27:31 逃离体制与追求自我价值:一位高校子弟的个体户之路 38:34 合伙的最常见的问题是赚到钱然后散伙了 39:40 想做个体户:职场人先从副业开始 40:53 不管做不做副业,你都应该经营你的社交媒体 41:22 为什么领导的精力都特别旺盛? 44:52 我不建议任何人主动辞职出来做个体户 46:12 他讲给你1234的时候,你就知道他惦记你兜里那1234了 46:27 其实不是因为技巧而成功 59:00 什么样的业务最好做?要么就帮60分的人提到80分,要么就是帮80分的人提到95分。 1:00:00 自媒体可能越来越富人化? 【嘉宾简介】 判官,现实生活中的李总,曾经的产品经理。公众号“判官老司机“、即刻“_判官_”。虎嗅2017、2019年度作者,著有《产品觉醒》一书。 【嘉宾金句】 1.判官:IP孵化、操盘手、咨询……但凡要讲案例,一定讲成功案例,但这个成功是要有一个基数做保障的。 你的业务里、这些基数里,有一些人是给你贡献纯利润的,你知道这人不行,但他愿意交钱,你收就好了。 还有一些人是给你贡献案例的,这些人你可能没法持续赚他的钱,但是通过做他,你可以去吹说这个IP是我做的,雷军是我孵化的,周鸿祎是我孵化的,你拿着这个再去割第一类人。 做这类生意、甚至做很多生意都是这个逻辑。搞招商加盟的,也是这个逻辑。他不停的去吹嘘去包装挣到钱的人,实际上这些人两个原因,一个可能是他运气好,再一个就是他本身执行力很强,没有你他也能挣到钱、他也能做出来,不管是开店还是做IP,他也能做出来。 2.判官:有朋友建议我做某个toB行业的长尾生意,理由是这个行业某家乙方的客询量太大,每个月都有几千个小企业的客询被无视。 我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些被无视的,根本不是合格的客户呢,比如想要的订制功能很多,能给的钱很少。 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有价值。有能力为需求买单的,才是客户。 【姜就一下往期相关内容推荐】 vol.55 你想做别人的生产资料,还是你想拥有生产资料? vol.77 打工人如何开展副业?如何过渡到一人企业?实操版 【制作团队】 主播/运营/统筹:姜旭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kol的一切,特别是财经kol一切的播客。 跟各种内容KOL聊创作心法,帮助内容人渡过新手期和瓶颈期。 主播叫姜旭,想做最懂商业财经内容传播的女人。 如果您想要加入听友群,交流【自媒体】、【职场生活】的话题,您可以添加微信:jiangjianghao2023 邀请您

68分钟
2k+
9个月前

vol.128 网上的配音训练营靠谱吗?学了能接到工作机会吗?

学了配音训练营,真的能接到商单吗? 【时间轴】 00:20 配音训练营靠谱吗? 07:48 配音演员的培训和收益成正比吗? 15:11 音频平台的运营模式 23:55 AI在配音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35:29 AI课程和知识产品靠谱吗? 49:46 知识付费业务的挑战与问题 58:49 课程平台运营中的困扰 1:03:19 个人用户如何选择知识付费课程 1:08:49 对支付类产品定价与付费模式的建议 【一些相关信息】 当前,我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市场上,部分制作精良的有声书(剧)平台收购价可达每小时数千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录制有声书赚钱的机会。 新华社记者发现,有些商家乘机在网络平台推销各类“声音培训班”。有些培训班大多先以“免费专业声音培训”“帮联系高收入兼职”等承诺招揽学员,但学员们在高价购买课程后,并未能实现广告所称“轻松月入过万”“培训完保障就业”,有的甚至还背上网贷。 套路:门槛低、赚钱多、赚钱快、躺着赚 有些“声音培训班”揽客套路明显。 第一步,“低价课”“免费课”玩命忽悠你听课。记者发现,“声音培训班”大多设有“训练营”“试听课”等收费极低甚至免费的短期培训课用于吸引学员。 第二步,“既好学又好赚”免费课变“洗脑壳”。记者体验“喜X教育”声音训练营课程发现,其中与播音、配音专业技术培训直接相关的内容占课程总时长非常少,大量时间被培训导师用于向学员灌输“零基础学习两个月兼职月入三五千”“在家录有声书一小时能赚上百元”“全职有声书主播月入30万”等观念。 第三步,承诺“能赚更多”“能派工作”,实为卖高价课。“熊X教育”培训导师声称:“即便是新手,接受进阶培训后每个月赚5000元左右很轻松。” 记者被告知,“进阶培训课”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时间短则两个月,长则半年。 推销高价课的多家机构都强调能为学员“派单”(提供兼职机会)。“喜X教育”训练营向记者承诺,进阶课程毕业学员通过考核后即可进入“专业试音池”,长期享有优先为喜马拉雅等大平台录制有声书赚钱的机会。“熊X教育”则声称拥有大量录制有声书的“内部机会”等仅供进阶班学员享受。“好X微课教育”则给记者发来一份列有多家知名有声平台的名单,暗示能够从这些平台 【嘉宾简介】 小满,播音专业,曾经某厂课程制作人。 【制作团队】 主播/运营/统筹:姜旭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kol的一切,特别是财经kol一切的播客。 跟各种内容KOL聊创作心法,帮助内容人渡过新手期和瓶颈期。 主播叫姜旭,想做最懂商业财经内容传播的女人。 如果您想要加入听友群,您可以添加微信:jiangjianghao2023

73分钟
99+
9个月前

vol.127 财经内容是下狗最好逆袭的赛道

这是一月份在上海录制的内容。 这是楚团长提出的命题。 下狗文化现象是指在一场比赛中不被看好的或者相对弱势的那一方这个词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国外的非法斗狗,当时是指在比赛中被打败的狗,即失败者。后来这个词的含义有所偏离,现在多用来形容在竞技体育中,人们普遍认为会输的或者处于弱势的一方。 下狗文化现象在体育比赛中尤为常见,当一支队伍或选手在实力上明显弱于对手时,他们往往会被视为下狗。然而,正是这种不被看好的状态,往往能激发出他们的斗志和潜力,从而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这种逆袭的故事在体育界屡见不鲜,也是下狗文化现象的魅力所在。 另外,下狗文化现象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理预期和态度。在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时,人们往往会认为弱者没有胜算,从而忽视他们的潜力和可能性。然而,正是这种被低估的状态,让下狗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展现自己的实力和价值。 所以为什么我们说财经内容是下狗最好逆袭的赛道? 【时间轴】 00:10 内容创作与互联网创业的趋势 04:34 内容业务与挑战:高效、创新与自我超越 09:04 职业转变与挑战:从土木工程到互联网财经 14:44 求职历程:从校园到财经新媒体 20:56 热情与机遇:探索内容创业之路 24:57 内容行业从业者的成长与基础打磨 31:28 财经内容运营的挑战与策略 38:37 年轻内容运营者的成长与转型路径 45:02 内容创作与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52:29 如何在财经内容领域脱颖而出 01:07:07 内容创作与粉丝互动:打造铁粉关系的重要性 01:47:49 如何判断财经内容的价值与质量 01:14:57 财经内容制作与投资者教育:挑战与机遇 【嘉宾简介】 杨天楠:“听懂涨声”主播、长波工作室主理人,曾任「远川研究所」副总经理,在「第一财经」从事过包括广播主持、编辑记者、导演和内容运营等各类岗位。 楚团长:知名基金财经大V,有公众号、微博、播客“楚团长聊聊天”。 【制作团队】 主播/运营/统筹:姜旭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kol的一切,特别是财经kol一切的播客。 跟各种内容KOL聊创作心法,帮助内容人渡过新手期和瓶颈期。 主播叫姜旭,想做最懂商业财经内容传播的女人。 如果您想要加入听友群,您可以添加微信:jiangjianghao2023

85分钟
99+
9个月前

vol.122 大厂离职员工一年花六位数上课,现在过的怎么样?

大厂离职员工走向身心灵赛道以后,年入百万了吗? 不,每年在花六位数上身心灵的辅导班。 【时间轴】 00:20 离开大厂,投身身心灵赛道? 06:03 在大厂工作,情绪内耗很大怎么办? 14:36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整理发票 18:30 如何提升内心能量 24:42 如何看待心理咨询的作用 33:20 心理咨询与身心灵 37:39 疗愈课程与灵修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44:39 产品化与工具化的区别 50:50 尊重不同的信仰体系 【嘉宾简介】 张成翼:“万物皆可盘”打工人,前字节内容运营,一直从事内容运营与知识付费。每年花6位数在上课,现在一边打工一边寻找人生新活法。 【金句】 1.「把自己产品化」+「信任之网」=「一个时代的红利」 2.初入职场时,有一位前辈和我说过一句话:“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把自己工具化的,大公司的高管都是插件人。肯定首先是工具属性,然后才是个人属性”所以,在我的认知里,人受环境影响的异化和工具化,是一个必然的事情。我自然花了很多时间,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工具,能够尽可能适应环境对我的要求。所以,我不觉得成为一个工具人有什么问题,一个人就首先应该成为工具人。 3.个体的价值是在比之前放大的,尤其是,当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公平优势时,这种价值放大就越来越明显。自己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对于某件事的相对更深入的认知,哪怕只是对一件事相对更强的兴趣,都能成为一种独特的优势。这就让创新的空间被放大了。只要足够有差异性和独特性,就具备了优势。与此同时,越来越来成熟的互联网产品和技术发展,也是重要的外部环境趋势。一个在某一方面有着独特优势的个体,更容易通过个人IP的方式,完成商业的闭环。 这个时候,你作为一个个体,无论是创业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不太需要一个特别复杂的组织协作,这也是个体能够走出“把自己产品化”这一步很重要的原因。在这个时候,你售卖的,不再是你的某个具体的技能,某个产品或课程,而是你的生活方式,你的能量状态和你这个人。 那么,你这个人就是一个产品,做自己,你的热爱和生活方式,就是把自己产品化的方式。大家购买的,就不再是一个商品,一个技能,而是对你的认可、信任和向往。所以,把自己产品化,也可以表述为,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自媒体的杠杆,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插件。 【制作团队】 主播/运营/统筹:姜旭 如果您想要加入听友群,您可以添加微信:jiangjianghao2023 【最近的一些日常】 最近去了长沙:

54分钟
99+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