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好久不见,我是大卫。 过去的一周,我都过着日夜颠倒的日子。我爸因为椎管狭窄,导致神经被压迫,无法正常走路,需要手术治疗,我们一家人去了南京。 在医院的这些日子,我每天见到匆匆忙忙的人,在病房,在走廊,在大厅穿行,他们有的拎着盒饭,有的抱着被褥,有的推着病床,手里拿着一大堆的检查单子。我在产科门口见到新生婴儿的出生和一家人围上去的快乐;见到出院的老人,临走前给医护人员送去大束的鲜花,和一家人开心离去的背影;也见到电梯间,蹲在地上掩面痛哭的阿姨。更多的人,着急地奔走在病房和门诊楼之间。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生老病死,或许只有经历了病痛和离别,我们才能明白生活的真义。 在写这篇文案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已经离开了医院,坐在回家的车上,当然,我爸爸是躺着的,他还没能久坐。我妈坐在我爸旁边,我在前排打着电脑,五月有些湿热的风,吹在我们的脸上。我闭上眼睛,塞上耳机,打开这首歌,希望,我们的时间就此缓慢,未来的日子,平安就好。
今年摇滚圈最火的歌《鲜花》中,有一句歌词说“我妄想开着我的烂摩托,去转一转,可是我把车卖了”。我最开始听到这的时候想到的是,一个中年人为了生活不得已放弃了少年时代最爱的机车。主唱刘西蒙说,这首歌是纪念一位对他很重要的人。我想到的可能也是祭奠逝去理想的。 但是有这样的一个人,他不只把机车卖了,把汽车也卖了,甚至家里的游戏机全都卖了。除了房子是贷款爸妈给买的,他能变卖的全部都买了。并且用他的话来说,因为这件事欠的外债都不敢算,那么他要买的是什么呢?是一场乌托邦,一场免费的40支优秀乐队阵容演出的“露营节”。 在这场对话中,我几度忍不住哽咽,我的对面好像不是一个94年已经30岁的男人,在东北的一个叫肇东的小城市做乐队的主唱,而是“理想”本人站在了我的对面。他就等于“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作为一个摇滚乐迷,我觉得他做的事情就是我听说过最牛的,没有之一。在我心里,比登上珠峰还要牛。 他叫:海胆(短视频账号:东北呼唤露营节) 他在黑龙江的肇东办了一场“东北呼唤露营节”,端午节三天(6.8-6.10)他请来了40支乐队,免票! 我会在现场,我希望你也在,因为这应该是此生唯一一次参加一场能看见理想具像化的狂欢。
在上周的语言培训中,我让每位同学即兴评述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有一个同学介绍了自己的父亲。休息时间父子二人经常一起踢球,但父亲总是让着他,他的技术也一直没有进步,以至于在和同学一起踢球的时候,没有人愿意把球传给自己。他有些懊恼,希望父亲能够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运动员,给自己更苛刻的训练。 听完这个故事,我很赞赏他的好胜心,但又有了一份没来由的隐忧。半年的接触下来,我发现这个小朋友性格十分内向,或许没有人给他传球,并不是因为技术的原因,希望我是多虑了,因为这样的日子,充斥了我整个少年时代,这种难过时至今日,依旧鲜活。
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相互团结,尊重师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一年365天,一天24个小时,你们仔细想一下,除去睡觉的时间,绝大部分的时间大家其实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老师和你身边的同窗与你们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其实比你与爸妈还要亲密。 的确,人对于他人的在意程度,和他人可能影响你生活的程度,一定是与相处时间成正比的。我还记得小学五年级和发小因为放学他没等我,两个人大吵一架,整整一个星期我都觉得自己的天空是灰色的。 在大学毕业的那一晚我哭得歇斯底里,我以为离开学校就再也没有机会认识比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长的陌生人了。结果我大错特错,他们只是换了个名字。 学校变成了公司,同学变成了同事。学校有寒暑假,可这个叫公司的地方,每年可不会给你两个月的休息。考试时,同学愿意让你抄,而这个叫同事的生物,不把你的试卷撕了就是对你仁慈了。 我们按照大家都是本科毕业计算,大部分人的一生一般只需要和同学相处16年,而我们不论男女,都按照女性退休年龄55周岁计算,大部分人一生要和同事相处31年。 来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群比爸妈、爱人与我们待在一起还久的“小可爱”。
那些关于遗憾的句子会在深夜,时不时蹦到屏幕上,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那些有关遗憾的音乐,今天我们浅听几首。 为什么总要提起这些伤心往事,住在回忆里无法动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淡日常,除了爱情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事能让情绪如此汹涌。我也不止一次在节目里说过,不要用常理来评判那些无法振作的惆怅客,因为割断爱情的关联,本就是不亚于戒毒的戒断反应。 昨天参与朋友的一个问答征集,问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确定你心动了,我的答复是,早晨半睡半醒的时候,会梦到和她发信息。睡前抱着手机恋恋不舍,醒来迷迷糊糊脑海里全是你,走在街上看到和你相似的姑娘都会情绪跌宕,每天都会看看你听了什么歌,去感受你言外之意的欢喜和低落,但终于有一天,你要和过去所有的习惯和依恋一刀两断,这种事,谈何容易。因为自己的愚蠢,因为自己的鲁莽,因为自己的不够用心,因为自己的太过苛刻,等来一句“就这样吧”,此时此刻的懊恼、不甘、委屈、失望,又怎是转瞬就能遗忘。 嘴上说着,我贪图你的真诚浪漫,甘愿用自己的自由换取和你的羁绊,最后换来的一句耐心用完,从未奢求的等价交换变成了不得已的好聚好散。这样的遗憾该如何愈合,可能,只有时间才有答案。
打工人每天最开心的时候我想应该是午休、摸鱼、下班后。 然而这三个时间段也是很多人每日挠头的时刻,那就是吃点啥呢? 早餐一部分人选择不吃,剩下的人也不会选出花来,包子、豆浆、油条、豆腐脑,选择少反而好选择。可午餐和晚餐就难多了,不想总吃一家店,但又害怕新的选择会踩雷,贵了觉得亏了,便宜的又觉得不好吃。 每天都会为吃什么而发愁,所以在你不知道吃啥的时候,最终会选择吃啥呢?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从小就刻在基因里的话。 女孩李文秀受此教育,想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她想当作家,但是还不知道要写什么,她去打工挣钱,却沮丧自己连服务员的基本工作也干不好,于是回到老家,迷茫地问妈妈“我虽然笨手笨脚,但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 她的妈妈一脸洒脱地回答她:“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这是《我的阿勒泰》中第一集的一段对话,轻描淡写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每个人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就像大自然中的树草一样,树草即使不被人利用,依然可以自由自在生长,存在于自己的世界里。
你知道如何让一张你觉得不是很好看的照片变得好看吗?修图软件我想应该是现在大部分人的选择,甚至是必需的环节,我的回答会是:换成黑白滤镜试一下。 没学过专业的摄影,所以不懂学院派一板一眼的美学构图。但我本人也自觉还是有一些基本审美在的,我在朋友之间也算是拍照比较不错的了。也是因为这样,前几天我的一个同学邀请我陪他去见个客户,最重要的是,让我帮他拍一些工作照片。 最终发现,黑白风格几乎怎么拍都很容易有张力。并且这和使用手机拍照,尽量将人物和背后的场景放进去,显示出拍摄地的热闹不一样。我从取景器里发现,越是局部的特写,越有艺术感,越是复杂的全景越容易失去焦点。 摄影 | 马晓橙
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你在日记里会说谎吗?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这是《邪不压正》里的台词,想表达他的日记不是真心话,而是一种辩解工具。后来,这句话变成了一个梗,用它来表达自己的真心话确实不会写在日记上。 之后,韩剧《安娜》上线的时候,也有一句台词被传播和使用,同样和日记有关,台词是这样的:“人们就算在给自己看的日记本里,也会说谎。”即使在最私密的地方,也会有所保留。 你或许都意识不到那些自欺的时刻,但它一定存在过。
前几天收到了精修后的婚纱照,不得不感叹人家是真的专业。那可不是手机软件的那种修完了整个人都磨皮磨得发光了,都看不见毛孔了,而是放大之后还能看见皮肤纹理的那种美白,看着那一张张帅脸,我自己都恍惚了。 我才知道原来如果自己没有痘坑,没有小学时候和同学去山上玩被树枝划伤,留在眉毛和右脸的小伤疤,这小伙子真心不赖。不过当年可真的一点都不在意留疤这件事,因为圣斗士星矢说过“伤痕是男子汉的勋章”,而就和战斗中获得的每一面锦旗和嘉奖一样,每个伤疤背后也都有一个故事。 把你身上的疤,和与疤有关的故事留在评论区吧,看看谁做到了“荣誉满身”。
“离去的人会变成一只蝴蝶,回到热爱的世界看望家人。” 尽管我们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却都会去相信这只蝴蝶是世间还未消逝的一缕灵魂,为还在人间牵挂的我们带来最后的慰藉。 在《步履不停》里,蝴蝶贯穿始终,它时不时出现在母亲身边,这是一个中年丧子的母亲对儿子极致的思念,也似乎是一种安慰。是枝裕和写:“在不断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说我还得到过一点什么,应该就是——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同样来不及的还有法国电影《蝴蝶》里的老人,他儿子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伊莎贝尔蝶”,于是他和邻居女孩踏上了寻找伊莎贝尔蝶的旅程。绕了一大圈,最后,却在家门口看见了伊莎贝尔蝶破蛹的过程,他才明白:“有时候自己苦苦寻找的一切原来就在身边。” 人生在世,总要寻找一些什么,总要相信一些什么吧。
昨天是周五,今天,也是周五。 你不是喜欢下班么,这周能下了六次班了。这是一个让人难过的现实。虽然只多工作了一天,但是打工人非常清楚,这种体验超级讨厌。 没有例外,两位主播今天也在苦苦煎熬,但关于加班的这点破事,与其憋在心里,不如一吐为快。 今天不知道你会在什么时候听到这期节目,希望这期节目能让你糟糕的心情有所缓解。咱们一起吐吐槽,把班味散一散,聊聊那些稀奇古怪的加班经历,分享一些假装勤奋时的特殊技巧,又是怎样在骂骂咧咧里平复好心情结束忙碌的一天的…… 来扎啤酒,今天和你,聊聊加班。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