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
不一样的心理学视角

Album
主播:
Whale鲸鲸
出版方:
壹心理app
订阅数:
11910
集数:
30
最近更新:
3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心理周报」音频节目,由壹心理app出品,用轻松谈话的方式,每周给你不一样的心理学视角。世界和我爱着你。
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的创作者...
Whale鲸鲸
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的音频...

越休息越累:停止精神内耗,正念是一剂解药

【本期嘉宾】 王亚南 国际机构BACB认证的行为矫正师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临床咨询硕士 王翼 高校心理学讲师,心理治疗师 英国邓迪大学心理学硕士 美国贝克认知行为治疗研究院规范化培训 【本期内容】 本想好好休息放松一下,结果“休息”之后,疲惫感没减少可能更甚。 脑海里经常充斥着各种 Monkey mind,总有种“坐地日行三万里,啥也没做但很消耗自己”的感觉。 这很可能是我们误会了休息,才使休息变得无效。什么是真正的休息?怎样休息才更高效呢? 高效休息的核心:跳出担忧,聚焦当下 a. 刷手机不能让大脑得到休息 刷手机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带来愉悦感。但大脑仍然在抓取和分析信息,并未真正休息。 打游戏、和朋友聊天等也一样。它们是种奖励,却很难让大脑真正地放松。 b. 什么都不做,大脑也会“自运转” DMN 具有自发认知的特性,也就是说,大脑在不受控制地思考。例如,发呆或走神时,我们并未刻意地思考,却冒出各种想法。令人震惊的是,由 DMN 主导的自发认知消耗大脑能量的 60% 左右,而大脑执行具体任务的能量仅消耗 5 %。使大脑疲劳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不受控制的想法。 c. 怎样才能抑制 DMN 的运转? 冥想能让不受控制的思考减少。跑步的体验和冥想相似,都是从日常的担忧中跳脱出来,放空大脑,获得真正的休息。 3种高效休息的具体方式 如果你像开头的读者一样,工作之余也很难得到彻底的休息,那么以下3种高效休息的具体方法,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a. 给自己留一个 “偷懒日” 偷懒日是正念指导者释一行提倡的休息方法。 面对大量事务时,我们可能觉得抓紧时间不休息地工作,能够最快地完成任务。可这样也许会陷入工作压力与担忧中,无法提高效率。 不妨留个 “偷懒日”,让自己暂时从工作压力中跳脱,恢复能量。 b. 写下担忧,进行认知重评和调整 担忧并不总是客观的,压力大可能是高估了工作任务,低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妨先将自己的担忧写下来。 一旦我们意识到头脑中不可控的担忧,并重新思考和评估后,担忧的程度就可能下降,进而降低能量消耗。 c. 培养随时切换工作和休息模式的能力 身体和主观意愿,虽然从工作切换到生活了,但大脑依旧处于工作模式,很难获得好的休息。 怎么做可以培养随时切换模式的能力呢?来播客里找答案吧~~ 『心理周报』电台,壹心理首个心理播客! 好好聊心理,每周邀请不同行业、学派专业人士之间碰撞,一起获得思维升级。 当大咖遇上大咖,观点碰撞观点,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火花? 干货爆料+思想交汇,等你参与体会

60分钟
14k+
3年前

抑郁是爱的瑕疵|可以不快乐,但别成为自我攻击的武器

最近出台的新政策,就对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但我们到底是要减少抑郁症,还是减少“焦虑、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而有时我们总是emo,是因为可以不快乐,还是错将TA变成自我鞭笞的激励工具? 01 抑郁症是病,想开没有用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不是到外面散散心、想开一点就能解决的,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 同时,和成人抑郁症患者不同,青少年与社会连接微弱,难以有效求助,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的痛苦隐没在学校和家庭的方寸之地,无声地蔓延。 02 保持微笑,是种自我保护 所有的努力,在短时间(以年计),没有回响,患者父母的焦灼和用力过猛,又会反过来伤害自己的孩子。 很多家庭在这种循环里搏斗,消磨,最终,父母和孩子一起坠入无能为力的状态。也出现过孩子生病,不久后家长也生病的情况。 03 可以不快乐or自我打压 有的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们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他们只是以“乐观”的这层面具来掩饰着自己。 大部分人觉得,向人表达自己的软弱是羞耻的。只有“让人快乐”,别人才会喜欢自己,而“抑郁”的自己,是不好的,不能被大家接受和喜爱的。 拯救不快乐大可不必,但也要警惕用“自我打压”等带着羞耻感和负罪感的方式,来激励自己上进和成长。 『心理周报』电台,壹心理首个心理播客! 好好聊心理,每周邀请不同行业、学派专业人士之间碰撞,一起获得思维升级。 当大咖遇上大咖,观点碰撞观点,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火花? 干货爆料+思想交汇,等你参与体会

51分钟
3k+
3年前
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