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Overseas她乡
海外华人女性的交流互助会

Album
主播:
穿堂风_simona、竹淡刻骨
出版方:
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订阅数:
1.07万
集数:
68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播客简介...
欢迎收听她乡论坛的节目。网站:womenoverseas.com.
WomenOverseas她乡的创作者...
WomenOverseas她乡的节目...

你用不同语言,活出几重人生?- 她乡线上围炉

WomenOverseas她乡

【⚠️】因为嘉宾都长期工作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语言是英文,在本期播客的语言表达中会有大量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介意的朋友请不要点开。 线上围炉,一起探索多语言生活中的N个你!你是否觉得讲母语时更亲切、讲英语时更理性、讲方言时更自在?研究发现,每种语言都唤起了我们不同的情绪、思维方式,甚至塑造了不同的“人格“和社交圈。在这场温暖、开放的线上围炉,我们将一起探讨:用不同语言的你,是不是拥有不同的性格?切换语言时,你的社交圈与亲密关系有何变化?多语言环境如何影响了你的自我认同与归属感? 时间线 * 00:00:03 主持人介绍 * 00:00:52 不同语言如何影响情绪表达 * 00:08:00 不同语言下的不同人格 * 00:17:46 古文中的浪漫情怀 * 00:28:00 存储在方言中的成长记忆 * 00:34:08 抛开对语言存粹感的执念 * 00:44:36 名字对于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影响 * 00:56:13 科技对语言的影响,语言的趋同 主持、后期:悟空 (小红书:悟空,豆瓣:悟空 ,她乡论坛:悟空 @wukong) 悟空,2009年高中毕业来到美国读本科,在美国工作生活了13年。其中主要时间都生活在西海岸。在一家科技大厂工作。2022年决定跳出舒适圈,从美国搬到了欧洲,现在正在欧洲旅居。精力充沛,爱瞎折腾,喜欢尝试不同的可能性。想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出小小的一份力。 音乐:Moonlight Beach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欢迎更多自我认同为女性和non-binary的朋友加入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和海内外华人女性/non-binary共同探索广阔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Support on Patreon

62分钟
99+
1个月前

在世界的缝隙中安放自己 - 心理咨询师分享会

WomenOverseas她乡

【⚠️】因为嘉宾都长期工作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语言是英文,在本期播客的语言表达中会有大量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介意的朋友请不要点开。 在世界的缝隙中安放自己 - 三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分享她们独特的经历和专业知识。就女性,移民,饮食障碍,神经多样,多元认同等内容进行讨论,并回答香柚们提出的问题。 时间线 * 00:00:03 主持人和心理咨询师自我介绍 * 00:06:05 移民与跨文化心理健康:移民过程是一个不断成为“他者”的过程,移民群体常见的生存心态(survival mindset)。 * 00:11:04 ADHD为神经发育障碍,而非道德缺陷。ADHD成人和孩子在治疗方法上的相似之处,要像对待“大一点的孩子”一样,尊重其自主选择。 * 00:14:46 进食障碍与身体意象: 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身体意象。强调社会评价的权力意味,以及“美”和“健康”概念的社会建构性。 * 00:22:22 不同生命体验的力量,以及如何重建个人秩序,找到生活中的可控因素来对抗大环境的无力感。 * 00:31:08 理解来访者的独特体验,并警惕健全主义(ableism)的影响。 * 00:35:36 帮助国际学生适应新环境,应对文化冲突和心理压力。建立有效支持系统和主动寻求校内资源是关键。 * 00:45:13 如何更好地自我倡导? * 00:59:15 何时“看标签”变为病态? * 01:10:51 如何预防和摆脱暴食循环? * 01:15:20 探索ASD或其他神经多样性? * 01:21:19 ACT视角下的诊断标签? * 01:26:50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 01:36:25 如何克服身份焦虑? * 01:43:44 深入了解ASD的途径? 主持、后期:悟空 (小红书:悟空,豆瓣:悟空 ,她乡论坛:悟空 @wukong) 悟空,2009年高中毕业来到美国读本科,在美国工作生活了13年。其中主要时间都生活在西海岸。在一家科技大厂工作。2022年决定跳出舒适圈,从美国搬到了欧洲,现在正在欧洲旅居。精力充沛,爱瞎折腾,喜欢尝试不同的可能性。想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出小小的一份力。 嘉宾: * 潘文稚: 华盛顿特区执照心理咨询师(LPC), 乔治城大学心理咨询师。生长于温州, 家庭经历多代移民与逆移民浪潮, 目前与美国的移民系统搏斗中。活跃于中英文的女权与LGBTQIA+赋权团体, 致力降低心理健康领域内外信息差, 帮助寻求帮助及希望成为助人专业者的社群成员。临床兴趣:睡眠问题、复杂创伤、移民与多元文化经验。 * 谢天一: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 现任爱荷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主管外联与预防服务, 专长领域包括饮食障碍与身体意象、抑郁、强迫症、焦虑障碍、文化适应及支持国际学生。主要采用结合人本主义与依恋理论的接纳与承诺疗法(ACT)。 * 韦亦然: 纽约州持证社会工作者(LMSW), 心理咨询师, ADHD。拥有多年针对ADHD咨询的专业经验, 与不同年龄群体, 不同认知特质的成人、孩子、家庭工作。致力于支持每个人以自己的风格, 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音乐:Moonlight Beach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欢迎更多自我认同为女性和non-binary的朋友加入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和海内外华人女性/non-binary共同探索广阔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Support on Patreon

108分钟
99+
2个月前

音乐治疗与临终关怀:用一首歌来安慰你

WomenOverseas她乡

《她请你听》是一档海外华人女性音乐人的访谈录。2022年,我有幸参与她乡组织的一次线下活动,分享了在海外做乐队的经历。由此我萌生了做一档海外华人女性音乐人访谈播客的想法。 在这个系列访谈中,听众能听到海外以华语为主要语言创作的音乐人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和独特经历。还可以听到女性音乐人对待音乐和生活的独特视角,无论是技术性的讨论,还是生活情感的表达和分享。最后,音乐无关性别,但女性需要被更多地听见。希望每个到来的你都能喜欢这档播客! 今天我们的访谈对象是独立音乐人兼音乐治疗师:小天 原创音乐与音乐治疗主页:https://www.xiaotianliu.com/ 微信公众号:Songift溯歌 instgram:https://www.instagram.com/xiaotian_3331/ 📝 本期内容 * 01:52 小天的自我介绍 * 03:31 介绍音乐治疗,为什么选择从事音乐治疗 * 06:10 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学习音乐治疗 * 06:42 对“三好学生”的文化冲击 * 07:02 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 * 08:10 对机械化“行为主义”流派的怀疑 * 11:42 从事临终关怀 * 14:07 临终治疗的日常工作:快速离世的病人和精神的巨大冲击 * 24:23 与24岁渐冻症病人的养母创作歌曲 * 31:42 用猫王的老歌打开独居老人的心 * 36:57 感受虚无与孤独,直观地明白生命无常 * 40:30 《幻觉》:向爵士音乐家病人的自我暴露与连结 * 45:39 《Triffle 小事》:“美国生活的七年之痒,能用它刷刷吗?” * 48:22 在美国的文化和身份认同 * 53:14 《水手》:纽约报社主编鬼魂一样的24 小时 * 54:43 “所心安处即是家” 🙋🏻♀️ 主持:Cottonseed 🙋🏻♀️ 嘉宾:小天 👩🏻💻 后期:Cottonseed 🎶 音乐: 00:00 小天《竹峰寺》钢琴 01:36 小天《Summer Lullaby》 44:53 小天《幻觉》 57:37 小天《水手》 欢迎更多自我认同为女性和non-binary的朋友加入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和海内外华人女性/non-binary共同探索广阔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欢迎大家在各个平台和我们的账号互动,全网搜索WomenOverseas她乡,都可以找到我们。 👭🏻WomenSupportWomen👭🏻 网址:Womenoverseas.com 请认真回答两个问题,我们的管理组24/7都会认真审核,我们在她乡等你。 Support on Patreon

58分钟
99+
4个月前

当我们坐下来,理性讨论死亡

WomenOverseas她乡

在这一期播客中,我们直面一个沉重却无法回避的话题——死亡。或许它一直被视作禁忌,或许我们都曾在深夜独自思考过它的意义,但今天,我们选择在这里,以开放和诚实的态度,将它带入对话之中。嘉宾们分享了他们关于生死的思考:生命是否本质上就是美好的?当痛苦无法缓解,个体是否应该有选择离开的权利?死亡的自主性与社会的伦理界限又该如何界定? 讨论过程中,有人谈及自己的心理挣扎,有人分享了对死亡认知的改变,有人则提出了对社会如何看待残障、疾病和生存价值的深刻反思。无论观点如何分歧,每一位嘉宾都在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或许,这正是面对死亡最真实的方式——去思考,去讨论,去尊重每一种存在的可能性。 如果你对这些话题感兴趣,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希望这次对话能为你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也希望你能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到理解与共鸣。 【⚠️】本期节目讨论的话题涉及性侵、自杀、饮食失调、抑郁、车祸、PTSD、尼古丁依赖、成瘾、至亲离世以及癌症等敏感话题。请谨慎选择收听。 【⚠️】因为嘉宾都长期工作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语言是英文,在本期播客的语言表达中会有大量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介意的朋友请不要点开。 Shownotes 「第一轮讨论的问题」 你最近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是什么时候? 如果用2-3个词形容生命,你会选择哪些? 你如何看待大S去世这件事? ~~~~~~~~~~~~~~~~~ 03:49 有人认为生命是中性、小确幸等 06:05 安宁疗护志愿者分享经验 08:42 公众人物在社会压力下的饮食失调问题,反思社会对身体形象的苛刻标准。 10:18 探讨个体对生死的自主权 14:26 公众人物的死亡,嘉宾们分享对衰老、身体焦虑和死亡时机的不同理解 19:26 “死亡让我更勇敢地活着” ~~~~~~~~~~~~~~~~~ 「第二轮讨论的问题」 你听过哪些关于死亡的故事?它们带来了什么启发? 如果你只剩下一年,会想完成哪三件事? 你了解哪些不同文化中的死亡习俗? ~~~~~~~~~~~~~~~~~ 24:24 《重启人生》《安东尼亚家族》,探讨不同文化对死亡的理解 31:40 死亡后人们如何“继续存在”在他人心中:海葬,墓碑 35:20 沙白事件的争议:对辅助自杀的伦理、残障议题,以及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展开讨论 42:15 “真正的尊重”:是否应该同等尊重想活下去和想离开的人,强调生命自主权的重要性 45:23 “想去死”与“去死”的区别性 50:56 法国电影《Amour爱》,《Where Reasons End》-Li Yiyun;和母亲讨论“被出生” 55:14 如何看待生本能的生物性 01:03:32 两次被抢救的经历,医生会详细告知有选择医治/放弃的权利 01:11:29 在医院做检查时经历的“羞辱”体验 01:13:45 《A Year of Magic Thinking奇想之年》 01:15:03 嘉宾对此次讨论会的感受:理性,平和,互相学习,启发 主持:悟空 嘉宾:Adela, Annie, Lilian, 鴿女 后期:Martina咩咩,悟空 音乐:Moving to the mountains by Ben McElroy(incompetech.com)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License: creativecommons.org 欢迎更多自我认同为女性和non-binary的朋友加入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和海内外华人女性/non-binary共同探索广阔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Support on Patreon

80分钟
99+
5个月前
WomenOverseas她乡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