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同学聊起了一件共同回忆:读中学时,来了一个英语实习老师,计划只待一个月,拿到实习证明,就继续回大学完成学业。在她离开的那一天,班上同学哭作一团,感觉和实习老师的感情特别深。 类似的桥段还发生在每一次军训中,不过半个月军训的时间,就感觉和教官建立了巨大的情感联结。 后来,看到一位演员杰西·艾森伯格在采访中说了这样一段话:“你和一些人在不同的城市演戏,这是有点像一个家庭、一个夏令营之类的东西:你远离家人,遇到了一些新朋友,享受了一段美好时光。你们只是偶然地撞进彼此的人生,却在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在离家万里的城市一起拍戏的时候,你们要经历一些富含感情的场景,所以可能会表达真挚的感情,但是这样的关系是很难保持的。这段‘夏令营’结束之后,你们回到各自的生活中,没有再联系。因为你们最终要走上不同的道路,做不同的事情。” 这一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于是有了“Summer Camp”(夏令营理论)来形容所有短暂而注定结束的亲密关系。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短暂的时间,和某个人或某群人共享着亲密的生活,你知道这段生活会很快就结束,可越是知道时间短暂,产生的情感就越浓烈。 那个“夏令营”里一直被怀念的人真的那么美好吗?还是当他融入到经历中的时候,才显得美好呢?
“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 这是不少90后的童年回忆《海尔兄弟》的主题曲,也是为数不多爸妈愿意让我们多看的动画片,因为海尔兄弟每一集都在给你讲一个科学小知识,大人们觉得这样可以让我们增长见识,作为成年人我们回头再看类似于“打雷要下雨”这种常识实在是太基础了,但对于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来说绝对足够神奇,并且愿意牢记于心。 比如我记得有一集讲的是,人类肆意排放污水导致海藻异常茂盛,破坏了生态平衡,最后结尾呼吁小朋友都要保护环境,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让我妈往村里的河中倒拖地水。 除了海尔兄弟的话,还有青春期之前爸妈的话、老师的话、邻居大爷的话……那个时候觉得凡是比我们大的人说的话都是对的。我承认他们说得对,下雨真的应该打伞,骗人的确是不好的。好好学习真的可以改变你的命运,帮大爷买烟也真的可以拿到两毛钱的跑腿费。 但有些时候,我就是不想听。
“自由”这个词,好像总是被挂在嘴边,一个人到了所谓的“一定年纪”,还在认真地去谈什么自由,生怕会被说幼稚,别说“自由”二个字了,就连“梦想”“尊严”这种一系列的大词,都一起戒掉了。 不是不再渴望自由,而是接受了不那么自由的设定,懒得再说了。只有和好朋友谈心时,才敢说出偶尔的无奈:被困在目前的工作里,被困在家人的期待里,被困在家庭的琐碎里…… 感觉到不自由的那几年,是因为自己没有想好要什么,不确定要选什么,于是被动地接受了家人的安排,然后高喊:“我好不自由!” 后来,我看到李银河的一则文字采访,她说:“福柯好像讲过一句话,就是‘人其实比他自己想象的要自由得多’。人老是想着哪能这样做,他说人实际上完全可以这样做,你想怎样生活、你应该可以怎样生活,只要你有这个勇气,人比自己想象的要自由得多。” 嘿,好像是这样。
几天前做了一期节目《给我三颗痣的人,找到了》,内容是和未婚妻的一次对谈,聊了关于爱情的看法,开头的引子和电台的名字我都用到了《大话西游》,我说希望我们的故事可以帮助大家分辨出自己人生中的白晶晶和紫霞。 我看到在众多的评论里有一条高赞的留言说:“采访跑题了,希望晓橙可以再做一期,说说你心里的白晶晶和紫霞到底有什么区别。” 本人不是影评人,我也因为曾经和李老师做了一期聊《1988》的节目被骂得惨目忍睹,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做纯影视的节目,不敢看评论。 但是人生呐,在我看来,有时候和我眼中看到的《大话西游》里的爱情是一样的。 紫霞说:“不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玉帝也不会开心。” 我说:“不做喜欢我的人喜欢的播客,做大圣也不会开心的。”
昨天是立夏,想给自己制定一个夏天的「To Do List」,和往年一样,只有完成清单上的每一项,把它一项一项划掉后,才会感觉夏天真的来过,不然怕夏天过去之后,又发出《蓝色大门》里的那句经典感慨:“好不甘心呐,夏天都快过完了,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做。” 属于夏天的待办清单里曾住过这样事项:要和朋友去露台一起喝酒聊天享受夏夜,要去听一场演唱会,要通过锻炼让手臂细一点,要去海边旅行……夏天是独特的,总有一些事是印有夏天专属印记的。 今年,你的夏日待办清单里有些什么?
中国几代电影导演的作品里,都常出现一个元素:洗澡。地点更多是男澡堂,镜头里中国的男人们,打着赤膊,在昏暗的蒸汽中模糊了轮廓。 这是在南方难见的画面,南方没有洗浴文化,所以在我第一次见到东北室友自然裸着身子从浴室出来时,我很惊慌,当她发出去搓澡的邀请时,我全身心抗拒。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没在澡堂洗过澡,那是很小的时候,家门口的小澡堂,一块破木板上用红广告色写着它的名字:澡。环境阴暗腐败,一小排简陋的水管,水柱子直通通砸下来,常常砸得我哇哇叫。现在提到澡堂早已不是这般样子,澡堂已集体更名为洗浴中心或某某汤泉。 去年,去北方旅行,特地感受了一回搓澡文化,我裹着浴巾假装淡定,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尽管理性告诉我“根本没有人关注你”。接下来,换我偷偷地关注她们,年轻的、年老的、瘦的、胖的、漏斗型的、梨形的……大家都是那么轻松畅快地享受着,我在遮遮掩掩中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正式泡澡体验,解锁了一个新世界。 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写了一篇关于澡堂的记忆,只是洗澡这一件事,李娟也能在氤氲水汽中写出光辉,在热气腾腾、水汽缭绕的澡堂里放声歌唱,也感受年岁的叠加、疾病、空旷和孤独。 或许你也能从这篇澡堂记忆中看到自己的澡堂回忆。
五一小长假,很多人选择回老家,作为从小镇出来的我们,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说到小镇,似乎永远充满着情怀、情调和情感,它饱含儿时记忆,透着亲情与乡愁,是我们想要回去又不愿长待的地方。 离家这么多年,对老家的印象是什么? 还有多少同学留在老家? 第一次见所谓的世面是什么时候? …… 本期节目我们聊聊老家,聊聊作为小镇青年、姑娘,隐秘又复杂的感受。
作为半个延边人,从小就是吃着各种韩料长大的。30多年来我依旧没吃够,或者说即使在外地生活我去到韩料店都会点的一道菜,就是“嫩豆腐汤”。 豆腐鸡蛋外加两颗蛤蜊,红红的辣汤盛在黑色的砂锅里,再配上一碗大米饭,一吃一个不吱声啊。如此好吃的东西却总让我受伤,吃过砂锅料理的人一定有印象,食物端上来的时候都是滚烫的,被烫了无数次的我还是忍不住第一时间吹两下就往嘴里放,结果就是我吃到了最好的汤,最好的汤烫坏了我最上的牙膛。 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然而“别着急,慢慢来”还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等你真的遇事不急,平心静气的时候,在这辆一刻不停的人生列车上,转个头,你就会发现窗户上映出的那个,长大的自己。
“假想敌,敌的成分必然隐匿在表面身份之下,交织在复杂的情感之中。这种对抗存乎假想或是若有若有之中,绝非同事、婆媳之间的你挑我点刺,我说你句坏话。如果不是因为坦诚,我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假想敌,也不愿意承认,这是一种让人迷恋的暗战。” 《黑天鹅》里妮娜把莉莉当成假想敌,也让自己陷入了自我构建的病态竞争漩涡中,最终完美演绎黑天鹅,也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这是一个极端的故事,生活中的假想敌倒也不都是如此,尼采说:“靠与敌人战斗而生的人,会想保护敌人的生命。” 似乎没那么好理解,但是代入到《不够善良的我们》这个故事里,就很清晰了。 简庆芬把昔日情敌 Rebecca当作假想敌,想追随假想敌的一切痕迹,纹身、存款、情感状况,她不想Rebecca离世,只有Rebecca存在,她的自我厌恶才有了出口。 我亲爱的假想敌,我想,我会一直默默关注你,那个让我讨厌的你,让我羡慕的你,我期待你的生活会出现什么大乱子,我还期待,到那时我能假惺惺地送上久违的安慰,用你曾经一套套的人生哲学劝慰你,我更期待,你说你也在关注我,好让这份假想不是一厢情愿。 谁曾经是你生活中的假想敌?
《大话西游》中观世音菩萨对至尊宝说,“你没有变成真正的孙悟空托世,只是因为你还没有碰上那个给你三颗痣的人,当你遇上她之后,你的一生就会改变。” 以前觉得紫霞对于至尊宝的爱是无厘头的,是剧情设定好的,现实世界里怎么会有人因为你能拔出我的紫青宝剑这一个动作,就认定对方是自己命定的意中人。直到我真的遇到了这个给我三颗痣的女人,她会和我吵架,她会不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她会嫌弃我不爱干净,她的手机里存的都是我挖鼻孔这种丑照。 然而我就是离不开这个人,我就是在每次被气得要死的时候,依旧无法和她分开。 我们刚刚回北京拍了婚纱照,我们预计十月一领证,我们计划明年办婚礼,各位作为我素未谋面但陪我这么多年的好朋友,今天我想和你们介绍一下我的未婚妻。希望可以帮助你学会分清,谁是你命中的紫霞与白晶晶。
每次写「收信快乐」的开头,都是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已经不知道要和大家寒暄什么了。感觉咱们已经很熟了,不再需要说太多客套话,直接进入正题就好。 大家在给我写信的时候,也可以不用费力寒暄,不用字斟句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如果你也想给我写信,想在节目中听到自己的文字或者声音,都可以通过私人邮箱联系我,可以是你当月的生活碎片,可以是你憋在心里的情绪,可以是想对某人说的祝福……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形式发送到我的邮箱里,我会在每月月底选取部分信件在节目中分享。 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下车库五分钟,这是一个流传多年的老梗。 人到了一定年纪,会突然新增很多奇怪的行为,比如钓鱼,骑行,徒步,研究红酒,雪茄,手串,模型,当然也有十字绣,涂色书什么的? 其中还有一项,就是在下班后回家前的,在车里坐五分钟。如果将这一幕拍摄成短视频,昏暗的灯光,收起笑容的面庞,缓缓升起的车窗,一缕烟雾散尽,人影已不见,一定自我感觉很酷吧。这些不容易被理解的走神时刻,去掉这种“悲壮”滤镜带来的自我感动,也仍旧是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回血仪式。 刚刚开始上班,公交地铁,短则十几分钟,长则一小时有余,漫长的通勤路上,足够打盹,补觉,发呆和放空。慢慢的生活水平提升,成家立业,上下班开上了汽车,这一天中看似浪费的光阴也被剥夺了。于是就有了更显珍贵的车库五分钟,可喜可贺的是,据我的朋友透露,新能源车主因为充电,甚至可以享受车库半小时,这让我十分羡慕。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