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众多的无可奈何之下,在边界有限的空间之内,我们需要选择自己的「喜爱」,更要相对明确地选择自己的「不喜爱」。当直面「不喜爱」时,我们有相应的态度去对待,也有相应的坚持去进行「最小单元的抵抗」,这或许就是我们在围墙内所保留的骄傲倔强吧。 而这也是一个人在建立相对稳定的内在体系时,不可或缺的自我认知和长久积累。 太浪这次虽然没有参与聊天,但是结尾有彩蛋哦~ 开场音乐: Second date - Josh Fudge BGM: Chocolat - nunu
和朋友、和同事、和伴侣、和父母、和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只要身处人际关系中,我们就会时刻面临「沟通」的问题,在亲密关系中尤甚——毕竟在一段心甘情愿投入的关系中,我们所面临的对象是自己无比在意的人;而我们所面对的难题,也需要在动态平衡中付出共同努力。 虽然人人都会说话,但健康的沟通从来就不是你一言我一语的随性对话,良好的沟通能力也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我们不断向内探索,更需要我们发自真心的设身处地。 再次和帆哥畅谈,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么聊天真舒服啊!愿大家也可以在自己重视的关系和沟通中,互相照拂,互相承接,达成共鸣,收获双赢。
上一期讨论了有关人际交往的边界,这一次我们往深走走,聊聊我们彼此之间、我们和其他好朋友之间,是如何认出对方、走近对方并建立起基本信任的。 哪些细节让你觉得这个人可以做朋友,哪些行动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各自对于社交的需求如何,如何在此需求上建立和筛选自己的社交?每个人都有无法对外人道的至暗时刻,朋友在此期间发挥什么作用?又或者,当朋友也无法帮助疏导时,我们又要如何靠自己走出来? 友谊的搭建不在多寡,而在深浅。有三两挚友能彼此熟知、互相理解,保持独立和尊重的同时,又能深度参与对方的人生、稀释自身的孤独感,确实是应了那句老话:朋友就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人。 以上问题均来自一位朋友发来的私信,也欢迎各位向我们提问。对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我们都愿意多想一步,多聊一点。
和人相处时,「边界感」的划定一直是我非常在意且敏感的认知:界限内的舒适,界限外的冒犯,界限的模糊不定……总是在不时地敲打、提醒着我——现在这样的关系,是舒适且可持续的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坚持既定的边界、保护自己的领地,什么时候又需要拓宽疆界,给予不同的交往以更大的空间? 和竹子进行了一点展开的讨论后发现,边界仍然很重要,但适当的调整也非常必须。不断试探,不断摸索,在与人和世界的交融中,我们或许都能慢慢习得一套充满弹性的个人准则。 开场音乐:Kiss to Build a Dream On -Gordon Webster BGM: chocolat - nunu 专辑封面设计:徐浩伦、太浪 后期:莫de名堂
我们总有很多想学的手艺、想掌握的技能、想get的智慧,我们翻看各种功课,滑过各类「教程」,每天都从别人那里获取大量信息和知识,但到头来却常常感叹,「眼睛会了,手不会。」 信息的爆炸,为我们呈现出太多「结果型」的展示,却也同时让人容易忽略在「结果」之下,隐藏起来的是短则以月计、长则以年计的踏实积累。「眼睛会了」是一件几乎没有门槛的事,「手也要会」之所以困难,就在于要让摄入的东西为我所用,背后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和内化。 我们早已不是只要填上正确的ABCD就能得分的应试选手了。用心想,动手做,去经历、去犯错、去总结、去一次又一次地从零起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答案从来就不在别人手里,那不如就从现在开始吧。 开场音乐:Crazy race - Roy Hargrove BGM: The 27th of February - nunu 封面设计:徐浩伦、太浪 后期:莫de名堂
停更了两周,今天刚剪完,这周就早一天发吧。 以前总是羞于承认「希望获得别人认可」的欲望,也不太愿意直面那些在「自我证明」的过程中,出过的糗、经历过的挫败、压不下去的「不服气」,和心里那蠢蠢欲动的胜负欲、好胜心。 但现在不了。面对热爱的事、希望达成的目标,我们就是要在厚积薄发的准备下,踏实做好「自我证明」这件事——不过是不再姿态扭曲、不自量力地冲锋陷阵罢了。在知道能力有边界的理智中,用「自我证明」的努力,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这不是缺点,更不丢人。 当然,想躺平的尽管躺平,而我们不过是还想支棱起来的人。 开场音乐:All The Things You Are - Ella Fitzgerald BGM:The 27th of February - nunu 专辑封面设计:徐浩伦、太浪 后期:莫de名堂
生活中的怒火中烧,也许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烂人惹到,颅内爆炸,口吐芬芳; 被不合理的安排或不动脑的做法影响办事效率,沟通费心力,恨铁不成钢; 和亲近的人联结不顺畅,诉求难抵达,想看两生厌; 和生活、和自己尚未达成和解,自己气自己,「既要还想要」。 愤怒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一场激烈的对抗,或直白地爆发于眼前,或隐秘地扎根在心里。它引起我们即时的反应,但其实也为我们打开了更多可能。 除了引起愤怒的原因外,我们更希望探讨的还是如何看待愤怒,处理愤怒,并重视愤怒。它并不是坏东西,它甚至有必须存在的不可替代性 —— 「让我们聪明地保持火气。」 02:06 面对那些垃圾人引起的爆发时刻,你会怎么办? 18:02 工作中总有合作不畅快、沟通难达成,你会怎么办? 32:32 你会对自己生气吗? 37:37 伴侣之间的愤怒——吵架并不是坏事 开场音乐:I Still Feel The Same About You - Ella Fitzgerald,The Ink Spots BGM:七点半的建国西路 - MT1990 专辑封面设计:徐浩伦、太浪 后期:莫de名堂
【我在北京认识的100个人之——吕帆】 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期录完之后我一定会反复收听的、干货满满的节目。吕帆师兄作为资深媒体人,大学起便开始做记者、主持人,之后陆续担任过《朗读者》《国家记忆》《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等重量级节目的撰稿人,在北大还是全校通选课的主讲老师,是受到许多年轻学生喜爱的强势存在。 除了这些耀眼的光环之外,他在我的世界里最重要的身份,是一个对我关怀备至、细致入微的哥哥。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他对我的影响和帮助都难以言表,我对他充满敬佩和感激。 从大众的「愤怒」和「喜爱」聊起,从最近引起大家这两种情绪的两个社会事件展开,我们探讨了媒体对日常生活和大众思维的影响,我们如何看待它、理解它,我们希望进行怎样的表达,以及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媒体」。 这些问题看上去好像略硬核,但因为吕帆清晰而温柔的表达,我全程都如沐春风。正如他在节目中提到的,这个世界并不缺逻辑严密的道理,而最缺的,是浸入人心的温度。 愿我们都能在这个信息爆炸、吵闹繁杂的世界里,相信温暖,传递温暖,做一个温暖的人。 01:40 我和吕帆的相识 05:18 两个引起「愤怒」和「喜爱」的代表性事件 15:03 真诚的分享,胜过一切表达 30:38 这个世界不缺乏道理,但缺乏温度 35:25 媒体影响的不是人,是人性 45:09 两种媒体话语体系,带来了什么不同 55:31 勇敢表达吧! 开场音乐:Rose - by Jereena Montemayor BGM: The 27th of February - nunu 后期:莫de名堂
我和竹子以前可谓是生活和工作里的「表演艺术家」:演轻松、演开心、演包容、演不在乎。然而每一次拙劣的表演,反弹给我们的都是惊慌、疲惫、自责、效率低下……在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之后,我们终于开始慢慢放过自己,开始明白时间和精力的宝贵,并开始习得一种更省劲儿的生活方式。 表面和平不一定是真的友好,态度坚决也不一定就会造成伤害。在社交、工作、感情中,当我们学着越来越直接地表达诉求、坦诚拒绝,才发现很多自以为的负面结果其实不一定存在。当自己身心舒畅、有啥说啥的时候,生活就这样变得简单了许多。 不妨一试。 02:02 竹子在社交场合的表演 07:08 有时候我们会臆想对方可能不存在的想法 08:33 到底要怎么进行有效率的谈判呢 12:40 不行就是不行,不要说“可能不太行”! 16:31 竹子开始社恐了,暂时无解 22:15 在感情的沟通中,我到底在绕什么? 27:26 这不是文采,这是废话 开场音乐:Solid As A Rock- Ella Fitzgerald BGM: chocolat - nunu 专辑封面设计:徐浩伦、太浪 后期:莫de名堂
【我在北京认识的100个人之——杜凯】 这是我启动的一个新系列,杜凯是此系列被邀请的第一位小伙伴。 如果有喜欢听爵士的朋友,应该听过一个最近越来越受关注的人声组合:Mr. Miss. 得过金曲奖,上过乐夏……唱作双包的杜凯就是Mr. Miss得以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灵魂人物。2006年前我们在北大相遇,一起玩音乐、熬大夜、挥洒青春,他陪我走过哭天喊地的失恋期,我见过他窘态百出的最低谷。 哦对了,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杜凯就是我在第12期节目中提到过的小K——那个听他聊完在感情中的认知,让我久久无法平静的朋友。 兜兜转转16年过去,时间好像并没有流过,一切也好像都没有改变。他仍然是那个「不做音乐就会死」的男孩儿,他让我一如既往地相信,身边永远有人眼中有梦,心里有光。 我很开心。 02:22 我们在16年前合作了一首嘻哈! 07:11 杜凯为啥总是这么积极啊 12:50 不做音乐就会死 13:55 北大对我们的影响 21:41 写快乐的歌,也算是种自救吧 34:50 每个月1000块房租都给不起的时候,怎么挺过来的? 开场音乐: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 -Ella Fitzgerald, Louis Armstrong BGM:Manhattan - Vince Giordano & The Nighthawks 插曲: 《狂欢》- 杜凯&莫de名堂 《你怎么不上天呢》- Mr. Miss 《明天的烦恼交给明天》- Mr. Miss 封面设计:徐浩伦、太浪 后期:莫de名堂
我和佳曦都曾属于受情绪影响很大、被情绪困扰很深的人群,也曾在第三期节目里探讨过抑郁、焦虑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我们尝试过不同的调节方式,进行过各种能力范围内的探索,这一次,我们从「正念」中收获颇丰。 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正念练习后,我们坦诚地和对方讨论并分享了各自在过程中的感受与成长,也希望给对此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些更直接切实的参考信息。简单来讲,我们练习的就是一种「活在当下」的能力。这四个字因为被过于频繁地提及,似乎已经慢慢变得不痛不痒、甚至沦为鸡汤了。但我们在正念练习中慢慢体会到,「活在当下」非但没那么虚无,还能在系统的锻炼中被拆分为具体行动步骤,进而一点一点地成为现实——只要你还愿意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在节目中你将听到: 01:53 为什么我们认为科学的正念适合所有人? 13:57 正念到底练的是什么?它真有那么玄乎吗? 34:18 作为两个急性子,为什么我们可以坚持下来? 40:48 科学正念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44:37一个精准的比喻:人像天空,而所有的情绪像天气。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狂风乱作,天气聚聚散散,来去有时,天空不过是拥抱流动,安静驻守。 愿我们都能习得这种能力。 这是一期由「暂停实验室·情绪减压计划-正念书写行动营」特别定制的节目。 暂停实验室,是一个全科班心理学硕博团队创立的线上心理健身房,主要提供全程有真人专业指导的线上情绪减压21天计划-正念书写行动营,是一个使用正念和书写这两个工具来帮助人们改善情绪调节能力的系统练习方案,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w人参与(节目中提到的数字是3.5w,其实最近又已经增加啦!特此更正~)。每天只需2个10分钟,全程使用手机即可。在这期节目中,我和佳曦主要分享了我们最有感觉和心得的「正念」部分。 行动营每月一期,本月将于5月30日开营,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29日晚。 报名方式: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暂停实验室」 ,回复关键词「堂堂」可领-50券,学生朋友回复「堂堂学生价」可领-150券。先领券,然后立即使用,即可预约本期入营。 原价698元,完成练习还有100元现金返还。即,「非学生」领券并完成练习后的价格为548元,「学生」领券并完成练习后的价格为448元。 希望这一场体验能让你终身受益。 开场音乐:Slow Twisting - Chubby Checker BGM: koko - 坂本龙一 封面设计:徐浩伦、太浪 后期:莫de名堂
躺平、摆烂、润…已经成为了近几年的强势关键词。但叹完气骂完街,我们却不得不回到具体生活中,和每一件杂事、每一次矛盾、每一波绝望正面硬刚。我知道,在这个时候谈希望和愿景是奢侈的,但我们还是要谈,大谈特谈。越是糟糕的时候,我们越要警惕那泥潭的浑浊。我们永远相信人的力量。 要提炼一下的话,我们呼唤“主人公意识”,更呼唤“让世界与我有关”。 我们淌过泥泞,然后从各自的生活中摘取星光,把它们汇合在一起,希望有一天终能凑出一片浩瀚。多么庆幸还有这样的朋友,能和自己望向同样的方向。 01:29 生活中那些“幻想破灭”的时刻 13:45 你在什么时候感到,人类依然充满希望? 33:22 人要有主人公意识 34:00 “让世界与我有关” 40:24 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获得希望感 开场音乐:Paradise…how far? - 椅子乐团 BGM: The 27th of February - nuns 封面设计:徐浩伦、太浪 后期:莫de名堂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